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查尔斯·埃利斯 页数:316 译者:卢青,张玲,束宇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曾多次想过放弃。1963年冬天,即将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我和所有其他同学一样正在找工作。贝克图书馆布告栏上的黄色平面广告吸引了我的注意。广告的左上角印着“沟通机会”,右边则是“高盛”的名字。作为一名波士顿证券业的律师,我父亲对这家公司非常敬重,因此我开始阅读对这个工作的具体描述,但是当我看到年薪只有5 800美元时,我就没有再继续读下去了。 后来成为我妻子的“她”当时刚从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毕业,她是PhiBeta Kappa~的成员、女高音独唱歌手,上学期间申请了助学贷款。我必须
内容概要
作为为高盛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超过30年的专家,查尔斯o埃利斯与高盛现任和以前的多位合伙人保持密切联系。在本书中他深入描述了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并通过揭示那些关键的人和事件来讲述成就高盛今日地位的色彩丰富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高盛帝国》一书充分展现了为高盛播下成功种子的伟大人物:
西德尼·温伯格--对市场具有高度敏感性;
格斯利维--到将强烈的野性带入日常工作的每一部分;
约翰·怀特黑德--对公司重新定位并书写了高盛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团队精神的核心价值;
约翰·温伯格--非常杰出而又极其谦逊;
罗伯特·鲁宾和汉克·保尔森--他们后来担任了美国财政部长;
乔恩·科尔津--后来成为美国新泽西州州长;
劳尔德·布莱克费恩--现任的CEO和董事会主席。……
市面上极少出现投资银行的传记,因为他们并不想让大众知道他们究竟在干什么。直到雷曼破产之前,我们依然对这些掌握金融领域最高秘密的组织顶礼膜拜,但这一切都过去了……这本记叙高盛曾经流金岁月的传记会让你找寻到一个商业帝国崛起的秘密轨迹。
作者简介
查尔斯·埃利斯,他在自己创立的格林尼治咨询公司中担任了30年的董事合伙人并且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一流金融服务机构提供过咨询服务。他曾是耶鲁大学投资委员会主席和受托人、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受托人、领航投资的董事、怀特黑德生物化学研究院的主席,并为亚洲、欧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专家推荐
前言
1 白手起家
2 深陷泥潭:高盛交易公司的失败
3 回归路漫漫
4 福特:最大一单首次公开发行
5 过渡时期
6 格斯·利维
7 收拾宾州中铁破产残局
8 销售渐入佳境
9 大宗交易:气势磅礴的风险业务
10 执行业务的变革
11 业务原则
12 同名双雄
13 债券业务:起始时期
14 建立私人客户服务业务
15 丑小鸭杰润
16 收购防御:一条魔毯
17 善用与滥用
18 约翰·温伯格
章节摘录
在与克兰沃特家族合作成功之后,高盛与欧洲大陆上的商业银行间的代理业务也逐步开展起来。高盛初期的业务局限在能迅速变现的交易上,借此达到控制资金风险的目的,同时他们的境外业务部门的收益也于1906年增长到50万美元。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外汇套利,因为伦敦市场的货币利率远低于纽约市场,就算加上合资公司对90天本票收取的0.5%的佣金,投资者仍有利可图。在欧洲金融市场上的信誉建立之后,高盛小规模地将业务推向了南美及远东地区。 马库斯·戈德曼直到1909年去世之前都是高盛的合伙人之一。塞缪尔和哈里·萨克斯(Ha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合伙人制度究竟对高盛意味着什么?是合伙人制度与生俱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凝聚力?还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融合之后带来的强大动力?抑或是合伙体制带来的灵活应变及低调务实的态度?读完这本书之后,相信每个人对于这些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王东明 中信证券公司董事长 这部书以生动的语言摊开了高盛的成长发展史,娓娓细数公司多次突围求生和勇攀高峰的感人经历,从中可以领悟到公司精妙的制度安排、精当的管理艺术以及深厚的文化根基。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完整的高盛,想要借鉴高盛的经验教训,此书无疑是必读之作。
编辑推荐
《高盛帝国(上)》是全球唯一一部全面讲述高盛屹立百年的企业传记。 中信集团总经理常振明,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中信证券公司董事长王东明,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联袂推荐。 揭开高盛集团的神秘面纱 深入探究高盛集团的发展历程 金融行业必读书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高盛崛起为全球顶级投行? 它如何能够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合作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它如何能在众多竞争激烈的业务中力拔头筹? 它如何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一步步地登上领导者的位置?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Partnership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