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李子勋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前言
孩子是源于自然的精灵(李子勋)人类原本对世界有一种质朴的认识,是以自然本真的方式去接受自然。在儿童未曾被语言羁绊以前,自然在儿童的眼中是以自在的方式呈现的,这是远比成年看世界更加美妙,自然且丰富多彩的。生命源于自然,所以一切自然蕴涵的信息对生命都是滋养。自然是不需要儿童努力去适应的,因为它和孩子是一个整体。需要孩子适应的是人类科学与文明建立的社会与环境,尤其是城市生活与人际环境。每位家长都要认清这个事实,我们教导孩子全部的努力都旨在把孩子推向人类社会。如果人类的发展也是自然的属性与安排使然,情爱、语言、艺术、家庭、城市化……生命以一种唯美的方式表达着它的高级形式。但要算上战争、杀戮、砍伐森林、灭绝动物、化学污染等,我们是否有勇气说自己依然属于自然呢?如果人类社会早已背离了自然的安排,那么父母努力教导孩子学习话语、交际、竞争、科技,正是逐步地让孩子远离自然。客观来说,这样的努力的确为孩子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带来诸多的先机和好处,但如果引导得过早、太快,有时也会让孩子冒很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他与自然隔离,身心失去自然气息的滋养,变成一个生理和心理都不健康的人。如果生命不是外星来客,人类的孩子出生以后,一定带有一种自然的知觉与感受在触摸自然,父母让孩子在成长中多少保留一些儿童的心态和知觉,也许是人类尝试回归自然的一种努力。社会现实对人类有一种异化的功能,看看机器人就知道科技发展的结果,如果不重新臣服大自然,人类会越来越生活在一种自己制造的限制里,很多科学幻想作品揭示人类未来悲惨的境遇,没有鲜花、绿树、青草,没有动物与美妙的风景,人类蜗居在科技建立的机械城堡里与自然完全隔离。开玩笑地说,应当让艺术家来领导人类,因为艺术家正是坚持自然视觉与美感的人。我们真的要让科技发展得缓慢一些,甚至知识够用了就应该把科学家冷冻起来,或者把一些科学的疯狂者放逐到美丽的海岛上,让他们赤身裸体地回归大自然,重新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一个儿童都可能被教育成为未来科技疯子,也可以被父母塑造成与自然和谐、懂得享受生命幸福的人。本书存在一种未来和自然取向的观念,希望弥补主体教育中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那些容易被忽视,或者误导的方面。本书不会强调那些被很多学者早已说得很滥的育儿知识,因为任何信息,即便非常正确,被多次重复对人的认知也是有害处的。需要记住的是本书未提及的东西并不代表我认为不好或者无效,哪怕我对一种说法充满批评,对它说“不”也不是否定,而是旨在补充,让它回到一种对人无害的状态。并存的学习方式是我希望大家采用的,世界与生命太过复杂,没有什么说法可以替代其他的理解。读本书时一定要警惕头脑中“非此即彼”的逻辑,因为世界并非二分,不要否定原有的教育孩子的任何观念,只是把一些新想法融入其中就可以了。我在很多大中城市的“市民大讲堂”做过亲子教育的讲座,常常看到几千位父母充满渴望来听课,我很感动,在此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愿所有的读者和家长和我一起去探索一种更温和的、更贴近自然的育儿方式,让我们共同去感恩并奉献我们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与赞美!谢谢朋友们!
内容概要
不少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子时,容易忽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会的模子去“克隆”一个好孩子,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会让许多孩子生出问题来。反之,如果家长过度地随着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又会出现人际环境的适应不良。父母如何找到平衡?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几个重要概念,希望所有的读者和家长跟随本书一起去发现一种更温和、更贴近自然、更适合自己与孩子的教育方式。
作者简介
李子勋,著名心理学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心理专家。《心理月刊》《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杂志专栏作家。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国内较早将心理学知识向大众普及的心理学家。是国内最受读者、观众关注的心理学专家。
著作包括:《婚姻的烦恼》《心灵飞舞》《陪孩子长大》《幸福从心开始》《根源舞》《问问李子勋》,作品累计销量超过500000册。
书籍目录
前言 孩子是源于自然的精灵
上篇 孩子就是孩子
引言 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
Chapter 1 孩子为何那么喜欢天线宝宝?
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
Chapter 2 要不要给4 岁孩子报兴趣班?
尊重孩子的脑发育
儿童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Chapter 3 所有人都责怪我没带好孩子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需要
Chapter 4 怎样才能一步步放开手?
勇敢飞翔的分离期
Chapter 5 儿子这样正常吗?
形似“癫狂”的过渡期
Chapter 6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犯错?
孩子犯错考验父母
Chapter 7 如何防范孩子受伤?
被家长打的创伤
Chapter 8 女儿的兴趣为什么这么广泛?
不要固化孩子的兴趣
Chapter 9 孩子这样发泄是否太过分?
帮他建立内心规则
Chapter 10 怎样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安全学习就自在
Chapter 11 洗手都会生气的孩子
欲速则不达
Chapter 12 爱发脾气的儿子
学会识别情绪
Chapter 13爱哭闹的女儿
情绪是一种能量
Chapter 14 遇事总是爱紧张的孩子
淡化某些观察
Chapter 15 怎样才能让他的眼泪少一点儿?
给孩子的礼物——感恩、敬畏、宽容
下篇 孩子是家庭中的孩子
引言 家庭与孩子的冲突
Chapter 1 婚姻倾斜,孩子走向两极
远离父母的孩子
Chapter 2 母子同盟,孩子不是谁的筹码
儿子不与爸爸亲
Chapter 3 孩子“牺牲自我”,弥合分裂的婚姻
患厌食症的女孩
Chapter 4 父母要甘当孩子成长的土壤
对继父的爱
Chapter 5 是爱,还是不满?
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男人
Chapter 6 父母间隐性的教育竞争
“十恶不赦”的小孩
Chapter 7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成长环境
抽动的男孩
Chapter 8 望子成龙,适可而止
关系大于教育
Chapter 9 为孩子减压的艺术
口吃的孩子
Chapter 10 “过渡期”孩子的行为紊乱
被强化来的病
Chapter 11 谁在以爱之名,牺牲孩子?
不停洗手的孩子
Chapter 12 孩子是家庭的另一面镜子
强迫症的孩子
结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章节摘录
孩子犯错考验父母孩子的犯错就像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父母需要像老师解题一样帮助孩子去分析。首先是行为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好的,先表扬他,以降低孩子的焦虑;再看方法对不对,方法不错,或部分不错,肯定他,让他知道部分行为还是被认同的;最后看结果如何,错误怎样形成。孩子也许开始以为自己是对的,父母需要告诉他任何行为不仅需要自己的满足,还需要别人的认同,要得到认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规则,告诉他通常有哪些处事的规则。通过这样的教导,孩子很快会从犯错中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同样的错误也不会一犯再犯。犯错有几种类别:一是无心之错,原因是孩子缺乏经验,对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这些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二是有意之错,有好的动机但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好心办坏事,帮倒忙,比如想帮妈妈洗碗却砸坏了一叠盘子。三是无理之错,想要发怒气、报复或攻击谁,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协调不好本能与环境的关系。只要我们提醒孩子不要总犯同样的错误,或不要去犯无意义的或低级错误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要让孩子在错误中获益,家长们一定要避免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父母竭尽全力来预防孩子犯错,一旦犯错又竭尽全力让孩子避免受罚,以为孩子犯错一定是父母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过。其实不然,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保证孩子不出差错,但好的教育一定把犯错看成是教育的良机,使孩子从犯错中获得成长。二是过度惩罚,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是品行或道德问题,凡事上纲上线,把事态说得很严重,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使小错变成重大的心理创伤,犯错违规的冲动没有化解,而是被潜抑和深藏,成为一种心理情结,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与生存能力。纠正孩子的错要先解决好父母内心的情结,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时不会那么有理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父母也是人。孩子的有些错误还会激发父母早年的心理创伤,无意识地想通过教育孩子去纠自己几十年前的错。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常常透视出父母早年未处理好的情结,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就能避免父母的过度要求。在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遭受轻微体罚,不会形成长久的心理创伤;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凡事小心,一句不恰当的话,会让孩子记仇一辈子。应对错误的一般原则:孩子2岁前,父母不能责罚孩子;2~5岁,父母对犯错的教育要顺其自然,多鼓励和肯定;5~12岁,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学习社会规则和承担成长的责任;12~16岁,如果孩子外向,心理承受力强一些,对错误的批评可以引入是非观念,对内向的孩子还要多注意。对道德、良知的培养,父母不要心急,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变得善良与懂事。
后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结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不少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子时,容易忽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会的模子去“克隆”一个好孩子,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会让许多孩子生出问题来。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很难去质疑社会的评价“模型”是否存有不足,习惯认为是自家孩子不够好。反过来,如果家长过度地随着孩子的天性,对社会评价系统不予理睬,有些孩子又会出现人际环境的适应不良。自我心理学强调:“一粒橡树籽扎根在土壤里,不需要任何教化,只要时间足够,一样会长成参天的橡树。”这是自在生成的生命能量决定的。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自然世界与人为世界两者的区别。自在世界是按生命的自然法则来运作的,需要的只是阳光、空气、水与土壤。但只有这些在人类世界里生存还差很多,需要服从社会的秩序、规则、理性与价值观,还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和为社会价值系统付出辛劳。那么,人们如何在自在世界与人为世界间找到平衡呢?对一个复杂的、存在性的、未来导向的教育来说,有没有一些基本可循的方法呢?有没有可能孩子还足够小的时候就给予他生命中增添充沛的动力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在这里先要提出几个重要概念,一是心智的初始状态;二是每一生命时刻适时的刺激;三是如何让孩子右脑发育饱满。我个人不主张孩子有一点行为问题就跑去找医生,原因是医生在长期的医学教育下,已经形成了一些刻板的知觉模型,他会关注到孩子的个性遗传或脑生化代谢的紊乱,通过归因的方法找到证据,给予问题一个医学诊断,以此为据来治疗与观察。我讨厌医学对孩子的心理、行为、精神状态、智力、个性作生硬的分类,原因是孩子的生命形式原初是以生物学的动力为主导的,儿童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是非常自然的。等到孩子足够大,他的生命形式看起来会以社会发展与社会动力为主导,但潜藏在内心的动力还是生物学的,或是孩子孩提时候积攒的动力在决定着。相对而言,社会学家会关注父母亲的教育、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会去讨论社会的评价系统是否适合不同的孩子。社会的建构是以忽略少数人的利益为前提的,作为补偿,社会也会为特型的孩子提供许多的优惠与照顾。当社会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带动孩子的发展时,考虑的是社会整体发展、维持、稳定的需要,而非每个孩子个体的需要,明白了这样的差异,就不要对孩子出现社会适应不良深感恼怒,对孩子的愤怒是大人的无知。心理学喜欢把孩子的问题行为归纳为个别化使然,或者是对关系特定性的反应方式,要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先要解决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关系良好的家庭,情感沟通和行为有效互动易于形成,孩子的问题也会被定义为成长的问题,家长也乐于等待孩子慢慢长大。容忍慢,是父母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素质,我们不需要孩子急切地去证明什么,慢,我们才不会错过和孩子相伴的美好时光。家庭的许多“问题”都是互相依存的,这些“问题”是经过无数次成员间的互动、重复、叠加、强化才得以形成。在这种循环互动中,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已经非常不明显且难以被描述。家庭治疗师眼里把家庭问题看做是家庭系统压力的一种释放方式,当症状被贴上青少年的某些心理行为问题的标签时,症状便呈现出一种“亲子关系现实”,它隐含着家庭内部的协调与冲突、结构与等级、平衡与失衡、交流与互动等。孩子的“症状”可通过负反馈的方式改变家庭,寻求家庭内部新的平衡。也可以经由正反馈的方式,把孩子的问题当做一种异化方式来沟通、表达、释放家庭内部积攒的紧张与焦虑,孩子的问题不仅不能促进家庭的改善,家庭的问题反而会因为“症状”而固结。当然,“症状”可能为家庭建构一种假象的平衡,使家庭成员间接获益,但这种平衡在固化家庭问题的同时也固化了孩子的症状。简单地说,家长在社会适应中出现欲求不满或内心不平的时候,容易发现孩子的毛病,自己在教育孩子试图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同时也在发泄自己内心的负性情绪。孩子可以慢慢变得像天使,让父母得到足够的情绪补偿,家庭变得和谐与快乐。但孩子的问题也可能恶化,让父母慢慢地把孩子放在重心,与社会的冲突被淡化(间接获益),家庭因为要共同战胜“症状”而表现出团结,家庭关系得以缓解。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李老师的书很平和易懂,说得却是养育孩子的关键问题。没有枯燥的说教、更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堆砌。李老师的分析总是很透彻,又让人耳目一新;李老师的解决方法也总是温和而实用,他是真正把孩子当作孩子来养育和呵护的专家。 ——北京读者评价
编辑推荐
《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编辑推荐:国内第一本“未来取向”亲子教育书;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唯一出路;CCTV-12《心理访谈》节目长期特邀嘉宾,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倾情开讲;尚未出版已引发来自教育界专家、媒体、父母高度关注的重要作品;作者作品累计销量超过500000册!我们的孩子将以成年的方式生活在2030~2050,怎样的亲子教育才能真正将他们导向未来?本书存在一种未来和自然取向的观念,希望弥补主体教育中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那些容易被忽视,或者误导的方面。父母不要否定原有的教育孩子的任何观念,只是把一些新想法融入其中就可以了。
名人推荐
李老师的书很平和易懂,说得却是养育孩子的关键问题。没有枯燥的说教、更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堆砌。李老师的分析总是很透彻,又让人耳目一新;李老师的解决方法也总是温和而实用,他是真正把孩子当作孩子来养育和呵护的专家。 ——北京读者评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