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勒诺•斯科纳兹 页数:256 译者:严冬冬
Tag标签:无
前言
欢迎来到——哎呦!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些父母们已经彻底变了。就连我们中那些最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人,现在也会为孩子碰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危险而整天担心得要死——从不小心在厕所淹死,到被陌生人绑架并杀害,再到不小心把电器插头吞进了肚子,似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致我们的孩子于死地。没错,我刚刚读过一份报告,上面说防止婴儿把手指伸进插座而触电的橡胶护盖可能被婴儿吞食,从而导致窒息。真是让人想不担心都不行。孩子们面临的危险似乎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我们的关注,以及随之而来的担忧。毕竟,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不是吗?然而,要履行这份责任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难,并且代价也越来越昂贵,因为随时都有新的“儿童安全产品”投放市场。有些时候,我们恨不得把孩子用安全带牢牢固定在婴儿车里,好像他们即将起飞去往冥王星一样。我们真是被逼疯了。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理由有很多,并且大部分理由都能站得住脚。可能你自己小时候受到过伤害。可能你父母是当年核战争的幸存者。可能你曾经深受种族歧视之害,担心你的孩子也遭遇同样的命运。也有可能,你已经习惯了担心的感觉,甚至觉得不担心就不舒服。或者是你看了太多以儿童绑架案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不过,你也有可能已经收购了这种感觉。或许你之所以捧起这本书,就是因为心中已经悄悄开始怀疑,你其实用不着整天这么担心。毕竟,我们自己小时候,父母只要告诉我们“天黑之前一定要回家来”,就会放心地让我们出去玩。在我们的父母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会放心地让他们坐电车和公共汽车去很远的地方。而在我们父母的父母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会送他们乘坐锈迹斑斑的破旧汽船前往新大陆,口袋里只揣着几个铜板和一小包干粮。没有人会说过去的父母们不负责任!然而今天,在生活如此富足、如此安全的21世纪,我们却会为孩子骑车去图书馆或是走路去上学而感到担心。只要我们拨不通孩子的手机,就会担心得六神无主。事实上,手机——尽管我自己很喜欢它们——正是导致问题复杂化的原因之一。我们之所以要给孩子配备手机,本来是为了避免担心。我们告诉自己:“这是为了以防万一。”然而今天,假如你跟孩子说好下课的时候通个电话,但到约定的时间却打不通孩子的手机,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担心:究竟怎么了?!我的孩子是走丢了,被拐走了,还是被什么人杀害了?所以说,手机本来是你试图用来缓解担忧的手段,结果却让你在原本不该担心的时候担心起来。十年前,你至少要等到孩子晚上没有按时回家,才会开始担心。而今天,你只要不能马上跟孩子通话,就会立即开始担心。事实上,我们一天到晚都在不停地担心:孩子安全吗?一切都还好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答案是:没有。)那么,如果我们不这样担心,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会感到很高兴。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假如我们能说服自己相信,孩子真的可以独自外出,痛痛快快地玩一阵子,然后再安安全全地回到家里来,就像我们自己小时候一样,那将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然而,我自己的亲身经验表明,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大约一年前,我第一次让9岁的儿子伊兹一个人去坐地铁。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勇敢,或是多么粗心大意,或是单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因为我的确了解我的儿子。我知道他能行,所以就让他去了。然后我在写给《纽约太阳报》的专栏文章里提到了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吧?就在文章发表的那天晚上,《今日新闻》节目制片人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是否真的像文章里说的那样,让9岁的儿子独自乘地铁出门。的确是这样,我回答。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孩子丢在车站,让他自己找路回家?“丢”这个字未免语气强烈了点,不过...没错,我的确把他一个人留在了车站。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没错。于是制片人问我,能不能到电视台去接受现场采访?当然没问题。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等待着我的将会是什么。一天之后,我在节目主持人安•卡莉对面坐了下来。她打扮得非常漂亮,但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安,或许是因为不知道该拿我怎么办吧。节目开始,她把脸转向镜头:“坐在我们面前的究竟是一位聪明的母亲,还是一位糟糕的母亲?”镜头开始向后拉,显示出...我,还有我的儿子伊兹。除此之外,还有坐在旁边椅子上的“亲子关系专家”,我很快就发现,这位“专家”来这里的目的就是“给我们上一堂课”。我快速地讲述了事情经过:9岁的伊兹(到我写这本书时,他已经10岁了)如何央求我允许他独自一人乘坐地铁,找到回家的路,不管从哪里出发都行。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令人担心,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在我们生活的纽约,一家人一起乘坐地铁的情况十分常见,并且地铁运营系统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跟“地铁惊魂”之类的恐怖片完全是两个概念。纽约市的谋杀案发案率近年来一直保持下降趋势,目前跟1963年的水平相当。或许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是这样——毕竟,自1992年以来,美国各地的暴力案件平均发案率已经下降了超过50%。所以,我认为让伊兹试着自己找路回家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绝不算危险,更不算疯狂,甚至不是很困难。我跟丈夫商量过这件事,两人都觉得孩子的确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在那个晴朗的星期天,在宽敞明亮的地铁站里,我对伊兹说出了今天的父母们已经很少对孩子说的那句话。“再见!祝你快乐!”当然,我不会让伊兹“手无寸铁”。我给了他一份地铁路线图,一张车票磁卡,应急用的二十美元,还有打公用电话用的硬币。不过,我并没有让他带上手机,因为我尽管相信他能找到回家的路,但却不敢肯定他不会在路上把手机丢掉。别忘了,他身上还有硬币呢。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都很顺利。伊兹在地铁站转乘公交车,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了家里,回来时脸上写满了自豪。之所以我要在文章里提到这件事,只是因为当我告诉他班上同学们的父母时,他们的反应全都如出一辙:你让他干了什么?!那些比较有礼貌的父母们则说:“嗯,听起来很不错,我也会让我的儿子这样做的...等到他上大学的时候。”那么——让我们回到《今日新闻》节目现场。伊兹对主持人卡莉(她已经成了我们的好朋友)讲述了整个过程有多么容易之后,她转向那位“亲子关系专家”——我现在对这个字眼充满了憎恶,因为这些所谓的“专家”存在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在我们这些父母们身上大挑毛病,强调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存在哪些错误而已。这位“专家”显然被我的做法吓坏了。她说,我完全可以用更加“安全”的方式,让儿子得到完全相同的独立体验——只要我自己一路跟在他身后,或是坚持要他跟小伙伴们一起乘坐地铁就好了。“这怎么能叫‘完全相同的体验’呢?”我问。“再说,他确实安全回来了!这就是我允许他尝试的原因,你这个只懂得在人们心中煽动恐惧的所谓‘专家’。为什么电视节目总要邀请你们这样的人,让你们把我们当成小孩子一样教训?对了,你们自己的孩子又在哪儿呢?躲在家里的床底下不敢出来吗?”当然,我并没有把上面的话全都说出来。事实上,我能说的只有“嗯,其实...”这含混不清的几个字。而且,这也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刚刚离开节目现场,我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我自己总是随身带着手机。我喜欢手机!)是微软新闻频道的人。我能不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去那里接受采访?可以。紧接着是福克斯新闻的电话,问我能不能跟伊兹一起出席下午的节目。然后微软新闻频道又打来了电话:如果我当天接受采访,能不能在周末再出席一次,讲述同样的故事?就这样,突然之间,我发现自己成了一场媒体风暴的中心。这样的经历一方面很有意思,另一方面也很吓人——因为所有人都在质疑我作为一名母亲的能力和责任心。中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和马耳他的记者都给我打来了电话。(马耳他!一个岛国!什么人会绑架那里的孩子?海盗吗?)加拿大各地的电视台都播出了相关专题节目,美国各大广播电台和家长教师协会更是趋之若鹜。报纸,博客,从《新闻周刊》到《幽默时代》的各类杂志——甚至连BBC电视台都对我进行了采访。英国人问:“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正在把孩子包在‘棉花羊毛’里?”我则反问:“‘棉花羊毛’是什么?”(后来我发现,“棉花羊毛”其实就是英式英语里“棉絮”的说法。)《观点》节目的女性观众们在投票中一致同意——这可能是该节目投票结果最一边倒的一次——我的确是一个无知、疯狂、愚蠢、冷漠、令人无比失望的母亲。不知何时,我的绰号“美国最糟糕的母亲”开始在各大媒体间流传了起来。(可以试试在网上搜索一下。)不过,这个绰号的确跟事实完全不符。我其实跟你并没有多大区别:作为一名母亲,我害怕某些东西(熊,汽车),而对另一些东西则不那么害怕(地铁,陌生人)。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让我自己患上我们这个时代的偏执妄想症——每一天、每一秒钟都保证我们的孩子处于绝对的安全之下。我们似乎相信自己不仅有责任,而且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似乎已经不再相信命运,也不相信好运气或是坏运气的存在,只相信自己能掌控一切。我只不过是发出了一个质疑的声音,质疑我们究竟有没有必要随时让孩子待在我们的视线之内,随时保护他们远离细菌、坏人、运动损伤、失望、压力、晒伤、沙门氏杆菌、小腿磕伤和其他所谓的“风险”。结果,让我惊讶的是,我居然成了所谓“自由放养”风潮的带头人。至少,这是我给这一风潮起的名字。它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对抗在今天占据主导地位的另一种风潮——父母为孩子“全程保驾护航”。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就没给孩子“保驾护航”过。我给两个儿子都雇过家庭教师,并且因为生活在纽约,所以也带他们去看过心理医生。我邀请一位橄榄球教练来参加一个儿子的生日宴会,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则是运动专用的防护牙托。除此之外,我还曾经在一年暑假逼两个儿子每天做数学试卷,另一年暑假又逼他们每天写一篇作文。当时,他们俩一个8岁,一个10岁。我当然巴不得自己能轻松一些,也让孩子们自由一些。于是,我创建了“自由放养”网站,希望能传达这样的信息:或许我们应该让孩子享受跟我们自己小时候一样的自由了。尽管我们小时候的社会环境绝对称不上完美,但至少我们的父母用不着整天担心我们遭人绑架。所以,我们今天也不应该为自己的孩子担心。这本书会告诉你,美国今天的平均犯罪率大致跟1970年的情况相当,比九十年代的犯罪高发期要低得多。我知道,你的感觉可能截然相反。我们会分析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我要说的只不过是:我们小时候有机会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有机会在没有大人参与的情况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甚至可以玩跷跷板这样“高危险性”的游戏。(我自己一直都不喜欢跷跷板。不过我还是要说:)我们的孩子也理应拥有同样的机会。网站甫一创建,立刻就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成千上万的人们给我留言,描绘他们自己的童年经历。他们说,他们的确希望让孩子享受跟自己小时候一样的自由,但却对此感到有点紧张。也有些人已经开始试图把自由还给孩子,但却不得不面临来自其他家长的冷嘲热讽,甚至公开的批判。在我们周围,父母们全都在收紧对孩子的管束,并且原因很好理解。这正是流行文化给我们造成的影响。新闻频道充斥着以儿童拐骗案为主题的节目。网上可以搜到介绍本地儿童性骚扰案件的专题站点。在Google上搜索任何荒谬的内容,例如“孩子淹死在番茄酱里”,你都会找到一大堆相关报道。(等等,似乎不是这样——我刚刚试了试。不过如果搜索“孩子 淹死”这两个关键词,得到的结果会让你晚上根本没法合眼。)而如果你鼓起足够的勇气,让孩子独自骑车或是乘公交车上学,或是独自在外面玩,那你立刻就会被来自其他父母们的口水淹没:像这样对孩子不管不顾,迟早会出大事的!这样的声音实在甚嚣尘上,让我们心中充满了莫须有的恐惧。下面是我的网站收到的一段“典型”留言:我知道,你很可能不希望你的孩子们在恐惧中成长,而是希望他们培养独立生存的能力。然而,我也觉得你教育他们的方式是错误的,因为你的做法相当于是告诉他们,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担心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里,如果孩子们不知道敌人究竟是谁、来自何方,那他们怎么能保护自己呢?他们可能遭遇的危险实在太多了,所以需要我们的保护——这正是我们这些父母的职责所在。如果你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乱跑,也懒得照顾他们,那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想想在俄克拉荷马州被绑架的那个女孩子吧。她独自一人离家不到几分钟,就被人以极其残忍的方式绑架杀害了。“自由放养”对她可是一点帮助都没有,对吧?或许写下这段留言的那位女士是出于好心,但她的文字的确只能起到煽动恐惧的作用。她留言中提到的那个俄克拉荷马州的女孩,乃是那种一百五十万分之一的意外——没错,在所有美国孩子中,只有一百五十万分之一会被陌生人绑架并杀害。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的案件有多么罕见,否则只会因为毫无道理的恐惧而让孩子和自己都不得安生。不过,我的确同意她的一条观点: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并教会他们如何避免危险发生。就像教他们在房子失火时停下脚步,按下防火卷帘,匍匐逃生一样。然后呢?你终究还是应该把他们放出去,因为那位女士犯了一个十分基本的错误:她说孩子们“可能遭遇的危险实在太多了。”事实并不是这样!世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的。陌生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好人。片面强调悲观的一面,只会让我们自己生活在恐怖片里。事实上,我们所担心的那些恐怖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根本不会发生,因为我们正生活在历史上对孩子们最为安全的时代里。好了。那么,假如你跟我一样,希望能从莫须有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于是呢?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了。我希望能帮你分辨真正的危险和不切实际的臆想,让你弄清楚究竟哪些危险需要防范,哪些只不过是商业炒作和“有关专家”们的说辞。这本书会引述大量的数据资料,对我们心中的恐惧,以及这种恐惧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终总结成“自由放养”所需要的“十诫”。至少我最初的写作计划是这样的。然而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需要分析的地方比之前预想的要多,于是只能扩充篇幅,结果“十诫”最终变成了“十四诫”。你仍然可以把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当成“十诫”来看...除此之外还有免费附送的“四诫”。第二部分则对那些你需要或不需要担心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婴儿奶瓶中的BPA污染到面饼里掺杂的生鸡蛋,此外还有一章内容用来介绍跟儿童绑架案有关的一些事实,目的是缓解你的担忧。在每一章里,我都会讲述各地的父母们如何把自由还给孩子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一个。我朋友的女儿凯瑞一直享受着“特别待遇”。她去特别的学校上学,去特别的夏令营过暑假,找特别的医生去看病。然而就在前不久,她问母亲能不能让她自己去饭店吃一顿比萨饼,就在她们生活的曼哈顿。她的话让母亲非常吃惊。“嗯...可以,但你为什么不把比萨买回家里来吃呢?”“不行!”16岁的凯瑞非常坚决。“所有人都是在店里吃的,我也要这样做!”于是,我的朋友同意了女儿的请求,凯瑞就这样独自去了离家大约几百米的比萨店。她回来的时候,尽管母亲正等在门口,但却根本没看见女儿,因为她出门的时候太过慌张,忘了戴上眼镜。就在这时,凯瑞突然出现在她面前,脸上带着明亮的笑容,给了母亲一个拥抱。“你是怎么想起要这样做的?”母亲问道。凯瑞说,她看见她的小朋友伊兹上了电视,向观众们介绍他独自乘坐地铁的经历。“我想,既然比我小的伊兹都能做到,那我也一定能。”没错。就这样,凯瑞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里,而她的母亲对世界的恐惧也缓解了不少。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像我这位朋友一样,给自己的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游荡、自己体验失败、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你用不着痛下决心,也用不着明天就逼着你的孩子独自去坐地铁。(安•卡莉就没有这样做。)你完全可以按部就班,每次只前进一小步,也可以随时停下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任何年龄都适合“自由放养”。你非常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你自己对危险和压力的接受程度。然而,如果你正在犹豫不决,就想想凯瑞的例子吧!她的母亲并没有准备好,但她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而母亲也足够聪明——并且足够勇敢——能听得进去她的请求。事实上,我自己直到开始在网站上鼓励别人“勇敢一点”之后,才终于鼓起足够的勇气面对我自己最大的恐惧——让孩子们玩滑板。自打五年前开始,我的孩子们就开始央求我允许他们玩滑板,但我一直担心他们摔伤。创建“自由放养”网站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因为我既然要鼓励别人“勇敢一点”,就得以身作则才行。长话短说:孩子们玩了几次滑板,就感到厌倦了。(太棒了!)所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历险——玩滑板,独自乘坐地铁,轮流去倒垃圾——都没有对我的孩子们,10岁的伊兹和他12岁的哥哥莫利,造成什么明显的影响。至少我到目前还没看出来。不过我坚信,幸福和成长来源于行动。创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追求独立的过程。只有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才能树立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这就是我的目标,或许也是你的目标:把必需的东西教给孩子们,然后尽量不去出手帮助他们。毕竟,我们不可能永远替孩子代劳。我们的任务是把他们培养成有能力、负责任、能够独立生存的人。我不敢保证“自由放养”能够立即让你的孩子收受益,但我敢说,我们心中的恐惧早就已经与事实严重脱节了,并且在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该是时候让孩子们享受“正常”一点的童年了。有人说,改变的第一步在于认识到你的确打算做出改变,至少是一点点,所以恭喜你翻开了这本书。希望你能继续读下去。(这本书能帮你的也就是这么多了。)跟我一起加入“自由放养”运动,你绝对不会后悔的。准备好了的话,我们随时都可以开始。
内容概要
《放养孩子》讲述了我们为什么不敢让孩子自己走路或坐公交车去学校,而是必须每天都开车接送他们?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给孩子打手机,询问他们的一举一动?为什么孩子大学毕业了、成家了,却成了“啃老族”? 今天,孩子似乎成了父母的个人档案卡,父母的一切成功与失败都会被记录在上面。能否把孩子养好,成了公众评价父母的主要依据之一。于是父母们普遍认为,自己有能力也有责任全程控制和安排孩子的生活。 《放养孩子》作者勒诺•斯科纳兹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全程保驾护航”吗?她以中肯实用的“十四诫”告诉父母们: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远没有遭遇任何风险的机会,恰恰才是最大的风险。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把需要的东西教给孩子,然后给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闯荡、自己体验失败和自己赢得成功的成长历程。 假如没有摔跤的心理准备,那你的孩子永远都不可能学会骑自行车。如果不让孩子经历风浪,他们就不会有独立面对风浪的勇气和能力。
作者简介
勒诺·斯科纳兹,小时候的生活平静且自由。今天,她正努力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享受到相同的自由。在让9岁的儿子独自乘坐地铁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她被称为“美国最糟糕的母亲”。但她坚持“放养孩子”的养育方式。
书籍目录
引言 让孩子们出去玩吧,真的!第一部分:自由放养十四诫 第一诫 不该担心时不必担心:告诉孩子如何分辨玩伴和杀人凶手 一位歇斯底里的母亲 父母亲眼中的“危险世界” 父母对危险的恐惧来自哪里? 第二诫 关掉电视:不要相信新闻和法制节目的夸张说辞 法制类电视节目强化了父母担心的本能 全天候新闻节目的收视法宝——走失的孩子 安全专家口中的“常见案例”几乎很少发生 第三诫 远离所谓的“亲子专家”: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让准妈妈们受尽折磨的《孕期完全指导》 《斯波克育儿经》Vs. 《街上最快乐的孩子》 父母们对“专家建议”的严重依赖性 理性分辨“可信信息”和“危言耸听的怀疑论” 相信自己,聆听孩子的想法 第四诫 理性选择“婴幼儿安全用品”:保护孩子亲身体验世界的天性 婴儿不需要膝垫也能安全地爬行 让孩子的童年远离商业化的干扰 第五诫 别像律师那样思考:有些风险是值得冒的 一次“密不透风”的露营活动 为“以防万一”的思维方式所累 一个“凡事都只做最坏打算”的世界 第六诫 不要理会别人的指责:你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谁才是负责任的母亲? 信任自己,信任孩子 第七诫 吃掉糖果:把万圣节的快乐还给孩子们 万圣节的糖果真的会有毒吗? 孩子们失去了万圣节搞恶作剧的乐趣 “万圣节危险论”背后的商业运作 第八诫 向父辈和祖辈学习:让孩子尽早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有责任心地长大 昔日的儿童节目与今天的“少儿不宜” 我们对“孩子”的定义标准 我们祖辈的童年和我们孩子的童年 帮助孩子成长为积极健康的“大人” 第九诫 与世界接轨: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父母的养育方式 跟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孩子是最快乐的 13岁的孩子可以做些什么? 孩子们向往独立和自由 掌握好“监管孩子”与“给孩子自由”之间的尺度 检视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第十诫 大胆一些:别让自己患上“控制孩子强迫症”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控制孩子的欲望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一:担心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二:24小时开机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三:试图控制一切 缓解自己的控制欲,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技巧 第十一诫 彻底放松自己:养育孩子只是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不要紧张!父母是可以犯错的 基因与养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孰大孰小? 额外的早期教育并不会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 孩子的表现成了公众评价父母亲的标准 第十二诫 坦然接受失败:允许孩子放弃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情 成功人士都是经历过大失败的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钢琴家 失败意味着又一次新的成功机会 不上特长班,孩子将来的生活也会很美好 第十三诫 允许孩子玩吧:游戏能让孩子身心更健康地成长 玩耍对孩子好处多多 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乐趣?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十四诫 听听孩子怎么说:孩子需要的是信任,而不是过度保护 特殊的“独立作业” 100 支持孩子独立探索和认识世界 做一个充分相信孩子的父母第二部分:自由放养行动指南 行动指南一 世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逐一检视那些让我们担心的事情 被动物吃掉……金属球棒……吸血蝙蝠……奶粉喂养……婴儿奶瓶中的BPA物质……手机与脑癌……被食物噎住而窒息……咳嗽与感冒药……婴儿车……吃雪……细菌……万圣节糖果……网上交友……含铅油漆与含铅玩具……塑料袋……游乐场与操场……池塘、游泳池、浴缸与马桶……生鸡蛋……校园枪击案……溺爱……常温三明治……婴儿猝死综合征……防晒霜、维生素D与软骨病……青少年性行为……跟大自然亲密接触……走路或乘公交车去学校……动物 行动指南二 如何跟陌生人打交道:教会孩子在遇到坏人时的求助方法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是一条无用的忠告 真实的犯罪率数字和家长们悲观的思维方式 教会孩子应对坏人的技巧更重要 养育一个开心、自信、懂得照顾自己的孩子结论 一个“无法名状的问题”以及它的解决方案:放养孩子
章节摘录
这一道理对控制权也同样适用。你不可能彻底控制一切。要不然,你该怎么应用这种权力呢?假如有一天,你幸运地遇上了一个许愿精灵,她让你拥有了在几个星期之内彻底控制一切——你的孩子,他们分配时间方式,他们的学校——的能力。或许还包括孩子接听电话的方式。于是你就用这种控制能力来确保你的儿子进入学校的橄榄球队。简直像魔法一样!(因为这本来就是魔法。)比赛开始。你的儿子跟一个一百多公斤的大块头对冲,结果“嘎嘣”一下,他的腿骨折了。天哪,你的控制能力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是你选择读档,然后让你的儿子故意在大赛那天缺席,这样他就不会出事了。不错,控制能力确实好用!但因为错过了这次骨折事故,所以你的儿子没有像原本命中注定的那样被送到急诊室,在那里,他本来会迷上医疗方面的事情,决定将来当一名医生,最后通过努力进入加蓬的艾伯特•史怀哲医院工作。或是至少成为一名药物研究专家。于是你再度读档,让他不要错过这次机会,但等到他回到学校里时,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关键的一节英语课,最后因此而差一分没能考上大学。那么,你的控制能力究竟算不算是发挥了作用呢?真是个复杂的问题。幸好,这样的事在真实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否则我们早就都被逼疯了。然而不幸的是,我们许多人追求的都是这样的控制能力。有一种观念认为,只要我们能足够关心孩子的生活,替他们制定合适的计划,做出正确的决定,那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这一章将会告诉你,为什么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控制”其实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想象而已。越是追求全方位的控制,就越会让我们焦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控制欲显然是不必要的。就算我们真能解决孩子碰上的所有问题——或是避免这些问题出现——这样也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我们会导致孩子无法独立,无法树立充分的自信。如果我们不让孩子经历风浪,他们自然不会有面对风浪的勇气。
后记
另一个“无法名状的问题”——以及它的解决方案“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深埋在美国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从未被说出口。这是一种奇异的悸动,一种难以满足的感觉,一种令孩子们痛苦的渴望...每个生活在郊区的孩子,都要独自面对这个问题...他们甚至不敢在心中问自己:一切都结束了吗?”这段话原本是《女性的奥秘》一书中的内容,这本书曾经掀起过一场思想革命。我只不过是用“孩子”两个字替换了原文中的“女性”和“妻子”而已。或许你还记得,《女性的奥秘》让我们第一次注意到那个“无法名状的问题”——为什么家庭主妇们会感到如此无聊。她们觉得自己应该从家庭环境的干净整洁中得到充实感与满足感,并且她们中也的确有些人是这样的。然而,另一些人则不甘于待在家里,希望能到外面的世界去,让她们的能力和天分得到应用。她们希望能被人当作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来对待,而不是无助的小猫咪。但在贝蒂•弗里丹撰写《女性的奥秘》的1963年,也就是美国的女性们卷起袖子,拧紧轰炸机上的每一枚螺钉,最终协助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二十年后,她们得到的回答是:亲爱的,你们在想什么呢?外面的世界是属于男人们的。对你们来说太危险,太艰难了。你们所能想要的一切,在家里都能找得到。所以就待在家里吧。安安全全的。不要出来。这正是我们今天对孩子们所说的话。当然,成年女性和年幼的孩子们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二者面临的情况却非常相似:都是社会上的人们普遍认为,外面的世界对某一类人实在太危险了,尽管在此之前,这类人在外面的世界里一直过得很好。现在,这一类人则被告知,他们不能到外面的世界里去,不能独立去做任何事情——并且这是为他们好。我在这本书里已经反复强调过,今天孩子们的生活跟我们小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认识的所有中年人都会在某个时间开始说:“想当年...”这正是中年人的身份标志。就跟他们逐渐隆起的啤酒肚一样。无论如何,我还是要说:想当年,孩子们的确都是自己走路上学。父母们不会开车去公交车站接他们回家。孩子们的确都自己在公园里玩,旁边没有成年人照看。他们也的确会一直玩到天黑。然而,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在美国,在所有英语国家都是如此。澳大利亚的孩子如果独自乘坐公交车,就会迎来人们惊讶的目光。加拿大的孩子们整天坐在家里玩游戏机。我曾听一位爱尔兰的父亲说,他让自己11岁的孩子独自在附近的公园里玩,结果一位住在附近的母亲决定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来他家里做客。她认为这位父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英国的《每日邮报》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是“孩子们如何在四代人的时间里丧失在外游玩的权利”。记者对四世同堂的一家人进行了采访。88岁的曾祖父乔治在8岁的时候经常独自徒步十公里的路程,去他喜欢的池塘钓鱼。63岁的祖父在8岁的时候经常在离家两公里的树林里玩。他的女儿8岁的时候每天独自走过一公里的距离去坐公交车上学。而她8岁的儿子则每天由母亲开车送去上学。家里人不允许他离开家所在的街区,而他的小伙伴们也是一样。许多小伙伴甚至被禁止离开自家的院子。我在圣诞节的时候收到了一封美国孩子的来信:“我已经15岁了,但却完全没有自由。我只能在家里和后院里活动。我甚至不能走到门口的人行道上——否则就可能会被‘绑架然后杀害’。我过去还可以走路去做公交车,但爸爸说那实在太危险了,于是就每天开车送我去车站(走路只需要五分钟!),最后直接改成开车送我上学。今天,玩了两个多小时游戏之后,我走下楼梯,发现除了吃东西和看电视之外,我实在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游戏,电视,垃圾食品,这就是我生活中全部的乐趣。寒假才刚开始半个星期,这样的生活就已经开始让我感到极度无聊。假如我将来有孩子的话,我可绝不希望他们生活得像我一样。”没错,这就是那个“无法名状的问题”。童年本来应该是探索世界的年纪,不是像个囚犯一样被关在家里,透过DVD光盘、视频游戏或是车窗远远观看外面世界的年纪。“看见了吗,亲爱的?那是一片树林。你知道‘树林’两个字怎么写吗?”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充实的童年,但我敢保证,你自己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当中,肯定有很多都是你自己独立去做的。没错,这几个字就是孩子们最有威力的魔咒:“我自己做的!”该是时候把这句魔咒还给我们的孩子们了。给孩子们自由,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能谈论的话题,尽管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不比二三十年前更危险。攀爬架下面的地面并没有变得更硬。公交车站跟家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变得更远。犯罪率跟我们小时候相比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许多。所以,今天的孩子们究竟为什么无法享受跟我们小时候一样的自由,绝不能从客观情况上找原因。今天的孩子们需要一次解放,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庭主妇们一样。然而,跟家庭主妇们不同的是,孩子们没法自己解放自己。尽管我很愿意看见孩子们自发组织集会,提出抗议,当众焚烧婴儿膝垫——或许这最后一件事他们真的会做——但要让他们的童年恢复正常,还是要靠我们这些父母的努力。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自己心中的恐惧有多严重,而又是多么荒谬。例如,就算在国家自然博物馆里,我们都会提醒孩子们:“赶快跟上,待在我身边!我可不希望你们被人绑架!”这样的态度正是我们必须克服的。我们也必须克服对孩子遭遇失败的恐惧。他们用不着把每一天、每一分钟都用来追求“成功”。他们用不着成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或是钢琴家,也一样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而如果他们真的在球场上失败了,也用不着别人给他们发奖。一位中西部的父亲不得不对女儿小心地解释,她从足球赛场上拿回家的“第二名”奖章究竟是什么意思。在足球比赛中“赢得第二名”,就意味着你输掉了比赛。我们必须克服对大自然的恐惧,允许孩子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即使他们会擦破膝盖和手肘,有时还会被虫子咬。尽管我的一个儿子曾经中过毒常春藤的毒,一条腿肿得像面包,我仍然坚持这样的看法。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电视节目的用意就在于让我们感到恐惧和恶心,从而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许多节目在这两方面都很成功,我们不应该让它们轻易得逞。我们必须学会抵制那些耸人听闻的“专家”,包括我们身边那些以专家自居的人。“看哪!我刚刚发现,(某种东西)对孩子/婴儿/哺乳期的母亲/宠物极度有害。”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时代,法律、医学和多种多样的预防手段都在保护我们孩子的安全,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时代都要全面。我们必须学会提醒别的父母们,之所以我们要还给孩子自由,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外面的世界,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一个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要比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更加安全,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下。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教他们如何安全骑车,如何对付坏人,如何解读交通灯的信号,如何向陌生人求助,如何应对失败与失望,如何不依赖父母或者其他人,自己去面对这一切。我写下这一段话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因为我刚刚接到了警察的电话。就在今天上午,我让10岁的伊兹自己坐了半个小时的地铁去朋友家里玩。乍看起来,我似乎没有从上次的事情中得到教训,然而伊兹的朋友和他的父母就在另一头的地铁站等他,并且他已经这样做过许多次了。他乘坐的线路是一条直线,中途不用换乘。然而这一次,列车员觉得10岁的孩子绝对不应该独自出门,于是打电话报了警,在我儿子下车的车站截住了他。警官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把真实情况告诉了他:我们曾经打电话问过地铁管理部门,究竟多大年龄的孩子才可以独自乘坐地铁,结果对方的答复是“没有任何规定”。警官说没问题,祝我圣诞快乐,因为今天是圣诞节。然后伊兹就跟他的朋友一家走了。然而,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一个10岁的孩子哪怕是做一件像独自坐地铁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会引起人们的惊恐,甚至把警察招来。后来我专门查了相关的明文规定:8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独自乘坐地铁。不错的规定。孩子的独立原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不知你是否还记得第一部分第八诫中的那个意大利孤儿洛科:他11岁时跟小难友一起从奴役他的老头子那里逃了出来,被一户渔民收留,直到16岁时两人前往美国为止。当时肯定不会有哪个乘务员会因为他独自乘车而去叫警察。当年的人们知道的事情,似乎我们今天已经忘了。孩子们可以拥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孩子们可以拥有自由,可以对自己负责,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听凭我们的摆布,就像养在笼子里的鸡。随着观念的进步,我们今天已经懂得,把鸡从笼子里面放出来散养,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自由放养万岁——这句话对我们的孩子同样适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关于如何养育独立、健康、自信的孩子,勒诺•斯科纳兹告诉父母们: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尽情玩耍,教给他们独立生活的技巧。今天,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恰恰是这样的成长过程。——黑幼龙 《慢养》、《慢养2》作者 本书有些许理想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对让父母们普遍存在的“控制孩子强迫症”进行了适时纠正。本书语言风趣、观点独到、极具说服力。勒诺是一位非常聪明的母亲。 ——斯波克,“育儿之父”本书堪称我读过的亲子教育类书籍中最好的一本。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勒诺务实的写作风格,还因为她表达了父母们的心声。现在如何为人父母的建议数不胜数,勒诺却让我们回归原初,依靠常识去养育孩子。——一位为人父母、深有感触的读者
编辑推荐
《放养孩子》编辑推荐:好父母懂得给孩子独立的成长空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