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孩子

出版时间:2011-5-19  出版社:中信  作者:陈真,赵卜成  页数:225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荐序1运用卡内基方式培育杰出子女李开复数年前,我和两位作者相识, 而陈真女士也一直坚持在我创办的“我学网”上为年轻朋友指点迷津,担任着成长顾问的角色。我对“卡内基训练”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向持支持态度,“卡内基训练”重视正向态度,借由热忱,提升沟通与人际关系的品质,帮助学习者活出最好的自己。他们的很多理念和我对年轻人的成长建议是一致的。最近他们告诉我一个通过正向引导方式处理青少年问题的案例:两位男同学在教室嬉戏时,一位同学把另一位推撞到墙壁,撞出一个大洞,损坏严重。“卡内基训练”北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学员家长,告知他的孩子在教室里损坏墙壁的事情,工作人员要求这位同学担负所犯错误的责任,并建议由该同学的父母督促其在家劳动3天。家长非常支持“卡内基训练”北京办公室的建议。于是,这位同学生平第一次认真地在家打扫卫生,完成3天的家务。“卡内基训练”责成青少年勇于担负责任的良性做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导方式。陈真和赵卜成两位“卡内基训练”资深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共同撰写这本有关“父母如何运用卡内基方式培育杰出子女”的书,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我相信这本书将对国内的父母有更好的启发,希望父母们阅读后,能够学习借鉴到很多方法,帮助中国的孩子成长为勇于负责的高情商年轻人。推荐序2好家长不是天生的申敬红有幸能在新书出版之前读到陈真老师的书稿,获益良多,也希望借此机会与父母们分享我的阅读感受: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20多年的教师、10多年的家长,两种身份都时时让我体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相信你和我一样,在认同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也认同家长很难当,难在有时无法与孩子沟通、难在有时不知孩子所想、难在教育效果欠佳,难在无法理性思考家长的责任等等。难解的问题,本书却能够引领父母以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好家长不是天生的,需要我们后天的修炼。本书的第一章就首先从塑造家长自信开始谈起,建议家长明确自己的优点,更要接纳自身的缺点,以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的积极态度,和更坚定的信心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家长细读的,有营养的好书。这其中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家庭教育的好建议和好方法,有帮助自己和孩子成长的妙策良方。推荐序3成长路上亲子并行台湾师范大学心理辅导博士 郑玉英读着这本亲子沟通书,打心底感动着。一方面,同意书中的见解,一方面,由字里行间见出陈真这位多年挚友的身影。打从17岁开始的记忆全都一股脑地回来了。那时,我们都初中毕业,我来自台湾北端基隆雨港,陈真长在台湾中部温暖小镇,那年盛夏,我们带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同时踏进台北都会,住在同一寝室内。我们有缘,不但同学而且是室友,开始了3年的朝夕相处。在一起分享了首次的独立与想家的酸苦。是的,她正如文中所描述细细高高、足踏厚重飞机皮底鞋、深度近视眼镜、耳上一公分的学生头,用发夹硬生生压住天生蓬松的头发,掩饰了一切美丽,超级爽朗地大声笑着……我们见证了彼此的青春、青涩与成长。诚如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基罗说: “凿开大理石,让天使飞出来。 ”岁月与生命历练凿开了陈真这块美玉佳石,本书作者展现的是成熟温润的智慧与优雅的魅力。这形成了本书的特色,作者真诚坦率地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和养育一双儿女的经验,加上卡内基的金科玉律,使得本书站在众多亲子书中如同鹤立鸡群,独一无二。这是一位成熟女性的著作,不是乍出茅庐的学者,文中没有抽象的理论,全是合乎社会时代实情,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原理原则。是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如此,造就身边人,留下美好回忆。尤其父母留下给孩子的,将在他们身上影响深远且代代相传。而时代变迁迅速,我们由上一代学来的早已不实用,必须不断学习。亲情,是本能正确的养育,却需要重新学习。活在这时代,眼见经济起飞、竞争激烈、电子网络的惊人传播、全球化的趋势。当青少年无可避免地经历电子虚拟世界时,更需要的是真实的人际智慧、情绪智商、自信心、责任感和精神层面的价值。最近地球暖化,一个接一个的天灾发生更提醒着我们,下一代需要具备悲悯之心和储备应付挫折苦难的能力。这一切要等学校教育稍微嫌迟,必须由家庭着手,从父母做起 。在这条亲子并行成长的路上,我们不要闭门造车,却要以开放心胸与人分享,不要忽略美好的金科玉律,更要身体力行,实践出来。我相信手上这本书将极有参考价值,也将借此书内容与同道朋友交谈分享而有更多斩获。特此为文作序,并为老友新书出版致贺,为读者祝福。前言关于独生子女这件事我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那时不像80年代后的大陆,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当时在台湾是绝对的少数。左邻右舍的孩子无不三五成群,即使打骂哭闹似乎都充满了生气。我们家却总是安安静静的,好像少了点儿什么。父母结婚多年未能生育,爸爸已经三十几了,好不容易盼来了第一个孩子,当然希望是男孩。虽然我的性别和他们的期望不符,不过有一就有二,以后还是有希望再生男孩的。想不到的是,我还未满周岁,妈妈就怀了第二胎,但是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她的健康状况又差,在第五个月时流产了,那胎儿已经能看出是个男婴。遗憾的是,从此妈妈未能再受孕。所以,我就“被独生”了。综合我作为独生女的经验,独生孩子有下面几个特点:1. 活在强力聚光灯下虽然当时家中只有父母两个大人,并没有其他长辈,但是,二比一我仍是少数。这表示你的一言一行,几乎完全在父母的关注下,无所遁形。当然这是因为父母实在太呵护了。可是当时我只觉得动辄得咎,耳边总是听到:“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吃饭时忽然会有人说:“你指甲太脏,叫你坐直,不要弯腰驼背,好好吃饭!”说着饭碗里开始堆满了菜肴,连米饭都看不见了,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吃饭成了苦差事,不记得有过饥饿的感觉,可能没来得及吧!我总是坐在那儿,无奈地拨弄着饭菜,大人看了哪能不烦恼,总是怕我生病了,越催促越是吃不下去。终于他们等不及先离桌了。我挑出碗内绝对无法下咽的肥肉丝,趁他们不注意时丢到窗外院子里,更小的话,直接塞进桌边的缝隙里,希望不要被妈妈发现。由于担心我受伤,一直到小学二年级,我连剪刀都不会用,也不知道如何使用煤油炉。妈妈每天一早起床做早餐,甚至连牙膏都帮我挤好。可是,我睡眼惺忪一根一根地数着面条,咀嚼半天也吃不完早点,眼看就要上学迟到了,妈妈只好放我出门上学去,又担心待会儿我会肚子饿,便在我书包中塞进一个面包。我一出家门,犹如出笼的小鸟,快乐地到学校找小朋友玩,上课时常常跟左右同学说话,以致老师帮我换了许多次同桌。即使是男生,我也不放过跟他说话的机会。下课铃响,我就立刻冲到操场疯玩,放学回家时忽然想起书包中原封未动的面包,为避免挨骂,把它丢过篱笆给隔壁的鸡吃,没想到邻居的鸡居然不识货,不肯吃,害得我后来东窗事发,免不了受一顿指责。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亲子关系十分紧张,只是当时谁也没听说过亲子关系这门学问。凡事都有两面,独生孩子享有足够的关注,从来不需要与他人争宠,也不需要特别做什么来争取父母的关心,因此,独生孩子常有不计较、少用心计的单纯个性。按照我个人的经验,也从不玩办公室政治,我觉得这样更容易交到好朋友,这也算是一种优点吧!2. 肩负父母巨大的期望 妈妈常说:“我可没有把你当女孩养!”这表示他们期望我像男孩一样光宗耀祖,可是我终究不是男孩,渐渐长大后,妈妈也没有免除我做家务的女孩本分,可是手脚不灵活的我,常常令她不满意,觉得我笨手笨脚的。功课好更是中国父母最基本的期望,终究在那个年头,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从小我就感受到成绩的重要性,成绩好你就配得到父母的好言好语,成绩差则可能几天都看不到好脸色。在缺乏亲子缓冲的家庭气氛中,成绩这件事确实是十分沉重的。父亲学的是化工,自然期望我念理工科,可是初中一接触化学,我就无法进入状态,可感受到他的期盼以及他平时的威严,我又不敢问问题,化学成绩不能见人,注定要令他失望了。当时念个好成绩、做个好学生不为别的,就只是因为父母期望你如此。如果问我真正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成为怎样的人,不但当时我无法回答,就是到了中年都还意识模糊。我真的活到很大年纪,才知道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刚好能够满足于父母对他的期望,那就好办了。万一不能满足,就必须花费极大的心力,去探索这个重要的人生问题。3. 过早被推入成人世界 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独生子女虽有些被宠坏了的小毛病,但是,心理研究证明他们往往成为相当负责任的成人。独生子女独占父母全部的注意,不需要与其他的手足争取父母的爱,也就习惯比较自我。结婚后,我发现自己需要的个人领地范围比较大,在我自己的空间中,不喜欢秩序被打乱,也不习惯分享空间或用品。吃东西时习惯吃最好的,而且很有安全感地把最喜欢的食物留到最后吃,从不担心可能被人抢了去。另一方面,我又惯于察言观色,希望能取悦父母,让他们感到满意。因此,对于他人的情绪反应也十分敏感。说来矛盾,在过度的呵护下,独生子女还是不能予取予求,也还是无法忽视父母充满期许的眼光,就算有时情愿他们不要如此高度期望,但是,内心深处,我们还是要求自己活出父母的期许。正因为如此,独生子女有时不免感到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加上我的父亲早逝,在我16岁时他抛下我们母女俩,死于肺癌。失去叛逆机会的我,加上原来的早熟与独生女负责任的个性,没有异议地承担起家中支柱的角色。我自己这一生保持着童心未泯,也许就是因为太早被迫脱离童年所产生的逆转现象吧!人生中的事并无绝对的好坏,身为独生女也是如此吧!4. 处理人际关系占劣势由于家中缺少平辈,我甚至没有表/堂兄弟姐妹,在人际互动上过分地简单化,成天面对的只有父母。在我成长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还是采行比较传统权威的教养与教育方式,除了做一个品行良好听话服从的乖宝宝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选择。也就是说,我在与人互动的能力上缺少练习的机会。近日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一位母亲,她听到4岁的儿子跟自己说“妈妈,我觉得孤独!”时吓了一大跳。我倒是与那个小男孩心有戚戚焉,只是当我4岁时,还没有现代小孩的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说不出自己的这种感觉。上学是唯一能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非常渴求友谊的我,有时做出非常愚蠢的举动,包括过于讨好别人,甚至不惜把自己的玩具送给朋友,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父母非常不谅解这种败家行为。我这一辈子,最重视情感,其他的一切,对我而言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这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甚至影响到择偶、结婚成家,真正能够伤害我的也只有感情而已。过于简单的家中人际互动,减少了培养这方面能力的机会,却是个不争的事实。5. 对异性的认识较少在我的成长岁月中,只有父亲一位异性,他的形象又较为不苟言笑,因此从我懂事后就有点怕他。他的期许成为我沉重的负担,儿时的撒娇耍赖早已收敛。母亲当年是父亲努力追求自由恋爱成婚的,因此,家中生气发脾气的总是母亲,轮不到我来耍小姐脾气,很多人都以为独生女娇生惯养,其实不见得。父亲是我生命中第一位重要的异性,我常下意识地想讨他的欢心。有一阵客厅里总笼罩着一股子难闻的气味,连着好几天都没有散去,甚至还变本加厉了。一天下午父亲决定好好找出这个臭味的来源,于是他检查了每个角落,终于找到臭味是来自沙发底下,这时他需要有人帮他把沙发翻转过来,母亲却早已躲到院子里去了。当时念小六的我,自告奋勇地帮爸爸把沙发翻转过来,果不其然发现有一只死耗子在沙发弹簧间。父亲设法将它取出丢弃后,母亲才从院子进屋来,问道:“你们怎么不觉得臭啊?”在家中没有与异性接触互动的机会,使得我面对异性异常羞怯尴尬,发育期间我很快就长得比同龄女孩都高,更增加了自惭形秽见不得人的奇怪心态,见到其他男孩更是害羞不自然,连正眼都不敢看一下,完全没有应对能力。这个问题一直如影随形无法改善,而且我们初中就开始男女分校,又完全剥夺了接触、了解异性的机会。以前总是为自己的外表自卑,因为从小近视,到了小四已经戴上400度的近视眼镜,到了初中已升到800度,当时光学科技不发达,人人戏称高度近视眼镜为酒瓶底,我当时就是带着酒瓶底眼镜的四眼田鸡,加上牙床过小,牙齿长不整齐,当时也不流行戴牙套整牙,实在很像搞笑电影中的丑女。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当然不希望我过早交异性朋友,因此,特意不打扮我,丑点儿倒还省心些。对于外表的自卑感,深信自己不讨人喜欢,一直到上大学,都深深地影响了我结交异性朋友的能力

内容概要

  现代的父母在教导青少年孩子时,常常怀着挫折感,而青少年子女与父母沟通时却又常常带着压力,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与父母沟通。这些状况已成为现代父母在教养孩子时的一项挑战。
  本书中,作者从自己身为独生女的角色出发, 再从母亲的角度回顾亲子关系, 融合卡内基的有效理论与方法为家长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养方法,
目的在于能让读者采取相应的具体行动, 来改善自己身为家长的态度与能力, 以期在面对家中唯一的宝贝时, 能够发挥自己更大的影响力,
并能够为原有的困惑找到满意的解答。
  作者认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变革”的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不断的调适自我,用不同的方式教导孩子,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父母在赢得了与孩子亲密关系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青少年从自信、自励到自我管理,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养成成功人士的高情商与成功习惯。

作者简介

  陈真,现任卡内基训练?
  北京成真企管公司合伙人,美国卡内基训练?的讲师培训师。接受过陈真老师培训的学员都认为她是一个最有价值的良师益友,她经常能够在与学员的互动回应中让学员主动发现自己成长的空间。在她的引导之下,学员都乐于采取行动提升自我素质。译作包括:《如何克服忧虑,开创人生》,《卡内基每日一智》,《卡内基新世纪领导人》,以及《飞向成功》。
  赵卜成,博士。美国卡内基训练?北京、天津地区的负责人。现任北京成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卡内基训练?的高级资深讲师。教授卡内基训练?已有22年经验。他培训过两万名以上的中高层经理人,接受过赵老师培训的学员一致公认赵老师的人生经验、阅历以及引导学员的“教练”能力最深受学员的敬重,也正是因为赵老师的这项优异的能力使学员们能够在培训上获得重大突破。

书籍目录

自序 亲子关系的“变革”
推荐序1 运用卡内基方式培育杰出子女/李开复
推荐序2 好家长不是天生的/申敬红
推荐序3 成长路上亲子并行/郑玉英
前言 关于独生女这件事
缘起
第一章 好父母具备健康的自信
 1.1 不批评, 不责备, 不抱怨——父母自信的特征
 1.2 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父母表达感情的自信
 1.3 好父母用不着是超人——接纳自己缺点的自信
 1.4 努力作最好的自己——对生命美好本质的信心
 1.5 享受与孩子快乐相处——容许享乐的信心
 1.6 营造安全包容的家庭氛围——父母开放的自信
 1.7 如何增强身为家长的自信 
第二章 奠定孩子自信的基石
 2.1 父母的评价决定孩子的自信基调
 2.2 有效的赞赏与肯定——孩子自信的维生素
 2.3 犯错时信心最脆弱——孩子自信的再保证
 2.4 修补孩子受到伤害的自信
 2.5 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弱点
 2.6 建立孩子自信的核心——价值感
 2.7 善用高期许——父母手中的仙女棒 
第三章 亲子沟通超畅通
 3.1 怎么说和说什么同样重要
 3.2 以问问题敲开孩子的心门
 3.3 积极聆听是了解孩子的先决条件
 3.4 延迟判断才能得知真相
 3.5 如何将亲子沟通优质化
 3.6 以结果为导向才是有效沟通
 3.7 如何帮助孩子接纳异见 
第四章 强化孩子的情绪智商
 4.1 引导孩子以语言表达情绪
 4.2 多与孩子探讨人际互动
 4.3 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4.4 培养孩子团体沟通的能力
 4.5 引导孩子发挥影响力与领导力 
第五章 辅导孩子对自己负责——向溺爱宣
 5.1 以身作则教导孩子负责任
 5.2 自律是孩子负责任的基础
 5.3 教导孩子为行为过失负责
 5.4 网游时代提高孩子自控能力
 5.5 培养孩子处理问题与压力的能力 
第六章 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6.1 创造有利学习的家庭氛围
 6.2 学习之门只能由内往外打开
 6.3 功利心态是学习乐趣的杀手
 6.4 帮助孩子养成总结心得的习惯
 6.5 开发情商与软实力永不终止
附录: 青少年的困扰
 附记1 妈妈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
 附记1 倾听拉近了我和父母的距离
《你好,青春期》 
 父母篇
  父母爱唠叨
  父母爱抱怨
  父母不听我说话
  父母总把我当小孩
  父母容易生气
  父母老拿我跟别人比
  父母常吵架
  父母只关注分数
  我犯了错, 父母冷落我好多天
 师长篇
  回答不对时, 老师语带嘲讽
  老师偏心
 朋友篇
  好朋友不知为何忽然不理我
  不敢表现自己或说出自己的想法, 怕招人笑话
  进了初中, 成绩相对落后, 自己很难接受
  自己怕冲突, 只会当老好人
  

章节摘录

好父母用不着是超人——接纳自己缺点的自信很多没有自信承认自己错误的父母,反倒由于心怀歉疚,又不知如何处理,或用溺爱弥补,或自行将行为合理化,于是,逐渐累积成为情绪上的负担。日后在别的事情上作出令人难解的反应,把亲子互动复杂化。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可是,在孩子全心信任的眼神下,要承认自己不完美却也不容易。我记得女儿小学时上家政课,带回来一些布块要做一件围裙。由于工作非常忙碌,我是个糟糕的家庭主妇,做家事只求效率,只要有饭菜下肚、家里基本维持清洁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非常整齐。晚上盖在身上的棉被,早上起床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叠了,身为公司的副总,职务繁忙,家中又有两个幼子,加上高堂身体欠佳,常常需要请假照顾家中老小,一天24小时恨不得某处能生出几小时,才能完成一天的各项任务。当时的我,从事卡内基培训工作,深知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心中常有各种事务的优先顺序表。帮女儿完成家政作业排不上重要事项,因此,我先是要她自己去搞定,当然她一个八九岁的小孩确实搞不定。在她的全心期盼下,我不得不挑灯夜战做围裙。原本欠佳的手艺加上急于交差的心态,第二天女儿看到她得带这个成品去交给老师,十分失望与为难。不能满足她当时心中对我的期盼,其实我也小有遗憾,但是,早点儿让她对我的美好幻想破灭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终究,她得接受她的母亲不够能干,有很多事其他同学的妈妈铁定做得比我更好。但是重点是,希望她慢慢不再把自己的妈妈去和同学的妈妈比较,就像我也从不把她跟其他孩子相比一样。其实,孩子很早就知道了父母绝非超人,幻想也许破灭得早了点儿,但是时间点本来就不好控制,迟早要面对的事,我倒不想延长他们的妄想。围裙成绩果真不怎样,女儿说了其他同学妈妈的作品多么出色,试图引发我不尽责的罪恶感。真奇怪,人似乎生来就知道可以借助罪恶感,来达到对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我的母亲擅长制造罪恶感,因此我对这种游戏可说知之甚详,当下“打了一套太极”,就把这给推了回去。对不起,你妈的家事就是见不得人!既然已经早早在孩子心中脱下了超人装,承认自己有许多不懂的事及做不好的事,甚至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否则,随着孩子日渐懂事,你的光环越晚褪除,孩子越觉得受了骗,越容易对你产生不满。在那个当下,父母反而觉得更难承认自己的不足与错误,觉得自己必须端起架子以维持尊严,否则可能会赔上孩子对自己的尊敬。其实,孩子总是成熟得比我们想象得更快、更早些,特别是现代科技助长了孩子从小就经由各种渠道,接受许多的刺激与轰炸,他们的认知发展比上一代,甚至比10年前、5年前都来得更快。因此,现在的一代,并非如以前所定义的10年为一代,现在可能3年、5年就算一代了。看看高科技产品的一代是多么短,就可以想象“一代”的定义将越来越短。这表示父母过去所受的教育,到孩子这一代就有很多已经过时了。很多过去花费大量时间背记、考试的知识,现在可能只沦为一条信息而已,随便上网就能查找到,完全不再有背记的必要。新的电脑运用程式、奥数,父母有时根本帮不上忙。现代的父母需要更高的情商,要判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永变的。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考虑到他当时的生存年代,不能不彻底折服于他的先知先觉。我们现代人真的可以承认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多。今天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明天都不再管用了。当然,这不表示我们可以不学习或停止学习,刚好相反,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发挥价值。而犯错只不过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个历程,我们实在不用过于介意。能容许自己在合理的范畴内犯错的父母,才能容忍孩子犯错,并能教导孩子如何从错误中学习,这是现代父母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自己是在痛苦的状况下,才体会到这点的。我成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受过大学教育,比较开放一点,但是在我真正能认识他之前就去世了。母亲也接受过高中教育,但是她的人生在23岁时被连根拔起,随着父亲移居台湾,从此除了父亲及我以外,再无其他任何亲人。作为独生女的母亲,她兢兢业业地独自挑起养育的责任,按照直觉以及过去对上一辈印象中的记忆,扮演着母亲的角色。长达十几年的岁月,她是在不断努力做人(想再生个男孩)与不断的失望中度过的。母亲这个角色对她毋宁是苦多甜少吧?以至于一直到我四五十岁,每次我的生日,她都不忘提醒我说那是她的受难日。当时的母亲非常重视自己的权威与尊严,为了维护这份做母亲的架势,她情愿牺牲更为美好的母女互动。有一次我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感觉到气氛凝若冰霜,她寒着脸坐在摇椅上,忽然一个本子朝着我的脸摔过来,掉到地上,她骂道:“给你请个家教,你还嫌累呢!”原来那是我在日记上写的词句。由于每日通车上学来回要两个多小时,回家吃完饭已经7点多了,还有家教要来,他走后再写作业,实在不胜负荷。但是,母亲不觉得小孩日记有什么不能看的,更不觉得小孩也会有自己的感觉想要表达。因此,她也自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虽然我当时只有12岁,心中却非常不服气。这不过让我学到了口服心不服,不要把自己心中真正的感觉与想法表达出来,因为那样是不安全的。我也学会了只说她想听的话,把心事留给自己甚至要好的同学,我开始自己一个人去看牙医(用积存的零用钱),因为蛀牙必须抽神经(当时还没有根管治疗),其实很痛很可怕,可是我情愿一个人面对,也不想有一个唠叨责备的母亲陪同在旁。我们母女之间的这种距离,至今仍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父母从不承认自己也会犯错,孩子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典范。我们变得很怕犯错,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成人后在工作场所。在权威教养下长大的孩子,都很难面对错误。因为我们从小就没有看过父母好好承认过自己的错误,更不要提道歉了。好不容易等自己长大了,为什么该轮到我们来承认错误呢?犯错成了一件见不得人、无法原谅的事,承认错误就更丢脸了。不过,就算我们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成人,不表示我们日后应该重蹈父母这方面的覆辙,因为,时代变了。现代父母身为孩子的榜样,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只有接受、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立即道歉,才能让孩子对于犯错有正确的认识,体会犯错并不会减损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人人都会在行为上犯错,重点是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并尽快向受到伤害的人表示歉意。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家庭教育了。下次当你一时冲动不能控制,也许是因为从办公室带回来的坏情绪,而对孩子发了脾气,甚至口出恶言,没有关系!等自己平静一点,就要当面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对,可以说:“我刚才不应该那样说你,其实我今天情绪不好,因为公司里出了一点状况,那当然不是你的错,妈妈很抱歉!”你的孩子不但不会轻视你,减少对你的尊敬,刚好相反,他会学习到大人也是凡人,也会犯错,而犯错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发觉自己做错了,能立即道歉,请求别人的原谅,同时从错误中总结经验,让自己走向成熟,这才是真正有自信的表现。很多没有自信承认自己错误的父母,反倒由于心怀歉疚,又不知如何处理,或用溺爱弥补,或自行将行为合理化,于是,逐渐累积成为情绪上的负担。日后在别的事情上作出令人难解的反应,把亲子互动复杂化。只有人类才有的爱恨交织的情绪,通常都是由于对于犯错的不当处置引发的。因此,培养勇于承认错误的自信,正是父母的必修功课。我的女儿曾经这么说过:“ 你生我,养我,可是却像朋友一般对待我!”她似乎觉得由于生育之恩,我理应高高在上,不容置疑。可是我自己愿意从神坛走下来,因为,我不要那种距离。如果人生是一趟火车旅行,作为父母,我们早了几站登车,孩子晚几站上车,有缘身处同一个车厢,甚至比邻而坐,对于生命中掠过的种种景象可以一路互动交流,对我来说,就是最为美妙的经历了。积极聆听是了解孩子的钥匙孩子渐渐长大,并没有哪个明显的分水岭可以告知家长他思想成熟了,该是认真听他说话的时候了。父母以为可以从什么特定的时间开始改变自己单向沟通的方式,这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从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开始掌握双向沟通的诀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大部分领导人及管理者都是说得多,听得少。”作为父母,更是如此。有一次在飞行旅途上,看了一部好莱坞电影《天伦之旅》(Everyone is Fine),由罗伯特•德尼罗主演,他饰演一位新近丧偶的父亲,想让孩子回家团聚,大家却各持理由地推拒出席。深感失落的他,决定自行前往每个孩子的住处探望他们,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结果不但没有惊喜,却让父亲发现了他们各自的问题,都是做父亲的他从来不知道的。 原来父亲引以为傲的艺术家长子,其实连一幅油画都从未卖出过,却染上了毒瘾;小女儿试图掩盖其未婚生子的现况;小儿子罗伯特则根本不是音乐家,更不是乐团指挥,而只是一个打击乐手。父亲带着更大的失落感回了家,尤其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什么都不告诉他。纵然以前他们确实都是跟妈妈谈得比较多,讲电话也是跟妈妈说得久,但是当时他并不以为意。当他向小女儿提出这个问题时,女儿回答:“因为妈妈是个很好的聆听者,而你是个很好的训话者。”大部分父母都习惯于说教,孩子从小长大,确实有很多事是要由父母来一一教导的。孩子的童言童语,我们很少放在心上,通常也都不当一回事。问题是孩子渐渐长大,并没有哪个明显的分水岭可以告知家长他思想成熟了,该是认真听他说话的时候了。再说每人个别差异极大,有的孩子成熟得早,有的很晚,也许有的一生都未能真正成熟。父母以为可以从什么特定的时间开始改变自己单向沟通的方式,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从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开始掌握双向沟通的诀窍。聆听,正是双向沟通最常被忽略的一种能力,甚至很多人并不认为它算得上是一种能力。终究耳朵是无法关闭的,我们以为聆听就是保持沉默不说话罢了,这是最大的误区。积极聆听是卡内基人际关系金科玉律的第七条,可见其重要性。但是“积极聆听”到底指的是什么,其中包括那些具体的能力?要想掌握积极聆听的能力,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  保持目光交流当你进入一家餐厅,只要仔细瞧瞧周围,就能分辨出哪两人是热恋中的情侣,哪两人已经结婚多年,哪两人关系冷淡。关键就在于两人的目光交流,感情好的总是在交谈时深深地注视着对方,即使不说话时也喜欢四目相望。当我们回忆起谈恋爱的感觉,就是这种对方时时关注着自己,对自己很感兴趣,自己被全心接纳包容的感觉,就是这种被爱的感觉,令人“衣带渐宽终不悔”,其中眼神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只可惜,很少夫妻能够持续保持这种行为习惯,以至于两人渐少目光交流,这种现象说明夫妻关系不再亲密,觉得对方是本翻烂的书,了无新意,不值得关注。目光接触在沟通中所起的作用,往往令人吃惊。一个这么微小的身体语言,却造成沟通结果的重大差异。当我们自己只是因为手上还忙着其他的事而未能注视对方,或者没有看着别人说话的习惯,就会让对方觉得未受到重视,或者让他觉得自己所说的,你不感兴趣或觉得不重要。由于沟通是以对方的了解为准,而非以表达者的感觉为准,因此,我们常会觉得有人说话似乎言不由衷,或者让你觉得不足为信,主要是因为如果没有目光交流,再深情真挚的表白,也都显得苍白无力。在亲子沟通中,最常见的画面是,年幼的孩子一回家就缠着妈妈说个不停,妈妈也许正在厨房忙着准备晚饭,一面切菜一面敷衍地应付着,或者一面折叠内衣,一面叫他别说了快去做功课,爸爸常是面对着报纸或电视,有时甚至连敷衍都懒得敷衍,理由是上班一天太累了理应休息。然后,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忽然发现孩子进门只叫一声:“妈,我回来了!”就钻进房间,有的还关上房门,他们好像忽然之间什么也不想说了,连问他话也尽量简短回答。这时父母惊觉若有所失,不经意间有什么东西变了质,可能再也追不回来了。 晓君自从上了初中,妈妈就发现很难叫他开口了。“今天在学校好吗?”“还好!”“考试考得如何?”“还行吧!”“有什么有趣的事吗?”“没有!”“功课多不多?”“多!”真的不超过3个字的回答,令人难以继续这种谈话。可是晓君跟同学通电话可以讲上几个钟头,香港人说“煲电话粥”真是太形象了!如果人生能够像看DVD一样倒回去重播,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很喜欢跟爸爸妈妈说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有时甚至巨细弥遗到了一种考验父母耐心的状况。父母常常在这个阶段,渐渐不再目视孩子专注聆听,取而代之的则是粗糙地应付或随意打发。于是,孩子马上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事并不感兴趣也不重视,很快地就放弃了主动找父母谈话的意愿。听来令人沮丧吗?好消息是,与孩子沟通时保持目光交流,是一个可以经过练习而改进的行为习惯。现代父母工作忙碌常常分身乏术,如果无法在每次孩子找你说话时,你都能放下手中的工作专注聆听,那么,你大可以告诉孩子,现在不是合适的说话时间,告诉他什么时候,你可以专心听他说话,然后真的拨出20~30分钟,放下手上所有的杂务,关掉电视,不看报纸,只是专注地看着他,用心聆听他要说的。你会发现,短短20分钟优质的聆听,其效果远远超过你虽然整晚在家,可是孩子却觉得你无心关注他们的事要好得多。保持目光的接触,帮助聆听者更为专注,并令孩子感受到充分被重视的感觉,这是一个很小的身体行为,却可以带来这么重大的效果,难道还不值得父母去努力做到吗?2.  给予同理心的回应 只要试试看一个人独白,或向着墙壁讲话,就能体会听话者毫无回应时,所带给讲话者的挫折感。如果谈话像是一个球,说话者发出了一个球,如果对方没有回应,这个球就像掉到地上没有人再传送回来,这个谈话游戏也就玩不下去了。具有能够理解对方情绪的同理心的回应,可以是简单但与对方谈话有相关性的回答,譬如:“噢,是吗?”“真的啊?”“哎呀,怎么会这样呢?”也可以是符合对方谈话情节的相同感情频率的回应,例如:“他那么说,你一定很难受吧!”“可以想象你当时多么惊喜!”“你一定乐疯了吧!”这种同理心的回应,是对谈话者最大的肯定与接纳,令他想继续跟你谈话甚至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通过适当的回应,孩子可以感觉你了解他的感受。这种被了解的感觉,成年人并不陌生。我们有心事时,总会找某些朋友倾诉,就是因为这些朋友愿意花时间聆听我们,并能体会我们的心境。我们也知道某些朋友是不能找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好的聆听者。父母如果无法成为孩子的聆听者,就失去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机会。孩子也只有另辟蹊径,去找朋友倾诉了。当有心事或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更不会找父母谈话寻求帮助。父母因此丧失了指引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有时更会造成某些遗憾,殊为可惜!在我从事卡内基培训工作中,接触过许多青少年的父母,常常听他们抱怨孩子什么事都不跟父母说,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其实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过去的岁月中,父母未能掌握同理心聆听的能力与技巧,以至于孩子失去了与父母谈话的意愿。3.  聆听中提出相关的问题下面这段叙述是摘自北京《新京报》的读者投稿:前几天,我给一名小学生上课,他不断要求上厕所或喝水,我以为是自己讲课没有吸引力。谁知那小男孩却告诉我:“老师,不是我不配合你,我真的觉得太累了。我一早就去上学,下午5点放学,回来吃个晚饭,您就来帮我补课了。您走了,我还得练琴,练萨克斯。我讨厌培训班,还有培训班的老师,我们班里那些前几名的学生都参加培训班,听说我们班第一名的同学,都已经开始学初中数学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我最近考试总考不好,感觉老师及同学看我的眼神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老师,您还是每天来,就坐这儿陪我说说话就行了,我让爸爸照样付您钱,好不?”听了这名才四年级小朋友的怨言,我特别难过……这名学生的父母,不但自己忙于工作,同时也给孩子排满了各种学习活动,让孩子一刻都不得闲,再请个家教来家里,自己觉得更尽责更放心了。我想他们一定从来没有想到过孩子的感觉或心里的想法,因为父母自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栽培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可是,未来还在云里雾里,眼下的日子,孩子却觉得难挨得很了。也许父母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他的一天是怎么过的?他在学校里过得开心吗?学习有收获吗?他喜欢父母为他作的这些安排吗?他知道父母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吗?再往深一层说,他了解父母对他的期望吗?他明白父母亲为了他而努力工作吗?他希望从父母那儿得到什么呢?当孩子选择跟家教老师诉苦,而非自己的父母,这现象背后代表着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做父母的深思。因此,在积极聆听的能力中,也包括了能适时提出与谈话内容相关问题的能力,它不但表示聆听者进入状态,并且能让说话者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借由谈话,整理连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的内心思绪。聆听与提问,犹如双向沟通这枚钱币的一体两面。在聆听的部分,我们仍必须强调提问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不懂提问,即使父母想听孩子说话,孩子还不见得愿意说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两位作者撰写这本有关“父母如何运用卡内基方式培育杰出子女”的书,是件很有意义的事。父母们阅读后,能够学习借鉴到很多方法,帮助中国的孩子成长为勇于负责的高情商年轻人。——青年导师 李开复好家长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修炼。这本书中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家庭教育的好建议和好方法、有帮助自己和孩子成长的妙策良方。——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 申敬红 妈妈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即使母女两人目前住在不同的国家,妈妈仍是我想分享事情的第一对象。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更加体验到除了和父母成为一生的朋友,父母与我们的沟通方式更造就了许多一生受用的无形资产。                    ——作者之女 赵群   哈佛大学硕士 UCLA大学公共卫生博士

编辑推荐

《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编辑推荐:如果人生是一趟火车旅行,作为父母,我们早了几站登车, 孩子晚几站上车,有缘身处同一个车厢,甚至比邻而坐,对于生命中掠过的种种景象,可以一路互动交流,对我们来说,就是最为美妙的经历了。 不管你的孩子是婴幼儿还是青少年,这都是一部值得每一位父母认真阅读的情商培养实战手册。相信卡内基亲子沟通的金科玉律融合两位作者真实的教子经验定能帮助您在面对家中唯一的孩子时,发挥自己更大的影响力,为育儿路上原有的困惑找到满意的解答。陈真、赵卜成——结缘卡内基二十载的伉俪,他们不仅是卡内基最优秀的资深讲师,更培养出了一双出色的儿女。女儿赵群是哈佛大学硕士,UCLA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儿子赵煜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企管硕士,现任企业财务战略规划工作。★青年导师李开复倾情作序推荐,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申敬红推荐阅读。★作者赵卜成、陈真以培养哈佛女儿的家教方法,改变了5000个中国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随书附赠青少年读本《你好,青春期》,为青少年期的种种不安与困惑答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成就孩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8条)

 
 

  •   如果人生是一趟火车旅行,作为父母,我们早了几站登车,孩子晚几站上车,有缘身处同一个车厢,甚至比邻而坐,对于生命中掠过的种种景象,可以一路互动交流,对我们来说,就是最为美妙的经历了。
    读此书后感叹这真是一部值得每一位父母认真阅读的情商培养实战手册。相信卡内基亲子沟通的金科玉律融合两位作者真实的教子经验定能帮助您在面对家中唯一的孩子时,发挥自己更大的影响力,为育儿路上原有的困惑找到满意的解答。
    《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中,作者从自己身为独生女的角色出发, 再从母亲的角度回顾亲子关系, 融合卡内基的有效理论与方法为家长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养方法, 目的在于能让读者采取相应的具体行动, 来改善自己身为家长的态度与能力, 以期在面对家中唯一的宝贝时, 能够发挥自己更大的影响力, 并能够为原有的困惑找到满意的解答。
    作者认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变革”的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不断的调适自我,用不同的方式教导孩子,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父母在赢得了与孩子亲密关系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青少年从自信、自励到自我管理,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养成成功人士的高情商与成功习惯。
  •   一本培养高情商孩子的教战手册-培养好孩子先要做个好父母


    引用作者自己的话,这本《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是作者“由自己为独生女的角色出发,再从母亲的角度回顾亲子关系,融合卡内基有效理论与方法所完成的教战手册。”“情商”这个字如今很泛滥的被提及却并没有同样泛滥的被重视。特别是经历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多超出父母想象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父母焦急、忧虑却常常又表现得无可奈何,不知所从。每个人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但当他做了父母的时候却又好像站到了一个权威的宝座,全然忘记了去体会自己也曾经同样经历过的感受。

    很少有人像作者一样把自己的成长和儿女的成长联系起来,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修复和提升自己,以自身的修养来为孩子作榜样。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想象成人生列车上,早登了几站车和晚了登了几站车的比邻而坐有缘人,接纳自己的缺点,树立孩子的自信,不是唠叨批评而是支持包容,和孩子成为用心交流的朋友,那无论孩子长到多大,父母和孩子所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都会是很美妙,也便不会再有那么多青春期的叛逆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说《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是一本教战手册绝对不假,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手册,建议不只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每个父母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因为情商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何具备好父母应有的自信,怎样奠定孩子自信的基石,如何进行亲子沟通,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责任感以及终身受益的习惯。完全不是说教,却会让人受益匪浅。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许多观点,例如,每个家庭都应该珍惜这一段难得的两代人共创美好回忆的机会,活在今天,活在当下。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真诚的赞赏,不要因为孩子的缺点而抹杀了孩子的优点,更不要在不经意间摧毁孩子的自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做个好父母,特别是现代孩子的父母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不要等问题孩子出现了才会埋怨、后悔,父母要做的不是不顾一切的维护自己的威严,也不是一味的放纵着去溺爱孩子,而是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悉心的观察,是用心的沟通,是引发孩子的自我期许……父母不应该作孩子心中高处不高处不胜寒的那个人,好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更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培养好孩子的情商,父母只有明确自己的人生态度才能给孩子面对人生重要的参考标准。培养好孩子先要做个好父母,在亲子教育的路上,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
  •   ——文/阳宝猪猪

    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家长,也是写给孩子的,人的一生都在不断成长,孩子的成长是身体发育和各方面知识、技能以及情商的发展,而成人的成长主要是阅历的积累。自从有了宝宝后,我经常不停地问自己:“到底如何教育宝宝?”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学习和积累,学习周遭,让自己更好的融入环境,在某本书中看到过一个育儿观念: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尽可能早地达到“可以不教”的境界。的确,我们整天都在谈教育,尤其是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无时无刻都在困扰着每一位家长。但究竟如何让孩子在将来能独挡一面,顺利成长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卡内基的情商培训让我们都懂得了换位思考,让父母开始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包容,让孩子能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现在的各种早期教育、亲子教育都太注重“赢在起跑线”了,搞得我们这些新手爸妈们措手不及,从胎教开始就应该如何展开?出生后孩子在0-3个月应该如何训练?之后又如何让孩子能开发潜能?可以发挥天才效应?天啦,正是因为这样的教化披头盖脸迎面而来的时候,让我们这些家长都开始诚惶诚恐,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家的落后,担心营养跟不上,成长发育跟不上,学习跟不上,技能跟不上……生活在这样高度紧张的育儿背景下,真正能给予孩子怎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是帮助孩子,成就孩子呢?

    就在中西方教育碰撞和冲击之下,成就孩子可能更多变成让孩子的兴趣得到充分地展现,让孩子上兴趣班,让孩子尽情地享受童年,让孩子早识字,让孩子不识字等,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我们这些新手爸妈呢?如果没点定力,很容易就变成今天听这位专家的觉得有理,明天听那位专家的觉得靠谱,最终自己想要什么?已经变得相当迷茫了,家长迷茫了,孩子就更糊涂了。其实,正如书中所说,如果现在的爸妈放弃功利,很多亲子教育都显得轻松而且融洽,引领孩子多角度思考,而不是仅专注于学习成绩或者技能方面的培养,更不是灌输孩子将来的成功就是有钱有势,汽车洋房,金钱美女,虽然自古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在颜如玉”!这些片面的教育观念,会让孩子更容易产生消极厌世之情。

    每个家长都很害怕青春期,这是一个令孩子尴尬,令家长头痛的时期,很多亲子隔阂就是从青春期开始的。青春期之前,父母是绝对权威,孩子不得不屈从。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孩子的身体和思想上的成长,父母已经不再高大,孩子也开始有能力争辩,并且也自己的价值观。很多时候,父母接受不了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转变不了角色,让亲子关系陷入僵局。卡内基的情商教育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如何与人沟通成为情商教育的基础,书中的内容分为六大部分:好父母具备健康的自信、奠定孩子自信的基石、亲子沟通超畅通、强化孩子的情绪智商、教导孩子对自己负责——向溺爱宣战、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就孩子就要从这六大方面入手,想要培养充满自信的孩子,家长自信的榜样力量不可必,只有家长的价值观正确了,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引领;亲子关系的基础就是有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把父母当朋友,父母也应该信任孩子,给予他们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责任和使命;情绪智商比智商更重要,想要孩子未来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拥有幸福,就得从让孩子的情商得到充分的提高和体现;自己的事情要负责,这是现代很多家长对待孩子教育比较薄弱的地方,导致很多孩子不敢面对现实,选择逃避,厌世,怨天尤人等,而不是积极正面地正视选择和困难;最后,再回到我们成就孩子的最终目标,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之所以将书评的题目定义为成长的转点,转点就是选择,有谁说过,人生开始于B,终结于D。这里的B是Birth(出生),D是Death(死亡)。人生的中间过程就是B和D之间的C,而C正是Choice(选择)。即使一次选择也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而由这些不断选择而成的,就是我们的人生!
  •   孩子太逆反,这是父母常常在一起谈论的话题。青春期的孩子有青春期的孩子的逆反表现,小孩子有小孩子的逆反表现,甚至一两岁幼儿的小逆反都能把父母折腾的不轻。于是,父母板起面孔,对孩子动辄呵斥责骂,孩子却依然故我,看不出一点想改变的样子。如此这般,几乎成了每个家庭恶性循环。

    我在孕期读了不少育儿书,立志要做一个不一样的母亲,对孩子要人性教育。但每当孩子想做一起会伤害自己的事而且屡教不改时,我就会气得火冒三丈。一旦孩子哭得泪眼朦胧要我抱抱,我又觉得自己对着一个小不点发脾气真的很过分。读了《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我觉得很受启发。在现在的社会,智商加情商就像我们的翅膀,可以带我们高飞。在一些特殊时候,情商甚至比智商还要重要。可我们在生活中一般会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智商,运动能力,对于情商几乎是顺其自然的,没有特别对待。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智商上去了,情商却不足,长大面对困难挫折容易灰心,人际交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较自私,爱自己太多,对别人关心太少……

    我小时候就经常听别人说你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如何如何,现在我们这些小独苗都为人父母了,当年情商的不足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很多事情上就开始表现出来,比如耐心不足,比如爱耍个性,比如对孩子不负责任,比如特别容易受打击,特别容易迷惘……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成长为一个高情商、高智商的人,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对孩子的情商着力培养。

    《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这本书是根据卡内基教育方式编写而成,教父母们从自身角度出发改变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长。书中每一章结尾处,都有与本章内容相配合的卡内基亲子金科玉律,比如要对孩子经常微笑,在设法从他人的角度了解一切……不要小看这几个字,它们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是用卡内基方法培养一个好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书中列举了很多亲子案例,教父母们把卡内基理论转换为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方法,正确处理与孩子之间发生的问题,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活出最好的自己。

    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很多父母因为种种原因而采取放任的态度来教养孩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有的也会取得很大成就,但大多数会很普通,而且内心情感方面会有一定缺失。如果你是一位比较有心且有时间的父母,我希望你可以坐下来踏踏实实的研究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再次完善的过程,我们的情商提高了,才有可能把好的影响带给孩子。父母很用心培养的孩子也有可能很普通,并不一定都会与父母的付出成正比,但他们的内心会很强大,自信、乐观、向上是这些孩子的代名词。我们都希望孩子幸福的成长,所以,从现在开始,给他们幸福的能力吧。
  •   36堂亲子情商公开课

    《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封面上标有“卡内基36堂亲子情商课”。显然,这本书是作者在卡内基亲子情商教育的经验之谈。这就向是36堂公开课。大家都可以来学习。

    关于情商教育,我们大多数家长重视不够。中国的教育讲究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发展,盛行的应试教育下,“智”跑到了首位,高智商,备受推崇。然而,这种重智商,轻情商的结果就是,一些高智商的人一团糟,生活、工作不如意。我们现在知道,除了IQ之外还有EQ。一些人智商并不突出,但情商了得,工作生活如鱼得水,人际关系游刃有余。所以,这本书的选材我觉得很好。

    这本书给我很多反思。书中不少内容属于卡内基的金科玉律的阐述。以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这个“三不”来说,就足以让我以及很多人汗颜。我们习惯了批评责备抱怨,总觉得孩子这不好那不好,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是,批评得孩子一无是处,孩子灰心丧气,问题越来越多,导致进一步的批评责备抱怨,由此恶性循环。就我自己平时的反思,就觉得有些批评抱怨从效果上来说,纯熟没用,甚至有副作用,不如不批评,宽容一些。这是卡内基亲子金科玉律第一条。试想一下,我们很多家庭里里对孩子的批评多过表扬,责备多过鼓励,长期这样的环境,孩子被长期反复的打击信心全无,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不能遵守这“三不”原则,亲子关系很难改善。还有第二十七条,只要稍微改进就给予赞赏,也让我反思,对待后进的孩子或者学生,就应该如此,如果总是拿一个高标准来跟他比,他可能永远也达不到。

    如果我们的家庭里不能给孩子自信,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亲情关系,又如何指望孩子在学校以及长大成人后在社会上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本书再一次,让我们明白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一些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根就在家长身上。要让孩子自信,首先要在家里让孩子建立自信。要让孩子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起码要让孩子能跟家长沟通顺畅。要让孩子有一个不错的情商,首先要在家里做出努力。以培养自信来说,有段时间,有种鼓励法极为流行。就是一切都对孩子鼓励,是不是就能培养出自信来?显然这经不起推敲。孩子很容易对盲目的鼓励过滥的鼓励感到厌烦,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很多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为什么孩子就不能达到?这本书告诉我们,错误的高期许,比如非要孩子得第一,这必然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引发孩子的自我期许,才是父母期许的终极目标。也几乎是说,无论任何教育,最终要激发的是孩子的自我要求。唯有如此,才有更长久、持之以恒的动力。

    总的来说,36堂卡内基的亲子情商课能给我们的家庭情商教育带来很多建设性的观念。
  •   看了十几本家教书,感觉这本最值得细细品味!每半年、一年重看一次,掌控不了孩子的时候重看一遍。而感觉不仅仅是对孩子,对与其他人的相处也是同样适用。书写得理论水平、条理及事例都让人非常亲切、非常认同,并愿意去改变自己。 真切希望卡内基培训能在各大城市都开展。
  •   我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情商的重要性,如何打造提升孩子的情商,这本书给出了很多有益的提示。真的,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其实也可以帮助父母提高情商。
  •   很幸运在扬子晚报上到连载的一篇文章,回来就找到这本书。虽然孩子很小,但很多问题是相通的有共性的,边读边思考自己作为父亲的该怎么和孩子沟通,我认为绝对值得愿意跟孩子多沟通的父母一读。
  •   原来是针对青少年教育的,一直以为青少年去培养情商似乎已经晚了些,所以孩子只有两岁的我居然也买了这本书,不过好在有的内容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拥抱,不要总是唠叨、埋怨、责骂、吼叫甚至恐吓等等
  •   买来为教育孩子情商的。女儿围棋很好、钢琴也好,但是脾气好急躁,很担心她将来不能得到内心平衡,不能感受生活美好,不能平和、从容。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
  •   情商是门复杂的学科,它现在已被越来越真诚地被承认,比智商更重要,而且它还能辅佐孩子的智商。用心看。
  •   非常好的书。我给女儿看了,也给她读过。建议小学生家长给孩子买一本。
  •   这本书我之前买过,很好的一本书,对于青少年的情商培养十分有用,希望大家情商高高
  •   有了孩子,什么都想为孩子考虑,无论什么有关培养孩子成长与成就都书,都想看看,这也是一本对当妈妈的人有借鉴作用的书!
  •   朋友推荐的,打算认真研读,教育孩子的好书
  •   让家长了解孩子
  •   我读了,也要求孩子爹看了,还推荐给几个朋友看了,真不错呀,好书。
  •   做情商培训的朋友介绍买的,感觉还不错 ,可是真做到,似乎不那么容易.
  •   一般人认为智商高重要,其实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   听了赵教授的讲课,关于管理情绪的问题很受启发。所以买书来看看。
  •   值得一读的书,很适合家长或老师读
  •   还算可以吧,在育儿过程中能起到一些引导作用
  •   不错的书,家长需认真看看。
  •   非常好的一本书,已经是买的第n本了,都是送人的,可以应用于育儿,教育和管理领域。。
  •   听了作者的讲座买来读,希望有收获
  •   宝宝还没长大,先读一下,积累点经验。
  •   很喜欢这本书,内容很好。老公看了很受启发
  •   这本书我在图书馆借的看过,觉得非常好!特意买一本研读!
  •   我妈都喜欢看
  •   还没有看,但心仪已久,应该不错。
  •   没理由的好~
  •   刚买,看评价应该是本不错的书,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   同事在书店看到我托我买的,应该不错吧。
  •   准备送给姐姐看
  •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从《恐怖游轮》说开去


    杰西与好友共六人乘游艇出海游玩,游艇遇到了风暴,此时恰好一辆大游轮路过,众人未加思索就登上了这艘游轮。上游轮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杀手,好友被一个个杀掉,最终杰西战胜了杀手,将之打落海里,却发现这不是终结,而是开始,一个永不休止的死循环开始了……
    而这场永不终结的噩梦的起因,在于杰西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对儿子打翻颜料大发雷霆,以至于在赴约途中开快车导致母子双亡。杰西的灵魂在船上不断轮回,试图拯救儿子的生命,然而过去终究不可改变,一切只是徒劳。
    多么像我们生活的经历?曾经我们有意或无意伤害过自己的孩子,有时我们有补救的机会,有时我们只能带着永远的遗憾生活下去……
    八零后如今已大多为人父母,谁还会像我一样记得我们小时候那篇轰动全国的通讯——《夏令营中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中国孩子完败给日本孩子,我们也被贴上了小皇帝的标签。
    如今,昔日的小皇帝已经为人父母,有了“小太子”。我们曾经娇弱,曾经自私,当我们长大成人,忍受着更为高涨的房价,做着更为烦劳的工作,承受着社会的不公,还不忘发出自己微弱的呐喊时,那些曾经的质疑声如今在哪里?
    人,总会长大的。
    而且我固执地以为,在所谓自我、自私的偏见外衣下,新的一代总是胜过老的一代,我们会越来越好。
    比如,我们不会满足于过去父母对我们的简单斥责和喝骂,甚至鞭打,我们不会满足于过去父母对我们仅仅是抓学习,比考试成绩,我们在教育下一代上有更多想法,我们更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比如,我们愿意学着去跟孩子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比如,我们捧起这本《成就孩子——给孩子一本高情商》,学着做一个称职的父母。
    本书中,作者从自己身为独生女的角色出发, 再从母亲的角度回顾亲子关系, 融合卡内基的有效理论与方法为家长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养方法, 目的在于能让读者采取相应的具体行动, 来改善自己身为家长的态度与能力, 以期在面对家中唯一的宝贝时, 能够发挥自己更大的影响力, 并能够为原有的困惑找到满意的解答。
      作者用“变革”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不断的调适自我,用不同的方式教导孩子,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父母在赢得了与孩子亲密关系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青少年从自信、自励到自我管理,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养成成功人士的高情商与成功习惯。
    纵览全书,讲述的道理都是切实可行的,都是沟通、交流、养育过程中的技巧和心得,同时搭配了许多亲身感受和小事例,更令人容易接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孩子入学之前的阶段,家长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如何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每个父母都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你同样也面临初为父母的迷茫和不自信,那么不妨从翻开这本《成就孩子——给孩子一本高情商》,这可是一本能从幼儿一直用到青春期的书哦!
  •   这次,我想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个逻辑思维的顺序来写这篇书评。
    第一“是什么?”,也就是明晰概念。什么是情商?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
    那么“卡内基训练”是什么?这个卡内基不是钢铁大王,他是戴尔•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被人们称为“第一代成功学大师”,他开创的“人际关系训练班“遍布世界各地,还写过《人性的弱点》等书。
    因此写到这,就可以知道《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这本书,就是卡内基训练针对父母的亲子沟通课程。
    现在开始说“为什么”了。作父母的,但凡是关心早教或者育儿的,大都知道培育孩子的高情商比单纯的开发孩子的智商要重要得多。但是为什么呢?在书中的各个章节,作者用很多事例进行了说明和阐述。其中有一些例子颇令人深思。
    因此,就到了“怎么做”了,两位作者是台湾人,做了20多年的卡内基训练工作,有20多年的教导青少年的实地体验,而且自己的一对儿女也极其出色。他们用卡内基亲子沟通的10条金科玉律,把“怎么做”算是讲得比较详细了。而且逻辑顺序非常清晰,实操性较好。
    然后我想重点表扬的是随书附赠的《你好,青春期》,这是给青少年做的读本,薄薄的38页册子,分成父母篇、师长篇、朋友篇,共15个主题。每个主题先以四格漫画的形式描述现象的情景,然后一篇小短文言简意赅地给出建议和意见。这本小册子做得很好,用青少年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希望他们能够了解,有很多状况都是有办法可以改善甚至转变的。

    其实,所谓情商,都是修炼出来的,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所以这本《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是从两方面共同努力吧,一方面书中给出父母理论、方法和建议,然后再以小册子的形式从孩子的方面也进行宣贯。我想,情商,是不能“给”孩子的,应该是修炼出来的,是吧?
  •   有一种不能被忽视的事业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已婚已育男女婚姻生活的日常。当一个人带着对另一个人和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的全部期待与热爱走进围城,当爱的结晶体如约而至,让我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这种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也就一点点地披挂在身。不论我们做没做好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准备,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这份新的事业也终究是要开始的,那就是——成就孩子。

    成就孩子,在一些人的身上,仅仅是一种祈愿与理想,可是在另外一些人的身上,却已然成为现实。为什么相同的事物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时,得到的是不同的结果呢?其实成就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成就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使这一过程更加贴近科学与合理的过程。只是曾经亲历其中的人们很少能够有所认识。只有在时过境迁之后的某一时刻才会有所顿悟,这种顿悟来得实在是太晚了,因为这个时候对于已经长成的孩子已经根本于事无补。

    因为非常关注对孩子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我对类似于卡内基似的任何一种特色教育都很关注,尽管市场上关于教育类丛书的质量还良莠不齐,但我依然热忱地阅读,并力图从每一次阅读中都能够获得我所需要的知识,用以指导自己并提高自己……显然,《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就是这样一本能够不断地带给我辅导的书籍:从“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踏上亲子之路的第一步”开始;到“给孩子一个简单的拥抱,引发他心中的渴望;经常微笑、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多让他说话,爱要适时地表达”;到不要让孩子活在对父母究竟爱不爱自己的猜测之中;对孩子所取得的进步,要及时地发出有针对性的赞赏,使孩子在一种树立了强大的自信之后,在个性品质与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获得新的突破;再到“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愿望,让孩子知道他很重要,让孩子知道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你自卑。给他愿意全力追求的美誉,聆听,同理心,以友善的态度开始,推迟判断才能得知真相……”也就是说循序渐进地将家庭教育有序地引入了科学的范畴。

    《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是一部完全以作者自身以及她身边孩子为实例展开论述的通识读本。通篇读来,没有刻板地说教和艰深的理论,有的只是亲切的建议和温馨的劝慰。让人不仅会有一种试试看的冲动。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思考就是:做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我们在对孩子盲目地要求和期盼的时候,是否已经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或者说要求孩子的时候,我们做到了多少……这样的诘问还很多,我愿不断地提出并努力解决。
  •   普天之下的父母,没有哪一个不想自己的孩子样样出色,样样为之骄傲而自豪!为人父母的美好愿望,让父母的我们殚精竭虑地关心,教养教育着孩子。可是,在亲子关系的互动中,孩子们总会有和父母的期望意愿发生偏差冲突的时候,孩子们有时对父母自以为是的“深情厚爱”不屑一顾,甚至乎嗤之以鼻!父母在这边嗟叹无奈,孩子在那边兀自“不解风情”自行其是!亲子关系被动陷入了一个僵局:父母和孩子(特别是青春期时的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沟通都成问题,彼此间相互了解理解便成了一种无可指望。

    谁也不希望亲子关系有这样一种无奈尴尬的局面,于是我们怀揣一个美好心愿,从自踏上父母之道上便一直去寻找,寻找一些良好的亲子教育和亲子相处的方法,希望合百家教养之精华,集成自己独特的教养方式,完成教养出一个优秀孩儿的父母大业!

    这本《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的书,确实给了我在教养女儿这事情上颇多有用的启示。作者提出,孩子们最愿意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其以问卷方式汇总出孩子们最希望父母与他(她)们的说话沟通方式,都是在申诉着一种希望和父母之间平等开放的关系---这样,使得亲子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和谐和更有效。这孩子们最愿意与父母的交流方式,给父母们,特别是那些动辄以权威压人的人是否应引起一些反思?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是否是一味严厉的批评和责备呢?想想自己在女儿做错事的时候,有时也变得很生气而缺乏了理性,往往拿出十足严厉的架势劈头就是一顿批评与呵斥,认为对其一些原则性的错误绝不能姑息,所以大声斥责!看过本书后方知,这种过激而又没有建设性的批评大多时候是效果不大的,并不能对女儿良好人格的形成有多深远的影响。本书给了我一种新观念:那些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批评才是必要和有效的,这样去批评才会使孩子得到真正的良性成长。作者说,如果爱,就请给一个拥抱!拥抱是爱的一种无声语言,有时候一个拥抱可抵得上千言万语!一切的教育,都是基于爱的基础上展开的,离开了爱,教育就成为一种空谈。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千方百计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首先不要吝啬给孩子一个热烈的爱的拥抱,用这种热烈方式去表达亲子之间的浓浓爱意!很高兴自己做到了!向女儿随时随地传达着对她的爱拥抱,女儿亦同样热情表达着对妈妈深切的爱,传递着亲子之间的浓浓爱意,彼此之间溢满了爱的幸福!正是基于对彼此的深爱,也许当父母对孩子在某些时候教育批评方式不当的时候,父母仍会得到孩子的一份理解!亲子关系中,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一切!而文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身教重于言教!我认为亦应这样!举例:父母当然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讲卫生勤劳的人,如果大人自己本身有邋遢不文明懒散的陋习,即使你对孩子讲几多的口水唾沫,都抵不上你一个动作行为!所以,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品格道德的人,首先自己得要做好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历程,实际上就是父母完成对自我塑造的历程。教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必多是具有高情商(即优秀软实力)的人!
  •   作为一个懒妈妈,我买了不下三十本教育书籍,因为总是指望在里面学到一些教育捷径,免得我自己费力摸索。

    书买得不少,其实通读下来以后才发现,所谓教育书籍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甚至基本上所有的成功经验都是一致的,当然最基本的就是对孩子的“尊重”。作为年轻父母,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在关注这一点,也一直相信自己坚持这一点,可是,因为我们是在中国长大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当年并没有获得“要尊重孩子”的教育知识,在那样一种“父父子子”的传统教育模式下长大,我们要真正学会“尊重”孩子,还要付出太多努力。

    我们当然需要阅读教育书籍,因为那些成功的教育将教会我们怎么样对待孩子才是对的。可是,有时候,理论与实践就是这么充满矛盾,我们知道该怎么做,我们却总是无法做到。所以说,教育书籍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你究竟如何去做!

    《成就孩子》算得上一本不错的育子书籍,因为在它中间,集合了所有教育书籍所一再强调的诸多教育观念,而因为作者是中国人,和我们的曾经有着相同的教育背景,所以她所表达的观点和表达观点的方式更符合我们的阅读及实践要求。正因为她知道我们在想什么,所以对我们在育子过程中感到矛盾和痛苦的地方更能给予深刻而贴心的劝解和支持,从而让我们能够更从容接受她所给出的建议。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位在亲子关系方面迫切需要指导和帮助的家长的话,那么这本还算一个不错的选择。

    仍然是那句话,我们是父母,希望孩子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愿意理解他们、靠近他们,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将从教育书籍中获取的知识具体应用于实践,并且让自己一直可以坚持,唯有如此,“成就孩子”才会成为可能。

    我更喜欢的是随书附赠的那么给青春期孩子的薄册子,语言很“知心体”,漫画很夸张,应该很符合青春期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更能深入他们的内心。

    不过,或许是因为作者的工作原因,很多时候作者也会刻意地提到她所从事的工作,甚至有时颇为刻意,让人偶有读“软文”的感觉,这一点,我认为在教育书籍中其实是应该避免的。
  •   作者把新的教育理念和传统的教育观点,进行了比较,并且是作者自己切身的体会,所以让我们同时代的人比较容易接受。如果再能就青春期孩子容易犯的一些错,深入教给家长一些方法,就更好了
  •   可以冷静下来
    好好看看孩子
    有利于亲子关系
  •   现在的父母都没经验,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开拓视野,值得一读
  •   对孩子有用,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   可以,值得一看的,很受启发。对家庭教育很有建设性。
  •   告知的道理比较多,提出的方法相对少。
  •   书中个案很多都值得借移鉴,不错。
  •   比书店便宜,是一部适合家庭教育,不错的书。
  •   一直想买这方面的书,这本书讲得还不错,值得妈妈们看。
  •   看完书,感触挺深,说得句句在理,只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书不错。
  •   htgf
  •   看着还行,明天看看吧
  •   亲子,沟通,无界限
    评《成就孩子》

    曾经我们是孩子,在父母的养育中成长;而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同样要承担着孩子的养育任务。我们被教导不要和孩子说“我们小时候很困难,我们很努力”之类的话,但是我们可能会经常想到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方式,而这种方式经常被我们用来养育我们的孩子,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有做父母的天性,这个天性通过自我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修正,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一样的:对孩子的尊重,给孩子予自由,保持和孩子足够的沟通。亲子关系能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而这个幸福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的示范和对孩子的引导,《成就孩子》讲述的就是一位母亲养育孩子的心得:父母对于孩子心理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保持孩子的安全感、自信甚至是高情商,对于父母们来说有很大的启发性。如何保持很奇怪的是整本书明明是一个女作者的口气,可是封面上却是夫妇两个人的大名;在《自序》中也是一个作者的口气,可在结尾的地方说“这本书是陈真女士和我在20多年来教导青少年的实地体验”,把这本书的成果看成是两个人共同的成果。有趣的是,203页再次提到“我们的讲师赵卜成”,显然整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令读者迷惑的问题。

    言归正传,本书从心理分析出发,结合适当的案例对亲子中的沟通进行了详细了阐述,对于父母如何亲子、如何沟通、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从卡内基训练中总结出来的道理,自然地放到了亲子教育中的总结和引导中,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父母的言传身教、耐心辅导、适时引导,对于孩子的成长、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感将有很大的助益;在成就孩子的同时也是成就父母,家庭的幸福将惠及家庭每个成员,当父母老去不再是孩子的权威时,良好的亲子关系将给父母带来后半生的心灵抚慰和天伦之乐。

    《成就孩子》这本书从第四章介绍完“情商”的概念之后,就陷入了广告的漩涡。文章更多放在了卡内基训练的内容介绍和成果展示上了,而没有开始的详细分析和耐心解释;虽然几个标题都很吸引人:提高情商、向溺爱开战、培养孩子持续学习的习惯,但是说来说去都是在说卡内基的训练故事,书到结尾就更明显了:对卡内基训练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展示,最后还找到了几个成功的孩子们来现身说法,说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相比前半部分的精彩描述,后半部分的故事显得逊色不少;写成这样,不禁让人感到遗憾!

    落入这种“嫌疑”,不免让人有点遗憾,因为做父母的肯定和作者一样相信这个道理:亲子上的沟通,无极限。以上感想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作者、编辑海涵。
  •   我一点不怀疑作者写书的诚恳,但在各个案例介绍中,作者一般的程式是:某某原来如何,后来参加了卡内基暑期青少年培训后如何,所以觉得案例的操作性对普通读者而言,不免操作性不够*
  •   提高一睛自己的情商先
  •   感觉像是广告书
  •   我想说教育孩子,这本书没有没有那么好。
  •   同类的书很多,但是选择了这本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就对卡内基有了一些了解。作者把卡内基的精华融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点滴让人很受启发,一口气读完了。特别是后面附了作者的孩子的两篇文章让人从心里感到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感恩。
  •   和其他给家长看的书不同,这本书附赠了一本专门给孩子的手册。手册中以孩子的角度讲述了每天都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较量,并以家长的口吻最后将孩子带入正向积极的态度。成就孩子这本书中的内容相辅相成,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同步提高。特别是还可以凭书还可以免费参加青少年体验会。上周日刚刚参加了,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也很受益。必须对卡内基表示下感谢了!
  •   作为准妈妈,我现在非常热衷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刚好朋友推荐给我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对于中国的父母太需要书中的理念了,尤其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可能是我从小受到了太多的批评、责备、抱怨,所以,很多时候都不自信,而书中的观念让我有了耳目一新的视角,和孩子的沟通真的很重要。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开始鼓励我的胎宝宝,告诉他,他是最棒的!真的不错,推荐了!
  •   “情商”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忙于工作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指导书籍,值得随时阅读,随时实践!买来之后用两个晚上读完了,的确不错!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如果人生是一趟火车旅行,作为父母,我们早了几站登上车,有缘身处同一个车厢,甚至比邻而坐,对于生命中掠过的种种景象可以一路互动交流,对我来说,就是最为美妙的经历了。”很有感触啊!谢谢两位作者。
  •   书中有很多方法和视角是以前没有想过的,也许真该改变下对待孩子的方式了
  •   先说阅读体验,作者的文笔很好,读起来特别亲切,完全没有教条式的宣讲。再说内容,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每本亲子书里都能找到的内容,每一篇都是真知灼见,每一篇都是对于为人父母者的启发和点播,读这本书的过程,完全没觉得是在受教育,而是感觉接受了洗礼。卡内基的书之前也有读过,但始终觉得读过之后没办法真正的消化并且运用,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自己已经用20年的时间,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养育一儿一女的为母经历,将卡内基的经典理论完全内化了,之后再讲出来,对于我们普通的父母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借鉴。我始终相信,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很难有所成,而情商高的人,即使智商一般,也一定会有不错的未来,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即使孩子现在才5岁,我更关注的是情商的教育,我不希望她未来走上社会之后输在情商。建议所有的父母都来读读这本书,对于培养孩子的情商,甚至提升你自己的情商都会有很大帮助。
  •   孩子进入中学阶段后,有些问题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这本书提供了很实用的方法,很受益!
  •   被书名吸引了,读了之后就觉得其实孩子身上现在承载的太多了。我们希望把我们成长中的遗憾补偿在他们的身上,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家长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学钢琴就把儿子送去学,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学跳舞就把女儿送去学舞蹈。可孩子就是孩子应该拥有完全的他们想要的精彩人生。不要把我们的遗憾再复制到孩子身上了,我们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把它强加在孩子身上,不是吗?想学钢琴就去学,想学舞蹈就去跳,只有成就了我们自己活得精彩,才能成就孩子。感谢本书作者给予我们的思考!
  •   以前看过卡内基的书,但好像都是成人的,没想到还可以用这些方法教育孩子啊,回家得好好实践去!学习了!
  •   人生中每一次相遇都是缘分,人与人,甚至是人与书。 现在想想我买的很多书都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遇上的,并且每买回一本都不会让我后悔当初的选择。 《成就孩子》是我在在微博上偶然遇见的,当时那篇微博的内容是这样的: “如果人生是一趟火车旅行,作为父母,我们早了几站登车, 孩子晚几站上车,有缘身处同一个车厢,甚至比邻而坐,对于生命中掠过的种种景象,可以一路互动交流,对我们来说,就是最为美妙的经历了。——《成就孩子》”正是由于微博里这短短的几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和作者几乎有这一样的感慨,我们有缘成为母子父子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得不承认,现代的父母太过功利化,包括我自己在内,也会在孩子刚刚才一周的时候就给他报了早教班,更有比我过者,孩子才刚刚几个月,也抱着去早教,孩子自然生长的机会就这样被生生剥夺了。我们都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怕将来孩子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战中败下阵来,其实,真正决定孩子成功的是什么,正如黑幼龙先生在其《慢养》系列里所言:现在也许孩子功课很烂,留级甚至可能交了一些坏朋友,但将来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杰出的人,不要现在就替自己的孩子的一生下定论。孩子的教养应该要慢慢来,给她们多一些空间,让她们慢慢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最终决定孩子成功的是孩子的好性格。 黑幼龙先生的观点和...陈真赵卜成在《成就孩子》一书里所秉持的观点不谋而合:具有好性格的人往往具有高情商,孩子如果情商高,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胜出。 利用周末的时间读完了这本《成就孩子》,我恍然大悟,我为什么之前那样焦虑那样爱抱怨爱责备,很少给孩子赞美,只是一味的看到他与别的孩子的差距而无视他自己的存在的长处与优点,那是我还不是一个城成熟的好妈妈,还没有具备好父母健康的自信。 亲子沟通是一门大学问。孩子与父母的互动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与他人的互动与社会关系的互动,要给孩子一个高情商,让孩子有一个开心快乐的成长经历,那么还是让我们从这本书中学习如何成为好父母的智慧吧。 阅读更多 ›
  •   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   说话书看了大半,没有看到任何实在有用的东西!看了很多很多家庭教育类的书,和其他书比起来,这本几乎都是大道理,加上很多很多学员的上培训班前和后的比较,就像卖减肥药广告一样,贴一张前后对比照的那种感觉!整本书简直就是说在给这个培训中心做广告而已!不值得购买!看到最后想吐了,里面除了会做广告就是将一些大道理!一下摘取的段落,这样的内容几乎占了大半;... 阅读更多
  •   全是浮于表面的论述,没什么指导性建议,不建议家长们购买!
  •   内容也挺好。值得一读。这好像是卡内基培训班的一个广告书
  •   如其说是本教子书,不如说是一本如何可自己修身的书,做家长也好,平时做人也好,都有借鉴意义。但不知卡耐基训练机构在长沙有没有分支机构,培训费到底有多少,可有人提供信息?
  •   已读过了,了解了一些育儿知识
  •   书质很好。内容也适合年经的妈妈们读。不要造就一个天才,去造就一个快乐的人吧。
  •   我的孩子今年5岁,为了她更好的成长,我一直在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看了《成就孩子》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获得了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一些可行性方法。改变了我以前的一些理念吧。最近又看了其他方面的一些书,我觉得培养孩子的情商,如自控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是最重要的。
  •   我觉得说的都是真理!也很便于联系实际来进行思考。 但是一下子都记住不可能,记住了能做到也很难,所以就让它常伴左右,时常翻翻,提醒自己吧!
  •   这是姐姐买的,还没看完,送货挺快的
  •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从《恐怖游轮》说开去
      
      
      杰西与好友共六人乘游艇出海游玩,游艇遇到了风暴,此时恰好一辆大游轮路过,众人未加思索就登上了这艘游轮。上游轮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杀手,好友被一个个杀掉,最终杰西战胜了杀手,将之打落海里,却发现这不是终结,而是开始,一个永不休止的死循环开始了……
      而这场永不终结的噩梦的起因,在于杰西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对儿子打翻颜料大发雷霆,以至于在赴约途中开快车导致母子双亡。杰西的灵魂在船上不断轮回,试图拯救儿子的生命,然而过去终究不可改变,一切只是徒劳。
      多么像我们生活的经历?曾经我们有意或无意伤害过自己的孩子,有时我们有补救的机会,有时我们只能带着永远的遗憾生活下去……
      八零后如今已大多为人父母,谁还会像我一样记得我们小时候那篇轰动全国的通讯——《夏令营中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中国孩子完败给日本孩子,我们也被贴上了小皇帝的标签。
      如今,昔日的小皇帝已经为人父母,有了“小太子”。我们曾经娇弱,曾经自私,当我们长大成人,忍受着更为高涨的房价,做着更为烦劳的工作,承受着社会的不公,还不忘发出自己微弱的呐喊时,那些曾经的质疑声如今在哪里?
      人,总会长大的。
      而且我固执地以为,在所谓自我、自私的偏见外衣下,新的一代总是胜过老的一代,我们会越来越好。
      比如,我们不会满足于过去父母对我们的简单斥责和喝骂,甚至鞭打,我们不会满足于过去父母对我们仅仅是抓学习,比考试成绩,我们在教育下一代上有更多想法,我们更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比如,我们愿意学着去跟孩子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比如,我们捧起这本《成就孩子——给孩子一本高情商》,学着做一个称职的父母。
      本书中,作者从自己身为独生女的角色出发, 再从母亲的角度回顾亲子关系, 融合卡内基的有效理论与方法为家长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养方法, 目的在于能让读者采取相应的具体行动, 来改善自己身为家长的态度与能力, 以期在面对家中唯一的宝贝时, 能够发挥自己更大的影响力, 并能够为原有的困惑找到满意的解答。
        作者用“变革”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不断的调适自我,用不同的方式教导孩子,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父母在赢得了与孩子亲密关系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青少年从自信、自励到自我管理,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养成成功人士的高情商与成功习惯。
      纵览全书,讲述的道理都是切实可行的,都是沟通、交流、养育过程中的技巧和心得,同时搭配了许多亲身感受和小事例,更令人容易接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孩子入学之前的阶段,家长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如何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每个父母都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你同样也面临初为父母的迷茫和不自信,那么不妨从翻开这本《成就孩子——给孩子一本高情商》,这可是一本能从幼儿一直用到青春期的书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