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爱德华·卢斯 页数:274 译者:张淑芳
Tag标签:无
前言
引 言在西方人眼里,我们的文明是高深的玄学,恰如演奏钢琴在双耳失聪的人看来,只有指尖的跳动而没有乐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最伟大的诗人,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遇到安德烈之前,我已在印度生活了4年多。这位63岁的法国老人将一头花白长发梳成马尾辫,是吠檀多哲学的忠实追随者。我与他虽是初次见面,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时我到位于印度南部的奥罗新村做短暂探访,这个国际新村是由一位年逾九旬的法国夫人米拉•阿尔法萨(Mira Alfassa)于1968年建立的,在这里每个人都尊称她为圣母。她用奥罗宾多高士(Sri Aurobindo)的名字给这个村庄命名。奥罗宾多是印度最著名的精神领袖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从早年求学剑桥到后来参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地下活动,最终在印度半岛景色宜人的东南海滨成为学者兼教授,这本身就可以用一两本书来记述。安德烈告诉我,圣母米拉于1973年“脱离了她的肉身”,当时距奥罗宾多逝世有23年。但幸运的是,这位富有探索精神的法国老人与圣母米拉一起度过了她在奥罗新村的最后几个月。自安德烈移居奥罗新村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型精神修炼所,居民已扩展至几千人。其中大多像安德烈一样是西方人,来这里寻求印度哲学的真谛。像安德烈一样,他们大多认为印度是个与众不同的国度,拥有独特的道德和精神力量。安德烈说,印度是人类得以生存下来的关键所在。而我此行来奥罗新村就是想知道印度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人们产生这样的信仰。安德烈把我迎进他那宽敞洁白的屋子,饮着洛神花汁,然后对我说:“在欧洲,你感觉自己是完全迷失的。在西方,你是属于社会的,只能亦步亦趋地追随固定的模式,你应该拥有一套房子、一份工作,你的整个生活都得以金钱为中心。而印度不一样,印度是个独特的国家。”他强调说,“要是没有印度,这个世界将会贫乏到只剩下物质。”他的话赢得了在座各位的一致赞同。安德烈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起在北非的抗法战争时期去阿尔及利亚服过役,但没有染上士兵的那些不良习气。退役回到巴黎后的某个下午,他听说有一个关于奥罗新村的会议。当时他已试着阅读了流传最广的印度教典籍《薄珈梵歌》(Bhagavad Gita),对印度哲学略有了解。不久他便离开法国前往印度。安德烈的这些描述都是坦率的,但他没有解释究竟是什么把他吸引到印度来的。“对于我来说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不能理解”,安德烈说,“几千年来,印度一直在调和种种分歧和差异,并将它们融会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印度有一种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精髓,它会告诉你在林林总总的生命背后,有种叫做‘统一体’(unity)的精神现实。”可能是看到我一脸困惑的神情,安德烈又接着解释道:“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一场全球危机,只有印度才能化解它。印度能够解释生命的轮回和万物的融合,指引人类通往超意识的道路。”他说道:“除了印度以外,没有哪个国家能接纳奥罗新村,它无法在西方世界存活下来—在西方,人们只会将它变成一种狭隘的宗教团体。”圣母米拉希望奥罗新村不只是一种狭隘的宗教团体。然而关于她的各种记述五花八门,我们无法真正感知她的真实面目。她一生留下了许多神谕般的、晦涩难解的言辞。1878年,米拉•阿尔法萨出生在巴黎,父亲是土耳其人,母亲是埃及人。当她还是孩子的时候,米拉就有一种“与大自然交流”的倾向。她还能跨越时空,与“未知世界的神灵和生灵交谈”。长大成人后,米拉开始不倦地游历不同国家,感受多样化的文明,探索人类生存的奥秘。最终,她于1916年来到印度并遇上奥罗宾多高士,正是奥罗宾多给了她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共同发起了一场新的精神运动,旨在告诉人们印度将帮助人类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们将这场运动称之为 “超意识主义”(supramentalism)。在印度,还有其他类似的精神运动和其他圣母级的人物。但是作为精神修炼所,奥罗新村有着更为深厚的根基。在遇到安德烈之前,我曾参观过马特里曼蒂尔庙(圣母庙,Matrimandir),那是一座高耸的球形建筑,直径大约为150英尺,通体覆盖着金色的花瓣状的圆片。这一奇特景观不由让人联想到好莱坞电影中的宇宙飞船降落在这片热带土地上。在清静宽敞的庙内,大约有二三十人坐在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下,彼此相隔一段恰当的距离,在落日余晖中做着瑜伽的伸展动作。他们大多是白人,有一两个可能就来自洛杉矶。奥罗新村有两三千名居民,大多过着和安德烈类似的生活,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俄罗斯人、韩国人、日本人、拉丁美洲人和欧洲人,只要浏览一下电话本就可一目了然。我的向导迈诺布•泰戈尔是一位嗓音柔和并极具亲和力的孟加拉人,他告诉我,单从电话本判断可能会高估这里的本地人的数量,因为很多西方人已经改用了印度名字。迈诺布告诉我,他很小的时候被带去见圣母米拉。“她总是那么平静,她那种平静也使我平静下来,”迈诺布说,“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安德烈让我介绍一下自己,以及我想要问他什么问题。我告诉他,我是一名英国记者,在印度生活了许多年,我的妻子普莉娅也是印度人。我想知道为什么印度对如此多的外国人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感召力,而我却感受不到这种力量。我没有说明的是,在我看来,几百年来印度一直生活在西方人强加于它的“精神圣殿”的重轭之下,印度人也早已习惯于草草应付西方人的这种期待,只是有时会稍加点缀而已。几个世纪以来,尤其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期间,许多印度人或多或少将印度视为独一无二的超自然文明体。较之许多殖民统治者的蔑视态度,大多数印度人当然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自我形象。曾制定印度第一部刑法典的麦考利勋爵(Lord Macaulay)曾写过一段引起公愤的话:与西方人的成就相比,整个印度的文学与哲学全都不足挂齿。温斯顿•丘吉尔的评价则更为恶劣,他说,印度“是一个有着野蛮宗教的野蛮国家”,“就像赤道那样,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家。”更不幸的是,持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与此相反的则是另一派同样具有代表性但根基更为深厚的观点。法国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写道:“印度在梦想和时间上与我们相距遥远,它属于我们灵魂所附的古老东方。”与他持相同见解的大有人在,德国哲学家阿瑟•叔本华曾说,基督教的《新约》应该来自印度,因为这个国家有着人类最温雅和善的文明。如果要在麦考利和马尔罗,或是丘吉尔和叔本华之间做出选择,人们自然会选择马尔罗和叔本华。虽然在过去的250年中,西方学术界对印度有过许多公允的评价,但是普通西方人的看法仍分为两派,或不屑一顾,或充满浪漫幻想,这样的看法延续至今。印度人大多倾向于浪漫派。印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曾写道:“在印度,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于欧洲人对印度的浪漫诠释或赞扬,这是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极大地摧毁了人们的自信心,故而对这样的评价尤为喜欢。”而这样的想法不只限于欧洲人,也绝非属于遥远的过去。当阿玛蒂亚•森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来到哈佛大学后,他发现在著名的“哈佛书店”中,所有关于印度的书都被放在 “宗教”栏目下。安德烈自然同意后一种观点。然而我最想问他的是,他对印度的这种纯精神化的看法是否因为印度有如此众多的贫困人口而动摇过。每一个到印度的人都不难发现它浓郁的宗教文化与骇人的贫困景象并存。在印度,敬神与渎神似乎总是联系在一起。一些印度哲人将贫穷归因于人们在前世犯下的错误。灵魂转世的信条则似乎可以让人们忽视现今的贫穷悲苦,甚至成为一些人安于贫困的精神支柱。面对身边四处可见的贫困景象,安德烈真的可以不为所动吗?他望着我,有些恼羞成怒,“印度是最富有的国家,只有印度才能理解物质主义的虚幻。”他似乎看透了我的念头,于是再次强调了这个观点。在如今的印度,崇拜财富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个国家至少有一半的人在追求财富。“但即使印度拥有了电视频道、手机和其他现代化生活设施,它也绝不会滥用它们,沉溺于其中,”安德烈说,“对此我毫不担心,因为这是印度。”不能简单地将安德烈的这些说法看成是嬉皮士的奇思怪想,或者狂热信徒的胡言乱语。显然,这个法国人研读过艰深的《梨俱吠陀》(Rig Veda)、《奥义书》(Upanishads)和其他印度教典籍,他不是嬉皮士,也不是西方人眼里的那种信徒。他的信仰里没有狂热、最后审判日以及虚妄的幻想。大多数奥罗新村人既不饮酒也不吸食大麻,他们不需要遵循任何具体的信条或教义。他们只需要认同印度对未来世界有着独特的哲学和道德重要性,这也是许多印度人认同的观点,无论他们有无文化修养。虽然奥罗新村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外国人,但在今天的印度,类似的情绪也甚为普遍。同样,安德烈的很多观点,尤其是关于印度超凡脱俗的观点,即便在伦敦诺丁山、巴黎蒙帕那斯区或是好莱坞贝佛利山的聚会中,也会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简而言之,一种浪漫精神仍在主导着外国人和印度人自身对印度的看法。实际上,在代表印度的那些传统形象、符号和词汇里,认为印度超凡脱俗的观点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就算那些有意识地拒斥该观点的人,有时也会不自觉地成为它的宣传者。道别时安德烈拥抱了我。他说,尽管我是英国人,但他仍然喜欢我。他略带歉意地说,绝大部分英国人他都不喜欢,原因既包括他们过去在印度的所作所为,也因为他们总喜欢显得与众不同,比如靠左行驶和拒绝加入欧洲货币联盟,还因为他们的优越感。他说:“印度将引领世界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点,即便英国人也不例外。”最近10年来,印度在世人面前树立了全新的形象。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领域和离岸呼叫中心的成功,宝莱坞在海外广受欢迎,无论在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印度社团正变得更加富有和显赫。这还得益于1998年公之于世的深思熟虑的核武器计划。单纯从宗教的角度去观察印度会扭曲我们对这个国家的理解,进而使我们从根本上误读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样,单纯从这些新形象来理解印度也会产生误读。按照以前的标准,印度的经济的确变化巨大,但这种变化的性质和规模往往被过分夸大了。印度人也养成了过于乐观的心态。例如近年来印度人就普遍认为,他们的国家即将成为超级大国。也许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会更有代表性,也更具启发性,那就是印度根深蒂固但又变动不断的政治文化。20世纪90年代末,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访问了印度,他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印度日益增长的英语市场,探讨在印度开办卫星和有线电视合资企业的可行性。在新德里会见了所有的政府部长后,他飞往印度的商业中心孟买,与印度最大的民营企业信诚工业集团(Reliance Industries)的总裁迪鲁巴伊•阿巴尼(Dhirubhai Ambani)会面。阿巴尼被誉为是他那一代印度人中最精明的商人,他问默多克在新德里见到了哪些人,默多克说他曾与总理、财政部长和其他官员见面。“噢,你见到了所有该见的人,”阿巴尼说,“但是你想在印度发展,就必须见所有不该见的人。”阿巴尼说的实际上是那些腐败的政客(或许还包括一些和他们合伙的政府官员)。在印度,品行不佳的人往往会从政,而正直善良的人在政界成功的可能似乎更为渺茫。在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比尔•克林顿曾提醒自己,“关键是经济,傻瓜”。而在印度,在更多的情况下,“关键是政治,傻瓜”。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印度无所不包的政治文化以及政府的作用,你就不可能透彻地领会印度的经济和宗教特性的变化。许多人预计,印度正奋起成为21世纪的强国,本书将以此为背景,对当代印度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一章关注印度发展迅速而又极不平衡的经济,然后评析印度无处不在的政府和主要的政治运动。接下来,我要考察的是反复无常的印巴关系,以及印度对本国穆斯林的暧昧态度,同时分析它在美、中、印三边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三边关系将左右21世纪的世界格局。最后,本书将探讨印度正在经历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它的宗教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极强的适应力,旧貌换新颜,自我包装成现代的形式示人。在本书的末尾,我将分析印度会如何在以后的岁月中持续崛起,以及此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在这里,我将简略考察20世纪印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产生的深远影响,他们是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安培多伽尔。对印度的国家性质和发展方向而言,即使将印度所有的神灵、软件经理人以及核科学家加在一起,也不及这三个人的影响大。他们三人都与印度的传统宗教角力,其中的两位最终抛弃了宗教,而甘地则善用民众的宗教情感,实现了印度独立的目的。
内容概要
印度正在快速崛起,然而,这个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经济增长的南亚次大陆国家依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奇怪国度:它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依然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它是一个羽翼渐丰的核大国,但依然有40%的儿童营养不良;它有着历史悠久的反物质主义文化传统,却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作为英国《金融时报》南亚办公室主任,爱德华?卢斯在印度游历了5年,采访过成百上千的印度人,从总理、部长、教宗、商人、社会活动家,到教授、学生、警察、贫民,乃至自己的妻子……他细致观察了印度这块充满神奇的土地。
作者简介
卢斯,牛津大学政治、哲学和经济学学士,并在伦敦城市大学新闻专业进修。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的演讲撰稿人。1995年以来一直就职于《金融时报》,2001~2005年驻印度新德里,任南亚局主任,目前为《金融时报》驻华盛顿的评论员。
书籍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全球化和传统化——分裂的印度经济
第二章 印度的官员——无处不在的政府
第三章 正义之战——低种姓阶层的崛起
第四章 假想之马——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持续威胁
第五章 奉承者万岁!——国大党与尼赫鲁—甘地家族的不解之缘
第六章 许多新月——分裂的南亚穆斯林
第七章 大三角——印度与美中的关系及21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八章 新印度,老印度——现代化的多面性
结语 失去的和将得的——21世纪印度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章节摘录
尽管这是个缓慢的进程,但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印度开始修建了一系列的公路。于是当你从一个城市去往另一个城市时,不用再像蜗牛一样爬行。在此之前,印度最为著名的高速路是横跨印度次大陆、将印度从南到北一分为二的主干道(GrandTrunkRoad)。这条交通要道最初是由中世纪晚期的莫卧儿王朝分几个阶段铺设完成的,到19世纪英国人又将它加固延长,并最终因鲁迪亚德·吉卜林的小说《基姆》而变得家喻户晓。这条被印度人称为“GTR”的主干道直到独立后才铺上了柏油,但它是唯一一条开车时速可以超过30英里的道路,所以当相对新颖的双行道在印度出现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6年,印度建成了全长3000英里的“黄金四边形公路”网,连接四大主要城市:从德里出发,经孟买(Mumbai,原英文写法为Bombay)到清奈(Chennai,以前称为马德拉斯Madras),再到柯尔喀塔(Kolkata,以前称为加尔各答Calcutta) ,最后回到德里。在这些路况较好的高速路上,时速终于可以接近60英里。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高速路开辟了一个新的速度时代,旅途的准时成为可能,同时还可以享受路边卫生的公厕。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些道路是他们散漫悠闲的世界的贸然闯入者。对我而言,这些新的高速路将印度参差不齐的经济完全呈现在眼前。我有时会出于好奇 或者仅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将车开入到慢车道。观察印度突飞猛进的新经济的最佳方式之一,便是数数那些快车道上飞驰而过的车辆有多少种型号,经常你会数到有30或40种,然后放弃。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印度刚开始放宽对国外进口商和制造商的限制时,你最多只能发现六七种型号。你所见的90%的轿车都是“大使牌”,它是一些显要人物、商人仍然在使用的殖民时期的堂皇却极不舒适的汽车,此外就是由印度政府和日本铃木公司合资生产的家用经济型车“Marutis”。而今天,当那些崭新发亮的丰田、菲亚特、本田、塔塔、福特、大众和梅塞德斯 奔驰在你面前一晃而过时,你很难将它们一一数清。 但事实上,你的行驶速度远没有应该达到的那么快。你经常会遇到迎面驶来的一些慢腾腾的单脚滑行车、自行车甚至是骆驼拉的车,它们的车主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破坏了所有的交通法规和道路常识,依然悠闲而快乐地驾着自己的车。有一两次,在从德里到斋普尔的200英里的高速路上,我的车不得不因为前面的羊群而停下来。而即使没有这些动物群的干扰,沿途路标的缺失也常常会让你接近崩溃的边缘。 但正是高速路边那些闪闪发光的广告牌,那些耀眼的手机、苹果电脑、假日别墅的广告,路边干净明亮的加油站及其边上带空调的小型超市,向你展示了印度极不平衡的分裂的经济。就在它们的身后、周围或是离它们较远的地方,你所能见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印度农村的景象。田野里的人们以3000年不变的姿势赶着耕牛犁地,在一片连一片的稻田、麦田和油料作物地里,点缀着一个个古老的砖窑。印度农村正逐渐变得富裕,人们在慢慢走向机械化,生活也开始欣欣向荣,但他们仍然生活在与世隔绝中。在这连续不断的截然相反的画面对比中,你可以看到21世纪初印度经济两个最显著的特点:现代而繁荣的服务业与广泛而落后的农业。当你怀着按时到达的愿望,愉快地驶向你的目的地时,你很难想象这两者是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沿途你偶尔会看到一家工厂,一两家汽车或是洗衣机的装配厂,但显而易见,印度的制造业要远比与它相邻的中国薄弱。 独立之初,尼赫鲁就已经使这个国家的人民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整个国家应该齐心协力实现经济自给自足,而政府则竭尽全力领导人民建立起国家的重工业,重点是钢铁工业和大型发电站。1991年以来,对尼赫鲁的彻底批判风行一时,人们认为他是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将这个国家与刻板经典的社会主义绑在一起近40年。其中许多批评是公正的,因为印度没有像当时的日本以及后来的韩国、中国台湾、泰国和马来西亚一样,达到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尼赫鲁的经济策略是与当时世界经济潮流非常匹配的 。这种策略得益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专家组,他们就印度第一个五年计划向新德里提供了建议。同时,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Gospan)也给印度提供了诸多建议。 经历了在“饥饿的三十年代”困扰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一系列灾难后,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对自由主义经济的不信任。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印度国内普遍存在对帝国主义经济体制的批判,这种批判与当时的经济策略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使政府在争取经济自立的进程中起绝对主导作用的经济模式。争取经济自给自足,即抵制英国货是印度实现自治以来的独立运动所提出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口号。在建立这种模式的过程中,政府开发了一系列大型项目,对后来的经济活动影响深远 其作用可以与美国广受赞扬的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相媲美。尼赫鲁将这些项目称为“混凝土神庙”。 尼赫鲁关于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闭关自守的经济计划,得到了战后英国工党政府的支持,当时的工党政府同意印度独立,他们在英国国内推行的国有化要远比尼赫鲁在印度所做的更多。工党政府的许多费边主义顾问在新德里受到热烈欢迎。事实上,在印度独立后的15~20年,随着国际社会对印度经济模式效果的关注度的提高,对它的赞扬也有些言过其实。在那个时期,印度经济的发展轨迹并无多大争议,也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但是,当我们现在来回顾这段历程,并将印度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时,就会发现尼赫鲁的经济政策对印度并无多大贡献。1950年,韩国刚从与朝鲜的战争中挣脱出来,人均生活水平和印度类似(按2005年价格标准计算,人均年收入大约为50美元)。可50年后,韩国的人均收入超过了1万美元,是印度的10倍以上。类似的对比还可以在印度与东南亚其他许多国家间找到。中国在1949年时与印度的人均年收入水平相当,尽管在此后的头30年还不停地继续革命,但现在其人均收入也已是印度的两倍。 为什么尼赫鲁的经济政策会失败?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今天的印度经济会以这种奇怪的不平衡的方式发展。独立之初,印度是一个农村占主导地位、农业为主的贫穷国家。9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靠着微薄的农业收入勉强度日,绝大多数人在贫困线上艰难挣扎。1951年,当印度进行独立以来的首次人口普查时,这个国家的识字率仅为16%,意味着在它的3.2亿人口中,只有1/7的人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人均寿命仅为32岁,这个触目惊心却可靠的数字形象地勾勒出了当时农村居民极其低劣的生活质量。那时最普遍的描写瘦弱的农民的语言是:瘦得皮包骨头的人们,由于长年累月的体力劳动把腰弯得像弓一样的苦力,患蛋白质缺乏症而肚子鼓胀的孩子们。 P21-2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顾诸神》不仅充满趣味,还是一份对当代印度有深刻洞察力的报告。该书进退有距,能同时满足各方面人士的需求。对不熟悉印度的外部读者来说,本书对印度做了很好的介绍;对印度读者来说,其深刻的见地一定能激起他们的共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 本书描写了印度这个奇妙、恼人而又无与伦比的国家。正如我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的一位印度朋友所说:《不顾诸神》非同凡响。卢斯行文幽默,富有感情,对印度有卓越的领悟。 ——彭定康(Chris Patten) 爱德华·卢斯是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家,他这本书(《不顾诸神》)出版之后倍受好评,因为他非常尖锐地指出了印度很多问题,对它做出很多的批评,直言不讳,他不是一个印度人,但是很多印度人看了,也觉得深有共鸣。 ——梁文道
编辑推荐
《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一个正在全面转型的印度及其对世界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使我们可以避免用一两个原因作为印度崛起或者不崛起的答案。
名人推荐
《不顾诸神》不仅充满趣味,还是一份对当代印度有深刻洞察力的报告。该书进退有距,能同时满足各方面人士的需求。对不熟悉印度的外部读者来说,本书对印度做了很好的介绍;对印度读者来说,其深刻的见地一定能激起他们的共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本书描写了印度这个奇妙、恼人而又无与伦比的国家。正如我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的一位印度朋友所说:《不顾诸神》非同凡响。卢斯行文幽默,富有感情,对印度有卓越的领悟。——彭定康(Chris Patten)爱德华•卢斯是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家,他这本书(《不顾诸神》)出版之后倍受好评,因为他非常尖锐地指出了印度很多问题,对它做出很多的批评,直言不讳,他不是一个印度人,但是很多印度人看了,也觉得深有共鸣。——梁文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