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李开复,范海涛 页数:334
Tag标签:无
前言
选择的力量(1)2009年8月5日,美联航UA888次航班缓缓地在加利福尼亚州降落,我又一次来到了这座再熟悉不过的港口城市——旧金山。我曾经在这里起飞、降落过无数次。现在,眼前的一切如同油画般慢慢展开:阳光一如既往,温暖地照耀着水面,空气里有股微甜的清新味道,远处旧金山湾的海水,灰中微微荡漾着湛蓝,横跨在海面上的那座著名的砖红色大桥,刚毅挺拔,泛着陈旧的岁月光芒。坐在车子的驾驶座上,我摇下车窗,深深地吸了一口早晨清冽的空气,好像在用心感受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心情。我闭上眼睛,再问自己一遍:“你,准备好了吗?”“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作出回答。我知道,在这里,我将作出又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尽管前面充满了悬念,但是我依然相信内心的声音。我知道,只有follow my heart(追随我心)的选择,才能激发起身体里最大的潜能,拼尽全力向下一个目标靠近。一如过去很多选择曾带给我类似的人生体验。我无法忘记1990年夏天那次来到加州的情景,那时我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选择。当时年仅28岁的我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只要再坚持几年就可 以得到tenure(终身教授)的职位。这意味着终生的安稳,可以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学计算机系中作研究。但是苹果公司希望我放弃这一切,我清楚地记得当 时苹果公司的副总裁戴夫?耐格尔对我说的话,他举着一杯透亮的自酿葡萄酒对我发出邀约:“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想用产品 改变世界?”这句话直击我的软肋,点燃了我多年“世界因你不同”的梦想。“Make a difference”——“让世界因我不同”,一直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的哲学老师最为推崇的人生态度。想象一个没有你的世界,让有你的世界和无你的 世界作出对比,让世界由于你的态度与选择发生有益的变化。老师说,这就是人生存在的哲学意义。Make a difference,将人生的影响力最大化,提供给我一种思考与世界观。1990年,我作出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重要选择,我放弃了对终身教授职位的追寻,加入了“改变世界”的队伍。这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在苹果公司,我感受到做产品的无穷乐趣,我和同龄人一起畅游在市场前沿,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市场竞争。在一个叫Mac III的小组,我们尝试着把语音识别的技术融入电脑里,试着让躺在纸上的学术论文变成现实。一年之后,我成为苹果研发集团ATG语音小组的经理,后来成为 苹果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在苹果,我的团队发明了QuickTime,这个产品点燃了多媒体革命,也帮助促成了像iPod、iPhone这样的奇迹。经过 在苹果的成就与挫折,我逐渐理解纸上谈兵的理论创新是无用的,做产品必须与实际相互结合,要做有用的创新。这次选择奠定了我今后的道路,我放弃了一个铁饭碗,却开始拥抱更精彩的人生。在这之后,我不再害怕放弃。我相信,只要从心开始,每一个选择背后,都隐藏着一片新的世界。当一个机遇来临,只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潜能,融入对人生的理解,就能获得这片新的世界。1998年,当我选择回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时,身边相当多科学家都认为我颇具“冒险精神”。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学术环境不佳,人才不够优秀,生活条 件艰苦。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成功的可能性不高,这样的选择很可能“自毁前程”。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我追随内心的决定,因为我一直受到父亲 的影响。
内容概要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
作者简介
李开复,2009年创立创新工场,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亲手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位高层智囊之一。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祖籍四川,1961年12月生于台湾。11岁留学美国,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他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不特定语者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了人类世界冠军。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
范海涛,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法学学士。16岁成为北京市中学生通讯社记者,为《北京青年报》下属报纸《中学生时事报》撰稿。现为《北京青年报》财经新闻记者,2005年开始专注互联网领域的报道。
书籍目录
引言 从心选择 选择的力量 重新选择——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第一章 顽童 父亲和母亲的相遇 我的出生 童年 小学 母亲的关爱 父亲的影响第二章 飞往美国 转折 初到橡树岭 攻克英文 东西方教育的差异 橡树岭高中 死党 《校刊》和公司 12份大学申请第三章 我的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人生新的起点 大学生活——贫穷而快乐的日子 转系 玩游戏,打桥牌 打工生涯——发现别样的世界 遇到真爱第四章 博士生涯 装了芯片的售货机 走进卡内基·梅隆 语音识别 李老师的催眠术 战胜世界冠军 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 26岁的副教授第五章 工作在苹果 最酷的苹果 海盗文化 苹果危机 小精灵“调戏”女主持人 学习管理的艺术 自荐成为多媒体部门总监 未选之路 最年轻的副总裁 离开苹果第六章 SGI 没有用的创新 黯淡的日子——把部门卖掉 去微软,回中国 心理治疗第七章 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 不可能的任务 进驻希格玛 张亚勤归来 聪明人的重力场 KFC、拱猪、黑猩猩 无处不在的白板 如何对老板说“不” 兵团作战 卷起袖子做老师 向比尔汇报 最火的研究院,最伤感的别离第八章 五年西雅图 反垄断案 盖茨流泪 流产的.NET 我的MSN时代 亲历Windows Vista的研发 灾难——Windows Vista全部重写! 帮助中国 陪盖茨在中国救火 作别微软第九章 最艰难的60天 “能得到李开复是最好的” 高尔夫球场上的面试 “开复,我们被起诉了!” 每本商业杂志的封面都是我 人生中最艰难的60天 不再熟悉的朋友 出庭前的“魔鬼训练” 庭审——“拳击手套该拿下来了!” 宣判——“我们赢了第一回合!” 与历史和解第十章 谷歌的童话世界 感受谷歌 魔鬼试题 谷歌中国 ICP牌照风波 做好搜索 自我管理 坚守的意义 再见,谷歌第十一章 世界因你不同 我与中国大学生的不了缘 建立我学网 世界因你不同后记:走近李开复
章节摘录
李开复离职彰显谷歌中国困境导读:国外媒体今天撰文称,虽然在宣布李开复离职时,谷歌表示中国业务进展顺利,并在稳步增长。但从李开复任职期间的一系列事件不难看出,谷歌在中国市场仍然困境重重。以下为文章全文。 李开复离职 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的离职表明,谷歌仍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举步维艰。 谷歌周五宣布,现年47岁的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将离职,但仍将留在北京创业。据知情人士透露,李开复的新目标是投资新兴企业。 在宣布李开复离职消息时,谷歌表示,中国业务进展顺利,并指出公司计划将中国的销售团队人数增加一倍,并表示公司业务“稳定增长”。而李开复的职责则会由谷歌现有的两名高管分担。 谷歌发言人表示,李开复目前不便接受采访,并拒绝对谷歌中国今后的表现发表评论。 消息人士则透露,在李开复的任期内,谷歌中国还多次与谷歌总部就营销问题产生分歧。 频推新品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按照收入计算,谷歌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搜索市场份额增长至29%。但谷歌并未从其主要竞争对手百度手中夺走市场份额,后者提供有百度贴吧等多款广受中国网民欢迎的服务。 花旗集团分析师马克•马哈尼(Mark Mahaney)说:“谷歌在中国的业绩并未出现大幅改观。”他估计谷歌总收入中约有2%(约合3亿美元)来自中国市场。马哈尼还补充道,尽管市场规模在增加,但投资者对谷歌赢取中国市场的预期正在日趋理性。 李开复2005年从微软跳槽至谷歌,并负责拓展中国市场。微软当时还因此起诉谷歌,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而李开复则帮助谷歌中国将员工规模扩展至700人。 在李开复的领导下,谷歌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新的移动产品以及音乐搜索服务。谷歌中国的音乐服务是与巨鲸音乐网合作推出的,并与主要唱片公司签订了协议,利用搜索广告创收。该服务面向中国用户免费推出,意在与百度的MP3搜索竞争。 竞争加剧 但竞争却进一步加剧。百度已经推出了全新的搜索技术,帮助广告主更好地定位和管理广告。淘宝网也凭借商品搜索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商品搜索也是最赚钱的搜索业务。 在此前的采访中,李开复曾承认谷歌在中国犯下了一些错误。他说,由于汉语发音问题,谷歌的名称从一开始就令中国用户费解。他还表示,谷歌中国曾在许多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李开复表示,谷歌中国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例如启用G.cn域名并与新浪等公司合作进行交叉推广以加快新闻更新。 部分观察人士表示,李开复在谷歌内部也面临困境。市场研究公司BDA中国公司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为了将李开复从微软挖过来,谷歌展开了历时漫长且广受关注的官司,这表明谷歌起初对李开复的期望非常高。谷歌希望成为中国第一搜索引擎,或者创建一家非常具有创意的中国科研机构,但对于李开复而言,要满足这种期望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书聿)李开复创业孵化公司网站创新工场低调内测新浪科技讯 9月6日上午消息,李开复离职创办的风险投资平台网站“创新工场”(www.innovation-works.com)今日低调上线测试,其透露未来将专注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以及信息技术行业。 今日李开复对外披露,其新公司的网站确实已经上线,“但上面的内容都是不对的”。有接近李开复人士确认上述创新工场网站就是李开复和其团队目前正在调试的网站。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网站仍然处于测试阶段,并且具体细节需要周一才能发布,因此许多内容目前并不准确,也并不完善。该人士建议关注李开复新项目的网友以周一发布后的内容信息、以及网站资讯为准。 根据创新工厂网站首页披露的信息,其关注的领域主要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并将甄选最优秀的创业理念、创业者和工程师,把每一个创业环节进行优秀匹配,同时提供资金、指导和后援。 有媒体报道称,李开复这一创业平台构想得到了视频网站youtube创始人、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以及美国顶尖风险投资等公司的支持。 在创新工厂“公司历史”一栏,明确表明其办于2009年9月。虽然在未来五年投入、以及具体加盟的成功人士细节上做了模糊处理,但透露目前该创业平台投资者居委财富100强企业知名创投和中美精英人士,其中更有多位成功人士愿意辅导青年创业。 李开复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曾透露,其8月5日提出的离职在3天后得到同意,在8月8号至今的4个星期时间里,他一方面帮谷歌中国做一切其职责之内的事情,另一方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并在4个星期内完成了整个计划、融资和战略合作。(韩枝)李开复创业平台资金规模约1.17亿美元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6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本周宣布辞职的谷歌前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周日表示,他将于下周创立自己的公司,资助中国科技创业公司。 李开复在他的Twitter网页(http://twitter.com/kaifulee)上表示,他将创立一个风险投资平台,提供天使投资帮助中国年轻人创业。 天使投资是一种常见的风险投资,投资者通常向创业公司提供融资,以交换它们的可转债或股权。谷歌和苹果等很多科技巨头创业初期都得到过诸多天使投资基金的资助。 李开复的Twitter账户得到了该网站的验证。李开复还表示,周一他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推出他自己的业务。2005年,李开复从微软转投谷歌,负责谷歌的中国业务。 香港《###》周六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李开复可能会创立一个资金规模人民币8亿元左右(约合1.171亿美元)的投资公司,向中国大陆的科技创业公司提供资助。 在与百度的中国网络搜索市场争夺战中,谷歌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上升。中国是全球网民最多的互联网市场。 据中国计世网报道,李开复在致一封媒体的信件中表示,“我和谷歌总部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本着超强的耐心来做最好的产品,而不是急于求成的投机心态来做立即赚钱的产品。”行业媒体周末报道称,李开复下周将推出一个叫“创新工场”(www.innovation-works.com)的公司,扶持中国年轻的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和信息技术行业。(逸飞)新浪专访李开复:4周完成创业计划及融资(1) 新浪科技讯 9月4日晚间消息,李开复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职务并将创业的消息成为今天最热的话题。李开复今日晚间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首次详细向外界披露离职过程、未来规划以及对谷歌未来的建议。 李开复透露,其8月5日提出的离职在3天后得到同意,在8月8号至今的4个星期时间里,他一方面帮谷歌中国做一切其职责之内的事情,另一方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并在4个星期内完成了整个计划、融资和战略合作。 谈及员工对其离职的反应时,李开复笑称由于此前传言太多,大部分员工并不相信。谷歌今日召开员工大会宣布这一消息后,许多员工感到非常惊讶。在内部会议上,李开复就谷歌新负责人、未来方向等问题接受员工提问,但更多的是来自员工对他个人的关切。 会议结束后,员工自发开始向李开复发送邮件,把李开复做过的所有糗事、搞笑的事及温馨的事全部讲出来,用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并给李开复送上祝福,这些让李开复很感动。 提及在谷歌的遗憾,李开复认为是在谷歌品牌推广、普及和认识方面做得不够好,他认为谷歌今天应该还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应该增长的更快。他同时建议谷歌在未来发展时,一定要注意品牌推广、认识问题。 李开复下一步将成立全新模式的风险投资平台,帮助中国青年创业。虽然关于此项平台的细节下周一才能透露,但李开复表示将挑选有热情、努力、有创意的公司,并选择用户喜欢以及赚钱的项目。(崔西)以下为专访实录: 对创业者来说沟通比资金重要 新浪科技权静:开复老师,2005年的时候,记得您宣布加盟谷歌的时候,很多人很惊讶,现在宣布离职,很多人还是很惊讶,大家都想知道离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李开复:离职的真正原因是我找到了我想做的事情。 新浪科技:什么样的事情,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李开复:就是创造一个青年创业的平台,为什么我想做这样的事情呢?在6月的时候,有很多时间可以去思考,看到很多生老病死,我就在想,可能职业生涯还剩下15年,20年,在这段时间到底做一些什么事情,我有没有可能每天很有激情,很快乐的。这辈子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创立谷歌中国的时候,其次是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他们相似的地方是带着一批青年从无到有,把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出来,所以我想做青年创业平台。 另外一个理由,今天在中国的影响力可能比较大的还是在大学生和青年中。到现在为止,我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可能是做一些职业规划,考研出国等等问题,那可能不是我最有价值的地方,我个人职业生涯最有价值的地方,最值得传授的地方应该是我在IT、互联网,我在比尔盖茨、拉里•佩奇学到的东西,还有在中关村创业、创新和硅谷学到的东西,如果我希望继续延续扩大我已有的影响力,但是传授给青年我真正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不仅仅是帮助职业规划,可能更重要是把我职业的经历和我从挫折中学到的教训和成功中学到的经验,能够传授给大家。所以我决定帮助青年创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下一步。 新浪科技:这个计划将会怎么样展开,比如说您将会用什么样的形式帮助他们,其实我们看到介绍,您会成立类似于创业基金的项目。 李开复:细节不方便讲,我们星期一有个发布会,现在不能说。 新浪科技:会不会跟风险投资有一定的接触,有一些资金的支持,对学生的帮助不仅是理论和交流上的。 李开复:创业者最需要的帮助是如何做一个全方位的管理者和创业者,更重要就是学习一些财务、管理,市场。理解与人沟通、合作是怎么回事,远远比资金更重要。当然一个好的产品构思,好的团队,资金,这个是缺一不可的,但是相对来说,资金是容易的。详细的,我到底提供什么,只能等到礼拜一了。 做青年创业平台不会理论大于实践 新浪科技:某种程度上,虽然帮助学生创业,您自己也是创业者,所以很多人有这样的考量说李开复老师您的职业生涯一直在很大的公司里做高层的管理者,您到底自己适不适合创业,也许您并没有关于创业方面那么多经验提供给大家? 李开复:我记得到谷歌的时候,很多人说这个人没有做互联网,到底会不会做互联网,我到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会有人说这个人会不会在中国做事情。我觉得有能力的人是最会学习的,所以我有相当的信心。另外一点,我现在要做的事情跟一个普通的创业是不一样的,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可能不会做我现在想做的事情,我现在想做的事情是需要有相当经验,创造一个环境文化,传授很多知识,有长久的眼光,而不是以仅仅获利的态度来面对。所以这个创业跟其他创业是不太一样的。 新浪科技:比如李开复老师之前跟大家交流有很多的文章、书,包括跟大家说的很多话,但实际并没有开始做,可能这次是真的第一次开始做,会不会觉得理论大于实践的因素会多一点? 李开复:当然不会了,微软也好,谷歌也好,我们最后做的产品赚了钱,造福了用户,增加了市场份额。 新浪科技:可能会有一个大公司在背后的支持,这次会有吗? 李开复:其实有大公司有时候是支持,有时候是绊脚石。 4个星期完成创业计划及融资 新浪科技:您刚才谈到了接下来的计划,很多关心您的朋友也非常关心在您离职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在您即将出版的新书《世界因您而不同》也了解到您最近的心路历程,大家更想知道一些细节,比如您在跟艾伦提出这个想法之后,对方的反馈是什么,总部的意见是什么,从8月5号到现在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开复:当时艾伦非常惊讶,他几乎不想相信,他试图说服我,改变我的主意,让我多考虑几天,他花了一段时间,沟通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改变主意,我非常坚定,他被我说服了。其实谷歌是很自由的公司,就像我们这里出去创业的,我都支持他们。8月5号过了两三天,他们就说OK,我们想办法怎么帮你在中国做一个交接的计划。于是开始了交接。8月8号到今天这四个星期左右,一方面我还是要帮谷歌中国做一切我的职责之内需要做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要开始我的创业计划。所以我的整个创业计划和融资都是在这四个星期之内完成的。所以当你星期一来参加我们发布会的时候,看到了我所达到的金额,支持者、战略合作,可能会很惊讶,四个星期能够做这么多工作。还做了什么,还有谷歌交接的工作,我觉得刘允、杨文乐博士很有资格,他们很快走上轨道,开始策划公司组织结构,战略方向等等,这些还是有一点参与,但是我觉得当你已经决定离开而且被接受的时候,你应该让新的团队来策划,所以我没有参与太多。 新浪科技:看来这个月开复老师还是做了很多事情,这个月我们也比较好奇,您下面的员工在这个月当中是知道您要离开的消息,还是只是跟大众一样是在今天早上才知道的? 李开复:有三种,第一种大概有六七个员工是我告诉他们的,因为他们将会被我的离职影响,或者是提升,或者部门被改组等等,大概有六七个,他们是知道的,非常明确知道的,积极参与公司种种策划。我觉得应该有上百个听到了谣言。 新浪科技:现在看来不是谣言,是传言。 李开复:但是你知道很好笑的是什么,过去传我离职太多了,这一两百个人他们基本上完全不相信,说开复每年都要传一次离职,真无聊,所以今天好几个人真得很惊讶,听了一两个星期,没有想到这次是真的。其他剩下来的员工是今天早上知道的。 谷歌员工提供搞笑故事祝福李开复 新浪科技:你有跟内部员工沟通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观察到他们的反映是什么样的? 李开复:真得蛮感动的,我们开了一个员工大会,把新的负责人等等,都讲了,对公司的信息、方向,希望大家提问。开这样的会议,让大家有信心或者对未来有任何的疑问,能够提出来。但是几乎每个人提出来都是对我的关切,让我觉得真得非常感动。还有的员工说,你要安排一整天出来,每个人要跟你照相,你要再帮我们做三个讲座才能走。问了我十几个问题,全部每个都是问我,关切我个人的,所以非常感动,像个家庭一样。开完大会以后,就有个员工发了一个邮件,说让我们来用最有趣的方法,温馨的方法,幽默的方法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他就发了一个搞笑的故事讲我个人,他发了以后,又有一个人发了,最还大概有四十个人发出故事、照片、图片、视频,把我做的所有糗事,搞笑的事,温馨的事,全部讲出来。我看到这个,真是蛮感动的。新浪科技:我们想知道您的心情,刚才提到感动,除了感动之外,还会有其他的,比如说遗憾其他的情绪?……
后记
后记:走近李开复范海涛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作为成功者的李开复有很多好奇。在中美融合的教育背景下,他更倾向于用哪种思维方式思考?在现实甚至冷酷的商业社会中,他如何在内心保持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虔诚?他如何像一个魔术师般神奇地将时间分解,将自己的精力源源不断分配给职业、写作、演讲和他热爱的帮助中国大学生的工作。我也想了解,这样一个人,如何感受这个社会,如何看待人性中的美丑,如何在感性的时刻表达。我相信,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希望探究这样精彩的人生究竟如何缘起。他的出生、童年、青年以及之后所有的职业生涯里,有哪些不经意或者刻意的选择,一点一点地标注出他的人生轨迹。除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光鲜成功,他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或者刻骨铭心的痛苦,一点一点地打磨出今天这样一个李开复。这些问题都不是几次简单的采访沟通就能够得到答案的。唯有一本自传体的书籍,能够不疾不徐地将这些记忆慢慢地展现。2008年5月,我提出想和李开复博士合作写一本自传式著作时,他最初显得有些犹豫,说:“我不认为自己的资历与经验,达到可以作传的程度。”我说:“这本书可以是对人生的一种纪念。而您的人生经历,可以让迷茫中的年轻人借鉴。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鼓舞,以及勇往直前的动力。”这番话打动了开复。多年来帮助中国大学生的工作,让他对中国青年的成长格外关心。他确实希望有一种方式,可以从容平静地和年轻人分享人生经验。在长达10个月的采访写作过程中,我分享了开复讲述的很多人生故事与细节,更多地倾听到了他的感性表达,也了解了他性格中的多个侧面。如同他第一本书的名字《做最好的自己》,他习惯于将每件事情做到在结束之前无可努力。他对于这本书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在决定写书的第一时间,他就整理出自己从小到大纷繁复杂的大量资料。其中包括小时候和外甥撰写的插图武侠小说《武林动物传奇》、高中时候的毕业纪念册、高中创立企业时的财务报告、田纳西州数学冠军的证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的文言文课本,还有他的博士论文轰动全美时,《纽约时报》对他的报道等等。这些文件都是珍贵的原件,来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武林动物传奇》里有他以稚嫩手法绘出的传神涂鸦。里面谐趣的内容,可以让人感受到开复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以及宽容的家庭氛围。而高中期间创立企业时的财务报告,一看就知道是用老式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所有的页面已经泛黄,一种年代久远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一个一个敲击出来的英文字母,似乎在诉说着西方教育思想中鼓励学生思考与实践的传统,也可以感受到当年一群风华正茂的高中生,是怀着怎样炙热的理想,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的。世界因你不同后记:走近李开复在他大学时期的文言文课本里,我看到了每一页的空白处都有开复的笔记。在“之乎者也”中间,有开复用英文作的很多标注。这也再次提出了那个有趣的问题:作为一个有东西方教育背景的孩子,他长大以后是习惯于用英文思考,还是用中文思考?而这本文言文教科书似乎也无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开复尽管11岁以后都在美国成长,但是他也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家中,他与哥哥姐姐说中文,母亲灌输给他的也是东方的价值观。这也为他后来进一步融合东西方文化理念提供了可能。今天,当他在耶鲁、哈佛、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进行英文演讲时,他轻松抛出的美式笑话,让台下的学生们爆出一阵阵的笑声。2009年3月,当我随他到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6所大学进行励志演讲时,他的诙谐幽默,也数次让中国大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在管理公司时,他努力把自由、平等、快乐、放权、直白的沟通等理念注入公司文化,他也完全理解东方员工身上特有的含蓄、严谨和中庸之道。他努力让这些优质的理念在一家公司里交相辉映。这些正是融汇中西的教育理念在他身上的体现。对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我都力求尽善尽美。开复也一样,他每次回到台湾,在探望90岁高龄的母亲时,都会追问有关父亲的故事。他也多次与在台湾的姐姐们交流回忆,核实一些他儿时的故事。他努力追寻那些逝去的记忆碎片,比如为了核实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与室友的有趣故事,他多次给目前居住在德国的大学同学拉斯写邮件。而拉斯也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故事,他饶有兴趣地写出一封长长的邮件告诉开复,当年开复是如何把他“整”得很惨。当然,两个人在相隔万里谈论往事的时候,都忘不了像年轻时一样相互揶揄或者自嘲一番。这种经历对于开复来说,是一次难得静心畅叙的过程,而我也见证了一份历久弥新的醇厚友谊。我认为一份传记最重要的就是还原现场,因此我非常感谢开复对于我这种关心细节、近乎钻牛角尖式地苦苦追问的宽容。在每一次采访中,在每一次电话的沟通中,或者在即时通讯工具上,我都要不断地对某个情节或者细节进行反复追问和逼问。开复经常被问得无法招架,事后又四处发邮件或者找资料帮我核实。这对于工作异常繁忙的开复来说,无疑是一份沉重的“课外作业”。我不知道在他每天繁忙的时间表里,这样事无巨细地追问需要消耗他多少宝贵的时间,但是他都没有拒绝。这源于他对这本书的态度。他尽了最大努力,利用无数出差、开会、旅途奔波中的碎片时间来完成对每一个细节的核实。我相信,这种力求精确和完整的描述,让这本书的真实性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开复合作完成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李开复。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者,一个在很多最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过的“天才”;对于许多中国大学生来说,他是一个精神导师和引领人生方向的人。我还是愿意展现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不为人知的痛苦和困惑。令我非常感动的是,这一点得到了开复的认可和支持。在和出版社沟通时,一位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编辑告诉我,很多人在成功之后会尽量地粉饰往事,或者有意忽略一些不愿意提及的事情。而开复从来没有回避他的弱点,对一些让他难过的往事或者挫折,他也没有刻意掩饰。比如,在苹果、SGI时期,除了收获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外,他坦陈他那个时候只沉迷于炫而酷的技术,而忘记了真正有用的创新是为了用户着想。他主动说出,在SGI公司工作后期,因为出售自己的部门从而导致100个员工失业,他曾经陷入抑郁情绪,不得不接受心理辅导的事情。我曾经和开复探讨为什么要说出这些真实故事,他的理由让人感到温暖,他说:“想让看到这本书的读者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慢慢走向成熟的。最后的成功是由无数失败的经验促成的。因此,我想告诉那些曾经失败或者正在经历失败的年轻人,没有关系,不要沮丧,因为人生正是踏着失败的脚步走向成功的。我也一样。”关于诉讼,是很敏感的。在与开复的交谈过程中,能够感觉那些沉重的往事、被冤枉的痛苦,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在他的心里轻轻地放下。而我坚持要用一些笔墨来进行描写,是因为这场官司本身就是值得纪录的珍贵历史,同时包含着无数有趣的博弈和精彩的情节,使我无法舍去。另外,也如同开复所说的那样,正是在这样一段人生最痛苦的时期,你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做的。他一直恪守他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从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高情商,是怎样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他作出最正确的选择的。在与开复交流的这段时间,我清晰地感受到他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所承受的巨大压力,那些无序的竞争手段,那些猝不及防的紧急事件,那些暗潮汹涌的危机,甚至还要面临子虚乌有的谣言。接近这样一个真实的管理者,我经常暗暗地感叹,究竟要拥有多么强大的一颗心脏才能承受这一切!但是,我看到的依然是一个温和儒雅的开复。他每天的行程表从早到晚排满,他不动声色地规划着解决方案。在这种并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中,他最大程度地保持着成功者的坚持隐忍,理性地面对一切困难。正是在这种外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之下,成功者那种坚毅和成熟,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芒。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对于成功者的想象多与忍辱负重、苦练内功等等沉重的字眼有关。坦白说,在开复的人生里,这些沉重的成分确实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他总是能够乐观地看待这些生活中必然的沉重。他把一颗顽童的心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在生活中,他是一个随和宽容的人,他和员工们打成一片,在一起外出的途中,一直说笑话的一定有他。年终聚会,员工们可以逼迫他穿上草裙跳肚皮舞,而他绝对不辱使命。在家里,他是一个有点“西化”的爸爸,和女儿们一起发疯,做恶作剧,听女儿们最喜欢的周杰伦或者Jason Mraz,也给女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老歌,比如Dan Fogelberg的《Longer》,甚至可以分享女儿的秘密。很难想象,为了了解中国的互联网,他和年轻人一样上开心网。因此,当你和他交流“种菜”、“买房”、“真心话”等话题时,你会发现没有任何障碍,他兴高采烈的时候,甚至会告诉你一些偷菜的“宝典”,让人难以相信,其实他手头还有一大堆的公司麻烦事儿。所谓成功,并不意味着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一种状态。一个快乐的人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最富有的人。而李开复正是这样一位成功者,他的成功来源于他良好的教育背景,来源于他辉煌的职场经历,来源于他坚毅理性的精神,来源于他总是追随着他的理想,更是来源于他内心的一种从容平静的快乐。他的生活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但是这种快乐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把握着成功最本质的东西。这就是这本书,总结呈现出来的一句话: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编辑推荐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4年前,两家全球最大的IT公司,微软和谷歌对簿公堂,演绎了一场轰动世界的世纪官司,这只为争夺一位优秀的华人职业经理人。10年间,他在中国的高校中,做了上百场的演讲,超过百万的中国年轻人受到他的鼓励和指引。他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创办了谷歌中国, 如今,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正在酝酿,那就是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创业!让中国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平台!如何从一个淘气的“小皇帝”,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
名人推荐
在过去的20年,我有幸在乔布斯、盖茨、施密特等人身边学习、成长;我有幸在PC时代历经苹果、微软,有幸在互联网时代历经谷歌;我有幸看到三个世界一流公司的成长和成功,有幸在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崛起时,在这两个地方做过最有创意的工作。这些职业经验,才是我最有价值的资产,我非常希望能够把这些资产传授给中国青年。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