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巴顿·比格斯 页数:261 译者:张韧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英国股市在不列颠战役前便已触底;美国股市在中途岛战役取得辉煌胜利之前发生了大翻盘;德国股市在对苏联发动狂袭的同时达到了市值之巅……股市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都恰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个最伟大的转折点,不过,当时没有任何经济专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规律?
本书独辟蹊径地分析了战争形势和股市变化之间的关系,作者极其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领导人的军事策略,同时也就股市变化反映出的战争形势,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也总结出了在动荡时期中保存财富的最佳方法。
全球形势变化迅猛,战争风险时时存在,我们如何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利用“股市智慧”,使财产保值增值?相信本书能为你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简介
巴顿·比格斯,摩根士丹利前任首席战略官,在此期间,他创立了摩根士丹利的研究部,并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行研究部门。他还曾一手创办公司的投资管理业务部,并担任其主席达30年之久。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部每年赢得的新客户超过任何竞争对手。
比格斯多次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1996-2003年,他一直在全球投资策略师评比中名列前茅。2003年6月,比格斯离开摩根士丹利,与两位同事共同发起了Traxis合伙基金,那是2003年发行的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
书籍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金融市场的理性声音
专家预测不可靠
金融市场对战争的预测
金融市场与专家的博弈
大众智慧的实验
股票市场的理性
【第二章】 恐惧笼罩的世界
德国占领欧洲
日本征服亚洲
欧洲惨遭蹂躏
美国股市的崩溃
美国参战
美国的孤立主义
【第三章】 股票市场的挣扎
伦敦股市Vs.英国经济
1929~1937年的美国经济
1934~1939年的美国经济
全球股市再创新低
美英股市对同盟建立的反应
股票市场再探谷底
【第四章】 伦敦股市与战争
黑暗时刻的掌权者
深受经济困扰的领袖
向残暴统治开战
“我们要血战到底”
轻而易举的占领
不列颠战役
伦敦大轰炸
一片生机的伦敦股市
大西洋战役
英国的使命感2-
【第五章】 英国的黑暗岁月
狂热的疯子
“鬼影子”隆美尔
股市的前瞻性
谁来影响股市?
美英结盟激起新希望
战争对股市的影响
英国海军损失惨重
【第六章】 巴巴罗萨行动
推翻希特勒
计划进攻苏联
“没有苏联战俘”
血战到底
战争仍将继续
夺取莫斯科
苏联的冬天
苟延残喘的德国军队
柏林股市的感知
【第七章】 珊瑚海与中途岛的奇迹
日本侵略史
避免与姜国开战
东南亚战略
日本军事胜利对股市的影响
美国反击
控制太平洋
珊瑚海战役
中途岛的奇迹
惊人的逆转
战争的疑问
【第八章】 股市对战争的精确判断
最有效的投资
股市探底
战后美国市场的蓝筹股
日本股市
改革日本经济
创造性破坏的日本
日本的“不可战胜”
日本股市的长期繁荣
【第九章】 命运多舛的财富
20世纪的全球股市
至关重要的投资多样化
德国的剥削
食品是最好的流通货币
股市渡过危机
【第十章】 衰败的法国经济
混乱中的法国
没收法国犹太人的财富
获利的军火协议
通货膨胀下的法国
战后的法国经济
财富保值
【第十一章】如何保住财富
墨索里尼“左右”意大利股市
德国的财富保值之道
德国战前经济史2-
艺术品价值
一个家族财富的丧失
犹太人的财富厄运
犹太公司的接管
保存财富的最好出路
【第十二章】世纪之役
再次投入战斗
凶猛的抵抗
争夺伏尔加格勒
缩小包围圈
德国败退
伏尔加格勒战役Vs.德国经济
经济的毁灭
【第十三章】变幻莫测的股市
新加坡陷落
日军对缅甸和印度的威胁
盟军的败局
丧失信心
战争的转折
盟军大进攻
是谁左右伦敦股市?
【第十四章】战乱保住财富
土地的掠夺
在匈牙利掠夺土地
财产的窃取
财产保值的最佳手段
当心“长期持股”
黄金、艺术品和债券也不值得信任
财产保存多样化
【第十五章】战争是财富致命的灾难
关注“黑天鹅”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金融市场的理性声音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残酷、损害严重的全球性灾难。它对人类物质财富造成了怎样的创痛,正是本书所要研究的主题。本书要集中讨论证券问题,看一看它们是否真能起到财富保值与提高购买力的作用。本书还要论及有钱人究竟需有何种“多样化理财方案”的水平,才能切实保护他们所拥有财富的购买力。 在探讨上述问题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证券市场的几个主要竞争者(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以出人意表的洞察力,分别揭示了战争中具有里程碑,甚至史诗意义的转折点。 今天,人们普遍持有这样的看法:一般大众,特别是股票市场中的大众是缺乏理性的动物。但是,如果你学一下历史,研究一下社会心理学,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大众自有大众的大智慧,证券市场恰恰就是太众智慧的一个缩影,我们对其发出的信息必须认真研究。当大众发出的信息隐含其意愿时,这种研究就尤为重要。 对所谓“大众疯狂”的贬斥之论可谓汗牛充栋,不一而足。事实上,这种观点已深入人心,蔚然成风。然而,这种观点却遭到了詹姆斯。素罗维基的驳斥。在其创意独到、见解深刻的著作《群众的智慧》一书中,索罗维基指出:我们需要尊重的,恰恰就是这种大众的集体判断力,以及大众直觉。 查尔斯·麦基有一本名著,题为“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每一位投资家都将此书奉为金科玉律。该书最著名的一段语录当然就是这样几句:“人们都说人类是集体思考的动物。我们将会看到,人类一凑到一块儿就会精神错乱,除非他们单独待着,才会一个接一个地慢慢恢复理性。”弗里德里希·尼采也说:“作为个人,罕有精神失常者;作为群体,罕有理智健全者。” 大众行为学的另一经典著作,当属古斯塔夫·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出版于1896年)。假如真有“高贵独裁者”这号人的话,勒庞可以算做一个。勒庞相信,大众难免要胡乱决断,鲁莽行事。勒庞这样写道:“群众永远都不会做出需要高智商才能做成的事情。比起独立个体,他们永远逊一筹。”勒庞所谓的大众在本书中是广义的,包括任何可以作出决定的团体。 对大众理性的轻蔑可谓根深蒂固。有一句查无出处的俗语是这样说的:“一个人还算清醒,人越多越糊涂。”此外,还有那位自称是投资天才的伯纳德.巴鲁克也跟着起哄,引用德国诗人兼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的话说:“不管是谁,只要是独自一人,他就聪明又理智,可是一旦成了群众中的一分子,他立刻变成了一个大笨蛋。”还有,苏格兰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也说:“我可不相信无视个性的、所谓的集体智慧。” 大众一旦变得扰乱秩序、充满暴力、粗鲁狂躁,它就堕落为暴民了。“暴民”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bile vulgus”。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一群群众,特别是一群暴民,极易为人所利用,转而追求某种危险甚至邪恶的事业。群众或团体得此恶名并非全无根据,但是那些所谓专家却对这样的情况视而不见:当我们要求大众进行独立而理性的判断时,其结果是令人意外的。换句话说,勒庞之流的冷嘲热讽、毁损贬低大多是不正确的。 ……
编辑推荐
二战中的重大转折点与股市大波动有什么联系? 新世纪的投资者如何规避不确定的风险,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拥有超群的股市智慧,在最混乱的时局中你也能胜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