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上)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艾丽斯·施罗德  页数:382  译者:覃扬眉,丁颖颖,张万伟,张春明,张艳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39午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  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沃伦•巴菲特,我们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商业领袖和投资大师,甚至在死后还会影响后世50年的伟大人物,终于向我们敞开了他的心扉。这本他生平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以从未有过的视角,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生。许多年来聚光灯下高大的“股神”终于走下神坛,以他最平实的语言、最真诚的心,娓娓道来,讲述了他78年人生中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分享了他60多年商业和投资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

作者简介

艾丽斯•施罗德,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而与巴菲特结识,而巴菲特也因为赏识她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题的能力,授权施罗德撰写他的人生故事。为了撰写本书,施罗德用了5年时间,跟巴菲特交谈了2000个小时,采访了他的250位朋友、家人和同事,翻阅了巴菲特从未披露的无数私人信件和档案。
  施罗德生于得克萨斯州,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学士及MBA学位。拥有会计师执照,目前与丈夫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目前与丈夫居住在康涅狄格州。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大泡泡  1 不作逢迎  2 太阳谷  3 时钟动物  4 沃伦,你怎么了?第二部分 内部计分卡  5 “传道”冲动  6 浴缸障碍赛跑  7 休战日  8 1 000招  9 沾油墨的指头  10 犯罪行为实录  11 帕姬不“帕姬”  12 地下卖场  13 赛马场规则  14 大象  15 面试  16 一记好球  17 珠穆朗玛峰  18 内布拉斯加小姐  19 怯场第三部分 赛马场  20 格雷厄姆-纽曼  21 真正的玩家  22 隐藏的光辉  23 奥马哈俱乐部  24 火车头  25 风车战争  26 黄金堆  27 愚蠢行为  28 干燥的火种  29 毛料是什么  30 杰克喷气式飞机  31 绞刑架决定未来  32 简单、安全、有利润且令人愉悦  33 解体第四部分 苏珊的歌唱生涯  34 “糖果哈里”  35 《奥马哈太阳报》  36 两只落汤鸡  37 新闻记者  38 意大利美国西部片  39 大力士  40 如何避免经营一家公共图书馆  41 然后呢?  42 最高荣誉第五部分 华尔街之王  43 法老王  44 B夫人  45 拖车政策  46 两难抉择  47 不眠之夜  48 吮手指及其严重后果  49 愤怒的众神  50 卵巢彩票  51 该死的熊  52 饲料事件第六部分 行李单  53 精灵的故事  54 一个分号  55 凯瑟琳的最后一次凯的聚会  56 富人统治、富人享受  57 传神谕者  58 超越自我  59 冬天  60 冰可乐  61 七度火苗  62 票根后记资料搜集说明致谢注释图片使用说明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大泡泡1 不作逢迎奥马哈,2003.6沃伦·巴菲特靠向椅子背,跷起腿,坐在他父亲霍华德那张简朴的木桌后面。他那件价值不菲的杰尼亚上装肩膀处打着褶,像是未经剪裁、批量生产出来的。每天,无论伯克希尔·哈撒韦总部的其他15名员工如何随意着装,巴菲特都是这身行头。他穿着一件平平无奇的白衬衫,衬衣领子太小,将脖子勒得紧紧的,领结与领口不太贴合,看上去这衬衣是他年轻经商时留下来的,而且在过去40年中,他似乎都忘了量一量脖子的尺寸。他的双手穿过几缕花白头发,握于脑后。粗浓的眉毛耸在玳瑁眼镜上方。很多时候,这眉毛展示出他的怀疑、知情了然或是迷惑不解。一眨眼工夫,他又会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令任性的眉毛增添迷人魅力。不过,他那淡蓝色的眼睛精光聚敛,似有所思。沃伦坐在那里,周围是50年来得到的各种纪念品。在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内布拉斯加玉米剥皮者橄榄球队的照片、参演一部肥皂剧所得的薪水支票、购买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对冲基金的报价书(对方未接受)和可口可乐纪念品四处摆放。在办公室的咖啡台上,放着一个经典的可口可乐瓶。此外,屋里还有一个用人造荧光树脂做成的棒球手套。沙发的一边,挂着沃伦1952年1月读完戴尔·卡内基公共演讲课的证书。一个富国银行的马车(富国银行的Lago)模型放在书架顶上,车头朝西。书架上还有巴菲特的投资合伙企业旗下的《奥马哈太阳报》在1973年获得的普利策奖杯。书和报纸散落在房间里。书柜上、靠墙的桌子上、桌子旁边的柜子下面都放着家人和朋友的照片,取代了电脑的位置。在桌子后面、巴菲特头顶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幅巴菲特父亲的肖像,正对着每一个进入房间的人。窗外,奥马哈晚春的清晨景色宜人,但是褐色的木制百叶窗紧闭着,遮蔽了满帘春色。冲着桌子方向播放的电视被调到CNBC频道。虽然电视没有声音,但屏幕最下方滚动的文字全天都在满足巴菲特的新闻需求。有好几年,电视里面播放的新闻经常与巴菲特有关,这让他很高兴。然而实际上,只有寥寥几人非常了解巴菲特。我和他相识6年了,一开始,我的身份是研究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金融分析师。没多久,我们建立了友谊。但如今,我依然需要更好地去认识他、了解他。我们坐在沃伦办公室里的原因是,他不打算自己动手写这本书。动来动去的眉毛配合着说话的节奏,他反复说:“你会干得比我好,艾丽斯。我很高兴是你来写这本书,而不是我。”他这么说的原因我会在之后会一一道出。言谈之间,我们开始从最接近他内心的东西聊起。“沃伦,这念头到底怎么形成的?你对赚钱竟会如此用心?”他的眼睛望向远处,似乎思绪万千,在搜寻着那些储存在大脑中的记忆。然后,沃伦开始讲他的故事:“巴尔扎克说,每一笔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桩罪恶,但伯克希尔绝非如此。”他从椅子上跃起,收起思绪,几大步跨到另一端,坐进一把金芥末色的锦面扶手椅子。他身子前倾,那神情不像一位72岁的金融家,更像是一个炫耀初恋的少年。如何诠释这个故事,要采访哪些人,写些什么——全部由我构思。巴菲特详尽地谈论了人类天性和记忆力的脆弱,然后说:“当我的观点和他人不同的时候,艾丽斯,选择不太讨巧的那个。”巴菲特给我上了很多课,最精彩的一些就来自对他的观察。第一堂课就是:以谦卑之态而屈人之兵。事后看,没有太多理由去选择那个不讨巧的观点——但是,当我这么做的时候,通常是因为人类的本性而非脆弱的记忆力。这类事情中有一件事发生在1999年的太阳谷。2 太阳谷爱达荷州,1999.7沃伦·巴菲特走出轿车,从后备箱中拖出旅行箱。他穿过护栏网状的大门,走向机场的停机坪。那里停放着一架反射着阳光的白色湾流IV型喷气式飞机——这种飞机和区域性商业客机一般大小,是1999年最大型的私人飞机。它正等着巴菲特和他的家人。一名飞行员从巴菲特手里接过旅行箱,放进飞机的货舱。看到巴菲特亲自驾车并从车里拿出自己的行李,几乎每个第一次和巴菲特一起坐飞机的飞行员都会吃惊。然后,巴菲特走上舷梯,向乘务人员打招呼并走向靠窗的座位,尽管整个飞行途中他都不会朝窗外看一眼。巴菲特的心情很轻松,几周之前,他就期待着这次旅行。同行的有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和儿媳妇珍妮弗、女儿苏茜及其男友,还有两个孙子辈的孩子。一行人都坐到奶咖色的皮革太空椅上——椅子摆放在45英尺长的机舱里。当乘务人员从机上厨房里——里面堆满了家人喜爱的零食和饮料——拿出饮品时,他们转动自己的椅子,避开曲线型墙面板,好让自己的空间更宽敞。沙发上放着一堆杂志:《名利场》、《纽约客》、《财富》、《游艇工业》、《罗博报告》、《大西洋月刊》、《经济学人》、《时尚》、《瑜伽》。乘务人员是个女孩,她没给巴菲特送来杂志,而是抱了一堆报纸给他,外加一小篮薯片和一瓶樱桃可乐——和他那件红色的内布拉斯加毛线衫很是相衬。巴菲特向她表示感谢,并和她聊了几分钟,缓解她第一次和老板飞行的紧张情绪,然后让她告诉她的同事,他们都已准备就绪,飞机可以起飞了。之后,飞机顺着跑道滑行,腾空,并拉升到4万英尺高。之后的两个小时,巴菲特一直埋头读报。其余6人在巴菲特周围玩闹、看电视和打电话,乘务人员则在枫木餐桌上铺好桌布,摆好插满兰花的花瓶,然后回厨房准备午饭。巴菲特专心致志地阅读着报纸,仿佛是一个人在家学习。他们乘坐的飞机价值3000万美元,被称为“分权所有型”①喷气机的空中宫殿。这架飞机为1/8型分权,即8个所有者共享,但是共享者拥有的是每月固定时数的飞行,不一定固定搭乘的飞机。因此,全部的所有者想用的时候均可立即起飞。飞行员、飞机维护人员、准备午餐的乘务人员都是奈特捷公司的职员,提前6小时安排好。奈特捷公司属于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过了一会儿,湾流IV型飞机飞越了斯内克河平原,飞向索图斯山脉——白垩纪巨变后产生的黑色、古老花岗岩质的山脉,炙烤于夏日艳阳之下。飞机在明媚、干净的天空中航行,进入到伍德河河谷,飞行高度下降到8000英尺。在这个高度上,飞机开始遭遇下方褐色丘陵地形对上方天空发出的地形波冲击。当飞机摇摆、机上的人随之颠簸的时候,巴菲特却继续着他的阅读,稳若泰山。从窗口往下看,灌木丛点缀着山脊,成排的松树顺着风向、沿着峡谷之间的山脊一路延伸。看到预期的景致,巴菲特一家都露出笑颜。飞机继续下降,在穿过顶上山峰之间的狭窄缝隙时,正午的阳光将飞机拉长的阴影投到古老的矿业城市——爱达荷州的黑利市。片刻之后,飞机降落在弗里德曼纪念机场。巴菲特走下飞机,来到停机坪,在7月的阳光里眯眼望去,两辆suV轿车早已停候在飞机旁边。这两辆车由Hertz的工作人员驾驶,他们无论男女都穿着金色和黑色相配的公司T恤衫。不过,T恤衫上写的不是Hertz,而是“Allen&Co”。孩子们蹦跳着向前,飞行人员把行李、网球拍、巴菲特的红白两色的高尔夫球包放进suV。接着,巴菲特和家人与飞行员、乘务员握手道别,坐进suV。经过太阳谷航空航运服务公司,之后,他们随着摇晃的suV穿过机场的大门,驶上那条通往山顶的路。8分钟后,另一架喷气式飞机抵达机场,驶向自己的停机位。在洒满金色阳光的整个下午,一架接一架的飞机从东南边或西面进入爱达荷,降落在黑利市:重型的赛斯纳“奖状”型飞机、迷人的里尔喷气机、高速的红鹰、豪华的猎鹰,其余大部分则是外形很威风的湾流IV型飞机。时间慢慢过去,众多巨型的、在阳光下闪光的白色飞机成排停在跑道上,像是商店橱窗里摆满的玩具。巴菲特一家循着道路标记,出机场后向前行驶了数英里,开往小镇凯彻姆——位于索图斯国家森林公园边上,就在埃克霍恩水道的拐弯处附近。行驶几英里后,他们绕过多勒山,几处褐色的斜坡之间有一片绿洲。就在松树和微微泛光的白杨林带,坐落着太阳谷,这个山脉中神话一般的疗养地。海明威在这里写成了小说《战地钟声》,奥运会滑雪和溜冰运动员将此地视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巴菲特一家在这个星期二下午所遇到的家庭出游潮全都和Allen公司有关——这是一家精品投行,精于媒体和通信行业。Allen公司促成了好莱坞最大的几桩合并交易,并且十多年来一直主办一系列年度研讨会,同时在太阳谷款待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休闲娱乐。公司CEO赫伯特·艾伦只邀请他喜欢的人,或者是那些他至少认为可以与之共事的人。

编辑推荐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上)》是唯一一本巴菲特本人授权的“官方”传记。第一次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生,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和普通人一样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巴菲特,如何在投资和商业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和财富。同时,《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上)》全面解读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商业思想,让这位我们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商业领袖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后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滚雪球(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4条)

 
 

  •   这本巴菲特生平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以从未有过的视角,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牛。许多年来聚光灯下高大的“股神”终于走下神坛,以他最平实的语言、最真诚的心,娓娓道来,讲述了他78午人生巾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分享了他60多年商业和投资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1939午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在华尔街一片恐慌的日子里,有人又为巴菲特出版了最新传记:《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书名源自巴菲特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湿雪,指的是在合适的环境中投入能不断滚动增长的资金。长坡,指的是能让资金有足够的时间滚大变强的企业。巴菲特也似乎总能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近期巴菲特又开始逆势加仓买股票了,通用电气、高盛、比亚迪等公司都成了他猎取的目标。显然,巴菲特已经把当前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当成了很湿的雪。我们又仿佛看到,在漫天飞雪中,巴菲特已在笑傲风雪,准备着滚雪球。巴菲特的行动,虽然各界人士看法迥异,但我们觉得他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亮丽的身影,至少给了我们这样几点启示:

    一、在风暴中要有独特的投资视角。2008年以来,华尔街凄风惨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全球股市风声鹤唳。可就在这个时候,手持443亿美元现金的巴菲特出手了,在收购高盛后,先后投资上百亿美元。按照目前全球股市的状况看,看好后市的巴菲特显得那么纤弱和孤独,肯定也成为“套牢一族”了,也就是说巴菲特出手的时机未必是最佳。但巴菲特却让我们对金融风暴有了一个很好的视角,那就是看到了“聪明钱”的运作方向,那就是明确了在危机中不必恐慌,不管全球风暴如何猖獗,但最终会过去的。如果往远处看,一定会有暴风雨过后的彩虹在等着我们。

    二、在危机中要敢于捕捉机遇。1910年,一场特大象鼻虫灾害狂潮般地席卷了美国亚拉巴马州的棉田,害虫所到之处,风卷残云。可是当地的棉农在极度恐慌过后,又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在一片狼藉的棉田里试着套种玉米、大豆、烟叶等农作物,结果既防治了象鼻虫,又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一年,墨西哥火山爆发,索罗斯知道此消息后,立刻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买进谷物和棉花期货。后来由于火山影响,美国的农作物也普遍歉收,而其期货价格却大幅上扬,索罗斯从中大赚了一笔。1907年、1929年、1987年都曾发生过金融风暴,虽然股市都遭遇过暴跌,但最终还是复苏了,并出现了新的上升行情。世上没有人愿意遭遇各种危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危机,有的只是对待危机的不同态度和行动。巴菲特在风暴中的身影告诉我们,当前股市的动荡,也许正是捕捉机遇的大好时机。

    三、在熊市中要留有充足的现金。大笔买进、重拳出击,巴菲特今年以来已经进行了280亿美元的投资。近日他说,市场当前提供给我们的机会是半年或者一年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因此他将不断投入资金。在全球股市的股价便宜得像白菜萝卜一样时,股神却有那么多的现金去不断投入,实在是令人羡慕,也值得一直满仓的中小投资者深思。巴菲特抄底成功了吗?从市场规律看,在美国的近代史上,历次系统性熊市的跌幅都没超过50%,目前美股的跌幅显然已经接近此幅度。从中国A股市场看,历史上曾有过4次大调整,其中1992~1994年出现过两次跌幅分别为72%和79%,随后的调整幅度都在50%左右,而本次调整已达到70%,也接近最大调整幅度。虽然我们无法断定真正的市场底在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这个点位距离真正的市场底已经很近了。

    四、在低位要寻找自己的“长坡”。巴菲特在2002~2003年期间购买了总价4.88亿美元的中石油H股,5年后出手时已达40亿美元,守了5年的“长坡”,增长了10倍的“雪球”。这一次,他投资的多只股票准备守几年呢?虽然我们无法全部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巴菲特完全在用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式进行投资,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地去效仿。有人说“牛市炒绩优,弱市炒重组”,也有人说“永远要把价值投资放在第一位”,但不管怎么说,都应在把握市场节奏的前提。

    2006年10月2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美国股票市场首家股价高达100000美元的公司。到2007年年末,伯克希尔的股票以每股140000美元交易,以此计算,伯克希尔·哈撒韦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巴伦周刊》杂志调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巴菲特的个人资产超过600亿美元。

    10年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增长率略高于12%——远远不及巴菲特早些年实现的投资增长率,那时候他的年均回报率
  •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写的很好,翻译的也很好。文笔很好,也没有发现明显的错误。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传记之一。多读名人传记,从他们的成功中获取经验。这本书设计到很多巴菲特的投资案例,当然也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家庭生活的。引用了许多巴菲特的原话,领悟巴菲特的伟大思想。所有的投资者,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
  •   按照评论,这是巴菲特最满意的人生传记
  •   能看得出来作者是下了功夫的,翻译的也很好。从传记里我们看到成功者的人生,有一句话说得好: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样的人呆在一起。起步永远不晚,巴菲特也曾经为积攒资本送过报纸不是吗?
  •   是巴菲特唯一一本官方正式授权书,作者花了2000多小时的时间来跟踪巴菲特,最终出现了这本好书。
  •   一个漫长的过程,看完了这本书。巴菲特从一人神回到了一个人,一个从小就心怀财富梦想的人,一个并非无法复制和超越的人,一个根据个人喜好而投资的人,一个也会经常犯错的人。人对财富的渴望都很强烈,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坚持下去。坚持理性和耐心,去不断成长,复制财富。
  •   非常经典的一部书籍,必收藏,虽然里面不是着重写巴菲特创富手段,但也写出了很多他的人生态度和做人原则,值得一看
  •   前面几章描述了巴菲特的一家等生活细节,感觉很沉闷,还是喜欢最后介绍他投资经历的章节。
  •   从我翻开第一页起就被吸引了,这不仅仅只是巴菲特的传记,适合阅读的人群很多。你可以把它当成故事读,可以当做养育子女的教育书看,可以当经济书看,可以当美国的历史书看。。。文章写得幽默风趣,看得很舒服,大开眼界。
  •   对巴菲特这样的人物只能仰视 希望从这书里能学到一些
  •   巴菲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天才,值得一看。
  •   这本书不错,也许是文化的差异,对一些细节的描述看起来有些困惑。不得不说越来越钦佩巴菲特。
  •   经典之作,值得一看,其实就是巴菲特的自传。
  •   巴菲特的经典之作.值得仔细学习.下册缺货.希望尽快补齐
  •   只希望在有生之年,像巴菲特一样赚钱,像他一样做慈善。
  •   还是很有收获的,巴菲特确实有着让人钦佩的品德
  •   很久以前就听说了巴菲特的传奇,这次买来可以好好欣赏了!
  •   不错,很好,中国迟早会出现巴菲特的.
  •   以案例的形式记述了巴菲特一生的辉煌,很值得一看,对当今中国投资者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   由于下册的已看过了,所以才想完整的读完滚雪球的财富人生!
  •   愿大家的财富都像这本书的题目一样,滚雪球......,好书
  •   我本来不是个爱写评论的人,一看该书评论少,而且不满意的不少,就想来写写我的读后感。正好,我也是前日才读完中文版的上下册,感触在心。
    当我合上该书时,我是非常满意的,而且对该书的作者很崇拜与佩服。我是个文科研究生,深感现在很多的专业论文都是“东平西凑又一篇”,学术态度也不端正。看完了外国人,一个财务分析师所写的人物传记,真觉得棒极了!严谨客观,而且文笔不错。
    如果你期待此书是“发财秘籍”,你一定失望。但如果你是怀着对一位时代巨人的尊崇之心而想了解他,学习他的成功轨迹,阅读此书,你获益良多。
    当然,因为翻译、外国人写作的思维、习惯、背景不同,有时候阅读会有些困难。但你耐心,沉下心去好好看,你会发现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值得一读!
  •   滚雪球多少年了对于人们谈论的这个理论概念我第一次觉得近距离的看
  •   看了这个本书,很冲动,很想找到大的斜坡和很湿的雪
  •   人生,生老病死,百年一瞬,财富是个过程。
  •   从投资者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投资‘真知’
    语言朴实、生动
  •   股票投资中价值投资的NO1
  •   帮同事买的,她准备入市,先读读股神的书
  •   很早就想买的书,终于拿下了!
  •   投资学入门
  •   值得一读,对从事投资的人而言
  •   送货快,但一个订单分成两个包裹,而且同一套两本书被分在两个包裹,而且送货时间不一样,下次将同一套书打包成一个包裹可不可以啊?
  •   细细品!慢慢读!
  •   这是关于巴老最好的一部传记
  •   这本翻译比《股东的信》好多了,领会精神吧
  •   写的不错能吸取一下经验
  •   原来成功不是必然的,别人付出的努力、别人成功的经验,你都可以学习。
  •   书中有很多事例,值得品读。
  •   幽默中带有智慧的书籍,对急功近利的人是一剂良药。
  •   喜欢这本书,并且希望大家都来看看
  •   不错 很有指导意思的一本书
  •   是看《饭桌上的经济学》时知道的这本书,很想了解一下,就购买了,还没怎么看,随手翻翻感觉不错,已经推荐老公看了!
  •   听说有的学校把这本书当做教材,还没看不过感觉不错
  •   书看着不错,准备好好读读。
  •   非常满意,值得一读,可以了解财经方面知识
  •   还是比较实惠的,书质量也不错,看着比较大气
  •   书都蛮好的
  •   买给小朋友的,应该不错:他已经在和我讨论如何挣钱了。
  •   狠快 质量也不错
  •   不错的书,能学到很多东西
  •   那怕向芭菲特学到一点点,也值了。
  •   可作榜样
  •   给别人买的,看着质量挺好。字体纸张都不错!
  •   文笔也好。
  •   以前在朋友家看过,没看完,这次总算有属于自己的一本了,细细看,只是下册没货,等待下册的内容和价格的惊喜。
  •   了解别人也是一种学习。
  •   极好的书 学的是理念
  •   心理思考一定是本好书
  •   要是可以买到下册就全了 就更好了
  •   送货很快,还便宜点
  •   受益匪浅,非常有深意
  •   老师推荐的自传,看后发现没推荐错
  •   不错跟书店一样的 ,比书店便宜多了,书里面的内容很好,对我很有帮助 YES
  •   真的不错,可以看看
  •   10天才收到书,并且收到的是盗版书,印刷有问题,
  •   心情不好,看不下去
  •   早就要买,这次搞活动,赚到,还有一本貌似有签名?
  •   货到非常及时
  •   真的不错哟。很好很喜欢
  •   你如果认同巴菲特的行事风格、思维方式,就会忍不住记下里面的句子,因为这些文字同样也在描述自己。施罗德把这个传神谕者的精灵描写的有血有血肉,推荐不妨看一下。
  •   希望将巴菲特系列图书完整,有部分书缺货很长时间了 买不到
  •   是本好书,详细介绍了巴菲特精彩的一生!就是书的质量不是很好,建议大家买上下合装版的,质量要好多了!
  •   不太喜欢作者的这种描述风格,有太多个人的思想。我想要了解的是巴菲特,而非作者是何人,我想作者可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   滚雪球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不过要静下心看。从中也得到不少启发。
  •   挺好的人生故事,只是一本故事,,,,
  •   挺满意的,就是买的时候看错了,将上下册一套看成了下册,结果送来后发现两本上册,一本下册。我的钱啊!呜呜。不知能不能退啊?
  •   每一本书都是非常不错的收藏书籍,等读完后我会给出综合的读书心得!
  •   内容不错,但是,但是!封面很多划痕!
  •   说实话,作者的确不适合作为一个作家,至少不适合成为一个传纪作家。书的外在质量还行,也有一定的厚度。但是内容浅薄,作者从巴菲特的小时候写起,可以说也了解巴菲特本人,但是所用的笔触大部分是旁人的经历,因为牵扯的人物太多,没有明显的线索,常常是东写一个人,西写一个人,而写关于巴菲特的事情反而显得寥寥无几。文章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都显得杂乱无章,缺少头绪。看的人是一头雾水。话题跳跃太大,且没有规律。如果看官 是想本书中汲取投资技巧,投资经验、技能之类的知识,恐怕是大失所望了。里面可学的东西极少,大部分是拉家常。好像从一个遥远的地方遥望巴菲特,然而其中还隔绝着重重高山。这些都是我的观后感,希望可以给大家有所借鉴。
  •   书给我拿过来的是久书,而且少了很多页,所以我拒收了,望查实后在发货,谢谢。
  •   其实还没看完,不过已感觉到翻译得不够好,字太小。
  •   第一次买到倒装目录的书,当收藏品吧。
  •   书挺好,但内容校对不够严谨,很多地方的汉子和人称不对,
  •   很好价值投资者必看···
  •   我看了PDF的 写的内容太多太乱了 有点像小说。。 很难看懂啊
  •   商品是看好的才买的,所以商品没问题。网站客服,书店客服都可以,就是承诺没有做到。说什么时候到,没到。呵呵
  •   想学习一下首富如何走上财富人生
  •   纸张和装订不满意,纸张较差,装订不整齐!完全跟书的层次不匹配!
  •   纸的质量上不是很好,不过内容还是不错的!
  •   书是正版,虽然价格高,但绝对物有所值。本来我想自己没兴趣看巴菲特有关的故事,因为我本人不喜欢长期投资。我最喜欢的是投机,,但现在我改变观点了,老巴成功,不是OU然的,一份天份,一份努力,一份天意(娶了个好老婆苏删)。
  •   巴菲特经验
  •   找了很久了,不过纸张不是很好
  •   一套,结果不在一个仓库,上下册版本不同。
  •     利率——借贷成本——是对“时间”的定价。
      “好主意带给你的麻烦会多于坏主意”,因为你会忘记好主意是有限制条件的。
      “用历史的眼光对未来进行预测,是非常危险的事”
      (内部记分卡:)“你想做世间最伟大的情人,却令大家认为你是世上最差劲的情人。或者,你想做世上最差劲的情人,但却让大家认为你是世上最伟大的情人?”
      守好你的信用,这胜过攒钱。
      如果你想继续做生意,就要懂得见好就收,有一定的利润就要知足。
      不要轻率行事,不要急躁仓促,这样无法大富大贵。
      准确掌握细节
      正如这次小号演奏一样,生活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当另一个家伙吹错的时候,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钱可以让我独立。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复利把现在嫁给了未来。
      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不要不动脑筋地急于抓住蝇头小利。
      保持领先位置是通向目标的途径。
      《人性的弱点》:不要批评、谴责或是抱怨
      沃伦意识到他做出了一个情绪化的决定——那是他最后一次做这样的事
      沃伦有充足的时间唱歌,因为他只买了少量的课本,而且在开学前就已经读完了。
      沃伦总能记住教授说的话,根本不需要看课本
      他对正规的课程学业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但对学习知识则很有兴趣,并认为自己大部分是在自学。
      哈佛给了他两大重要收获:声望威信和未来的人际关系网。
      《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
      沃伦所有的休闲活动都是重复的,充满竞争的,最好是两者兼备。
      他的思维就像是一只不安分的猴子;为了放松,他需要一种能集中注意力的活动让这只猴子闲下来。
      他已经养成了不对任何事物期望太高的习惯,这样永远都不会失望。
      他学会了胜算不大时下注很少,而胜算很大时狠狠下注。
      面对一些不可置信的不幸时,不要因为你自己的挫败感,让一本不幸增加成两个或三个。(芒格:不沉迷在生活的不幸中)
      “当他人贪婪的时候你要胆怯;而当他人胆怯的时候你要贪婪”
      保持情绪不受影响
      沃伦为了避免太大的风险,也许会放过获利的机会,并且几乎把保存资产当成一个神圣的使命。而芒格的态度是,除非你已经富有了,否则你可以承担一些风险——如果胜算不错——以使自己变得富有。
      如果一件事情可能出错,它就真的会出错。
      “单一投资的条件:我们的事实和推理具有极大可能的正确性,并且任何大幅改变投资潜在价值的可能性很小。”
      “大钱往往是那些能够做出正确的定性决策的投资人挣到的。”
      沃伦强烈认为,术业有专攻,他把自己的特殊技能定义为思考和挣钱。
      沃伦的标准:
      1.我们不会接手对我而言技术太难的生意
      2.即使赢利预期可观,而如果主要的人的问题不令人满意,那么我们将不会在投资运作中采取行动。
      “潮流的趋势远比游泳的人更重要”
      作为一个永不停歇的学习机器,他希望了解所有应该了解的有关保险业务的内容。他从图书馆借了很多书籍
      他永远都不会做的妥协就是放弃他的安全边际。如果他不能约束风险,那就会放弃可能的财富。
      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是普通生意的敌人。
      以合理的价格买一个好公司要远远胜过以一个好价钱买一个合理的公司。
      “巴菲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但他有简单的品味”
      他的和蔼、谦虚、才智和稳重让他们毫不紧张。对长期的朋友他表现出无比的忠诚,人们尤其会被他内心的诚实所打动。
      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一直如此,一直”
      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付钱太多总是错误的,焦躁是最大的敌人。
      在股价较低的时候回购公司的股票,从而减小其公开发行量的价值,这种做法能增加每一份蛋糕的份量。
      "我喜欢反复吃同样的食物。我可以每天都吃火腿汉堡,连续当早饭吃50天"
      无论我做了什么,只要是和苏珊的离开有关的,都是我一生中所犯的最大过错。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缺乏理解。可以说99%都是我的过错,我对她太不关心了,而她总是对我十分关心,几乎是关心我所有的方面。
      短期收益是投资决策的最差标准。
  •     2009-04-07
      
      在第一时间买了《滚雪球》,但开始觉得并不是那么精彩。看了一半的上册落到飞机上之后,就没有继续看了。最近把下册看完,觉得对巴菲特式的投资有了新的理解。
      
      
      
      书里找不到具体投资股票的建议,更多的藏在巴菲特的人生经历中。突然觉得,巴菲特的成功不是因为他的投资技巧,而是他的财富观。即使到了财富的巅峰,过的仍然是守财奴式的简朴生活;对子女也不是那么“大方”;但却捐出绝大部分的财产给盖茨基金,而不是巴菲特基金。也正是这种诚实一诺千金的品格,才会有才华横溢的创业者愿意以很好的价格把企业卖给巴菲特,并且继续全心全意工作。也许正是这种超然的态度,才能淡定地看待牛熊轮换,投资大势而不在乎一城一池。巴菲特的纪录也许是难以模仿和超越的,但我们可以学习他那种超然的投资态度和生活。夫不争故无以与之争!
      
  •     【注:一篇不错的笔录,如若还未看本书,作为简述来看相当不错,即使看过再次回顾仍旧荡气回肠,在此推荐之。】
      
        此刻,巴菲特刚刚完成了他和苏珊汤普森的婚礼,并且在拉斯维加斯度过了他们的蜜月。其时,密苏里河的洪水淹没了奥马哈的上游,作为国民警卫队一员的巴菲特被破例在其他队员在泥泞中跋涉的时候,在邓迪长老会的哥特式神殿里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苏珊之前的巴菲特,经历了人生大部分的挫折。这个嗜钱如命的家伙,在6年级时即完成了他最早的原始积累,但是,一连串的投资只能用失败来形容:投资加油站,投资克利夫兰毛纺厂、里丁煤铁公司。
      
        在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格雷厄姆的言传身教之后,21岁的小巴本是信心满满地投身于他的百万富翁计划的。他希望去导师的公司上班,哪怕不要钱,但被拒绝了;在父亲的巴菲特福克公司被迫从事他并不喜欢的座市商生意。
      
        是苏珊的出现改变了他。“在回到奥马哈的第一年,能让他感觉舒适的主要是他的未婚妻”,“她知道他需要的主要是被爱的感觉,以及从不被批评,而且他还需要感觉到自己在社交方面也会成功。”
      
        而此前的小巴“觉得自己形影只单,是个社交低能。但实质上,我是把不准生活的脉搏。”
      
        “苏珊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对我影响很大,甚至大过我父亲的影响,用不同的方式。我身上有很多自我跋扈的东西,她能解释,而我不能。她让我感觉自己身边有一个拎着小喷水壶的人,而这个人将保证花儿的成长。”
      
        “我疯狂地需要她,我工作起来很高兴,可是我对我自己不高兴。她的确拯救了我的生活,她让我重获新生,这是和从父母那儿得到的一样的、无条件的爱。”
      
        “记住一件事,沃伦,钱不会让我和你的生活有太多不同,我们现在都将去楼下的自助餐厅吃饭,每天在一起工作,而且很开心。因此不要过于操心钱了,因为它不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有多么不一样。
      
        1956年,62岁的格雷厄姆选择了退休,不甘人下的巴菲特也准备开始自己的合伙公司。这一年他的财富是174000美元,相当于2007年的1392000美元。合伙公司的资本金是105100,其中的100美元由小巴自己投的。
      
        合伙公司的分成模式是:4%以上的收益我拿一半,4%以下的我收1/4。赔偿损失的责任是无限的。1956年9月1日格雷厄姆公司的投资人经格雷厄姆的介绍,给了小巴120000美元,这是是小巴成为专业资金管理者的重要一步。
      
        这一年的晚些时候,巴菲特的第三个合伙人公司B-C有限公司成立。小巴管理的资金总额超过50万美元。
      
        在公司成立之初,为合伙公司集资才是巴菲特真正重要的事情。
      
        1957年6月,巴菲特第四个合伙公司安德伍德成立,资本金是85000美元。
      
        1957年8月5日,戴维斯夫妇和他的3个孩子用10万美元孕育了第五个合伙公司Dacee。也是从戴维斯那里,他第一次听说了查理芒格这个名字。
      
        1958年5月5日,第六个合伙公司Mo-buff成立,资本金70000美元。
      
        雪球开始滚起来了。
      
        1959年2月,来自奥马哈最显赫家族的卡斯铂奥福特和他的小儿子来到巴菲特面前,他的名声已经在小镇传扬了,小巴的第七个合伙公司Glenoff宣告成立。
      
        在这七个合伙公司的运营中,巴菲特仍然是导师格雷厄姆烟蒂理论的忠实执行者,他买的都是非常便宜的股票,完全是烟蒂,湿湿的还可以免费吸上一大口的烟蒂。
      
        在格雷厄姆的理论中,“烟蒂”是指便宜又不受宠的股票,就像人行道上可以找到的那种细长雪茄被碾碎的烟蒂一样,被弃置一边。格雷厄姆擅长找到这些其他人会忽略的令人倒胃口的残留物,他能点燃它们,然后再满满地吸上最后一口。
      
        巴菲特的起步,是我特别感兴趣的章节。这个无趣、嗜钱如命的家伙,那个巨大的雪球是怎么开始滚动起来的?
      
        心无旁骛、把赚钱当命、勤奋、经验、非一般的专业、贵人-----形成口碑,不知道,这几个关键词能否概括巴菲特的成功之道。
      
        在雪球开始滚动之后,年轻的小巴也变得更加雄心勃勃,在和桑伯恩公司董事会的斗争中,小巴最终获得了胜利。他不能容忍那些不称职的董事会成员用他的钱在会议室吞云吐雾而不负责任,经过紧张的资金筹集,巴菲特最终控制了公司。
      
        巴菲特仍旧喝着百事可乐和爆米花,一边将头深深埋在各类股票组合的年报之中。合伙公司在此时也飞速发展着。
      
        1960年,是巴菲特事业真正的分水岭,现金潮水般涌进合伙公司的金库。1960年8月15日,第八个合伙公司Emdee成立。
      
        同年秋天,第九个合伙公司安投资公司成立。合伙的起步资金提高到了8000美元。
      
        1961年5月16日,巴菲特的最后一个合伙公司巴菲特霍兰德公司成立。至此,他的王国拥有了接近400万美元的资金,11个合伙公司,超过100名投资者。
      
        1962年1月1日,巴菲特将所有的合伙公司装进了一个单个的实体-----巴菲特有限责任合伙公司。
      
        到1963年,巴菲特已经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到这个时候,一些职业投资人已经搞清楚奥马哈这个叫巴菲特的家伙在干些什么,甚至一些从没有听说过沃伦巴菲特名字的人也开始搜寻他,他再也不用去吸引,更不用说去寻找客户了。
      
        经过丹普斯特公司这一仗,巴菲特不仅获得全胜,也因为比阿特里斯全镇人民和巴菲特对公司的争夺,沃伦真的出名了。但显然,32岁的巴菲特还没有学会富有同情心地解雇别人,虽然获利丰厚,名声远扬,却还只是一个能赚钱的机器而已。
      
        对运通公司的投资,让巴菲特在格雷厄姆思想德基础上有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尽管他们来自费希尔,来自芒格。
      
        芒格比巴菲特更加愿意承担债务,交易的风格也更为犀利,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他更关心公司无形资产方面的内容:企业的的经营管理水平,品牌的持久性,竞争能力等。芒格觉得格雷厄姆的缺点在于,他认为未来更多的是危险,而不是充满机会。芒格开始努力让巴菲特撇掉格雷厄姆沉闷的悲观主义,这种悲观主义是弯腰捡烟蒂而只能吸上最后一口的苦差。烟蒂主义以生命终结而不是可以继续生存的价值作为判断依据。
      
        不知道芒格的思想是否来自于费希尔,但费希尔的思想却实实在在影响了巴菲特。对运通的投资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关注股票的长期潜力,在定量基础上增加定性的分析。
      
        通过运通公司一事,巴菲特拥有了后来他称之为“高度可能性的洞察力”,而这,突破了格雷厄姆的核心思想,因为运通公司的价值并不是来自先进、设备、房地产、或者其他可以计算的资产,如果有必要清算,它拥有的不过是对它的客户们的信誉。运通案也成为巴菲特到此时为止操作的一桩“伟大的生意”。不同于丹普斯特时期的粗暴、利欲,巴菲特意外地支持维护运通已经建立起来的“金融正直和责任”,甚至不惜让运通公司损失6000万美元。
      
        也许父亲霍华德的去世深深的触动了他,父亲一贯的近乎偏执的正直性格在死亡来临以后变得更加高大了。在霍华德去世两个月后,巴菲特的头发脱落了。
      
        1966年几乎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年代,种族隔离、越战、叛逆,在一片动荡之中,巴菲特雪球事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虽然早在1965年他就有了将合伙公司关闭上锁并且扔掉钥匙的计划,虽然他在一年之前在合伙公司的股权资产已经达到了680万美金,但巴菲特并没有真正停下来的意思。他需要考虑的是,随着合伙公司资产的日益庞大和遍地烟蒂的日子的结束,他必须改变自己的投资风格:买进整个生意。
      
        这些生意包括:
      
        零售商霍克希尔德-科恩公司:与芒格、戈特斯曼的第一次联手,成立多元零售公司控股霍克希尔德科恩公司
      
        联合零售商店:一家由本杰明罗斯纳经营的棉布商店
      
        国民赔偿公司:完全崭新的生意类型。如果国民赔偿公司挣钱,他可以用这些收益购买其他公司或股票,而不是放在国民赔偿公司的地下室里冬眠。如果狮子把驯狮人吃了,国民赔偿公司也许需要钱去支付给驯狮人的家属。而这些钱可以从别的生意那里回到国民赔偿公司。
      
        蓝带印花,一个生产优惠券的公司
      
        伊利诺伊国民银行
      
        奥马哈太阳报1969年1月1日
      
        到1968年,巴菲特经7个人,10500美元资金的合伙公司发展到了超过300人、1.05亿美元的规模。
      
        雪球已经如期壮大,而且还在滚动。可是,巴菲特却有了关闭合伙公司的想法。
      
        “我知道我不想一辈子被超越一个投资烟蒂的想法完全占据,能够慢下来的唯一途径是停止。我不适应这个市场环境,我不想因为努力去玩一个我不理解的游戏而破坏相当好的记录”。
      
        巴菲特的解散合伙公司,无非是对合伙人忠诚度的测试。通过一次次发出悲观的预期,巴菲特的合伙人变得越来越集中,因为在他看来,要做合伙人公司就必须有一系列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通过对合伙人的清理,巴菲特个人趣味和商业野心也得以更加自如地展开,比如对《奥马哈太阳报》的收购等。他自儿时投资报纸时累积的对媒体的兴趣,得以用合伙公司来实现。这一志趣到《华盛顿邮报》达到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这次对合伙公司的清算,也间接助成了另一家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巴菲特合伙人的有钱人去了戈特斯曼的第一曼哈顿,那些桑迪不要的小鱼儿,巴菲特介绍给了鲁安。其时,他正与里克坎尼弗和西德尼斯特尔斯一起成立自己的投资咨询公司,并创建了专门接受较小账户的红杉基金(此红杉非彼红杉)。
      
        巴菲特一生兴趣广泛,从孩童时代收集汽车牌照,一直到热衷对媒体欺诈行为进行改革,然而其中三个角色一直没有改变过。首先,他是不屈不饶的收藏家,不断扩张他的财富、人脉和影响。第二是布道者,在讲坛上传播理念,主要是投资的理念,因为在其他问题上,巴菲特总会显出他的笨拙。第三是警察,惩治那些坏家伙。最完美的事业就是能够使他同时集三者为一身:传道、扮演警察、同时又能像收银员一样收钱。而这个事业就是报纸。为了买进《波士顿环球报》的股份,巴菲特甚至打破了他多年来从不购买公开发行的股票的惯例,以低价吃进联合出版社4%的股份,使伯克希尔一举成为它最大的股东。
      
        通过投资运通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多元零售公司、蓝带印花公司、韦斯科金融公司、喜诗糖果公司等一系列项目。就财富而言,巴菲特已经获得了完全意义上的成功,他和苏珊在伯克希尔的股份从原来的18%猛增到了36%,在多元零售公司的股份也达到了39%,蓝带印花公司的股份则从2%增加到了13%。通过关闭合伙人公司,巴菲特已经彻底主导了自己的投资命运,他已经成为了伯克希尔、多元零售公司和蓝带印花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从此,他不再需要过于顾忌合伙人的意见了,不再需要为短期利益和长期规划的冲突有过多的担忧了。
      
        至此,他的投资哲学也开始形成。第一是自我平衡的经营模式---将浮存金转移到控股公司,以便他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内部反应和调整;第二就是组合的力量,因为浮存金和投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翻番。
      
        通过福布斯杂志的报导和《超级货币》一书热销,巴菲特的个人声誉也达到了顶点。一个品位简单衣着比流浪汉好不了多少,类似“巴比伦清教徒”的“投资之王”诞生了。
      
        当然,他的健康已经出现了问题,又一次差点因误服双份盘尼西林而一命呜呼。
      
        他的婚姻问题也出现了。随着孩子们的长大,苏珊在家庭中的角色突然比的不再重要了,而清教徒的巴菲特仍然每天埋首于年报之中。苏珊在与初恋情人米尔顿布朗旧情复燃之后,又投身于网球教练。
      
        但真正让苏珊和巴菲特婚姻完全破裂,则是在《华盛顿邮报》和凯瑟琳格雷厄姆出现以后。
      
        从来没有一项投资。让巴菲特倾注如此多的心血和努力,就算是让他险遭滑铁卢的丹普斯特公司,还是给他带来巨大收益的运通公司。
      
        在商业领域,以格雷厄姆的烟蒂理论为基础再加上费希尔的定性分析和芒格的大生意思想,巴菲特在运作的时候一直就是游刃有余。但是,一旦涉足媒体,面对《华盛顿邮报》这样一颗媒体皇冠上的明珠以及凯瑟琳格雷厄姆这样一个高贵优雅风情万种的媒体之王时,巴菲特几乎是投入了全部的智慧和精力,甚至不惜改变自己的原则。
      
        在70年代之前,真正巴菲特形成影响的主要是三个人,父亲霍华德、导师格雷厄姆和妻子苏珊。霍华德带给他原则和道德,格雷厄姆给了他商业的方法,苏珊给他带来了自信。因为苏珊的出现,这个此前在社交场合屡屡被人嘲笑的乡下小子从此得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而不必面对外界的纷扰,苏珊如一个优秀的规划师,将巴菲特投资之外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只有在买凯瑟琳的时候,巴菲特才愿意为别人做出改变。
      
        为了能顺利进入《华盛顿邮报》的董事会,巴菲特特意安排凯瑟琳造访他在翡翠湾的别墅。他穿上为这次拜访新买的游泳衣,并且勇敢地和凯瑟琳一起跨入了太平洋中。当苏珊和孩子们看到这奇怪的一幕,全都笑得人仰马翻,因为这太不符合巴菲特的习惯了。
      
        当然巴菲特最终顺利地进入了《华盛顿邮报》的董事会,摇身一变,从一个奥马哈的明星投资经理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家媒体公司的官方顾问。
      
        凯瑟琳出身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尤金梅耶是一个犹太投资家和《华盛顿邮报》的出版商,母亲艾格尼丝是上流社会出名的交际家。这个家庭一直是华盛顿上流社会的中心,凯瑟琳也被称为华盛顿最伟大的女主人。在凯瑟琳的座上宾中不乏美国总统、西班牙国王、肯尼迪家族成员和保罗纽曼这样的大人物。他们在基梭山拥有一座粉中带灰俯瞰拜瑞湖的别墅,在第五大道有一套公寓,在华盛顿另有一座巨大的维多利亚式的房子。
      
        当巴菲特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凯瑟琳的晚宴时,他进入的是一幢挂有“亚洲艺术品、雷诺阿的油画、丢勒的版画的房子,走进餐厅,青铜烛台上闪耀着锥形的烛光,与镶板的墙相映生辉,远远地核桃木餐桌上摆放着水经烛台和纹章瓷,闪闪发光”。
      
        此情此景,与巴菲特先前的生活有天壤之别。这个来自布拉斯加州的乡巴佬投资者,尽管有福布斯杂志和《超级货币》给予的光环,仍然觉得非常不自在并备受打击。
      
        尽管如此,巴菲特还是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凯瑟琳的晚宴中,不论这些活动最终让他看起来多么可笑或尴尬。他甚至喜欢自己的乡巴佬身份,并且很高兴自己被龙虾搞得狼狈不堪,他的天真的像大象一样的饮食口味在凯瑟琳一次次调教后仍然停留在汉堡、可乐和冰激凌。凯瑟琳那些有着贵族血统的朋友也渐渐习惯了巴菲特的方式,在他木讷和无辜的神态下的投资智慧,巴菲特也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入了这个他最为惬意的角色-----教师。
      
        巴菲特和凯瑟琳的友谊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们一起去参加商务会议,有时还去度假,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旅游。她不断因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给他电话,凯瑟琳则带着他上礼仪学校。人们常常在慈善活动上看到已经59碎仍然风情万种的凯瑟琳把她家的钥匙扔给46岁的沃伦,而且在公共场合也更加频繁地看到他们俩在一起的身影。
      
        想想巴菲特以前是多么不喜欢华盛顿的生活,甚至不惜退学也要回到奥马哈的宁静和单调之中。“我看的很清楚,他的一些做法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是芒格的看法。
      
        虽然人们无法断定巴菲特和凯瑟琳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当巴菲特极力去改变的时候,一定意味着什么。也许是对自己身份的确认?也许是要对抗自己内心的自卑?而这种改变导致的他与苏珊之间裂痕显然已经无法弥补,苏珊开始热衷于歌唱事业,搬离了奥马哈来到旧金山,开始了和网球教练的另一段生活,尽管他们始终保持了名义上的夫妻关系。
      
        整整一周,始终沉浸在巴菲特的世界中,至此《滚雪球》的上部已经读完。
      
        这个奥马哈的商人,这个无趣的赚钱机器,虽然我试图从他的经历中学习投资之道,但是,在内心里,我并不尊敬他。也许他真正领悟了商业的规律,把握了赚钱的门道,在生意的积分卡上标注的是成功,但是这与格布雷西耶斯在长跑上的成功又有什么区别呢?格布雷西耶斯在20年里创造了15此世界纪录,巴菲特在80年的人生里创造了500亿美元的财富,如果财富最终都是要由上帝带走的,那么,巴菲特留给这个世界的又有什么?(当时比较无知,现在不这么看了)
      
        显然,在下册,在80年代开始以后,巴菲特的雪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虽然巴菲特的方法仍然没变: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专注,做自己能够胜任的事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但50岁的巴菲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尔街之王,他的财富也从1978年的8900玩美元猛增到惊人的6.8亿美元。
      
        进入80年代以后,巴菲特的投资显然开始放慢了步伐。一方面价值投资已经深入人心,市面上不再有那么多的壳资源了,另一方面,巴菲特的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奥马哈的乡巴佬投资人了,他的社交生活已经变得丰富多彩,除了继续与格雷厄姆保持深厚的友谊之外,桥牌、高尔夫和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更多地开始进入她的生活,他的个人圈子已经从芒格、格雷厄姆扩展到比尔盖茨和沙伦奥斯伯格,前者称为他后半生最重要的朋友,后者是她的桥牌搭档。在收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案中,正是和盖茨的旅行和与奥斯伯格的桥牌让他错过了这个心仪的项目。
      
        B夫人、所罗门和长期资本公司是这一阶段巴菲特的重要项目。
      
        巴菲特似乎特别得到女性的信赖和护佑。从一开始的多丽丝、苏珊到凯瑟琳格雷厄姆、阿斯特里德、奥斯伯格,再到B夫人,虽然青葱岁月的巴菲特并不擅长社交并屡屡受挫,但在成年以后,却越来越有女人缘了,并得到他们全心全意的帮助。“伟大的女性,照耀我们前行”,看来真是一句真理。
  •     要用一篇文笔拙劣的书评来概括股神巴菲特的一生显然是不容易的事——如果他的投资技巧有多么的遮蔽、暗箱倒也就罢了,恰恰是因为他遵循的都是最古朴与简洁的道理,才令人难以置信,并四处打听八卦起底。但巴菲特给所有投资者的话都是一样的:如果严格按照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等书的指导去做,想不在股票市场获得稳定收益都难。
      说到稳定收益,巴菲特交出了一份极为令人折服的答卷。在他早年时参与股票市场,年化收益率达到27%,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不妨算笔账吧:如果一个人的本金是10万元,则第一年过后加上收益变为12.7万元,第二年过后为16.129,第三年过后同最初比就已经实现了一倍增长,达到近20.5万——这个算法相当于10万*1.27的N次方,N为具体年限。更为恐怖的真相是,巴菲特维持这一高增长达十余年并在此后仍有复现,作为假设的10万元已经滚雪球到了上百万……
      一个尖锐的问题是,股市并不能持续带来如此之高的收益率增长,事实上巴菲特晚年的投资也面临这一问题,但他仍然能达到年化12%的增长,而由于滚雪球的积雪面(也就是资金面)早已足够大,所以也可以产生足够多的收益。
      也因此,他一直懊悔于自己为什么没早些、再早些购买股票——尽管他9岁就开始研究股市,第一只股票是11岁时购买的。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巴菲特家里底子好,所以有原始资金展开投资买卖,但事实却是,他的每分钱都是靠自己的辛勤工作换来的:从9岁起,他就开始摆摊卖饮料,并通过统计自动售货机里各种饮料的瓶盖数,来推断哪种饮料更受欢迎。除此之外,凭借“觉得赚钱还能看着财富慢慢累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一单纯的想法,巴菲特在青少年时期从事了很多种职业:销售饮料、杂货店小伙计、送报员、高尔夫球童以及股票推销员,他甚至还开了两家公司专门从事二手弹子机出租生意和出售二手高尔夫球,而且还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40英亩的土地成了小地主。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还都是他大学毕业前就已完成的职业和财富积累。
      他深知财富积累的不易,拒绝将资金投入到没有产出的任何地方。他的每一分钱都花得如此精打细算,以至于当面对妻子提出改善生活水平或家庭成员的“必需”索要时,都能严词拒绝,他的目光早已将这笔钱看得很远:还是那个假设,如果被拿走2万元,事实上拿走的是2万元投资十年利滚利后的钱,想想年化27%的收益,想想长达十年的“长坡”,巴菲特心里怎么能不滴血!
      巴菲特曾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如果决定进入股票市场,我辈应做的,便是努力挣钱,长线持有好股票,坚持防范黑天鹅止损,最后赚取足够多的收益,通向财务自由之路——顺便,既是个打击也是个鼓励,巴菲特24岁时赚够了100万美元(他曾经定下的在30岁前要实现的目标),他对他妻子说他已经不需要上班了,目前的钱足够花且还在利滚利生钱,他在24岁实现了财务自由。
      “1939年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滚雪球》引子
      
      
      Update,分享股神巴菲特的经典语录(更多可看:http://weibo.com/bafeiteyulu),时时牢记:
      1.第一条是保住本金,第二条是保住本金,第三条是记住前两条。
      2.当大潮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3.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4.股市与上帝一样,会帮助那些自助者,但与上帝不同的是,他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作什么的人。
      5.香烟是一个相当理想的行业,制造成本只要一分钱,但售价却高达一块钱,消费者会上瘾,而且忠诚度非常的高。
      6.必须要忍受偏离你的指导方针的诱惑: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家公司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
      7.如果我们有坚定的长期投资期望,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除非它们能够让我们有机会以更便宜的价格增加股份。
      8.我们欢迎市场下跌,因为它使我们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价格拣到更多的股票。
      9.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10.我首先会关注任何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肯定不会亏钱,你将来就会赚钱。
      11.投资股票致富的秘诀只有一条,买了股票以后锁在箱子里等待,耐心地等待。
      12.要知道你打扑克牌时,总有一个人会倒霉,如果你看看四周,看不出谁要倒霉了,那就是你自己了。
      13.人们习惯把每天短线进出股市的投机客称之为投资人,就好像大家把不断发生一夜情的爱情骗子当成浪漫情人一样。
      14.我们只投资我们理解的商业模式,我们只做我们能理解的投资。
      15.只与我喜欢、信任并钦佩的人做生意。这个策略本身并不能保证投资成功:不入流的纺织厂绝不可能成功,即便它的经理是那种你想把女儿许配给他的那种人。但我们不希望与缺乏值得敬佩品质的经理合作,无论他们的业务前景多么动人。我们从未与一个坏人做成过一笔好买卖。
      16.在投资时,我们必须把自己当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股票分析师。
      17.最重要的投资标的是你自己…鲜有人能在一生中都开足马力,试想你只有16岁,我可以送你一辆汽车,随你挑,但前提是:这是你唯一的一辆车,它必须供你使用一辈子。你会如何对待这辆车?你会先翻开使用手册读五遍,更换机油的频率比现在高一倍…应该像保养汽车那样对待自己的身体,这个回报是超出预期的。你最好的资产是你自己!
  •     人物传记通常会显得有点空虚,没有实质性内容。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我认为作者写得非常充实,含金量较高。尤其是他做些小生意的细节,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与导师格雷厄姆的推崇写得非常具体全面。让我印象最深的,当时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的巴菲特只身前去了解一家看好的上市公司,并与总裁聊了数个小时,这也提现出了巴菲特过人的胆量和知识面。然而书的后半部分写得很无趣,关于巴菲特如何选股,如何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内容少得可怜,让我感到很失望。
  •     我知道的投资的巴菲特,告诉: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什么?巴菲特的成功,告诉我们,它不仅是一个投资者,更像一个哲学家,一辈子都在笃行他的生活哲学。 他保守却不死守,敢于冒险,勤俭乃至吝啬,专注,持久,正派,似乎集所有上古美德于一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