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再等待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信  作者:克丽丝滕•莫勒  页数:181  译者:向兆明  
Tag标签:无  

前言

生命无须等待    记得与克丽丝滕·莫勒的初遇,当时我正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主持一场工作坊。那时候的我没有想到,这次相遇将会开启她人生新的旅程,促成她直面生活中的巨大挑战并最终完成这本书——《生命不再等待》。这是你一直在等待的那本书,但也正是这本书,将推动你停止等待、起航人生的风帆。    故事源于克丽丝滕的一次顿悟,当时她正在等待我(也就是杰克)给她回电子邮件。她注意到自己的这种行为之后,便抓住这次机会进行了一番彻底的自我反省,审视了自己等待——也许是无意问地——而非主动创造和体验生活的各种表现。诚然,等待外来的灵丹妙药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似乎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困境。我们似乎总是孜孜不倦于寻求“外面”可能会提供给我们的答案、慰藉以及方向,以至于产生了一种不由自主的倾向。我们向他人寻求指导,期望突然的顿悟可以犹如一道闪电照亮我们心中的阴霾;期待自我之外的权威——或许是一本书、一名像我这样的老师,又或者是一种精神信念——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此或许终有一天我们可以过上快乐、健康和富裕的生活。    然而,克丽丝滕·莫勒在书中却向我们发问:“为什么要等待?”    克丽丝滕以其极具个性及魅力的写作风格,将其个人的生活故事以及挣扎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书中,她向我们展示了自己难能可贵的真实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意愿,毫无畏惧地剖析了自己消极“待世”的人生态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她践行承诺的坚定以及对人性的热切拥抱,鼓励我们每一个人循而从之。    阅读本书的每一章,都是一次回顾我们自己人生历程的机会,看看自己在哪里停下了生活的脚步、在哪里失去了勇气与决心而陷入生活的泥淖不可自拔。我们不妨按照克丽丝滕的引导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自己心中的“杰克”:    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开始觉得不满足?    你属于自己的身体,还是你的身体属于你?    你还在等待更多的金钱、更浪漫的爱情吗?    你的等待如何限制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而或许最重要的是,你能够接受未知的事物吗?    待到全书以及个人探索旅程的终结,你会看见自己等待生活的种种表现,看到你所需要的答案全都在自己心中。到那时,你将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光辉而不再彷徨于自助,你会像克丽丝滕所宣称的——“挣破庸常”。    杰克·坎菲尔德    《心灵鸡汤》和《成功法则》的联合作者

内容概要

  本内容简介:18岁读大学,你说理想是去环游世界;22岁大学毕业,你说等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等买了房子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等孩子大一点儿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也没去。  
  这是一本你一直在等待的书,却又是一本让你停止等待、真正开始生活的书。作者通过真实的个人故事和深刻的人生教训,探讨了人类普遍存在的被动等待好运降临,而不在自身找问题、找出路的倾向,并对于如何改变、打破庸碌状态给出了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她告诉我们,行动起来,大胆前行,是时候要检验你的执行力了!你不必等待到达哪个彼岸或是变成什么样子——人生无须等待,幸福不在未来!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克丽丝滕?莫勒(Kristen Moeller) 译者:向兆明
  克丽丝滕?莫勒(KristenMoeller),畅销书作家、演说家、电台节目主持人,自1989以来一直从事个人成长和心理咨询领域的工作,提供饮食失调症、药物滥用、抑郁、焦虑及精神创伤等方面的团体咨询及个人治疗,为那些身陷生活困境的人们提供帮助。在她主持的热门电台节目《你在等什么》中,她与《心灵鸡汤》作者杰克?坎菲尔德、《秘密》主演之一鲍勃?道尔等众多心灵专家对话互动,传递心理励志、个人提升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还建立了自己的基金会,为提升生命价值的项目提供“爱心接力”奖学金。克丽丝滕充满活力,业余时间喜欢远足、跑步、滑冰、骑马,作品令千千万万读者为之着迷。

书籍目录

序 生命无须等待
前言 如果你坚信有一本手册能指引你的人生
第一部分 我的寻觅之旅:从向外到向内
 第一章 等待杰克:向外寻找答案
 第二章 成长心路:问题少女的治 疗生涯
 第三章 重拾真我:人生的缺失感源自哪里?
第二部分 我是谁:这些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第四章 职业与理想:成功需要自己定义
 第五章 爱情的模样:真爱是不期待,不要求
 第六章 此地与他处:所有的旅行都通往内心
 第七章 等我有钱了:物欲是心灵缺失的补偿
 第八章 疾病与健康:生活是你忙于计划时发生的一场意外
 第九章 放下执著心:那些小动物教我的事
第三部分 该醒醒了:你所要寻找的是停止寻找
 第十章 突破牢笼:人生不设限
 第十一章 生命的空白页:只活在当下这一刻
 第十二章 与自己初遇:寻找内在的我
结束语
致谢

章节摘录

在现状中等待对很多人来说,等待与寻觅的生活模式始于童年时期。每年圣诞节临近,我几乎都无法入睡,心中热望的不仅仅是那天早晨的奇妙景观—新雪、圣诞树上闪烁的灯光,还有那份特别的礼物。我觉得这份礼物是圣诞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了它就能够让自己觉得完满—也许是芭比娃娃,也许是迷你裙,无所谓究竟是什么。等长大一些,男孩子开始走进我的生活,于是我开始等待我的初吻,等待着第一次恋爱。我确信,当他走进我的生活时,我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为真正的自己。于是,我等在电话旁盼着他给我打电话。因为对将来美好生活的坚信不疑,我等待自己拿到驾照之后的自由生活,接着等待高中毕业,貌似自己确知“真正的”生活将会在大学徐徐展开。就这样,我的生活由一次接着一次的等待连接而成。等待将来更美好的生活,这已然成为我们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成为固有的生存模式。我们在生命中等待,寄希望于未来某时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等待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少的债务,等待结婚(又或者是离婚),等待孩子的出世,等待退休,还有很多人甚至在等待精神开悟!我们等待下一位导师、智者、治疗师的到来,自以为他们最终会向我们解释生命的意义。我们预期新的生活体验、下一次的研究会,又或下一次的静修能够给我们提供答案。我们等待被认可,等待被人发掘,等待安全感的到来,等待事事如意、时时顺心,等待体验心灵开窍(我自己的喜好之一)。我们就这样一直等着,等着生活都井然有序,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所有的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等待,是因为我们相信当这一切都到来或发生时,我们就会感到顺心如意,如此就会快乐。这种等待与耐心有着天壤之别。正如人们所说,耐心是一种美德。当拥有耐心时,我们会觉得安然自在。我们容许自我去信赖生命的进程,不加干扰,顺其自然,让生活在我们的意识之下徐徐展开。而当等待时,生活却被我们束之高阁,而我们自己则陷入了焦躁与骚动的混沌当中。自我不再是真实的自我,而被定义为一种将可以改变自我而使之更为优秀的外在的事物或体验。如此,我们脱离了当下的生活,同时被蒙蔽了双眼,看不到真正的自我。荒谬的是,我们徘徊在原地等待,却同时想要到达彼岸—此时此刻而非此地的任何一个地方。我们相信,当我们到达那里或拥有那物时,生命将获得永恒的快乐。我们寻觅那一片神奇的可以治愈生命缺憾的解药,但如果它已经被我们吞下了呢?如果我们生来就具备呢?如果我们自己就是答案呢?寻觅是人的本性远方的船承载着每一个船员的希望。有的人随同潮汐满载而归;有的人则要永远朝着那不可望及的地平线前行,永远不能登岸,直到瞭望员无奈地将目光移开,任理想在岁月的嘲笑中渐渐失去那生命原有的光辉。而这,就是男人的宿命。——佐拉•尼尔•赫斯顿人们常说,心灵的旅途是所有旅途当中最为重要的。我们很多人都在沿着生活的道路寻找意义—寻找一些更伟大的东西。尽管这是有价值的尝试,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未知的远方时,是否也要承受空手而归的代价呢?我们不停地寻觅,坚信生活中下一个重大事件终将给我们生命的答案并让一切都变得美好。我们永远受着遥远彼岸的引诱,总是一边航行,一边遥望着地平线,却忘记了彼岸或许只是一座空中楼阁,是水中月、镜中花。事实上,我们庞大且获利颇丰的自助市场便依赖于此。我们永无止境地寻觅,行走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却永远到达不了那虚无缥缈的目的地—开悟。在亚马逊网站搜索框里输入“自助”,你会发现光书名符合搜索结果的条目就超过17.2万条。通常,我们阅读这些书籍,却鲜少有人能够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完成自己想要的改变,甚至自认为这些书籍当中就已经蕴藏了“答案”,而实际上它们并不能改变我们。只有我们自己,只有我们的行动才能创造我们在寻求的改变。很多人实际上已经是“自我完善”成瘾。有些人跟我一样,就是一个十足的自助瘾民,其共同的核心特征就是永远不能彻底安歇。我们不停地前行,不断地寻找,一刻不停地剥去佛语中所谓的那一层层洋葱外皮,希望有一天能够发现生命与自我的真相,达成目标并让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希望有一天我们都会被“修理”好,变得完美无瑕。我们的寻觅不仅没有休止,而且毫无紧迫感,似乎我们在人世的光阴对于寻觅中的目标而言绰绰有余。然而实际上,我们赖以生存的肉体和这个世界都遵循着自然规律—时光流逝不由人。悲剧的是,我们很多人蹉跎了整个人生,却始终没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会这样?言即至此,我们可以引用“人类处境”这个概念来作一阐释。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著作《美食?祈祷?爱》(Eat,Pray,Love)当中,将人类的处境描述为“令人心碎的保持满足感的无能”。我们对现状似乎永远有一种不满足感,希望身边的事物、人、环境以及我们自己—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生活—时换时新;然而同时我们却不愿细水长流,不愿一点一滴地去改变,而是希望现在就能拥有一切。因而我们无休止地寻觅,贪得无厌地向自我之外寻找生活的答案,然后再接着等待。我们忙着寻觅、欲求、希望和祈祷,却没有真正生活过,没有怀着理想已然实现、生活已然完满的心态活在当下。如果我们现在已然完满或已拥有完满的生活,那会怎样?如果我们不是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外表或者所从事的工作—而是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那会怎样?如果我们能够以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以及这个世界,能够更多慈悲、更少埋怨与指责,那会怎样?如果我们选择为了成长而成长,为了探索生命的喜悦而非内心的缺失感而成长,那会怎样?如果我们意识到生命无须等待,那会怎样?挣破庸常当我意识到自己正在等待杰克时,我宣布要打破现状,挣脱等待的庸常生活。我要对自己的“自助瘾”作一了结,并将不再向外寻找答案。我任由自我去想象整个地球的人类内心都感到完满,以至于“自助产业”被证明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已经从地球上消失—全人类都已懂得接受自我,而不必为其缺点、社会地位、受欢迎程度、银行存款以及精神的开悟程度而忧心忡忡,那将是一番非凡的景象。那时候,我们可以把注意力从外在的漫游当中拉回来,集中在那些基本而至为重要的事物上。生活的非凡之处在于我们的选择,如果我们要寻觅,我们可以寻觅;如果我们要等待,我们可以等待。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生活,但前提是要相信自己是完整而完满的。而这,才是真正的挣破庸常。接纳现状就是过平凡的生活。这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平凡也好,非凡也好,既无须为之神伤,也不必为之庆贺。然而,平凡的生活可能会限制我们的人生体验,而很多人还想要更多。以下是我们可能落入的几种“平凡的”生活模式:等待(以及将生命束之高阁)在自我之外寻找答案容许自我怀疑阻碍我们追求理想对自我与他人缺乏尊重遗忘自己的力量无视真正的自我放弃不懂得放慢生活的脚步忘记欣赏简单之美挣破庸常可以通过无数种方式来实现:可以是更加善待朋友、给同事更多的支持,或者是去竞选总统;可以是写本书、拾起地上的垃圾,或者是说一句“谢谢”;也可以是尝试解决全球饥荒问题、亲吻你的祖母,或者是记得出门时把垃圾带走。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告诉你什么是打破庸常状态,这必须由你自己决定。现在就请你与我一起开始探索自我的旅途吧。**************************************************想象一下,从前的你知道自己是完满的。但不知从何时起,你忘记了。你开始追求生命的彼岸。你把寻找答案的目光转向外面的世界,等待自己的生活起航。你忘记了自己心中已经拥有所有答案。你无视自己的梦想,或愚昧地说自己从来不曾有过。你不再全身心地去生活,永远在寻觅却从未找到。你的生活僵化为对自我的不断修补。而现在,你可以停下这一切。你在等待什么?1.你是否一直在寻觅却不曾安住当下?2.你对自助上瘾吗?3.你在等待什么,快乐、安全感、金钱还是一段关系?4.挣破庸常对你意味着什么?5.关于真正的自我,你还记得多少?

后记

行动法则    正如本书开头所说的,我不是说我们在读完此书之后就永远不会再等待。只要生命的心跳还在,我们就要继续生活在等待当中,这是我们人之为人所无法逃避的本性。事实上,这样的等待还会有很多。    然而,我已经发现了六个关键的应对法则,当你意识到自己在等待时,这些法则将驱使你展开行动。实践一下,你会发现这些法则简单而有力。    当产生写作灵感的那非凡一刻,我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我觉得自己充满了激情,像火焰一般炽热。然而没多久,疑虑就潜上我的心头。有些时候,我哭泣着想要投降和放弃,而有些时候,我又为自己的勇气而庆贺。我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重新开始,我把写好的全都撕碎,把剩下的一把火烧尽,然后从头再来。我雇编校者,改变写作方向,然后又改回来。我在月光中舞蹈,在地面上将身躯弯曲成球形。我告诉每一个人我在写书,然而不久我又后悔自己的鲁莽。我成长,退缩,然后再成长,心理的触角延伸至自己未曾料想的更远的地方。然而最重要的是,我的生活遵循这些法则,而现在我希望你也能如此。    法则一:简单行动可以带来非凡的成就。当我从杰克手中抢走那张百元美钞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切。尽管那时候我们不能辨识这些时刻对自已有怎样的意义,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很简单的行为却戏剧般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当机会来临时,要紧紧抓住,采取行动,即使你并不确定这次机会将带来什么结果。用默里的话来说:“当你坚定地向前走时,上天也会顾佑着你。”    法则二:不是我们掌控过去,就是过去掌控我们。与法则一相反,通过生活中一系列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停滞不前的人,我称之为“鸡一掐一哥”时刻。经过三年级的那件事之后,我让过去“控制”了自己。从那时候起,为了逃避失败与羞辱的危险,我采取安全策略,并不断搜集证据,为自己的这种信念添加佐证。而只有到了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可以选择新的阐释。有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一遍一遍地不断阐释。    法则三:失败是成功的基础。我们可以让“鸡一掐一哥”时刻继续限制自我,让我们停滞不前,或者也可以把它们作为一次自我转变的机会。生活的体验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知自我,认识我们的能力,并对他人作出贡献。传说中的凤凰涅粲于灰烬之中,而我们可以利用危机创造新的事物。    法则四:激情是一种内在现象。我们向自我之外寻找的,激情就是其中之一。或许,外在的事物可以激发我们的热情,但这种感受真实的来源是我们的内心。伟大的美很容易激发我们的热情。在面对大峡谷的雄伟壮丽时,谁不会激情喷发呢?然而,我们通常拥有这样的体验,却忘记了它们来自何处。我们要主动创造内心的激情,而不是依赖外在的事物,要增强我们创造激情的能力。    法则五:激情之后要有行动。激情是一剂催化剂,推动我们朝未知的领域迈进,但它并不能带我们跨越旅途中的障碍。光有激情还不够。当我们充满激情时,行动似乎并不难,但当热情的高潮退去之后,我们又会怎样呢?而激情迟早是要退潮的。不要让转瞬即逝的激情阻碍了你前行的脚步。为了维持自己的想法,我们要有一个行动计划,并建立一个基本框架。    法则六:尊重你的承诺,接纳你的人性,挣破庸常。只要我们还有呼吸,我们就永远逃离不了人性。我们会遗忘自己是谁、有怎样的能力。有时候我们想要躲藏,想要逃跑。有时候我们将会等待。我们可以坚持自己,无视现实的阻挠,在经历各种狂风暴雨之后,发现自己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生命无常,世事无常。除非我们醒觉,否则我们将一直生活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之下。简单的行为可以带来非凡的结果。而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一切都可以在毫无积极作用的等待之中发生。    我以为“鸡一掐一哥”时刻是停止的信号,但其实不是,它们是人生方向的修正与机会。以后,这样的时刻还会有数百次,我们将一直都遭遇这样的时刻。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往前走。    我说过我没有答案可以告诉你,但如果有的话,会是这一句:停止等待的方式就是接受它。你将再次等待,而当这样的时刻出现时,意识到它然后接受它。我们可以学习接受我们的人性,爱“鸡一掐一哥”时刻。从这里出发,选择继续向前。    我想说的基本要点是:我们都在等待杰克——无论“杰克”是什么或者是谁。我们错误地相信生活的馈赠就在不远的转角处,相信他处要比这里更加美好,相信有一天我们会到达彼岸然后一切都会变得顺利。所以我们放弃了尝试,放弃了努力。我们出卖了自己,然后忘记了自己的本真。我们害怕成功,害怕失败,害怕承认自己的害怕。但正如“冰球大帝”韦恩·格雷茨基说的那样:“不射门,那你百分之百进不了球!”    所以勇敢去尝试,上路前进吧。对你在乎的东西,作出自己真正的承诺。同时你也要记住,你不必等待杰克。    就在今天,为这个世界作一些深远的改变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你读罢此书,结束了一次个人探索之旅时,你会发现你是在等待生活开始。你会在此书中找到许多你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你会学会不再自我贬抑,不再虚度光阴;你会像作者宣告的那样,成为一个“摆脱庸碌无为的人”。——电影《秘密》主讲人之一、《心灵鸡汤》联合作者杰克•坎菲尔德读这本书就像是与最好的朋友喝着咖啡聊着天,细腻、诙谐而聪慧,让人耳目一新。克丽丝滕•莫勒以诚恳的态度传递积极的信息,鼓励读者行动起来。这本书是一份送给朋友和你自己的最特别的礼物!——《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知名新闻人物拉宾•斯皮兹曼

编辑推荐

《生命不再等待》编辑推荐:人生不是过完一辈子要到达的某个终点,也不是整装待发、准备起程的某个起点,我们一直在路上,旅途的每一步都是人生,当下的每一秒都是“最合适”的时候,所以,生命何须等待?!生活,是我们忙于计划时发生的一场意外,不要让自己在计划和等待中老去,停止等待,现在就做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命不再等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在温水中,不知道竞争的残酷,而随波逐流,这书能提醒我们,保持清醒,不做温水中煮的青蛙
  •   字迹清晰,比较满意,继续加油!
  •   买来陪给图书馆的'还不错
  •   价格便宜,质量还行.....
  •   理念很好,干脆直接,一语中的,直指人心。看过后有个切身感受,很多事情(比如工作)之前总是拖着不做,是因为潜意识里总是想一下就做到完美,想等到有完美行动的能力才去做,所以心里迟迟不敢开动。而如果没那么多顾虑,直接动手去做,可能前期比较粗糙,但做着做着思路就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顺手,不知不觉地,事情已经差不多完成了。那种感觉真是美。... 阅读更多
  •   很多事情我们都说以后有的是时间做,但生命无常,谁能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呢,这本小书非常发人深省,用纯美的文字讲出了深刻的道理,大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