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吴晓波 页数:3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跌荡一百年(下)
作者简介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激荡三十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荣获“和讯年度财经图书大奖”、中国图书评论协会“年度十大图书”等奖项。
书籍目录
第四部 1938-1948:抗战与挣扎 1938年:怪乱的“孤岛” 【企业史人物】江村经济 1941年:大后方 【企业史人物】李氏难题 1944年:此消彼长的中国 【企业史人物】定县实验 1945年:接收之乱 【企业史人物】 1948年:最后的“打虎” 第五部 1949-1958:沸腾的开局 1949年:两陈驯沪 【企业史人物】相纸之父 1950年:改造的浪潮 【企业史人物】英东“走私” 1953年:“156工程” 【企业史人物】工厂798 1956年:“绝种” 1958年:赶英超美 第六部 1959-1977:以“革命”的名义 1959年:最苦难的三年 【企业史人物】单干专家 1964年:秘密的三线 1966年:造反与浩劫 1972年:最后的冰期 1976年:转折的前夜 【致谢】
章节摘录
1938年:怪乱的“孤岛” 1938年的上海被称为“孤岛”,这是一个十分贴切的隐喻。 上海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七大城市,人口仅次于柏林、伦敦、莫斯科、纽约、巴黎和东京。在1937年底的保卫战中,城市遭到毁灭性的重创,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FredericWakeman)在《上海歹土》一书中认定:“上海乃是二次大战中第一个被摧毁的世界大都会。”据《申报年鉴》记载,当时有4998家工厂、作坊的设备被毁坏,上海丧失了70%的工业能力。大量难民涌进只有10平方英里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致使人口从150万猛增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是19世纪以来,世界最重要的经济新闻的产生地。吴晓波像一个勤奋的论文写作者一样,从堆满历史灰尘的报刊里,寻找被遗忘的人物与纷争,描绘了中国崛起的秘密。 ——英国《金融时报》 关于中国企业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散布在漫长的历史中。吴晓波花费数年时间,将它们一一拾起,把一段由感性、零碎、个人观察组成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化的描述,在浩如烟海的陈旧信息中,梳理出了历史的脉络。 ——《南方周末》 在中国诡谲多变的商场里,企业起起落落乃是常态,能经得起时间淬炼的企业必有值得称道之处,然而外人对于中国
编辑推荐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是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我仿佛真的听到,有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正站在门外。他们已经被这个曾经无比热爱过的国家遗忘。 此刻,他们穿越百年风尘,身着青衫,面无表情,正砸响门环。 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的血脉基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