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张五常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前言
回顾平生,在学术研究上我老老实实地走了一段漫长而又艰苦的路。一九六七写好博士论文《佃农理论》,2008写好《中国的经济制度》,相距四十一年,二者皆可传世,思想史上没有谁的智力可以在自己的顶峰维持那么久。上苍对我格外仁慈,给我有得天独厚之感。也回顾平生,自己认为足以传世的英语文章约九篇之谱。一般朋友举《佃农》为首,科斯选《蜜蜂的神话》,阿尔钦选《座位票价》,而巴泽尔则肯定《价格管制理论》是无与伦比的。我自己呢?选《中国的经济制度》!两年前写好初稿时我那样想,两年后的今天我还是那样想。似浅实深,这里独立成书的《制度》一文牵涉到的话题广泛,细节多,史实长达三十年,合约理论的分析达到了一个前不见古人的层面,而其中好几处要靠机缘巧合,或时来运到,才找到答案。没有任何“缺环”,完整若天衣无缝也。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惊人奇迹和骄人成果,完整地阐释了对于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作为张五常对西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制度潜心研究后收获的精华之作,书中凝结了近几十年来,他长期深入调查和思考的成果。张五常持续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致力于佃农分成、公司性质、合约理论等研究。他从合约约束竞争的角度出发,将中国的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庞大的合约组织,提出了中国地区竞争的特点是县际竞争,并对由县一级行政区划引发的经济现象作了合理且详细的论述。这一分析触及了制度经济学一个没有人到过的巅峰。
作者简介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创立了合约理论,从而促成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他是一个摄影家,重视基础,仰慕前人,但不守常规,对光与物的看法皆与众不同。他也是一个散文家,影响了神州大地对产权及交易费用的认识,也开辟了整个中国经济学散文的新天地。曾出版作品:《佃农理论》、《五常问答室》、《经济学的缺环》、《经济解释》、《中国的前景》、《中国的前途》等。
书籍目录
神州增订版序学术生涯的终结时代文章I. The ‘China Question’II. The Impact of IdeasIII. A General Concept of ContractsIV. Evolu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ContractV.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Contracts and the Rise of the Competing XiansVI. The Sharecropping Nature of the Xian SystemVII. The Sharing Formula and Its EffectsVIII.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Xian PhenomenonIX. Side Effects of Xian CompetitionX. The Monetary System of China and the Rise of the RMBXI. Concluding RemarksAn Unhappy Epilogue第一节 中国的问题第二节 思想的冲击第三节 合约的一般概念第四节 承包责任合约的演进第五节 承包合约的扩张与县际竞争的兴起 第六节 县制度的佃农分成第七节 分成方程式的效果第八节 县现象的经济解释第九节 县际竞争的其它效应第十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与人民币的兴起结语不愉快的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中国的问题个人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1980。一九七九的秋天,我到离别了多年的广州一行,看不到任何改革的迹象。北京与将来的史学家无疑会选一九七八为改革的起点。这里日期明确: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那天,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布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决定。有了这个日子,罗纳德?科斯策划的这个中国研讨会议就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肯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今天刚好是三十周年了。当年的三中全会决定了两件事。一、中国开放推动经济发展;二、邓小平再获授予权力。那时,相信这两项公布的人不多吧。关于经济,类似的豪言壮语曾经表达过。至于邓的复出,这是第三次了。虽然这一次说明他获授予的是最高的权力,但资历比他高而又反对市场经济的同志,大有人在,而一九七八年的中国,资历辈分重要。有谁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邓可能再下台。一九七九的夏天,英国的经济事务学社的主编要求我写关于中国的前景。他说撒切尔夫人的办公室对一个学术性的分析有兴趣。那年的秋天我到广州一行,跟着是愈来愈有兴趣地跟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一九八一年,我察觉到中国的局限在急速转变,于是为该学社写了一篇足以印成小册子的文章。一九八二发表,《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作出了肯定的推断:是的,中国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走!延迟了一年才出版,因为不同意的批评者无数。在西雅图最亲密的同事巴泽尔,不同意我的推断,但他认为关于理论那一节真好,不发表很可惜。于今回顾,我当年的准确推断使朋友与同事惊奇,而我自己惊奇的,是跟着的改革发展速度。差不多三十年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超越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发生于一个那么庞大,人口那么多而又是那么复杂的中国,近于不可置信。还有的是,在这奇迹的发展中,中国要面对贪污,面对一个不合格的司法制度,控制言论与宗教自由,教育与医疗公非公私非私,有外汇管制,有互相矛盾的政策,也据说每年有六万次动乱。除了动乱的统计数字——不知定义为何,不同地区的朋友说他们没有见到任何他们会认为是动乱的——其他上述的负面事项皆属实。大约2003年,几位熟知中国的朋友向我投诉国家的多种不是。我回应:“不要告诉我什么不对。我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写一本厚厚的批评中国的书。然而,在有那么多的不利的困境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持续了那么久,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尤其是,不要重复某些人相信的:贪污对经济发展有利。朱镕基的肃贪行动早就把这假说推翻了。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见到的经济奇迹。那是什么呢?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我用一个比喻对这些朋友解释困扰了我好几年的问题。一个跳高的人,专家认为不懂得跳。他走得蹒跚,姿势拙劣。但他能跳八英尺高,是世界纪录。这个人一定是做了些很对的事,比所有以前跳高的做得更对。那是什么?在不同的内容上,这就是中国的问题。这篇文章要找这问题的答案。长而复杂,因为我有一段历史要叙述,有一个理论要解释。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的经济翻度是个奇迹,既精彩又重要。一脚踏中这个鹿材是万中无一的机缘巧合,而我平生所学正好全部用上。天助我也!” ——张五常 他永远集中于理解一个经济制度为什么会那样运作,而不是以一个经济制度应该怎样为出发点。在分析制度的操作时,他以敏锐的事实观察来支持他的论征。他的作品具细节,有悟性,照亮着他研讨的问题。四十年前跟他研讨我获益良多。 ——科斯,诺奖得主 史提芬•张坚守亚当•斯密的伟大传统。六十年代后期起他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今天开始被认为是真正的经典了。他用看来是简单不过的传统方法,去处理那些高深奠测的世事,或者是那些被认为是明显的对的流行解释。挥动着自己的魔术仙杖,他打开了新的、有时令人震惊的通道。 ——沃困,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 我今天认为,一九六九年史提芬来到西雅图时,他已经是经济学行内的产权及交易费用的第一把手了。那时我立刻意识到。他有的是一种变化自如的威力,而他的思考方法提供了我当时欠缺的组织架构。我不是第—个欣赏他的天赋。约翰•麦基可能是第一个发现他的超凡本领。当时作为系主任的诺斯(后获诺奖),很快就看到他的潜力。 ——巴泽尔,张五常的旧同事 我教史提芬比较优胜定理是失败了的。我问他:“史提芬,你已经有多方面的本领,为什么还要学经济?”他回答:“因为我要在所有事项上胜过所有的人。” ——赫舒拉发,张五常的老师 我佩服的人很少,可我是真的很佩服他。像张五常那样成为主流学派三个文献(佃农理论、内生外部性、台约和企业理论)的原创人之一,中国再我不出第二个了。我非常惊讶,在西方制度下,这种特立独行的中国人,居然有机会脱颖而出,为世界经济思想业做出突出的贡献。这种事是再难出现的了。 ——杨小凯
编辑推荐
《中国的经济制度(福州大地增订版)》: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周年,英语原著,作者亲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