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明

出版时间:2011-4-2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杨林  页数:376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帝王,在历史上能干成一件大事业就可以留下显赫声名,像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凿大运河。以这类公认的重大事业来衡量,永乐皇帝朱棣几乎不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逊色。他的名字是与郑和下西洋、营建北京、修《永乐大典》联系在一起的,朱棣干好其中一件事就足可跻身于著名帝王之列,而他却干成了那么多,事实上还远远不止这些。朱棣一直希望成为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更倾心于用军事征服来达到这个目的。他是作为职业军人上台的,因而对征伐之事怀有浓厚的兴趣。赫赫武功、边境安全和政治霸权——这些形成了他对帝王形象的憧憬。他的军事生涯从年龄很小时便开始了,而且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毋庸讳言,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夺来的,因而历来士大夫们都将其列入“篡逆”之列。但这种非议也从反面告诉人们,朱棣身为藩王,地处一隅,以八百人起事而夺得最高政权,恰好又证明了他超人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中国古代通过宫廷政变夺取帝位的人屡见不鲜,而藩王从地方上起兵夺得帝位的却只有朱棣一人。这位以藩王入统的皇帝,在历史上实在算是个例外。朱棣虽然干成了非常之事,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也充分暴露了他的残酷与投机。他称帝后屠戮建文遗臣竟至“诛十族”、“瓜蔓抄”,也算开了历史先例;又重用宦官、特务,为害甚烈,成为明代政治肌体上的毒瘤。西方一位政论家说过,当首脑的首要条件是做一个好的屠夫,如果自己成不了好的屠夫,身边就需要有能成为好屠夫的人。朱棣不仅身边有这样的屠夫,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个好的屠夫。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是书写明永乐皇帝朱棣跌荡起伏的一生,本书中写了他的卓具才能,也阐述了他的残暴凶狠,他既是圣主,又是屠夫。在朱棣的身上,既有人性中的凶狠和坚韧,同时也折射着一个时代的明暗和流变,书写着十四、十五世纪之交诡谲多变的历史风云。

作者简介

  杨林,1957年生于北京,非职业历史研究者,现供职于某国有金融机构总部,中国明史学会会员。常怀春秋之梦,喜读焦园之书。在大陆出版《中国古代官场病》、《马上天子》、《明宫十六帝传奇》(合著)、《落笔无声》等,在台湾出版《永乐皇帝》、《历史的困惑》(合著)等。

书籍目录

题 记
第一章 建藩北国
太祖开基名七子
受封燕王
“昭鉴”与“祖训”
迎娶女诸生
元宫易主
“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
首征北?
诸子代功臣
第二章 帝室叔侄
带刺的“棘杖”
窥伺皇位的叔父们
诗联之谶
微臣的预言
“秀才朝廷”
削夺五藩
御前争论
第三章 靖难举兵
“逐燕燕高飞”
朱棣佯狂
兵变端礼门
“奉天靖难”
雄关铁马斗怀来
迎战耿炳文
庸帅北伐
北平攻守战
喋血白沟河
第四章 移天徙日
折兵济南府
东昌大决斗
箭集如猬的燕王旗
叔侄拉锯战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进逼南京
天堑难成险
金川门之变
第五章 血祭壬午
“俯循舆情”的登基
血腥“除奸”
被诛十族的方孝孺
“瓜蔓抄”
文武之别
逊国故事
神秘的建文遗臣
难释疑踪
野蛮的“革除”
第六章 皇权密网
“天子耳目风纪”
告讦与密察
搏击臣民的锦衣卫
宦官刺事
东厂:特务中枢
二王遭废
诸藩的悲哀
铁幕下的问号
第七章 煌煌文治
开科·祭孔
刊行《圣学心法》
道衍:归儒不尽而为墨不终
三千文士修大典
“取诸亡国,举于仇怨”
内阁七学士
装点盛世的台阁体
第八章 漠野烽尘
“月犯氏宿”之象
半百之年跨征鞍
二度北征
迁都:天子守边
劳而无功?第三次北征
四出漠北尽成空
怀柔西南
第九章 盛世邦交
奇特的“开关”
“天地之大,无不覆载”
泛海而来的国王们
镇国之山封扶桑
三保太监下西洋
通好西域
问罪交阯
第十章 生前身后事
“天下虽安,不可忘危”
佛道兼用
立储之争
如履薄冰的皇太子
枭雄多病身
刑杀大祸起后宫
未竟的远征
长陵石门掩永乐
千秋功过
参考书目
后 记

章节摘录

题记杨林一个帝王,在历史上能干成一件大事业就可以留下显赫声名,像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凿大运河。以这类公认的重大事业来衡量,永乐皇帝朱棣几乎不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逊色。他的名字是与郑和下西洋、营建北京、修《永乐大典》联系在一起的,朱棣干好其中一件事就足可跻身于著名帝王之列,而他却干成了那么多,事实上还远远不止这些。朱棣一直希望成为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更倾心于用军事征服来达到这个目的。他是作为职业军人上台的,因而对征伐之事怀有浓厚的兴趣。赫赫武功、边境安全和政治霸权——这些形成了他对帝王形象的憧憬。他的军事生涯从年龄很小时便开始了,而且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毋庸讳言,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夺来的,因而历来士大夫们都将其列入“篡逆”之列。但这种非议也从反面告诉人们,朱棣身为藩王,地处一隅,以八百人起事而夺得最高政权,恰好又证明了他超人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中国古代通过宫廷政变夺取帝位的人屡见不鲜,而藩王从地方上起兵夺得帝位的却只有朱棣一人。这位以藩王入统的皇帝,在历史上实在算是个例外。朱棣虽然干成了非常之事,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也充分暴露了他的残酷与投机。他称帝后屠戮建文遗臣竟至“诛十族”、“瓜蔓抄”,也算开了历史先例;又重用宦官、特务,为害甚烈,成为明代政治肌体上的毒瘤。西方一位政论家说过,当首脑的首要条件是做一个好的屠夫,如果自己成不了好的屠夫,身边就需要有能成为好屠夫的人。朱棣不仅身边有这样的屠夫,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个好的屠夫。太祖开基名七子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是被明永乐朝的史臣们精心粉饰的一个年头。这一年,朱棣出生在应天的吴王府中。 其时,以红巾军起家的吴王朱元璋和江州的汉王陈友谅、平江的诚王张士诚并称“长江三蛟”,正在长江沿岸攻城略地,你争我夺,三方之间互有胜负。对于志在荡平群雄、统一天下的朱元璋来说,他正面临着“鱼龙变化”的重要抉择。烟花三月,被称作“四先生”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同时来到应天,受到朱元璋的隆重礼遇。年长朱元璋十七岁的刘基在当时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北宋抗金名将刘光世的后人,熟读兵书,博闻强记,被人比作楚汉相争时的张良和三国时的诸葛亮。朱元璋在席间问他:“先生能作诗吗?”刘基回答:“儒者小技,何谓不能?”朱元璋便指着眼前的筷子说道:“就以此为题。”刘基略加思索,吟道:“一双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知道是用了舜妃娥皇、女英洒泪成斑竹的典故,轻轻摇头笑道:“秀才气味。”刘基不慌不忙,又吟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这后两句很自然地转到张良借箸代筹、辅汉灭秦上,既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又搔着了对方的痒处。朱元璋不禁大喜,虚席垂问平定天下之计。刘基力陈时务十八策,并为朱元璋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明公因天下之乱,崛起草莽间,尺土一民无所凭借,名号甚光明,行事甚顺应,此王师也。我有两敌,陈友谅居西,张士诚居东。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而士诚仅有边海地,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阳,首鼠窜伏,阴欲背元,阳则附之,此守虏耳,无能为也。友谅劫君而胁其下,下皆乖怨;性剽悍轻死,不难以其国尝人之锋,然实数战民疲。下乖则不欢,民疲则不附。故友谅易取也。夫攫兽先猛,擒贼先强,今日之计莫若先伐友谅。友谅地广大,得友谅,天下之形成矣。”刘基这段议论很像是诸葛亮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对时局的把握如此准确,分析如此透彻,使朱元璋一下子看清了战略方向。眼前虽然风紧浪涌、滩险流急,但一旦跨过山重水复,便是柳暗花明了。于是,朱元璋决定,在西线与陈友谅一决雌雄。

后记

这部永乐皇帝的传记是根据1998年出版的《马上天子》一书修改而成,书名被改做《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这些年兴起的明史热,使我颇受鼓舞。像十多年前一样,我又重新泡到史料堆中,对全书内容重新做了一次详细的校订和润色。工作之余去泡故纸堆的感觉虽然久违,但依然还是那样投入和惬意。记得在社科院历史所学习中国古代史研究生课程时,商传先生开设的“明成祖与明初政治”的专题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将建文新政到永乐继统的历史嬗变讲得波澜起伏,学生们则听得如醉如痴。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明初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仅因为那是有明一代政体和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因为那时发生的一切颇能引发今日治史者的种种思考。唐时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有一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说的虽是秦汉间事,永乐朝的前前后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永乐皇帝朱棣在正史中被描绘成一位才智卓越的圣主。正像汉武帝是与张骞通西域联系在一起,唐太宗是与“贞观之治”联系在一起,永乐皇帝朱棣的名字也是与郑和下西洋、五出漠北、营建北京等一系列超迈前古的功业紧密相连的。不用说在明史上,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他都应该占有重要一席。但朱棣果然就是个圣主吗?从官书的记载中找一些材料证明他的圣明是很方便的,比如他的宵衣旰食、勤于政事,他的居安思危、勤读不怠,他的坚毅果决、百折不挠……但我总以为,他之所以倾其毕生心力建功立业,虽欲留圣主之令名,实欲洗篡弑之耻。那些业绩是功是过,何败何成,自应给予恰当评价;而其以藩王起兵谋叛,血腥屠杀建文遗臣,重用特务、宦官,且好大喜功、劳民过甚,实在是封建统治者残酷性的充分表露。人中最高最尊贵者莫如天子,但人性中的恶也每每集中于天子身上。臣子之恶,毕竟还可以有王法和清议去制止,天子则不受任何约束,何况朱棣又是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枭雄呢!在南京明故宫的遗址上,至今还留有建文遗臣的血迹碑,尽管已经过去了六个世纪,但近自朝廊,远及雨花台,碧血青燐依然触目惊心。大屠杀的事实不是容易抹去的,漫步于南京城里城外,随处都可以踏到那一个时代所遗留的残迹。风日鲜澄,绿草如茵,也总不能免去一种肃杀之感。即便是明代入最引为自豪的《永乐大典》,其实也并非出于朱棣聚众修书的雅兴。故有史家论:“靖难之举,不平之气遍于海宇,借文墨以销块垒,此实当日之本意也。”前有宋太宗修三大部书,后有清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与其说是文化优容,毋宁说是文化专制更确切。鲁迅先生曾痛陈:“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又想起长陵神功圣德碑上“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那些神圣庄严的字样,不由从脊背间透起一股凉气。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本来应该是一桩十分冷静、客观的工作,但坦率地讲,我在研读这段历史时,常常难以抑制内心的感情。虽然朱棣在民间口碑不佳,但为他说好话的历来不乏其人。《明实录》中的文过饰非者自不在话下,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也说:“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入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我以为,这恐怕应算作狷介之士对当朝现实的一种矫枉过正之语。近年来读到一些朱棣的传记,传主被刻画成一位虽然严酷却值得肯定的一代英主,似乎还是很不够的。准确一点儿说,他应该是一个卓具才能的暴君,不论从人文主义的眼光看,还是从大历史的高度看,他带给人民的灾难都要大于他的贡献。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一类暴君,过去老百姓所说的暴君秦始皇、隋炀帝大致都可归于此列。所不同处在于秦、隋皆短命而亡,而明皇朝在朱棣身后仍然得到延续。无论对朱棣持有何种看法,几乎不会有人否认他是明代政治演进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朱棣的身上,折射着一个时代的明暗和流变。这本书与其说是在为永乐皇帝作传,不如说是在书写十四、十五世纪之交的历史风云。因而我希望能以纪实手法,将朱棣作为叙事的中心,把永乐朝的重大事件联缀成篇,向读者展示出一幅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卷。这部传记不去追求人物生平的尽详尽备,而是重点描写由社会变革带来的政治冲突和文化影响在传主身上的反映,力求写出人物思想上和活动上的时代特征,写出一种活的东西,尤其是要表现出入物性格与环境、制度之间的交织与冲融。至于是否能达到这样的初衷,只有请读者来评判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以永乐朝的文治武功,朱棣必定拥有极为丰厚的史料,但检索史籍之后才感到并非如此。由于他对实录的篡改和实行文字狱的统治,不但造成史料匮乏,而且多为隐晦闪烁之语,不同史书对关键事件的记载大相径庭,这为后人治史带来不少困难。为了弥补学识上的不足,我这些年一直注意收集相关史料,了解这一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写作过程也是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十多年前所写的《马上天子》,曾在大陆和台湾先后出版,并被王天有、许文继、陈时龙先生的《正说明朝十六帝》一书列为阅读明史的推荐书目,台湾的知书房出版社也曾经再版。这十多年中,我有计划地将从前未能去过的涉及明初那段历史的许多地方去做、了一些实地踏勘,内心的感触和由此产生的思考,确是坐在书房中所难以收获的。苏州吴县藏书镇上的退休教师金云良先生带着我深入穹窿山中,寻找传说建文帝隐居的皇驾庵遗址和“皇坟”,过程颇多周折,写在书中却不过寥寥三四百字,治史之不易由此可见一斑!此书与之前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收入了大量图片。这项工作基本上是由我本人完成的。书中反映明初历史遗迹的许多照片,大都是我自己实地拍摄的;大量明初文物的照片,也是跑了许多博物馆翻拍而得。这或许也可以算做另一种检索史料的工作吧。实地踏勘常常会遇上一些有趣的事,在南京的经历便令我感慨不已。利用出差的机会,我跑遍了南京城内城外的明初遗迹。夏季南京多雨,连日来一直雷雨不断,坐在车上可见风雨交加,不知为何每到一处下车时便风停雨歇,居然一直没有挨淋,大家都说是老天眷顾。此行中只有一次例外,便是去雨花台方孝孺墓。一过木末亭,大雨便骤然而至,待雨中拜过先贤,衣服已湿透了。同行的南京市“十佳导游”丁颖经历颇多,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南京便是她做的导游,此时也不免喟叹:“这雨是老天在泣陈冤情呀!”回到家后无意翻看了一下日历,不禁暗暗吃惊:这一天恰值农历六月二十五,正是方正学遭朱棣磔杀之日!这段经历记录于此,也是一种特殊的纪念。研读和写作中,商传先生等明史界的前辈曾给予热心的指拨教诲,并提供了许多重要史料。付梓之日,芹献微微,谨志敬忱。书法家崔富春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特表谢悃。书中引用参考前辈、同人成果多有,即此一并致意。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古代通过宫廷政变夺取帝位的人屡见不鲜,而藩王从地方起兵夺得帝位的却只有永乐皇帝朱棣一人。我常说明朝永乐皇帝的凶残,远在张献忠之上。  ——鲁 迅《且介亭杂文》成祖以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移其武力以对外,凡五征漠北,皆亲历行阵,假使建文承袭祖业,必不能有此。此明一代之侈言国威者无不归功于永乐之世也。  ——孟 森《明史讲义》明朝的国威,虽以成祖时为最盛;而一切失当的措置,也起于成祖时;到后来就深受其累。  ——吕思勉《中国史》明代政治的败坏,实始于成祖时。其一为用刑残酷,其二为宦官的专权,而两事亦互相依倚。  ——吕思勉《中国政治史》“瓜蔓抄”和妻女发配,不起于朱棣,而起于朱元璋,但在朱棣手中建立成为一种血腥制度。  ——柏 杨《中国人史纲》朱棣之作为已超过他可以支付的能力,他的帝国接受了极度的负担,已近乎破裂点,他的继承人必须全面地紧缩,才能避免朝代之沦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永乐帝留给明代后来的君主们一项复杂的遗产。他们继承了一个对远方诸国负有义务的帝国、一条沿着北方边境的漫长的防线、一个具有许多非常规形式的复杂的文官官僚机构和军事组织、一个需要大规模的漕运体制以供它生存的宏伟的北京。  ——《剑桥中国明代史》

编辑推荐

《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中国古代通过宫廷政变夺取帝位的人屡见不鲜,而藩王从地方起兵夺得帝位的却只有朱棣一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篡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喜欢朱棣这个人物 传奇有能力 勤奋努力哈哈还是能够篡夺权柄成功的少数帝王之一 大爱
  •   更加深入了解那个朝代的历史。
  •   质量好,老人喜欢看
  •   内容,书页质量都不错,值得一买
  •   一直很喜欢 这下终于看到了
  •   好,十分好!
  •   很详细的朱棣成长史吧~
  •   书是比较厚重的,文字也畅顺。可,是传记吗?越看越发费解了,感觉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罗列。书中的插图像是在考古,如果去掉的话效果反而应该更好。。整篇文字好像并非特别突出篡权反叛,各种元素都有吧,没感觉朱棣老兄有什么高深莫测的文韬武略。历史就是这样,成王败寇,朱允炆有那么多机会可以赢他。这人啊要是走运,你不知道那块云彩上有雨。。绥边、《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很多皇帝都可以做;但阉宦锦衣卫之兴,酷吏诛十族例开,却足堪空前凶猛。。。
  •   业余作家想写的一个专业历史,还是有点业务
  •   时间、事件排列比较乱!看得比较辛苦!
  •     本文作者:罗琦
      
      这究竟是历史研究专著还是历史小说?
      挑灯夜读,手捧杨林先生的《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以下简称《篡明》)一书时,我不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书中对明代永乐皇帝朱棣的诸多描述,一再令人联想到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主人公——苏格兰国王麦克白,二者何其相似!
      燕王朱棣在起兵“靖难”前,身边有和尚道衍、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三人,各自为他占卜、相面,称其有“天子之相”,极大地助长了这位皇子夺取帝位的欲望与信心;而在莎翁的剧中,一开场就有三个女巫向苏格兰大将麦克白预言,他将要成为苏格兰国王,使他的野心与欲望急剧膨胀,最后做出篡位的决定。不同点在于:在戏剧中,精灵般女巫的存在主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昭示了麦克白内心潜藏的野心;而在明史中,朱棣的三位男性占卜者都参与了他的夺位战争。
      其次,朱棣作为一个藩王,从地方起兵,公然与当朝的皇帝开战,逼宫篡权,虽然在方式上不同于戏剧中谋弑君王而篡位的麦克白,但两人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驱使他们篡位的内在动力,不只是一种对权力的勃勃野心,更是一种想要成为伟大人物的远大理想。试想,既然他们已拥有超越世人的心智与武功,如果不能成为一国之君主,何以有机会成就一番旷世功业,睥睨天下?因此,这两位一代枭雄一遇到能实现自我的可能性,都紧抓机会不放,纵九死而不悔。
      人生如戏,但人生比戏剧更复杂、更微妙。相较麦克白而言,朱棣的身世之谜恐怕更是推动他终生孜孜以求的持久动力。
      作者在书中写道,朱棣的生母碽氏本非汉姓,其出身、生平几无可考,成为朱元璋的侧室后,仅八月便诞下朱棣。此事成为朱元璋心中的一根隐刺。他将碽氏打入冷宫,使她身受铁裙之刑,据说后来死得很惨。身世之谜与失母之痛,对朱棣的心理不可能没有影响,而证明自己是当之无愧的龙种——这种强烈的渴望作为一根隐线,贯穿于全书之中,从朱棣的性格到其毕生的作为与追求,乃至与三个儿子的关系等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父皇朱元璋出身草根,凭着自己的雄才大略打天下,创立了明皇朝,毫无疑问是朱棣一生效仿的楷模。他在晚年以多病之身五征漠北,最后病死在征途中,才算为其一生塑造自我的功课画上了一个句号。
      掩卷沉思,我终能确定此书的写法,虽然很像小说,但仍属于人物史传的范畴。
      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人物史传,尽管会融入作者自己的情感、想象或者推断,富有文学色彩,但其本性要求则是纪实,即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结果不容虚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当作历史来读。
      虽然作者声称自己为“非职业历史研究者”,但书中所载事件之枝叶藤蔓无不有所出处,绝无虚构,实为明史研究专著,字里行间皆可看出作者治学态度之严谨,探寻历史真相兴趣之浓厚。这些都为《篡明》一书打下了相当牢固的基础。
      由于明代文字狱的兴盛,明史中关于永乐皇帝朱棣的生平记载相对匮乏,且官修正史多为曲笔,朱棣在登基后大肆篡改实录,更造成历史真相的扑朔迷离。作者大胆质疑正史中朱棣的“圣主”形象,将正史与野史相互对照,以野史佐证和补充正史的不足,试图在全面、立体地勾勒朱棣形象的同时,去把握人物思想、活动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人物特征与环境、制度之间的交织与冲融。
      治史的对象与核心都应该是人,是活动在一定历史情境中的人。不论是探寻隐藏在事件中的因果关系,还是分辨推动历史发展的具体动机,都离不开那些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在我看来,《篡明》一书中写得最有力度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朱棣,而另一个就是他的侄子也是他的对手朱允炆。
      表面上看,文质彬彬的建文帝朱允炆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绝无类似之处,但对于政治对手的宽仁之心却颇为相似。“不杀叔父”这一信条,使他总想用议和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错过了翦灭朱棣的最好时机。夹河之战中,兵败的朱棣竟能于万军包围之中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朝廷将士相顾愕然,不敢伤朱棣一根毫毛。朱允炆此时与鸿门宴上项羽放过刘邦的心态如出一辙。于是,当我们看到南京城破,一向仁柔的朱允炆竟然不急于逃离,而是亲自仗剑斩杀了之前不忍处死的叛臣,在宫中燃起一把大火之时,相信眼前浮现出的不只是那熊熊火光与滚滚黑烟,更有这位仁柔之君悲怆、疯狂的身影。
      《篡明》一书采用了多视点的写作手法。作者在书的前半部时而以自己的身份叙事、抒情、指点江山,时而进入传主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思想情感领域,为其代言。像对“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描写,其中胜败波折、绝境逢生与柳暗花明的过程,颇见传奇色彩与戏剧性;而对朱棣登基后大肆屠杀建文遗臣的记叙,血腥中见气节,残暴中现悲壮,相互映衬。尤其是对人物动作的直观描述,类似影视剧本的镜头语言,使读者仿佛亲临现场,又像在观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连续剧,心绪难平。
      尤为可贵的是,书中收录了大量珍稀的图片,无论是历史遗迹还是明初文物,多为作者本人实地拍摄或在博物馆中翻拍所得,其态度认真严谨自不待说,更为全书营造出一种历史氛围,将读者也将作者本人引入了对时代的怀想之中。
      作者写作时过于深入情境的一个“后果”,就是不免将自己的情感带入书中。作者自知,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本应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但他研读壬午之年大屠杀的史料时,仍“常常难以抑制内心的情感”。该书后记中对朱棣有这样一句评价:“不论从人文主义的眼光看,还是从大历史的高度看,他带给人民的灾难都要大于他的贡献。”为什么?“血祭壬午”一章可以给予回答。像“诛十族”、“瓜蔓抄”这样的血腥刑罚,在民族心理上造成的创痛上至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历久难消。可以说,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其心理、行为自当是这种集体无意识沉淀之后的一种折射。作者通过明初的历史对文化专制进行如此反思,是弥足珍贵的。
      历史与戏剧,前者比后者更复杂、更宏大,甚至更有戏剧性,但却如沙中之金,隐约闪烁在时间的迷雾里。而后者却可能因着高度集中的虚构情节,在短短的时间内揭示人物丰富、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观者心中掀起情感的狂风巨浪,使人在想象中经历剧中的人生,获得情感的净化或灵魂的洗礼——关于这种艺术效果,有个戏剧术语,叫做“卡塔西斯”(katharsis)。因此,提炼出隐在历史中的戏剧性,揭示人的外在与内在整体生命,并达到“卡塔西斯”的境界,这已是戏剧或者影视剧的任务了。写到这里不免窃想,《篡明》之后,能否在不久的将来有此类影视剧作品出现?我在期待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