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日本经济产业省  页数:255  译者:林家彬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为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经济发展报告,详细分析了目前日本在少子老龄化以及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日本在“失去的十年”之后,应该如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从日本同亚洲以及世界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各个产业的创新、区域经济的繁荣、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创新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书籍目录

迈向“新增长”寄语“新经济增长战略”写给“新经济增长战略”出版发行的话第1章 “新经济增长战略"锁定的目标第1节 人口减少下的“新增长”第2节 创新和需求的良性循环第3节 展望改革的美好未来第2章 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第1节 日本和亚洲发展的良性循环第2节 世界的创新中心第3节 通过IT提高生产率第3章 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第1节 旨在促进地区繁荣化的政策第2节 地区中小企业的繁荣第3节 服务业的创新第4章 横向政策第1节 人财力的革新第2节 生产方式和基础设施的创新第3节 资金:金融的创新第4节 技术:技术的创新第5节 智慧:经营力的革新第5章 日本经济的展望

章节摘录

  这在不仅对于制造业且对于整个日本经济的生产率提升都至为关键的服务业领域尤为重要。日本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制造业相反,在OECD诸国中处于落后地位②。除具有通用性的IT资本在整个产业界的利用之外,过去难以用资本替代的保洁、警卫等本质上为高度劳动密集型的领域,机器人化(新一代机器人)也将成为可能。  在政策方面,当务之急是通过彻底重建折旧制度等税制和金融措施加速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  创新  能将广义的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是“新增长”中最重大的课题③。企业通过利用IT进行经营革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服务业部门的高效化、依靠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商业模式革新及其产业化、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等是其核心内容。  ①作为资本投入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提高生产能力;②凭借网络的功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IT投资迄今为止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对生产率的提高作出贡献的(图1-1-2)。IT能够不受空间上的制约,特别是由于近几年技术革新和高速网络的普及,能将大量信息用发送、复制、移动、保存、检索等形式,跨越组织界限和国家疆域,轻松地利用和共享。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生产率加速提升,对IT的利用是其关键原因。不单是IT资本的积累和IT制造产业(电子工业、软件业等)的发展,IT用户类产业(金融、流通、服务业等)中伴随经营革新的广泛应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日本有必要将IT的高度化利用和企业组织的革新作为国民运动来努力推进其开展。  基于研发的狭义上的创新,不言自明地仍是提高TFP的主角。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才能使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可能。日本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3.35%)在OECD各国中仅次于瑞典、芬兰之后,然而却出现了企业难以像过去那样全部自费从事中长期研发的情形。重要的是,在厘清企业、大学、政府的研究支持作用的基础上,应通过对外部资源的积极有效利用,进一步发挥日本具有优势的产官学“协作”,利用团队化实现不同知识及创意的融合,构筑竞争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制度、标准认证等制度基础建设,制定税制支持等政策促进研发,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集约度。另外,作为担负创新的中坚力量而备受期待的风险投资企业的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等也不可或缺。IT的充分利用再结合人财立国,日本需利用此种优势确立其独有的创新模式。双动力的发展引擎考察有关产生创新的“领域”,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作为发展引擎的制造业的优势。在亚洲生产率飞跃式发展的浪潮中,日本经济在国内仍然保持了强大的制造业实力,这是发达国家中少有的。在提升团队精神和紧密协作等日本传统优势的同时,有必要促进产学结合的技术研发、高度的IT利用和人力节约化投资。  与此同时,以在生产率提高方面具有较大上升空间的服务产业为中心,在广泛的领域促进创新也很重要。然而,服务领域由于规制与商业惯例等而使后来者难以进入,且服务模块化、标准化①进程迟缓,这都制约着创新及其成果的影响力。有必要清理各产业领域中成为进入障碍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去除障碍,建设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就服务的标准化、链条化②的方法来说,在导入金融工程等美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将日本在优势行业——制造业中的经营技术应用于服务业也是很重要的。

编辑推荐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OECD秘书长葛利亚作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