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出版时间:2010-12-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陈志武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前言

财富是个永恒的话题。在我的老家湖南,大部分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把老少留在家乡,自己出外打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只能获得一份糊口的收入,没有剩余财富,在温饱的边缘上活着。而在世界另一个半球的美国,比尔·盖茨每天也早出晚归,但他不仅吃住都不愁,而且财富超过500亿美元,即使他什么都不做,每年的投资收入也有50亿美元或更多!财富水平为什么这么千差万别?难道剥削真的是贫富差距的根源?在今天的世界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要坚持“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那又是什么呢?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过去人还是现代人,只要进取心是人之本性,财富话题就会令人着迷,而且永远会令人着迷。在这本书中,我们就谈谈财富这个话题。今天,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的确是史无前例的高。按照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的估算,从公元元年到1880年,世界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444美元(以1990年的美元为基准)上升到900美元,花了1880年才增加了1倍;而从1880年到1998年,世界人均GDP却增加了5倍多,从900美元上升到5800美元。中国的经历也类似,从公元元年到1880年,中国人均GDP从450美元上升到530美元,近2000年没变!尽管从那以后中国社会动乱不断,但随着晚清洋务运动的深入,

内容概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地大物博”的国家并不一定拥有最多的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重要的是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钱”。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以今昔对比和中外对比雄辩地证明了几点:勤劳只能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而创造财富有三个维度“深度”、“广度”、“长度”。这三种维度分别对应“勤劳和技术创新引发的单位时间生产率的上升”、“市场开放导致单位物品价值量上升”以及“良好的证券市场将未来收入现期化”。而三大条件的实现,则有赖于明晰的产权保护和开放的市场体系。这三大条件一起实现,才能使财富的创造最大化

作者简介

陈志武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2000年,在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中,名列第202位(在前1000名中,仅有19人来自中国)。2006年,被《华尔街电讯》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1990年获得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聘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1998年创办Value Engine(价值引擎)公司,2001年与两个合伙人创办了Zebra对冲基金公司。
  先后出版了《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金融的逻辑》、《24堂财富课》,《陈志武说中国经济》等著作,其中《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获年度财经图书大奖,并被多家媒体推荐为当年最值得珍藏的财经图书。
主要研究方向:市场监管、资本市场、证券投资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与组织战略、股票定价等。

书籍目录

自序历史与财富 资本全球化的奇迹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数”说“改革开放”165年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财富、资本与价值观念制度与财富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农业发展的极限 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 贸易保护主义会把中国带回哪里?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产权与财富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国营,还是“还产于民”? 国有制和政府管制真能促进平衡发展吗?收入机会 的政治经济学? 为什么产权明晰可减少环境污染? 农村土地所有权明晰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私人产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不能以房产调控名义摄取私人产权开放与财富 跨国产权秩序的历史变迁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单极”还是“多极”秩序? 中国跨国公司如何“跨国”? 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因当然很多,在这里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大原因自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按照中国政法大学丛日云教授的话说,过去二十几年的改革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给老百姓应有的自由谋生空间。这些年的经济成就表明,这么简单的一点制度改革便能释放出如此多的经济动力,稍微放开一点私有产权就能带来如此大的激励!施正荣为自己创业,效果就是不一样!中国的开放不可或缺,没有开放,无锡尚德的太阳能设备就无法出口,就不能出口到德国、日本和西班牙。但是,单单是中国一相情愿地开放还不够,在中国海军、空军实力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让载满尚德太阳能设备的出口货船在公海里、在目的地社会中畅通无阻,不被海盗抢劫,不被当地暴民无理乱杀,世界秩序还必须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而不是野蛮暴力当道。想当年西班牙、荷兰以及后来的英国人从事跨国贸易的时候,他们在各地面对的是异质文化、异质制度、异质社会,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没有保障,他们只好求助于原始的野蛮暴力,以此来保障自身的安全。那时的跨国贸易成本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等中国1978年开放时,经过近500年的构建和演变,世界秩序已经不再以野蛮暴力为基础,不仅原来没有法律或者法治的国家已基本建立了法治体系,而且各国的法律、政治制度已经相当的同质化,大致都基于英美法系或大陆法系。特别是在商法、公司法和证券类法律方面,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各国基本都在仿照美国的相关法律。各国制度的同质化趋势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哈佛大学的福山教授下结论说这是“历史的终结”,既然大家都在采用类似的制度,以后就没有什么异国历史可言了!制度的同质化使各国的商业贸易与合同规则越来越趋同,使跨国贸易成本大大降低,使跨国市场加速深化。结果是,不论尚德是在无锡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它生产的太阳能设备都可以卖到世界的任何地方,而且整个交易、运输过程的成本很低,让尚德的出口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因此,制度同质化是尚德奇迹的第二大原因。第三大原因是在资本全球化带动下的“西技东渐”。换言之,尚德的发起和快速增长靠的是现代工业制造技术。今天中国经济得以奇迹般增长的工业技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得追溯到鸦片战争和之后的洋务运动,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后的开放以及资本趋利的本性,到2001年时,中国工业化的程度可能也不会高。正是国际资本的趋利动力,把西方自178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成果逐步带入中国,中国今天才有可能成为工业化国家,尚德才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之一。我们可能会指责国际资本的趋利本性,但退一步想,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谁会免费把工业技术送来呢?当然,最后还需要国际资本市场的支持,如果没有创业投资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对尚德上市前的投资,尚德的上市可能不会那么成功,其规模也难以增长得那么快。特别是在纽约上市之后,尚德的融资渠道被大大拓宽,出口的市场地位、行业地位得到空前的稳固。所以,是各国制度的同质化、资本的全球化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像尚德这样的经济和财富“奇迹”。“数”说“改革开放”165年前的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对外开放,开启了漫长的现代化历程。从洋务运动、走向共和到“五四”运动,再到1978年邓小平的“新”改革开放,其间经历了多次中断,但最终都没能阻止资本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到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化的主角之一。“西风东渐”165年,结果到底如何?虽然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已不是问题,资本全球化和制度同质化显然已经带给中国翻天覆地的正面变化,但我们还是想通过具体数据或事例,对这种变化进行量化,以便更清楚地理解其在过去一个半世纪对中国的影响。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说到经济学理论,我没有办法跟那些经过严格理论训练的人相比,比如钱颖一,许成刚、陈志武、白重恩等,他们常常能用现代经济学的源流把事情说得很清楚。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改变中国目前国富民穷的状况,一方面可以减税,另一方面,就是陈志武教授所讲的,要改变资产配置。  ——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陈志武教授的著作深入浅出,说理透彻,把财富创造的制度基础讲得很清楚,是难得的通俗经济学读物。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秦晖陈志武教授具有健全的政治经济学视野,这样的视野在国内经济学术界是少见的。他对纷繁的现实进行了技术经济学的逻辑分析,进而进行了法律与政治的分析,从而更为准确地解释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甚至连基本的安宁也无从享有。  ——独立学者,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陈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财富增长的制度性内涵,使我们明白,仅有个人的机遇和聪明才智是不够的,在勤劳和富有之间还有一座必须建造的桥梁——好的市场经济制度。  ——著名财经媒体人、《财经》杂志主编 何力

编辑推荐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新版)》:今天的世界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不是勤劳.那又是什么呢?创新让我们“赚生产的钱”!开放的市场让我们“赚世界的钱”!证券投资让我们“赚未来的钱”!“年度财经图书大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为您解读财富创造的根本!年度财经图书大奖获奖图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5条)

 
 

  •   勤劳只能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而创造财富有三个维度“深度”、“广度”、“长度”。
  •   这一段时间在当当买了很多书,正在看,作为不是一个学经济学的外行,也想深究一下为什么勤劳的中国人不富有,感觉此书写得深入浅出。以前总是听身边的人嘲弄中国人爱存钱,现在总算有点明白中国人存钱的理由了。另外这本书的印刷和纸质都不错。
  •   陈志武,华人经济学家的骄傲
  •   深度解析了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问题的根源,引发大家的深思
  •   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从古到今详细说明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作者知识丰富,资料详细,是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
  •   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值得深思,不可不读!
  •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   很好的解释了中国人为何勤劳而不富有
  •   陈志武教授是我个人认为写经济类书籍中国人里最好的教授之一,值得一读 深入潜入,言简意赅
  •   学习经济学常识的好书,陈志武先生的泣血之作,值得用心研读!
  •   如果所有中国经济学家都有陈博士这样认真态度研究中国经济,并白话告诉老百姓,那就是老百姓的福
  •   勤劳而不富有的背后是什么?
  •   陈志武教授的著作“深入浅出,说理透彻”,这本书很值得大家一读,5分好评!
  •   赚生产、世界、未来的钱
  •   书很赞,纸质量可以,很喜欢陈志武教授的观点。
  •   每次读陈教授的书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惊喜,不可多得的独立思考和公正客观的视角看中国人民财富发展历程
  •   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   作者是当代中国难得的经济学顶尖学者,他用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方法跟读者分享对当前中国大陆经济问题的深刻分析。成制度经济学一家之说。
  •   陈志武先生的书永远值得一赞!
  •   经典之作。值得买。陈志武表达能力超强。
  •   陈志武的书有一个特点,文字都用得很通俗,没有什么文采,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更让人能理解。
  •   将世界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易懂,初学经济学者阅读。
  •   以前对陈志武有偏见,读了书之后.有所改观
  •   这也是一本不错的书,我喜欢陈志武的作品
  •   陈志武是真正的大师!!!
  •   在对外经贸大学上在职研究生课程的时候老师推荐的书目之一,果然是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好书!后又推荐给爸爸看,也是一口气读完且意犹未尽。作者用非常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论证方法解毒中国经济。以我浅薄的经济知识、普通人的常识来看,核心问题就是“制度资本”和“产权保护”两个核心词。
  •   每个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都有创造富裕生活的欲望,但是要有正确的法律、制度以及机制保证欲望的合理实现。选择的道路有两条人治和法制,希望社会别走的太偏了。
  •   蛮有意思的,学点经济学,对自己的观念、思维有帮助
  •   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使本没有多少经济学知识的我,也能感觉身受其益。
  •   对经济学、经济学感兴趣的朋友都应该读读
  •   国家的治理最重要的是政治、经济、军事、人事。看这本书能明白经济上的事,哪怕你不是学经济的,也可以看懂。好书大家分离。
  •   中国人可以很富有的。
  •   买回来一直忙于工作应酬,暂时还没看。等看完&;ldquo;金融的逻辑&;rdquo;一定细细品味。
  •   看过金融的逻辑后又买陈老师的书,毕竟是数学专业出身的典型理科生,把经济原理讲的那么清楚,逻辑严密,思路清晰。适合非经济专业的读。
  •   慕名前来,还没有开始看,不过看了《金融的逻辑》应该是不错的
  •   推荐给更多为幸福生活奔波的中国人读一读。
  •   看到微博推荐的 所以买了这本。价格不便宜,不过这种书定价一般都会比较高,当当折扣价还算可以。 印刷清晰,收货完好。不错
  •   改变我们一生经济观念的书,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努力去开拓创新,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
  •   陈教授的肯定不错
  •   陈教授的书很喜欢
  •   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制度资本”这个概念利刃一般直戳心窝。
  •   我不知道这么说!只能说是一个社会现实?
  •   有深度的一本好书,值得大家一读
  •   读了很有启发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   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但是目前自己还没看懂。
  •   从宏观上上分析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相当到位。
  •   观点十分好,说到位了。很值得政府参考。
  •   导师推荐要读的,朋友说很好
  •   中国的国富论!
  •   一直想看,但是没时间,现在终于可以好好看了。书中的内容非常好,现实。
  •   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因为它值得人们去思考!
  •   看了以后,很多问题焕然大悟,值得一看
  •   优惠活动买的,书不错,值得一看
  •   观点新颖,值得一读!
  •   很不错的书,值得深思。
  •   文章很好。观点精辟,值得深思。
  •   很不一样的视角,不错,值得一读。
  •   写得不错。能够帮助读者看清一些迷局,值得一读。
  •   真心不错,值得一看
  •   很有意义,很有深度
  •   总体来说语言简单易懂,好理解。思路也挺明确的
  •   这个书很好的,推荐一下
  •   一语惊醒梦中人,良心学者
  •   的确是不错的书籍,观点有见地,是一本十分难得的经济类读书。
  •   好,开拓思维,让我们学到浅显的经济道理
  •   陈老师的书的书不用多说了吧,当的那个送货很给力!
  •   说了大实话
  •   一早想看这本书了,出版就马上买,内容一语破的。
  •   这个商品不错,这个读的有点晚了,应该要两年读
  •   这是一个社会现实,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   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认识自己
  •   全社会的人都可以读读,改变思考方式。
  •   比想象中要薄些
  •   印刷和纸质一般
  •   真的不错,促销的时候买很划算啊,以后还会在当当上买东东,
  •   很不错,受益匪浅。。
  •   很好的一本书啊值得一读啊哈哈哈
  •   太有意思了。应该好好看看。。。别错过了
  •   深刻的解释了很多我们不明白的道理
  •   还在读,后续会发心得
  •   挺好 同学很喜欢
  •   哥哥很喜欢。
  •   逻辑性差点
  •   刚拿到书。还不错。
  •   沉默、苦恼&…………………………………………………………………………!!!!!!!!!!!!!!!!!!!!!!!!!!!!!!!??????????????????
  •   喜歡陳志武寫的書,推薦!
  •   也没仔细看
  •   我和老公都很喜欢这本书
  •   朋友介绍的,翻看了一下,感觉不错,慢慢再看
  •   浅显易懂。受益匪浅。赞!
  •   有点折损
  •   陈教授的书很不错
  •   读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新版)后的深刻感受
  •   书的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为什么中
  •   送人的,应该还不错吧。
  •   读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新版)后感悟
  •      断断续续两周的闲暇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在仅看名字的时候,以为作者会注重写人名不懂得投资和资源配置,而热衷于高风险的投机活动,像昨天新闻里说“河北保定会承接北京的部分政治事物,而引起的房价大涨”,然后看完之后才发展,陈教授所站在的高度不仅在国内本身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众多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本书从多方便阐述了当前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解决之道。
       作者主要从资产和财富、产权、政治制度对产权的保护三方面说明国内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资产和产权不仅是看得见的有型的物质,当然还包括无形的如知识产权、专利等,在无形资产的保护方便现在国内还比较弱,做的不够好,这也是对外资吸引的一个障碍。
       谈到对外资的吸引时,作者站在中间人的立场,分析了外资最关系的问题:成本控制、产权保护、和资产安全性。其中成本控制是中国改革开发30年以来,能大力吸引外资的内在因素是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其次,在产权保护方面,由于外资对中国的不了解,以及中国政治制度的指定政策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的担忧,导致外资进入时存在担心。担心出现因为政治制度、政策、以及民族主义,引起的没收资产。
       的确能看得出,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逐渐减弱(相比于其他第三世界如越南印度等),中国政府已经看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在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分析了自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来的全球化,几个重要大国全球化之路的心衰繁荣,从以前西班牙、法国的直接殖民掠夺,到日不落帝国的注重制度建设和保障投资的经济政策,再到美国主导的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为主体的全球化发展,得出来此前晚清和民国时期开放失败的原因,以及新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遇到的际遇。
       最后,作者对各国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回顾得出,中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发展要依赖于当前美国所主导的单极秩序,中国需要完善自己在制度上的保护,中国更需要参与到世界的潮流里维护当前秩序。
       整本书看完后,可以归结为三点:资产与产权保护、政治制度保证制定政策的有效性,熟悉全球化的规则并参与到建设和维护之中。
       本书值得推荐,浅显易懂。
  •      每次读不同大家的著作,总能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本书运用历史的眼光,把世界各国历史的走向,为什么那么走,进行深入剖析,从经济的视角,发现他们成功或失败的普遍规律,以史为鉴,中国怎样走才能继续繁荣。
       作者指出要想继续保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必须依靠制度改革,产权改革,与世界开展贸易。觉得自己的眼界一下子打开了,对自己而言,觉得应该有机会还是要到外面走走,多学习,多读书,眼界不同,思维也会不一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