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著 页数:502 译者:曹彦博
Tag标签:无
前言
后记 2001年9月11日——借用罗斯福总统的一句话——是“一个将作为耻辱传诸后世的日子”。 那天上午,我在洛克菲勒中心通用电气大楼的56层从自己的办公室窗户往外看,只见两股浓浓的黑烟从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塔上空向上翻滚着,然后越过布鲁克林,穿过维拉佐诺纳罗斯漂向大海。快到10点的时候,南塔轰然坍塌,尘埃漫天,吞没了曼哈顿的南部。下面是华尔街,是我度过大部分职业生涯的地方。 我立刻意识到,财产损失肯定是巨大的,很多人将失去生命。更重要的是,数千名受害人和数百万个幸存者的希望和梦想都被埋葬在瓦砾之中了。自1941年12月7日以来——那时我听说了珍珠港遭到袭击的消息,我第一次感受到对未来的恐惧。 袭击刚刚结束的时候,我与所有纽约人和美国人一样,急切地估量不可思议的灾难程度,努力揣测其中的缘故。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才开始明白恐怖分子袭击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事件与将近50年来未能解决中东难题之间的关系。纳赛尔总统在1969年向我说的整个中东地区“越来越严重的不稳定和激进主义”的警告在我耳边响起。尽管各方善良的人们作出了努力,这个危险的毒瘤一直没有被切除,而如今,它威胁着整个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在骇人的恐怖袭击后的几个月里,小布什总统、朱利安尼市长和帕塔基州长的领导才能令我振奋,纽约人的勇气和热情更是令我自豪。 纽约人是坚定的人民,美国人是天性乐观的人民。因此,我毫不怀疑,更新、更有活力的下曼哈顿将从废墟瓦砾中站起来。事实上,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而当下曼哈顿最终得到“重生”的时候,我由衷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个见证人。
内容概要
《洛克菲勒回忆录》是一部独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传。作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戴维有机会可以接触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家族、影响整个欧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届美国总统,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作为哈耶克和熊彼特的学生,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同学,他对经济学,对企业经营和政府影响都有着深刻的见地,这些见地也广泛地影响了美国经济的走向和政策制定。 这也是一部关于20世纪的美国,以及美国如何对世界秩序产生影响的历史。通过他对童年、青年时期和自己与父母亲的细节描述,我们得以了解他的性格发展和生活方式。上世纪30年代他在纳粹德国的游历是让人吃惊的。关于他在二战时担任情报员的经历、他与兄弟的家庭冲突,还有他在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东、拉美以及世贸组织中的任职经历也有详尽描写。最后他以对9-11事件的讨论收尾。 周旋于政策制定者、智囊团和企业家之中,洛克菲勒似乎天然具备这样的信念:地位高则责任重。他对大通银行进行的全球化和现代化改造,成就了商业史上的经典。 当然,这部自传又不全是财富故事或国际阴谋。作为约翰洛克菲勒六个孙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的兄弟关系无疑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尽管他的政客兄弟在公开场合占据主动,可私底下却对他很是顺从。他好学、用功,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他们的人生道路虽不同,但每年都会聚在一起,讨论他们名声的基石——钱的问题。 戴维·洛克菲勒继承了巨大的财富,并且成功地把财富的培育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密切相连,影响渗透到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戴维•洛克非勒 译者:曹彦博戴维•洛克非勒,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最著名的企业王朝“洛克非勒帝国”的创建人、20世纪最伟大最有争议的企业家之一约翰•D•洛克菲勒的孙子。他拥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多年以来在大通银行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祖父第二章 母亲和父亲第三章 儿童时代第四章 旅行第五章 洛克菲勒中心第六章 哈佛第七章 学习伟大的经济学家第八章 一篇论文,一个妻子,一份工作第九章 战争第十章 在大通银行的事业起步第十一章 平行事业第十二章 建设大通曼哈顿银行第十三章 冲突第十四章 艰难的过渡第十五章 创建全球化银行第十六章 掌舵第十七章 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们第十八章 抢滩北京第十九章 中东“平衡”使者第二十章 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十一章 商界风云第二十二章 家庭风波第二十三章 手足之战第二十四章 伊朗国王巴列维第二十五章 光荣退休第二十六章 纽约,纽约第二十七章 自豪的国际主义者第二十八章 边境以南第二十九章 对现代艺术的激情第三十章 回顾洛克菲勒中心第三十一章 伴侣后记致谢
章节摘录
1973年6月29日深夜,也就是大通的莫斯科代表处成立刚刚过了一个月以后,我和佩吉坐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里,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他的地位和权势仅次于毛泽东。这是我第一次访问中国大陆,也是历史性的一次访问,因为我是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美国银行家。那天下午,我签署了一份协议,从而使大通成为中国共产党掌权之后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家美国代理行。在1973年,到中国旅行简直就是空想,因为中国人对资本主义还怀有难以消除的敌意。这个国家还在开展“文化大革命”,使人无法判断将来掌权的会是“文化大革命”中起家的造反派,还是周恩来小心谨慎地保护起来的改革派。对于他们为什么同意邀请我访华,我只能揣测。其中的一个可能是,继尼克松访问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正在寻找扩大与美国接触的范围。1970 年,在考察大通的东南亚分支机构期间,我在新加坡说过的一番话,可能也起到了作用。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当我被问及尼克松政府关于放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限制的决定时,我说那是“为寻求某种接触而迈出的合理的、良好的一步”。事实上,我指出,美国“想表现出对拥有8亿人口的国家视而不见”是不现实的。虽然我的讲话在美国只是吸引了很少一部分注意力,我感觉中国的领导人注意到了这一点。说老实话,在作出那种回答的时候,我想象的是,要开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关系的过程,还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为两国之间的积怨太深了。因此,当尼克松把与苏联缓和关系的进程延伸到采取一种同样强有力的动作,以便促成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归于好”时,我感到既吃惊又备受鼓舞。尼克松在1972年2月对北京的访问,以及几个月以后在莫斯科与勃列日涅夫举行的峰会,打破了控制着国际关系整整一代人的冷战的僵局,改变了全球的力量平衡。我把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看做大通的一个潜在商机,类似我们曾经追寻并于后来获得的在苏联以及东欧的其他共产党国家的机会。此外,我希望我能有机会与这个国家重新建立起联系,因为我的家族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前,曾经在那里拥有过多年的重要利益。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国祖父跟他那个时代的许多企业家一样,一直急于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力。“为中国灯加油”是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一批广告口号之一,反映了在19 世纪最后的那些年期间,那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里到处出现的对煤油的巨大需求。事实上,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已经建立了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从北方的长城一直延续到南方的海南岛。自从祖父从自己的第一张工资支票中拿出几个便士捐献给在那里已经颇具规模的浸礼会传教士以来,中国一直是我们家族慈善捐献的重点。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种早期的、以宗教为主的利益,已经被更大规模的慈善支出所取代,我父亲和与洛克菲勒家族有关的基金会的直接捐献,涉及范围广泛的各个项目,包括长江流域的综合经济开发、南京附近的明陵的修复、大众健康和医疗教育,甚至还有改革中国海关制度的项目。但是,从持久影响力的角度说,最显著的例子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援助。从1915年开始,基金会的官员就创建了一个一流的研究院,重点研究寄生物学、传染病和营养不良—这些问题当时在中国很普遍。协和医科大学还培训了一代医生和护士,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建立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作出了重要贡献。1921 年夏天,我父母到北京旅行—那是他们唯一一次访问亚洲—参加协和医科大学的正式成立。时间过去了75年,我还清晰地记得他们离家3 个月走访日本、朝鲜和中国期间,我是多么想念他们。那次旅行对于他们两人来说都受益匪浅:他们对亚洲艺术的兴趣更浓厚了,并且开始收集来自那3种文化的陶瓷、纺织、版画、绘画和雕塑。更重要的是,父亲相信了:虽然美国的慈善事业在中国的现代化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美国传教士的工作已经过时,与这个国家的需求已经不吻合。我父母由此各自得出的经验不仅对他们自己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了我和我哥哥们的生活。新中国从我父母的中国之行到我自己的访华,间隔了半个世纪。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内部混战、抗日战争,最后是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从大陆赶到台湾的一场解放战争。毛泽东在1949年的胜利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试图清除所有西方影响的痕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了私有制,没收了外国公司和银行的资产,驱逐了西方基金会和其他慈善组织的代表,摈弃了西方的教育体系。毛泽东和他的爱国人士致力于通过列宁的方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建设一个“新中国”,要通过重新建立民族团结、创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来实现现代化。国家的权力被用来实现农业国有化、刺激快速工业化。毛泽东在追求这些目标的初期,曾寻求苏联的援助。成千上万名苏联顾问帮助中国的新领导人建构了一个斯大林风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从一开始,美国就拒绝接受北京的新政权,继续承认蒋介石是整个中国的合法统治者。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把海军派遣到了台湾海峡,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外援,支持蒋介石保留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永久会员席位。在另一方面,中国支持在亚洲和非洲从欧洲殖民统治下争取独立的斗争。此外,它们遵循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思想,导致中美两个国家产生了直接冲突,尤其在太平洋西岸,从北部的朝鲜到南部的印度尼西亚,其中最具悲剧性的是越南。美国和中国都把对方看成自己永远的敌人。各自的政府都执行着旨在削弱并最终打败对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策略。当然,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双方都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而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觉得现在该是作些新尝试的时候了。于是,尼克松旨在探索与中国领导人打交道的新战略的意愿,为掀开东亚新篇章奠定了基础。
后记
2001年9月11日——借用罗斯福总统的一句话——是“一个将作为耻辱传诸后世的日子”。 那天上午,我在洛克菲勒中心通用电气大楼的56层从自己的办公室窗户往外看,只见两股浓浓的黑烟从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塔上空向上翻滚着,然后越过布鲁克林,穿过维拉佐诺纳罗斯漂向大海。快到10点的时候,南塔轰然坍塌,尘埃漫天,吞没了曼哈顿的南部。下面是华尔街,是我度过大部分职业生涯的地方。 我立刻意识到,财产损失肯定是巨大的,很多人将失去生命。更重要的是,数千名受害人和数百万个幸存者的希望和梦想都被埋葬在瓦砾之中了。自1941年12月7日以来——那时我听说了珍珠港遭到袭击的消息,我第一次感受到对未来的恐惧。 袭击刚刚结束的时候,我与所有纽约人和美国人一样,急切地估量不可思议的灾难程度,努力揣测其中的缘故。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才开始明白恐怖分子袭击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事件与将近50年来未能解决中东难题之间的关系。纳赛尔总统在1969年向我说的整个中东地区“越来越严重的不稳定和激进主义”的警告在我耳边响起。尽管各方善良的人们作出了努力,这个危险的毒瘤一直没有被切除,而如今,它威胁着整个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在骇人的恐怖袭击后的几个月里,小布什总统、朱利安尼市长和帕塔基州长的领导才能令我振奋,纽约人的勇气和热情更是令我自豪。 纽约人是坚定的人民,美国人是天性乐观的人民。因此,我毫不怀疑,更新、更有活力的下曼哈顿将从废墟瓦砾中站起来。事实上,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而当下曼哈顿最终得到“重生”的时候,我由衷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个见证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洛克菲勒这部多达500页的自传……让我们得以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一窥这个商业巨人和他背后庞大的事业。它向你展示了一个承载着洛克菲勒家族的力量、权力、并担负着美国赋予他的责任的年轻人,是如何成长起来进而统治整个世界。这无疑是极富启发性的。”——《商业周刊》他正处于情感的巅峰……正像这部口吻平静但富有启发性的回忆录所展示的那样——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大卫•洛克菲勒了。——纽约时代周刊书评出生在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他是美孚石油的约翰•洛克菲勒和知名的现代艺术赞助人阿比洛克菲勒两人最小的儿子——出生就注定非同凡响。他与周恩来、戈尔巴乔夫、萨达特、沙龙等国际政要的交往,他自艾森豪威尔以来对美国历届总统的忠诚服务,还有他令人赞叹的全球旅行和对家乡纽约市的慷慨解囊,无不展示了洛克菲勒充实的人生侧面,这也是他第一次讲述自己的故事。他是个辛勤工作的人,一边经营着大通银行,一边关注着公共事业。如果说洛克菲勒是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那这个“代表”绝对是漂亮而有吸引力的。——新闻周刊他是那个已经逝去了的时代的代表人物……这部引人开怀的回忆录也的确带着别开生面的19世纪的色彩。洛克菲勒的风格是矜持而带着自嘲的。——《纽约客》一个关于金钱、慈善、文化和政治的故事,令你难以抗拒。 ——亚特兰大期刊洛克菲勒把他对往事的追忆精心地组织起来,带着一种深刻的迷人气质,为你展现一段传奇的人生。——《出版者周刊》洛克菲勒披露了他在“二战”中的军人生涯,他的金融事业,还有他与众多外国领导人的交往……对于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他回忆地极其坦诚,并且饱含深情。——书单这部回忆录,就像洛克菲勒本人一样,内涵丰富,一定会点燃历史学家、学者和广大评论家们的激情:因为它的每一页都让你兴起对那个非凡的生命做进一步追问的冲动,而那些问题又有谁能够回答?——柯克斯评论你在这部书里找不到作者对过去的质疑或反思……不过这并不影响它坦率、诚实的特质,还有它的可读性。——华盛顿邮报书世界洛克菲勒显然很享受生命当中出现的种种机会和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于是在他87岁的时候,才能带着深深的满足感回望过去。——休斯顿纪事报这部又好读、又能引人思考的传记,树立了一个金融家、慈善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形象,一定很对读者的胃口。——图书馆期刊
编辑推荐
很少有人能够如此开诚布公、如此坦率地描写自己,但戴维·洛克菲勒极其出色地做到了。在讨论“巨大的财富如何塑造了自己,并赋予他相应的责任”时,他的论述引人入胜,而在描述洛克菲勒家族的四代人时,他的深情回忆也令人着迷。无须多言,我在字里行间就能清晰地读出他无意间流露的诚实、正派和仁义。 在《洛克菲勒回忆录》这部回忆录中,戴维·洛克菲勒用坦诚、敏锐、动人的笔调描绘了自己的一生。无论是描述他那非凡的家族、出色的事业,还是他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他都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独特而宝贵的视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