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布克斯塔伯  页数:235  译者:黄芳  
Tag标签:无  

前言

  市场风险的矛盾性  有人说,是我引发了20世纪晚期两次最重大的金融危机——1987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以及11年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IXCM)对冲基金大崩溃。其实,这一说法不完全正确,我只是与这两次危机密切相关。如果说华尔街是一个经济发电站,那么我绝对是其中的操控者之一。那个时候,我做了什么,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无关紧要,而我所引起的后果也绝对不是故意的,就好比你不会故意损失投资者成千上万亿的资金。这正是本书的核心——这种现象将会再次发生。如今,我们构建的这一金融市场是如此复杂,交易速度是如此之快,

内容概要

2007年7月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与任何危机一样,这次危机也有先知先觉者,理查德·布克斯塔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这本书于危机爆发前的三个月,即2007年4月出版。    书中详细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的多次金融危机,包括1987年的股市大崩盘和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深入分析了现代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创新工具的复杂性和紧耦合性。正是这两个特点形成的机制导致了经济中任何微小的意外事件,哪怕一点点计算错误,都有可能引发市场震荡。本书的分析并不完全诉诸华尔街金融家们的贪婪和阴谋,而是揭示了整个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市场所固有的本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让华尔街的金融家们走上了一条引发金融动荡的不归路。    本书还细致入微地展示了华尔街的业务细节和行为模式,为我们理清了危机发生的机制和原理。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基于传统会计准则和透明度要求的监管模式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和紧耦合性,恶化了危机。作者建议采取开放原代码式的监管模式,减弱复杂性和紧耦合性。

作者简介

 理查德·布克斯塔伯,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学术界安身立命,1984年被说服加入不断涌向金融界的学者潮,先后就职于摩根士丹利、所罗门兄弟、所罗门美、花旗集团、摩尔资本管理公司和齐夫兄弟投资公司,负责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如果说华尔街是一个经济发电站,那么布克斯塔伯绝对是其中的操控者之一。

书籍目录

导言  市场风险的矛盾性第1章  1987年的魔鬼们第2章  城里的新治安官第3章  所罗门兄弟的兴衰第4章  所罗门兄弟,收而毁之第5章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杠杆循环中毁灭第6章  金融巨头第7章  复杂性、紧耦合和正常事故第8章  对冲基金的美丽新世界第9章  蟑螂和对冲基金第10章  对冲基金的存在主义结语  创造是为了毁灭?注释致谢

章节摘录

  第1章 1987年的魔鬼们  1984年夏天,我加入摩根士丹利,它那时仍采用自1935年就开始的独家合伙人制。公司的投资银行家们统治着公司事业的诱人领域,而我则进入固定收益部门——债券部。固定收益是最不吸引人的领域——当然,除非你在固定收益研究(FIR)部门工作,而我正是在这个部门度过了我的华尔街事业的最初几年。  但是,鲍勃?普拉特想要完全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前中层保险业主管,他从原来不起眼的位置,被提拔为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研究部门的负责人。这里所讲的不起眼是指,公平人寿保险公司这家庞大机构,其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一书,以一个局内人的视角,深刻捣示了过去二十多年来华尔街历次危机中不为外人知的微观机制。作者从专业人士的角度分析了历次金融危机的技术基础,认为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紧耦合性难逃其咎。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出于救世之心,进一步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忠告。他认为,从技术角度看,现有的监管框架会加剧复杂性,因而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增大了危机的可能性。鉴于此,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是提高透明度,向投资者开放原代码信息。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阅读此书,会给人恍然大悟的愉悦。  李扬  中国社科

编辑推荐

  中国中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中国主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联袂推荐。  我们努力改善金融市场设计,却导致了市场崩溃,我们试图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却引入了市场的结构性风险,我们设法推行貌似公正的监管改革,却使投资风险倍增,我们采取諸多措施来满足众多的投资欲望,却加剧了市场的复杂性。  复杂性下潜伏着大灾难!  危机爆发不可避免!  华尔街的惊世预言,三个月后就变成了现实!  《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一书,以一个局内人的视角,深刻揭示了过去二十多年来华尔街历次危机中不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这是中信金融前沿系列图书的第5册。是一位华尔街从业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经历所写的一本关于华尔街的书籍,因为成书时间在次贷爆发之前,所以并没有针对次贷危机做直接分析,但文章中分析的华尔街,出事只是早晚的事情。也就是在2年前,国内的金融业界还在不断地讨论我们的市场太简单,缺乏华尔街的创新,而华尔街不断的创新和获取暴利使我们艳羡不已,从而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但经过次贷危机之后,这种声音不见了-----其实把钱贷给没钱的人,风险人人皆知,这为什么还发生在最最发达的美国呢?高深的学问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看了许多关于华尔街投行的书籍后发现,华尔街是在吧简单地问题复杂化,因为只有把问题搞复杂了,才能混水摸鱼。我们也在反思:我们的研究过多地限于理论的、定性的分析,而华尔街却在不断定量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基石。而金融市场并不是一台按照规矩运行的机器,它是由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心态的人组成的,靠复杂的计算如果能算清楚,那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了。爱因斯坦在他办公室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并非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能计算清楚,也并非所有能计算清楚的东西都重要。”也许这是对定量化分析的一种总结吧。作者用“创造是为了毁灭?”作为本书的结尾,确实令人深思。华尔街不断的令人羡慕的创新,挣了很多的纸,但当市场机器出现问题之后,确实有点自己毁灭了自己的味道。书确实值得一读,应当能有所收获。
  •   搞投资的人能当教科书,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值得认真学习,局限于市场的投资者更该反复研读。
  •   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场、对冲基金以及金融创新的危险性。非常好的书。
  •   了解金融危机形成的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   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场、对冲..”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场、对冲..”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场、对冲..”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场、对冲..”
  •   只能说作者太厉害了!预言如此之准!
  •   书挺不错的,对经济感兴趣的人可以看一看
  •   帮儿子买的,情况没有反馈,应该不错吧!一直很喜欢在当当网买书,正版、性价比高、送货上门。。。
  •   这个书专业性太强,看懂不容易。用心看能够明白,但是看完了容易忘记。
  •   没有想像中那么好,很普通的书,他只说明金融工具的问提,没有提到新的financalcrsis,他只是表示未来金融问提还会发生..!!
  •   投资和生活一样,简单一点才能享受其中!
  •   喜欢关于老巴的书
  •   包装很好,翻了几页,不错
  •   不确定性的言论,客观的体会别人的思想,从中受益
  •   我是学经济的,本来是想买本书了解一下金融方面的具体漏洞的,但是这本书对于不接触金融股票、期权、期货的人来说实在是晦涩难懂。对于学习金融或是对金融市场有一定了解的人这本书还是可读的。
  •   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作者的原因,有很多看不懂的术语,翻看了一部分,觉得看不下去,
  •   这本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其中并没有介绍很细节的东西。每个标题下都是大致的描述,看起来节奏比较乱。比如介绍对冲基金的时候,并没有预想中出现对冲基金如何操作,只是泛泛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总之,看完很失望。我在这里大力推荐《华尔街顶级证券分析的忏悔》,一本好书!
  •   从经济学的角度,这本书并没有清晰的阐述市场到底有何问题,以及自己的建议。从故事性的角度,虽然作者在华尔街多个金融巨头中出没,但很多经历和事件也没说清来龙去脉,描述得比较混乱。总得来说没有多少意义。
  •     Richard Bookstaber 学者出身,后来搞交易,后来又搞风险管理,从摩根士丹利,到所罗门参与LTCM的危机管理,先后经历了1987年的崩盘,亚洲金融风暴以及LTCM的危机,他的30年的金融生涯正是危机不断,创新不断的金融大爆发时期,他写的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很有价值的观点与看法。
      
      1、对冲基金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理应获得报酬。
      
      2、重大危机是耦合连环的错误所导致的,一环扣一环,结果看似永远无法避免。
      
      3、对冲基金就是市场一切投资行为的归集,所以难以定义什么是对冲基金。
      
      4、James Diamod被花旗炒鱿鱼才到摩根大通的,他所经历的危机,最终还是在他掌管的企业下重现(最近的伦敦鲸事件)。
      
      5、美国投行搞来搞去,对冲基金搞来搞去,就是那一小圈子熟人。
      
      6、风光20多年的老虎基金最终都是断送在科网泡沫冲击之中,他们个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所托付的投资在科网热当中还是损失相当惨重。所谓十年英名还是一朝丧.
      
      7、风险不是你所知道的危险,风险就是你所未知的东西。
      
      以上为一点摘录而已。
  •     “有人说,是我引发了20世纪晚期两次重大的金融危机——1987年的股市大崩盘,以及11年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对冲基金大崩溃。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我只是与这两次危机密切相关。如果说华尔街是一座经济发电站,那么我绝对是其中的操控者之一。”
      作者自麻省理工学院毕业之后,一直在学术界安身立命,1984年跃入金融创新的大潮,先后就职于摩根士丹利、所罗门兄弟、所罗门美邦、花旗集团、摩尔资本管理公司和齐夫兄弟投资公司,负责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这样一个金融业“内部人”的反思自然弥足珍贵。从亚洲金融危机到美国次货危机,人们已经吃够了“金融魔鬼”兴风作浪的苦头,也一直想方设法将它收入瓶中。然而,随着金融深化的推陈出新,这个“魔鬼”的神秘莫测早已超出外行人的理解,即使是监管部门也已经无处下手,甚至连它的行踪脾性、弱点命门都没有找到。也许,解铃还须系铃人,金融从业者的讲述有助于我们廓清迷雾,认清“金融魔鬼”的真相。
      金融创新由“规避风险”和“追逐利润”两个轮子驱动。为了规避风险,期货期权、风险套利、对冲资金等衍生品应运而生,金融的杠杆开始越拉越长,这又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比赛,金融交易员们只有持续不断地设计出新的产品,才能在千军万马中拼杀出来,获得暂时的“超额利润”,一旦其他对手都迎头跟上,他只能想方设法用变出新的花样。在这样千帆竞渡的金融大战中,数学模型、超级计算机方程甚至诺贝尔数学家等“新式武器”都被引入进来,金融系统变得日趋复杂,就像一架内部齿轮几何倍增的机器,渐渐脱离人们的控制,任何一部分的微小故障都可能令其停转,引发“蝴蝶效应”,这就是作者所一再强调的“复杂性”和“紧耦合性”,在任何复杂系统中都潜藏这两个“魔鬼”,会出其不意地闯下参天大祸,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和挑战者号爆炸事件中就闪现着它们两个的身影。
      面对金融危机通行的举措是加强监管,然而在作者看来此举无异于抱薪救火、扬汤止沸。因为,外部监管恰恰加剧了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为了应对监管,从业者不得不另辟蹊径,通过更难以捉摸的创新来加以规避。“金融魔鬼”仿佛练就了“吸星大法”,金融监管的力量只会被它吸收,令其杀伤力大增。然而,作者却并没有指出一条替代方案,只是呼吁人们放慢金融创新的脚步,破除对“技术、模型”的迷信,让整个行业走上靠“经验”互相竞争的良性轨道。然而,放出“金融魔鬼”容易,想把它再收回去就可没难么简单,在金融巨头几度辗转、见惯了行业倾轧的作者恐怕最心知肚明了。
      
  •     
        陈彩虹/文(原载《文景》2009年第五期)
        
        
        给读者一点提醒
        
        理查德·布克斯塔伯博士的《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场、对冲基金及金融创新的危险性》,不是一本好读的书。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它没有学术论著那样富于思想性和逻辑严密性,读它需要时间去寻找作者的核心观点和证明路径;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它又不够通俗或富于故事性,坦率说,要读懂它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封底那位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中心教授说此书“就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我觉得完全是溢美之词,不符合事实。当然,为了书的销路说这样的话,也没有人会去追究。  
        
        就作者的意图来分析,他显然是想写给一般读者的,告诉大家他所从事的对冲基金的运作,以及市场上的种种金融创新,不过是在制造自我毁灭的魔鬼而已。就在本书面世三个月后,魔鬼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美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有些遗憾,一般读者很可能由于书中大量的新创词汇,还有很难理解的对冲基金的运作,不会对此有多大阅读兴趣。或许,他们会看看书名、目录和专家的推荐语后,产生某种兴趣购买此书,但真不一定读得下去。
        
        作者是位专业人士,熟悉对冲基金和相关种种金融创新,由他来揭示这个领域中运作的奥秘和本质,实在是合适不过的。然而,对冲基金的运作就已经很复杂了,加上那些作者都无法界定范围,或是根本不知道定义的金融创新产品和制度,我敢说,没有人能够将这样复杂的领域轻松地简约化后,用语言叙述得清清楚楚,更谈不到通俗化或是故事化成一般的读物向公众提供。这书的不好读,不是作者写得如何的糟,而是这个内容实在是难写——局外人根本不懂写不了,局内人由于其复杂性又无法达到较高的通俗化程度。说句无可奈何的话,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已经是此类书中最为通俗好读的了。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非专业人士,很想了解这个领域里的秘密所在,此书就是时下最好的一份读物。要提醒读者的是,若仅仅是出于一般了解和理解的需要,我觉得,只要有些金融常识,认真地选读导言、第七章、第十章和结语即可,并不一定要读完全书。其他章节大多是故事,在我看来,它们对于主题并非十分地紧要,有充裕时间者读读当然也会有益处,不过它们真算不得是好读的故事。
        
        复杂金融市场背后并不复杂的逻辑
        
        在书中,作者对过去几十年全球发生的金融危机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他认定,“所有的不幸都可以在金融市场本身的复杂结构中找到根源”。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制造出金融市场的复杂结构?复杂的金融市场带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从而最后一定会造成金融灾难甚至于经济灾难而成为魔鬼?对于这些问题,作者有一个并不复杂的逻辑,抓住了这个逻辑,我们就容易明了这个复杂得很的金融市场的主线条。
        
        作者引用了马克思的说法,指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里复杂的金融创新是为了“维持利润”。换言之,是牟取利润的欲望,驱动着人们将市场的扩展,由一般的商品劳务市场和传统的金融市场,走向日益复杂的现代金融市场,或称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市场的区域则从一个国家延展到整个世界。由于作者是熟知金融市场的行家,他清楚,金融市场中最主要的活动者,就是交易员。他发现,交易员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在进行“金融创新”,以便从市场里攫取更多的利润。在交易员看来,只有用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创新,才能够保证快速到手的利润。如此一来,金融市场里进行交易的产品,就在日复一日的创新之中,扩展着品种、范围、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应地,交易的制度或规则也就越来越复杂。结果是,专业人士自己也不知道,那些创新出来的金融产品该如何命名,最后只好用一个无法界定清楚边界的“金融衍生产品”,来描述那些远离实物商品,以一般的银行存款、贷款类金融产品为基础,靠数学模型设计出来进行市场买和卖的“创新金融产品”。
        
        世界上绝大多数经济学流派认为,纯粹的市场交易,从整体上看,是不可能产生利润的。部分交易员通过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上攫取更多的利润,一定有另外一些交易员相对应地出现了更大的亏损,纯粹的市场交易只是一场“零和游戏”。这正如一桌麻将牌之赌,赢者的钱与输者的钱是相同的一样,输赢抵消后的两者之和就是零。正是这样的纯粹市场交易特性,不论金融创新如何地复杂,它不可能在市场里创造出任何的利润来。因此,零和交易的本质揭示,给予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创新注入了一味清醒剂——所有的金融创新不过是对金融市场里的财富进行再分配,一些市场参与者获得收益的同时,另外一些市场参与者则损失了财富,市场里用于交易的财富总量不变。
        
        在这样纯粹的市场交易中,对冲基金以其特殊的创新方式,带来了部分交易员在部分时间内攫取巨额收益的可能和真实结果。不幸的是,布克斯塔伯先生真实地看到了另外的结果,“如果对冲基金能够榨取非比寻常的高回报,那么,就一定有其他人付出相仿的金额作为代价”。按照布克斯塔伯先生的理解,“对冲基金”相比于其他基金或投资资金形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只是一种用于投资的资金集合制度形式,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选择,甚至于可以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可以称之为“对冲基金”的特殊投资基金。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在于这种投资基金初始设计时,是以平衡风险为理念的,“对冲”具有同时买进、卖出的反向安排,以达到买进出现亏损时,卖出获利来平衡风险;相反则反是。然而,既然是投资,对冲基金就绝对不会只是平衡风险,而是要在平衡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回报。在暴利目的的驱动下,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在某种角度看就是去冒险了,它将纯粹市场交易中的“零和交易”演化到了极致:交易的整体结果还是零,却有人赢得惊天动地,有人输得一贫如洗。
        
        现在的问题是,对冲基金加入交易后带来的财富极端性再分配,为什么会造成整个市场的危机和灾难?
        
        最直接的回答是,它造成了市场交易的中止或停顿,让市场价格出现混乱。这正如上面谈到的麻将牌之赌,当一人极端性地赢完了所有其他三人的赌资后,麻将游戏就无法继续下去了。这时,不论是赢者还是输者,都不知道如何下注,下多大的注了。在市场里,当对冲基金造成了极端性的收益和亏损者之后,交易者便大为减少,交易出现清淡,甚至于中止或停顿,这便是市场的危机了。而且,交易的急剧减少,市场的价格便反映不出供求之间的关系,金融产品的价格通常会出现巨大的下降或混乱,持有大量金融产品者或赚有大量收益的交易者,都会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化,出现手中产品或收益的贬值,危机就由此转化为整个市场交易者的灾难了。
        
        事情还有更加复杂的一面。对冲基金和金融创新以其杠杆的方式,即以倍数扩张的方式,只用很小量的实际投资,进行着数倍或数十倍实际投资量的交易,将纯粹市场的规模人为地创造得巨大无比。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市场的某些参与者终有承受不起巨额交易损失时候的到来,他们将不得不退出交易,市场便无力支撑越来越大的供求平衡,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将不知道如何反应,导致更多的交易者不但无法获得交易的收益,手中的金融产品也必定出现巨额的“账面损失”,它进一步引致出整个市场的交易者都出现损失,市场的灾难就由这样的杠杆方式,人为真实地扩大了数倍或数十倍,史无前例的危机和灾难就到来了。
        
        再用麻将牌之赌来比如说,一个参与者赢完了所有其他三人的实际赌资之后,允许这些已经一无所有的参与者“赊账”,从而虚增了整个麻将游戏中赌资的数量。毫无疑问,赢者赢得越多,允许“赊账”的量越大,虚增的赌资总量也就越大。由于其他参与者最后终将无法承受更多的“赊账”,只要有一人退出麻将游戏,整个游戏就不得不结束。这时,输者由于“赊账”巨大,承受着无法偿还的债务而步入绝境。赢者呢?所有赢到手中的财富也会大大减少,毕竟那些赢得的“赊账”是虚增的,无法最终兑现,整个牌局的悲剧就上演了。
        
        更加要命的是,从区域角度看,对冲基金投资和关联的金融创新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加上金融创新中所有交易的环节都日趋复杂,紧密相扣,毫无缝隙,一个小小的交易问题,便会牵动整个世界的剧烈反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并不起眼的金融事件,如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会迅速地扩展到全世界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危机和灾难。进一步看,由于经济关系的紧密性,这种发端于金融市场的危机和灾难,很难阻止它向实体经济渗透和发展,近些年的金融危机和灾难,没有不带来实体经济危机和灾难的。
        
        上面就是作者给予我们解说复杂金融市场这个“魔鬼”从制造出来,直到扰乱整个世界的逻辑过程:利润驱动复杂的金融市场创新——零和交易下对冲基金的介入,导致市场交易引致出财富的极端性分配:巨富和巨亏——杠杆方式带来虚增市场交易规模,倍数扩张了财富更为极端的分配——市场的停顿或中止,金融市场价格出现下降和混乱——危机和灾难向交易的关联者、关联区域和实体经济迅速蔓延。作者用了两个词来描绘“魔鬼”的特征和活动特点,即“复杂性”和“紧耦合性”,后者是指复杂金融市场下交易关联的直接性和紧密度,它非常容易地从一个交易点影响到整个交易的环节,影响到整个交易的区域,以及关联到一般传统的金融市场和实物及劳务市场。
        
        其实,作者还留给了我们一个可以简单推理的结论。这就是,对冲基金介入市场交易和复杂的金融创新,不仅不能够在市场创造出任何的利润,相反,它们要耗费大量的创新成本,讲这个市场是“零和交易”并不真实,用“整体亏损交易”才是准确的。因此,即使纯粹的金融市场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运转,它也会由于这种复杂的创新不断出现,累积耗费的成本越来越大而导致市场危机和灾难的到来。在麻将桌上,如果有人用更为复杂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这将耗费掉更多的时间、麻将改造和规则增加等成本,若这种耗费是用赌资减少来弥补,那么,终将有赌资不足而中止麻将游戏的时刻到来。一个简单又重大的结论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下的纯粹金融市场,或称“整体亏损交易”的市场里,危机和灾难总是会要到来的。除非,我们废弃或是彻底改造这个市场。
        
        “创新始,毁灭终”的新理性萌芽
        
        “创新开始却以毁灭终结”,这是一个悖论:创新的目的是繁荣和发展,结果却走向了它的反面。为什么初始的动机良好而结局是如此地糟糕?是知识不够?是信仰出了问题?还是人性中某些成分的顽固不化导致了惨重的结局?从全书内容来看,作者更多地将原因放在“知识”和“信仰”问题上,认为金融创新的技术大大地远离了市场经验总结,在控制风险方面,远不如市场实践中的经验工具来得可靠;同时,人们过于信仰“创新”了,迷信这样的创新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利润。那么,又是什么让人们如此地对待知识和信仰呢?作者涉及到了人性之根,即人的逐利本性。不过,作者没有在这方面深谈,字里行间弥漫着的,更多是“知识”和“信仰”方面的判定及结论。
        
        基于这样的分析,作者贡献出来的“药方”就是一味猛药:“不创造所有能够想到的金融工具”,“远离危险的创新”,由此来减少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放松交易参与各方的耦合度。这味药,试图从“知识”方面下手,启动人们对于“创新迷信”的质疑和放弃,进而让市场在回归传统的交易中,以经验为据,平衡和控制风险,减少危机发生的基础。应当说,药下得是很有针对性的。
        
        然而,人性中难以弱化的对于利益的追逐本性,很容易在某种环境下,转化成极端性的贪婪,历史上发生过的无数次金融危机的痛苦记忆,瞬间就可能被逐利的狂热完全消解,上述药方在这样的狂热面前,实在是虚弱无力的。人们很容易捡回危机时曾经丢弃的工具,甚至于再创造出更为复杂的玩艺,引发更为深刻的危机和灾难。人类的历史让我们深知,逐利人性和贪婪具有恒在的顽固性,在这样人性的自我改造方面,人类根本无法乐观起来。从这个角度说,对于未来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我们是深信不疑的。作者的药方治标不治本。
        
        明明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却似乎无能为力,这当然是人类的一个悲剧。不过,人类还是在危机带来的毁灭之中,不断地张扬着改造自身的理性,尽力去减少危机的频度和严重程度,这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这样悲剧和希望交织着发展过来的。在这次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中,我们又一次面临了改造贪婪人性的重大使命,作者给予我们在“知识”和“信仰”方面的药方,若可以加入人性改造的某些成分,其效果将大为增加。我觉得,由此书的故事和演论可以引致出“创新始,毁灭终”的新理性,即让整个世界清晰地理解“创新也会带来灾难”的现实生活逻辑,并加以精心的培植或教化,相信能够有效地起到抑制逐利人性特别是贪婪人性的某种作用,从而弱化危机的力量。在这里,“创新始,毁灭终”的新理性有三方面的关系需要明确把握。
        
        一是个体(包括单个组织,下同)的逐利与整体市场的毁灭,最后也毁灭个体自身的关系。个体的逐利一开始并不会带来自身的毁灭,而是在大量个体将逐利行为演化到贪婪极致之后,造成整个市场的毁灭,带来几近所有个体的毁灭,即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是也。新理性诉诸每个个体逐利的有度性,否则会最终毁灭自己;同时,诉诸社会管理者从个体逐利有度的视角,来管理个体的逐利行为,减少危机的频度或抑制危机的程度。
        
        二是创新与掠夺的关系。纯粹金融市场上的创新,由于本质上是“零和交易”或“整体亏损交易”,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些个体对于另外一些个体的掠夺行为。创新越是复杂,掠夺也就越是凶狠和迅速,市场的内在矛盾冲突也就越猛烈,整个市场的毁灭也就来得越快。自然,掠夺者也就会在极度的掠夺带来市场的毁灭中,丧失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新理性诉诸反掠夺的行径,至少反那种竭泽而渔的掠夺行径,具体说,反对极端性的“金融创新”。
        
        三是创新领域与创造新财富的关系。新理性肯定“只有在生产领域里的创新才真正创造新财富”的理论认识,认定纯粹市场领域里的创新并不创造新的财富,而只是实现对财富的再分配。因此,在新理性的视野里,纯粹市场上的创新,只有当其表现在对财富的再分配更为合理时,才具有价值。从另一角度讲就是,将市场上的创新视为整个社会新财富增加的途径,并大大加以实践,将必定带来危机和整个市场的毁灭。
            
        2009年4月25日
      
      
        (欢迎访问《文景》读者小组,共同分享阅读:http://www.douban.com/group/wenjing/)
      
  •   7. 完全同意。下一个爆炸的肯定不是欧洲或金融,应该也不是tech,更不是房地产。一定是大部分市场机构想不到的、保护不足的。
  •   說得好像大伙兒少點交易,少搞點金融衍生品,金融危機就不會發生似的,這是在想當然。
    不同于中國的政府操控,歐美是自由市場,政府不開放市場,場外地下黑市也會形成;你不參與逐利,別人也會參與;你不推新產品,競爭對手也會推;這里就是個食物鏈頂端的戰場,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是生就是死,沒有雙贏的妥協。
    從交易員的角度來看,市場是中性的。金融危機又怎么樣?看走眼了,做多,和許多人一樣虧大錢,是魔鬼、是災難;看準了,做空,別人都虧錢就你賺錢,不就是經歷了一次市場多空輪替的大行情,讓個人交易經驗更加豐富成熟起來。
  •   呵呵,虽然难懂,但也要买来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