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丹·艾瑞里 页数:246 译者:赵德亮
Tag标签:无
前言
人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你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直到今天,我还没碰到一个从不拖沓的人。遇见麻烦就往后拖,“明日复明日”的现象随处可见—无论我们怎样痛下决心、自我克制,一次又一次痛心疾首地矢志自新,但是克服拖沓恶习实在太难,难得无法想象。我想通过我本人的一段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怎样才能战胜拖沓恶习。我18岁那年,遭遇了一次可怕的事故。一颗镁光照明弹在我身边突然爆炸,造成我全身70%的皮肤三度烧伤(事件经过我曾写进《怪诞经济学》一书中①)。更倒霉的是,住院3个星期后我在输血时染上了肝炎。无论什么时候,肝脏染上恶性病毒都不是好事,况且我当时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这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肝炎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耽误了我的烧伤治疗,我全身很大一部分皮肤移植产生了排异反应。更糟糕的是,医生无法确诊我患的是哪一种肝炎。他们只知道我患的既不是甲型肝炎也不是乙型肝炎,但到底是哪一型肝炎无法确定。后来肝炎病情勉强得到控制,但依然时好时坏,不时发作,给我的身体机能造成巨大损伤,因而延长了身体痊愈的时间。8年以后我读研究生时,肝炎复发,病情严重。我到学生医疗中心检查,经过多次抽血化验,医生给出了诊断:我患的是丙型肝炎,这是不久前刚从已有类型中分离鉴别出来的。虽然我浑身难受,却仍把它当成一个好消息。第一,我终于知道我患的是什么病了;第二,当时还处在试验阶段的一种新药—干扰素—对治疗丙型肝炎可能有很好的疗效。医生问我是否愿意作为志愿者参加干扰素疗法的实验研究。面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危险,以及丙型肝炎可能引起的早逝,尽管新药实验有风险,两害相权取其轻,对我来说,志愿参加该药的临床实验明显利大于弊。治疗的第一阶段需要每星期3次自我注射干扰素。医生警告我注射后会有副作用,会出现感冒一类的症状,包括发烧、恶心、头疼,还有呕吐—不久后,我发现他说得非常准确。不过我已经下定决心根治肝炎,从此以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每个星期一、三、五的晚上,给自己规定并实行了“雷打不动”的操作规程:回到宿舍以后,从药品柜里取出注射器,打开冰箱,按规定剂量抽进干扰素,把针头扎进大腿。然后,我就躺进大吊床—这是我在那间阁楼一般的学生宿舍里拥有的唯一好玩的家具—躺在上面我可以正对电视机屏幕。我在吊床下面放着一个可以随手拿到的桶,因为过一会儿我准会呕吐,我还预备了一条毯子以便发烧感觉冷时盖上。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恶心、发烧、发抖、头疼等症状一一出现,再过一阵我就睡着了。到了第二天中午,我觉得多少好一些了,再回学校去进行研究项目。我和参加实验的其他病人一样,不仅需要长时间地与药物副作用作斗争,同时还要艰难地面对自己的拖沓恶习和自我控制问题。注射干扰素那天就是我的受难日。我需要经受注射后16个小时副作用的种种折磨,同时又希望有朝一日这种药物能根治我的病。用心理学家的术语来说,我为了“正面长远效应”必须忍受“负面即时效应”。这种问题我们经常遇到,有些事情尽管从长远来看对人们有利,但大家却往往不会去做。尽管我们的良知激励我们采取行动,但多数人却宁愿逃避那些目前不尽愉快的事情(参加锻炼、从事会令人厌恶的工作、打扫车库),尽管将来会有好的结果(有益健康、获得晋升、得到配偶的赞许)。苦熬了18个月,医生告诉我,我是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中唯一自始至终地严格按治疗规定注射干扰素的人。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多次未按规定进行注射—考虑到严重的副作用,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实际上,不按照规定进行治疗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是怎样经受住了十几个月的痛苦折磨的?难道我真的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力吗?其实我和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一样,在自我控制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每到注射干扰素的那一天,我也巴不得逃过去。但是我有个小诀窍,能够让这一治疗过程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这就是看电影。我酷爱看电影,如果有时间,我天天看也看不够。医生告诉我注射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后,我就决定用电影作为激励手段。由于注射干扰素的副作用确实存在,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每到注射那一天,我就先到上学路上的那家音像店挑几部我喜欢的电影录像带。整整一天的时间,我想的都是电影会有多精彩,急切盼望放学后放给自己看。放学回去,我先注射干扰素,然后一跃跳进吊床躺好,把身体调整到最佳观看角度,接着按一下遥控器的播放键—我的小小电影节开始了。这样,我把前面的注射与后来欣赏一部精彩电影的体验联系起来。最后,注射的副作用开始发作,此时电影带给我的好心情会有所减弱。尽管如此,作出这样的安排仍然使注射的痛苦与观赏电影的愉悦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副作用带来的痛苦,也使我最终把治疗过程坚持下来。(在上面的例子里,我很幸运,因为记忆有误,有些电影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这个故事让我们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大家都有重要的事情要做,特别是在户外风和日丽、景色迷人的时候。我们都不喜欢填写报税单、核对那些乏味的单据、打扫后院、坚持节食、准备报考研究生,或者像我一样接受痛苦折磨的治疗。当然,如果我们都是理性的,拖沓问题就不难解决。我们会计算长远目标的价值,又会与眼前的短期享受加以比较,明白我们眼前忍受一点儿痛苦可以换取更多的长远利益。如果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集中关注与我们利益攸关的事情,工作时就能想到工作完成后我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就能把腰带一扣一扣地往里缩,坚持下去可以增进健康,令人身心愉快。我们就能严格遵守医生制订的医疗方案,希望有一天医生会说:“你体内的病毒已经完全消失了。”可悲的是,我们多数人宁可享受即时满足而放弃长远目标。①每天的行为表明我们似乎相信,不远的未来,我们会有更多时间、感觉更好、更有钱、精力更充沛、感觉不到压力。“未来”的时光似乎无比美妙,生活中所有令人厌烦的事情到那时都能解决,尽管到头来我们还得费力地清理杂草丛生的院子、缴纳报税滞纳金、忍受病痛。我们毫不费力就能认识到人类经常不肯为了长远目标而作出短期牺牲。上面说的这些与本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说,密切相关。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应该”一词是关键所在)。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其价值—不仅是眼前的价值,同时还有长远的价值—作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遇到互相矛盾的两难境地,我们应该不带任何偏见全面判断形势,我们应该像选择不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那样客观地权衡利弊。如果我们生病了,并且有痊愈的愿望,就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去做。如果我们体重超标,就应该认认真真,每天步行几公里,只吃烤鱼和蔬菜,只喝白水。如果我们抽烟,就应该毫不拖延、毫无保留地坚决戒掉。如果我们非常理性、非常清醒地做到这些“应该”,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否则就不会出现数以百万计的人办了健身俱乐部会员卡却几乎没用过,有人不顾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一边开车一边发手机短信,还有(你有更好的例子,请补充)……你怎样解释这些现象?行为经济学正是把这些案例作为研究起点。在行为经济学中,我们并不把人都假定为感觉灵敏、善于计算的机器。相反,我们观察人们实际上怎样去做,这些观察得出的结论常常是人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性。肯定地说,我们可以从理性经济学中学到很多,但是它的一些假定—人们总是会作出正确决策,只要事关巨额的金钱就不大可能出错,市场本身具有自我纠正的功能—很明显会招致灾难性的后果。眼光敏锐的英国小说家乔治•艾略特19世纪就看到了理性经济学的问题。她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理性经济学对于人类经济问题的奇特解释,甚至暗示行为经济学在一个多世纪以后所采取的方法。“现代归纳演绎法征服了一切,由此创建出一种倾向,”她写道,“它相信一切社会问题都会被经济学所融合,人们与邻居的关系可以用代数方程式来解决……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与对人类的真正了解,对人类的习惯、思想和动机的彻底研究迥隔霄壤,不可同日而语。”为了弄清楚艾略特到底说的是什么—她的话无论在当时或现在都同样适用—我们以开车举例。交通运输和金融市场一样,都是人类制造的制度体系,我们只要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人类所犯的悲惨、可怕、代价高昂的错误(这也符合我们另一种带有偏见的世界观,认识自己的错误需要费点力气)。汽车制造商和道路设计者一般都懂得人们在开车时会出现判断失误,他们制造汽车、修建道路时会注意到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汽车设计者和技术人员会在车上安装安全带、防抱死刹车、后视镜、气囊、卤素车灯、测距仪等来弥补人类自身能力的不足。同样的,道路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两侧修建安全边道,有的边道上还加了限速带,车轮经过就会发出警告声响。尽管采取了这些安全措施,人们在开车时仍然不断地犯各种错误(包括酒后开车,边开车边收发手机短信等),结果造成事故和伤亡。想想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它对整个经济造成的冲击。面对人类易于犯错的倾向,我们凭什么以为不需要设置外部措施防止或干预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可怕的判断失误?为什么不制定一些安全措施帮助那些管理数十亿美元资金的人们,对这些投资进行调控,防止出现代价无比沉重的错误?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则上应该有助于解决人类的一些基本错误,不过实际上却加重了这些问题,使人们更难以按照真正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行动。我们以手机举例。这个小玩意操作简便,不但可以打电话,还可以给朋友编写和发送短信。如果你一边走路一边编写短信,眼睛只盯着手机屏幕而忽略了人行道上的情况,很有可能撞上电线杆或行人。这当然令人尴尬,但一般没有生命危险。走路时注意力不集中倒无大碍,但是,如果你在开车时这样做,那你就是在制造灾难。同样的,再想一想农业和科技发展如何使我们陷入流行肥胖症的旋涡。几千年前,原始人类在平原上、树林中打猎觅食需要消耗很多热量,为了保持体力,他们必须储存任何一盎司的能量。只要遇到含糖、含脂肪的食物,他们必须停下来尽力填满肚子。此外,大自然赋予人类一种灵敏的机能:在摄入足够热量与感觉吃饱之间有约20分钟的时间间隔。这就使得人类可以积蓄一小部分脂肪,他们即使不能及时俘获一头鹿,体内也有养分供他们消耗。然而几千年后,在工业化国家中,人们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屏幕,不再追着野兽奔跑。人们无须耕种和收割农作物,这一切康尼格拉公司都能替他们做。食品生产商把玉米制成含糖和脂肪的食品,我们再从快餐店和超级市场将它们买回家。在当今这个充斥邓肯甜甜圈的世界里,我们酷爱甜食和含脂肪类食品,不知不觉就摄入了数千卡路里的热量。一份芝士火腿蛋夹面包圈的早餐,我们狼吞虎咽吃下以后,摄入的热量已经足够,饱腹感还没来得及出现,我们又喝下一杯加糖咖啡,吃了半打糖皮面包圈,又增加了一些热量。从本质上来说,人类早期进化所形成的身体机能在远古时代是有意义的。但面对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进化速度两者的极端不匹配,在人类的身体机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原来对我们有帮助的,现在反而成了我们的障碍。不良的决策行为几个世纪前只不过带来不便,现在却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甚至致命的影响。现代的科学设计者没有充分了解我们易于犯错误的本质,他们设计出新的和“改良的”股票市场、保险、教育、农业,以及医疗制度体系,却没有把我们的局限考虑在内(我把这一切称为“科技与人类不兼容”,现在这种情况随处可见)。结果是,我们不可避免地犯下各种错误,有时甚至造成巨大损失。从表面上看,我们对人类本质这样评价似乎有点儿令人沮丧,事实未必如此。行为经济学家想通过理解人类的弱点找出更人性化、更现实、更有效的方法抵御诱惑,增强自制能力,最终得以实现各自的长远目标。能够理解我们找不到正确方法来克服自己错误的原因,这对于整个社会都将是非常有益的。当我们对行为背后的动因和误入歧途的缘由有所理解—关于企业奖金与激励机制的决策,以至于有关个人生活各个方面,诸如约会与幸福—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金钱、人际关系、各种资源、安全和健康,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如此。行为经济学的真正目标就是:努力了解我们到底如何运作,更充分地观察我们的偏见,这些偏见如何影响我们,然后才有希望帮助人们更好地作决策。我似乎很清楚人们的决策永远不会具有100%的理性,但我坚信更好地理解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非理性力量是改善决策的第一步。而且我们能做的不限于此。发明家、企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可以进一步设计我们的生活环境,使之从本质上更具包容性,无论我们能做到的,还是做不到的都要考虑到。归根结底,这就是行为经济学所要做的—找出存在于不同领域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各种力量,针对影响我们个人、企业,以及公共生活的普遍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接着往下读,你可以看到,本书的每一章都基于我和一些才华横溢的同事们多年来的实验写成。每一章里,我都试图阐明各个领域里给我们的决策带来困扰的偏见,不管是工作场所还是个人幸福。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简介:在《怪诞行为学》中,丹•艾瑞里用13个有趣的实验证明,我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 “非理性”才是人类的本能。本书中,他继续用行为实验的方法,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识,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将非理性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娓娓道来。 巨额奖金可以带来高业绩吗?“主人翁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奏效吗?专业化分工真的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吗?速溶咖啡为什么没有煮制咖啡味道好?我们为什么会有报复的欲望和行动?为什么幸福感会很快被生活的平庸侵蚀掉?为什么现代社会择偶的成功率远低于媒妁之言的年代? 作者一一剖析了我们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到我们的择偶和婚姻生活,再到情绪的效应和幸福的标准——赋予我们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全新视角。 更重要的是,作者认为,非理性未必是坏事,非理性也可以作出完美决策。坦然接受自己非理性的本能,彻底颠覆工作和生活中徒劳的逻辑,重新作出适合自己的完美决策,工作上的成就感和生活中的幸福感唾手可得。 本书适用于: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大众读者,想学习经济学却不懂传统经济理论的人,学生、职场人士,喜欢猎奇的读者。
作者简介
丹•艾瑞里,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获得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曾发表在许多重要的学术期刊以及大众媒体上,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人》杂志和《科学》期刊等。著作有《怪诞行为学》和《怪诞行为学2》。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 人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一章 金钱的诱惑: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 激励与表现呈“倒U形关系” 三名参与者,谁会拿到最多的游戏奖金? 面对巨额奖金的诱惑,表现为何大失水准? 损失厌恶与对年终奖的预期 高额奖金是一柄双刃剑 决胜时刻,MVP球员比一般球员投篮命中率更高? 社会压力下的表现失常 金钱的压力与心无旁骛的剑侠 第二章 工作的意义: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薪酬待遇与工作成果,你更看重哪一个? 反寄生的鹦鹉和饥肠辘辘的老鼠 “意义”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 你愿意组装多少个乐高玩具? 扣针的生产与《摩登时代》 给工作赋予意义,让员工更有成就感 第三章 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宜家家具? 烤炉里的诀窍和/烹饪法则 自己折的千纸鹤看上去更漂亮 为什么我们愿意购买高价的定制商品? 谁家的孩子更聪明、更可爱? 有过程,更要有结果 努力付出也是一种享受 第四章 自我的偏见: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 这个创意是我想出来的! 谁的解决方案最可行? 爱迪生手中的“牙刷” 非理性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第五章 报复的本能: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人类的本能 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信任和报复 向银行家扔烂西红柿 被劣质的售后服务严重激怒的客户 一个秒电话引发的两种行为表现 报复的口口相传和恶性循环 你想报复的到底是谁? 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客户的报复? “对不起”三个字的魔力 报复是痛苦,而非愉悦 因报复而成功的企业家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人体拥有奇异的适应能力 疼痛耐量取决于痊愈的希望 幸福感会持续多久? “快乐水车”与幸福指数 幸福感和厌恶感的“中断测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善用适应性,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第七章 美丽的标准: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面目全非的少年 是否有女孩愿意与我约会? 灵与肉的激烈战争,谁是胜者? 郎才女貌与适应性择偶 你会选择和谁约会? 美貌不是择偶和幸福婚姻的唯一标准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机会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妁之言? 剩男剩女成为现代社会的一普遍问题 在线约会的有效性微乎其微 斯科特的在线约会故事 普通约会与在线约会的结合体——虚拟约会 用行为经济学解决择偶市场失灵的问题 第九章 感情的偏好: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却漠视许多人的痛苦? 杰西卡与卢旺达屠杀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你会把钱捐给谁? 密切度、生动感与“杯水车薪”效应 理性思维让我们缺乏爱心 钱应该花在哪里? 如何激励人们向重大灾害的受害者伸出援手? 第十章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 我们的行为都会被情绪左右 自我羊群效应和情绪层叠 最后通牒游戏:应该怎样分 配这笔钱? 复合型羊群效应对决策的长期影响 独木舟与夫妻关系 第十一章 非理性的教训: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 是什么在左右我们做出重大决策? 专家与政策的非理性致谢
章节摘录
独木舟与夫妻关系 举个例子,妻子在办公室里一整天过得很不痛快,晚上回到家里她情绪糟透了。家里乱七八糟,她和丈夫都是饥肠辘辘。她一进家门,坐在电视机旁边的丈夫迎头问道,“你回家的路上就不知道顺便买点晚饭带回来吗?”她几乎忍受不住了,不觉就提高了声音。“你看,我刚开了一天会。你还记得上星期我给你开的购物清单?你忘了卖卫生纸,奶酪也买错了。你让我用切达干酪怎么做帕尔玛茄子?为什么你就不能出去买晚饭呢?”事态急转直下。夫妻二人越吵越厉害,直到睡觉时心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她容易发火的脾气演变成了经常的行为模式(“看,你要是早五秒钟提醒我换道,我也不至于错过了这个路口转弯!”),这种状况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下去。既然完全避免有关和无关的情绪影响是不可能的,我们是否有办法避免夫妻关系这样恶化呢?最简单的一条忠告是,选择一位不会造成这样螺旋下降的伴侣。当然了,你可以寻求数以百计的选配方法,从星象学直到统计学,但是我认为你只需要一条河,一条独木舟,两只桨。我每次去划独木舟,总会看到夫妻或情人因为无意中把船弄得直打转或撞到石头上而争论不休。独木舟看似容易,真正划起来却不简单,因此很容易把两口子带到战争的边缘。我和一些夫妻一起喝酒或者去他们家吃饭很少遇到他们争论什么,这不完全因为人们尽量要做到举止得体(说到底,难道两口子在划船时就不想举止得体吗?)。我认为,这与人们有关平日正常活动的既成行为模式有关(当着生人在饭桌上激烈争论在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绝对禁止的)。但是一到了河面上,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没有现成的规则,河水流速及流向无法预测,独木舟一会漂流,一会打转,很难预见和控制。(生活也是一样,充满着意外的压力和障碍。)前后之间没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如果你想使用专用术语,那就是船首与船尾)。在这种环境中倒是有充足的机会建立和观察新鲜的行为模式。如果你是夫妻中的一员,划船过程中会发生些什么?只要船不听话,你们是否就会互相埋怨(“你难道就没看见那块礁石?”)你们是否会一直吵到不可开交,弃船跳水,游到岸上,整整一个钟头谁也不理谁?或者,你们碰到了礁石,会不会一起找原因,弄清谁应该注意什么,同心协力继续前进?这就是说在确立长期关系之前你们应该首先寻找一种环境,那里没有现成的社交规则,来探索你们在其中的共同行为(例如,我认为男女双方在决定结婚之前应该先规划他们的婚礼)。还有,应该密切注意那些可能导致关系恶化的行为方式。一旦观察到早期的警示迹象,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绕开不理想的路径。最后的一条教训是:不管是划船时还是现实生活中,先冷静下来再决定采取行动对我们才是有利的。否则,我们的决定将来一定会碰壁。最后,如果你有意和我一样计划给别人补课,一定记住我那一次是怎样决定做出反应的。我并不是说我以后还会这样做,不过,人一旦被情绪控制,谁能说得准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丹•艾瑞里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科学家。本书系统展示了他所进行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以及他的敏锐洞见。借由他的个人经历和实验研究,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人类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 ——乔治•阿克尔洛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柠檬理论”的提出者事实上,人类并不像计算机那样长于逻辑,这不是“漏洞”,而是本能。在这本充满了洞见性、幽默感和启迪性的书中,艾瑞里向我们展示了短期的情绪波动会长期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但我们常常视而不见。 ——克里斯•安德森 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长尾理论》、《免费》作者丹•艾瑞里认为,容易犯错误、贪图眼前利益、有报复心理、感情用事、被偏见左右是人类的本性。他教给我们克服这些缺点的方法,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关系更融洽,工作更成功。 ——《纽约时报》书评版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超越以往的成功,丹•艾瑞里做到了。本书相较于《怪诞行为学》来说毫不逊色,书中诙谐幽默的观点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包括金钱、工作、友情和爱情。 ——《哈佛商业评论》书评版本书深入剖析了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令人大开眼界。它证实了颠覆逻辑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波士顿环球报》
编辑推荐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编辑推荐:尝试用“非理性”的决策方式,彻底颠覆工作和生活中的“逻辑”,你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感与幸福感!畅销书《怪诞行为学》作者卷土重来,掀起新一轮“非理性”狂潮。《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作者王福重、著名行为经济学家董志勇倾情作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尔洛夫、《免费》作者安德森高度评价。《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波士顿环球报》等全球顶级媒体火热报道。
名人推荐
完美的非理性社会科学有那么多分支,从来没有哪一个学科像经济学那样令人向往和崇拜。经济学是诺贝尔奖中设立的唯一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它摘取的是社会科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也从来没有哪一门社会科学像经济学那样包罗万象,精致严谨。只因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与人最密切相关的物质生活,这才是经济学经久不衰的真谛。经济学领域本该是最为开放的领域,但现在看起来,经济学似乎是最为保守的领域。传统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一旦被确立就很难动摇,任何异己声音的出现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经济学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愿与其他学科合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切尔•斯宾思的话说:“我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彻底撒手不管,任由经济学家安安静静地去做这种徒劳无功的事。部分原因是几种传统的社会科学和分支相互隔绝。”但恐怕经济学自己应该负大部分责任吧。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是基于亚当•斯密诗一般的描述:人类的行为都是理性和自利的,因此,个人福利最大化就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就是使全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效用最大化,也能使社会达到尽可能公平。所以,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整个社会井井有条而非混乱不堪。然而,生活中的很多行为,让传统经济学看来终究像天方夜谭:为什么在购买彩票的时候,我们极少看见有人购买通过电脑或其他工具随机组成的号码;相反,人们对毫无科学性可言的彩票数字走势和规律研究却兴趣盎然,并以此作为自己下注的依据。为什么同样是节省50元钱,有的消费者连10分钟的队都懒得排,但是,他(她)有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地跑1 000米的“冤枉路”。为什么平时家里用的家具,有些已经被我们使用十几年了仍然不舍得更换;但是,一旦当我们买了新房子,就往往近乎疯狂地将家具全部换掉,即使有些还很新。为什么在旧房子里,可以用白炽灯照明,连日光灯都不舍得换。搬进了新房子,却装上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灯具。……生活中,如此“非理性”的“反常”决策比比皆是。如果这些结果可以使传统经济学所谓的“理性人”能够不自觉地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那么结果本身就是对“经济人假设”幽默的嘲讽。是我们的头脑出了问题,还是由于一时或者偶然的决策失误?其实,好好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失常”并不是误差,也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我们长期的系统偏离。正是在这种反主流的大潮中,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对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的假设进行修改和挑战,提出了一整套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决策的方法。行为经济学认为,传统经济学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种高高在上的假设基础上,即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掺杂情感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经济学是“没有道德”的科学。现在,经济学必须承认,人也有生性活泼的一面,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和观念导引的成分。解释人的行为,本来也是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无论是什么样的研究领域,什么样的研究方向,也无论一开始多么的不起眼,甚至被轻蔑嘲笑,一旦被授予诺贝尔奖,它就会被主流所认可。行为经济学—这朵正在绽放,但并未完全绽放的奇葩,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快速地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认可。传统经济学从未停止过排斥行为经济学,认为它更像场游戏。传统经济学高屋建瓴的批评固然有道理,不过却忘记了倾听行为经济学的心里话。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你几乎找不到可以完全隔绝的两门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是由人连接的,社会比人更加复杂多变。因此,社会科学就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这是社会科学的天性,不精确并不是耻辱。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它的博大本该是它骄傲的真正原因。哈耶克曾说过:“仅仅是经济学家的人,不会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本人最初就不是搞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科学应以人为本,在这点上,行为经济学充分体现了它的“人文关怀”,因为它还原了人性,在研究经济问题中充分考虑到了影响人们决策选择的内外因素,包括人的情绪、社会角色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普遍价值观、被认同感,以及实现价值的需要,并在实验设计、政策建议上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这体现了经济学原本具有的“让人幸福”的博爱精神。在这点上,行为经济学将传统经济学从“边沁功利主义”这一深渊中重新拉了回来—效用是人的真实感受。因此,要追求幸福。行为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它还原了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的行为,这样“博爱”的理论几乎可以被应用到所有的经济领域,得出有益的结论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更有层次的建议。理论的目的不在于构建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在于“自圆其说”,展现出真理的特质。“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本书的作者丹•艾瑞里,是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本书英文版本一经出版,即引发学界、政界和读者的热烈回响。作为心理学和商学的“双料”博士,艾瑞里的文章曾发表在许多重要的学术期刊以及大众媒体上。不过最让中国读者熟悉的,就是他所著的畅销书《怪诞行为学》。在本书中,作者依然继承他那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用社会当实验室,用真人当“小白鼠”,探索非理性决策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本书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启发我们以全新视角看待生活、工作和家庭,教授我们驾驭非理性的方法。告诉我们“非理性未必是坏事,非理性也可以作出完美决策”!大师自有大师的底蕴和风采。丹•艾瑞里在行为经济学这个领域的成就足以让他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本书在国外已经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等人的极力推荐。我自己在读这本书的英文原版的时候,曾经也想过如果有人把它翻译成中文,让国内广大读者大饱眼福,该是何等幸事。自从看到中信出版社的译稿,我的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行为经济学总是让我们“心惊肉跳”。这不仅是因为行为经济学的逻辑所推导出的结论会令人置疑传统经济学的基石,而且它的基本理论与我们过去接触的经济学基本框架有着根本分歧。所以这些所谓的“非理性”,也许正是我们的“理性”。“反常”其实是一种“正常”。这也许正是行为经济学独有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分享这本书所带来的快乐!董志勇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