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裂变

出版时间:2008年8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阿夫纳·格雷夫  页数:368  字数:444000  译者:郑江淮 等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源自对中世纪后期(1050~1350年)的经济与政治绩效的尝试性研究,试图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很多学者认为,在中世纪后期,穆斯林(或者说地中海)世界的商业一体化达到了顶峰,而当时的欧洲,市场规模也出现了显著的扩张势头,以至于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都称此现象为“中世纪后期的商业革命”。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变化,我们要获得相关的知识,包括有效率的市场和有益于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polities)为什么在一些时代盛行,而在另一些时代却不流行。虽然经济学家们一直强调市场扩张会增进福利,但令人惊奇的

内容概要

在中世纪前期各方面都明显发达予欧洲的穆斯林世界,为什么后来却走向了与欧洲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甚至到现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落后于欧洲?无数的社会科学家试图对这个历史之谜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了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各学科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和历史分析,对中世纪后期东谣方的大分叉给出了制度上的解释。本书是制度经济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堪称经典。

作者简介

阿夫纳·格雷夫(Avner Greif),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斯坦福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1989年获得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致力于研究市场共同发展的比较历史制度分析。博弈论学会和新制度经济学国际学会的发起人之一。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篇 绪论 第1章 导言  1.1 制度研究面临的挑战   1.2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  1.3 制度和中世纪后期的商业扩张  1.4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制度与交易  2.1 什么是制度?  2.2 制度作为规则、信念、规范和组织构成的系统  2.3 一个综合性制度观  2.4 外部效应与交易  2.5 交易间联系、制度及组织  2.6 总结性评述:自我实施的制度 第2篇 制度:多重均衡中的系统 第3章 合同执行的私序制度:马格里布商人联盟  3.1 商业、海外代理人与效率  3.2 承诺问题和以声誉为基础的社群执行机制  3.3 模型:代理人的承诺问题和多边惩罚策略  3.4 马格里布商人联盟:理论证据和间接证据  3.5 结束语  附录 第4章 在政府的掠夺之手中保护产权:商人行会  4.1 承诺问题和商人行会的作用  4.2 正式模型  4.3 结束语 第5章 内生制度与博弈分析  5.1 制度化规则、制度和均衡  5.2 博弈论与内生制度的建模  5.3 社会性和规范性行为的制度扩展  5.4 合法性和制度起源  5.5 总结性评述第3篇 作为历史过程的制度动态变迁 第6章 内生的制度变迁理论  6.1 制度的持久性  6.2  内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制度稳定性  6.3 准参数和制度增强  6.4 制度的自我增强:两个城邦的故事  6.5 制度增强的正式分析  6.6 制度的生命周期  6.7 结速语 附录6.1 关于制度增强的模型 第7章 制度路径:过去的制度如何影响当前的制度   7.1 从过去传承下来的制度要素和技术上可行的制度要素之间的根本性不对称  7.2 根本性不对称的含义  7.3 主体能动性和历史  7.4 知识、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方向  7.5 制度合成体:制度动态变迁的同时代含义  7.6 总结性评述  附录7.1 在未经协调的制度发展中有目的地利用过去的制  度要素:以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地区的美国商人为例 第8章 创建国家政权:热那亚的兴衰  8.1 为建立国家政权而签约  8.2 一个相互阻吓模型  8.3  1099-1154年的执政官体制  8.4 1154~1194年的外生变迁、削弱与制度失灵  8.5  自我实施的有限国家政权:1194—1339年热那亚的最高长官制度  8.6  自我削弱的最高长官制度  8.7 总结性评述  附录8.1 热那亚政治制度的一个正式模型  附录8.2  相互阻吓均衡的存在性  附录8.3  合谋博弈和最高长官博弈 第9章 论不同制度路径的起源:文化信念与社会的组织方式  9.1 代理关系与文化信念  9.2 马格里布人与热那亚人不同文化信念的起源与表现  9.3 文化信念、社会的代理关系模式与财富分配  9.4 超越博弈的界限:分割型社会与整合社会  9.5 超越博弈论的界限:组织层面的演化  9.6 结论  附录9.1第4篇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经验研究方法 第10章 非人格化交易的制度基础  10.1 货款与货物相分离的交易  10.2 只做演绎分析不足以识别制度  10.3 基于微观分析模型的理论不足  10.4 社群责任体制  10.5 制度的衰落和转轨:向个人法律责任的演化  10.6 总结性评述 第11章 基于特定背景的交互式分析  11.1 演绎分析的缺乏  11.2 归纳分析的不足  11.3 启动制度分析  11.4 推断的形成:各种分析方法的综合  11.5 推断和基于特定背景的模型  11.6 用基于特定背景的交互式分析来评价理论推断  11.7 总结性评述第5篇 结论性评述 第12章 制度、历史和发展  12.1 制度与“黑匣子”:好的、坏的和令人沮丧的  12.2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  12.3  中世纪晚期的商业扩张和西方的兴起:现代经济的起源  12.4  面临的挑战:建构有效运作的市场和政治体制 附录A  博弈论基础  A.1 静态博弈中的自我实施行为:纳什均衡  A.2  动态博弈中的自我实施行为:逆向归纳法和子博弈精炼均衡  A.3  重复博弈中的自我实施行为:子博弈精炼均衡、无名氏定理和不完全监督 附录8  社会人是依策略行动的吗? 附录C  理论的作用:基于声誉的私序制度  C.1 逆向选择:不完全信息  C.2  道德风险:完全信息  C.3  总结性评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篇  第2章 制度与交易  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们对制度一词有着不同的定义。本章2.1和2.2以精确的方式定义了这一术语,以便明确分析的范围。特定的规则、信念、规范和组织作为这一定义的关键部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制度对行为拥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如何分析研究它们(第2篇),为什么它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得以持久存在,为什么它们对制度动态变迁产生了独立的影响(第3篇),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经验研究(第4篇)。  本书提出的制度定义包含了那些似乎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推动了统一的制度概念的形成,并

编辑推荐

  格雷夫对经济交易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他着重分析为什么商人间能彼此信任并能容忍王公贵族没收他们的辛勤果实?谁(或什么)是这种行为的监管者?谁(或什么)又是这个监管者的监管者?格霄夫谨慎地将这些问题与经济理论联系起来,并用中世纪商人的粪实交易对此加以阐释。他运用恰当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用全新的视角剖析其成因。本书堪称经济学和历史学著作的典范,所有社会科学界人士都应该阅读本书。           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裂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格雷夫的观点在近几年高水平理论文章中常有引用,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较系统的中文翻译(比如前两年经济科学出版社《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的一篇译文),只有部分学者熟知他真知灼见。他在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关于“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是西方兴起的原因”这一观点基础上,向我们说明在那些有效率的规则确立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更细节的故事。这故事何以被重复下去而成了制度,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使交易秩序扩展开来。这部书告诉经济学家如何读历史也提出历史学家如何挖掘史料。若有一天格雷夫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至少我们会知道他的早期成果是什么。我们也有理由好好感谢郑江淮先生和他的团队。
  •   本书清晰有力地展示西方兴起的路径依赖性。可以说,这是诺斯新制度主义经济史的拓展,当然也是理性选择学派对于比较历史的巨大贡献。实话说,如果我们能从中学到一成功力,转用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就会有惊人的成就
  •   比较制度分析的经典,
  •   这本书,不仅对经济学,而且对于从事宗教经济学研究的人也有参考价值,是一本值得阅读,乃至收藏的好书。
  •   值得一读,不过,用这个标题不妥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