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诸神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爱德华·卢斯  页数:264  译者:张淑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一个正在全面转型的印度及其对世界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使我们可以避免用一两个原因作为印度崛起或者不崛起的答案。印度正在快速崛起,然而,这个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经济增长的南亚次大陆国家依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奇怪国度:它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依然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它是一个羽翼渐丰的核大国,但依然有40%的儿童营养不良;它有着历史悠久的反物质主义文化传统,却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作为英国《金融时报》南亚办公室主任,爱德华?卢斯

作者简介

作者:(英)爱德华·卢斯 译者:张淑芳爱德华·卢斯,牛津大学政治、哲学和经济学学士,并在伦敦城市大学新闻专业进修。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的演讲撰稿人。1995年以来一直就职于《金融时报》,2001-2005年驻印度新德里,任南亚局主任,目前为《金融时报》驻华盛顿的评论点。

书籍目录

总序序言引言第一章 全球化和传统化    ——分裂的印度经济第二章 印度的官员    ——无处不在的政府第三章 正义之战    ——低种姓阶层的崛起第四章 假想之马    ——印度教民主义的持续威胁第五章 奉承者万岁!    ——国大党与尼赫鲁--甘地家族的不解之缘第六章 许多新月    ——分裂的南亚穆斯林第七章 大三角    ——印度与美中的关系及21世纪的世界格局第八章 新印度,老印度    ——现代化的多面性第九章 失去的和将得的    ——21世纪印度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章节摘录

插图书摘第一章 全球化和传统化——分裂的印度经济印度最成功的成衣供应商,戈卡尔达斯出口公司……训练有素的员工能生产出900种不同风格的衣服,他们能随着西方流行时尚的变化而改变制衣的技巧。他们为老一代人缝衣服时会在特制的织布上绣花、镶边,而做年轻人的牛仔裤时又会在上面猛烈拍打、再撕几道口子……一件精致的棉质衬衣,上面已经粘好了85美元的价格标签和玛莎百货的商标,“如果这件衣服是在英国缝制,它的成本至少是300~400英镑,”他说,“今天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将他们的生产外包给印度或者中国,那么你别无选择,只能追随他们而去,否则你就会破产。”第二章 印度的官员——无处不在的政府……在一个负责管理好几个村庄的政府分支机构,650万卢比的公共费用中有450万完全是捏造的。这个村务委员会的名字叫做贾纳瓦德。“那真是太具喜剧性了,”尼克希尔说,“那些政府官员把我们带到一座拦河坝,我们事先已经知道在他们的支出账目上,这座大坝已经被写成了四座。而他们又带我们从另外三条不同的路去了三次,却希望我们没有发现这是同一座水坝。我们甚至都无法生气,只是感到太可笑了。” 两名戴着白色穆斯林头巾的惊慌失措的男子跑进来寻求帮助。他们是当地的小官员,因为把公共财产放错了地方,怕被警察控诉。这份出现问题的公共财产是一张很长的纸,上面写满了下一个月要领薪水的人的名字。他们说这张纸被邻居的羊吃了。我发现这样一个类似于“狗把我的家庭作业吃了”的笑话后,很难忍俊不禁。但是其他人似乎都相信这个故事。“邻居的羊很可能会吃了他们的薪水簿,”尼克希尔说,“在季风到来前的这个季节,这里没有草,羊会吃任何东西,包括纸张。”显然,这并不是拿替罪羊开玩笑的时候。第四章 假象之马——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持续威胁2002年10月15日,在新德里附近的加加尔镇,一大群高种姓的印度教暴徒将5名达利特男子用私刑处死。当时这5名男子正抬着他们从邻村买的一头牛的尸体。作为查谟副种姓的成员,制革是他们的一种世袭职业。有人声称,他们为了给牛剥皮,才先将它杀死,于是将他们吊死,并把他们扭曲的身体悬挂起来让人观看。……世界印度教大会的最高领导人吉里拉?克修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根据我们的印度教圣典,牛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言下之意即,5名低种姓印度人的生命不及一头牛重要。第六章 许多新月——分裂的南亚穆斯林我和他们交谈的主要内容是迫在眉睫的阿富汗战争,气氛激烈而友好,这些学生显得非常兴奋。他们设想肯定是塔利班胜利。这位毛拉显然更有演讲天赋,他比学生们谈得更多。“美国人信仰什么呢?”他问,“他们没有信仰。他们只为自己生活。他们的生活没有自律,没有秩序。而在阿富汗,塔利班恢复了法律和秩序。你知道吗,没有一名德奥班德学院的学生犯过一起强奸案。”…… “你在你们的西方学校里接受的是世俗教育。你们的社会里没有道德规范,只有自我放纵。你知道塔利班为什么不害怕美国士兵吗?”他停了一会儿,才说出最后一句妙语:“因为美国士兵就像一群孩子,他们还吃巧克力。”2004年4月,我飞往巴基斯坦的商业中心卡拉奇,去观看几年来印巴两国板球队的首场比赛。……喧嚷的巴基斯坦人群不断高唱:“阿克塔万岁,万岁,万岁!”“阿克塔万岁!”肖艾布?阿克塔是巴基斯坦最迅速的板球投手。然而,当印度的击球手表现出色时,巴基斯坦人的歌声又变成:“印度万岁,万岁,万岁!”我遇到的每一个印度人都告诉我,巴基斯坦人对待他们就像久别重逢的兄弟一样(去观看的人大多是男性),商店店主不收他们的钱,出租司机给他们打折,旅馆也不向他们收钱,走在街道上还有巴基斯坦人过来给他们糖果和小礼物。……印度队赢得了比赛,他们得到了一大群巴基斯坦观众长时间的喝彩。第七章 三角关系——印度与美中的关系及21世纪的世界格局当美印两国外交官在酒店的宴会上互敬香槟时,美国工会很可能就在隔壁会议室游说制裁印度的IT部门。在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里,中印联手推动美国和欧盟减少农业津贴,却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组织里互相攻击。美国视印度为抵御中国崛起的关键壁垒,同时通过向巴基斯坦出售战斗机,与其保持亲密关系,而这些战斗机不知何时可能就会被用来对付印度……没有战争,美国不能阻止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因此它将继续支持印度崛起成为制衡中国的力量。同时,印度想既得益于美国的帮助,又不危及它与中国的关系。这样的三国角力充满变数,既有机遇也有羁绊。第八章 新印度,老印度——印度现代化的多面性从我对面的铺位传来一个小孩的声音:“你叫什么名字?”我转过身,看见一个锡克教男孩正在好奇地打量着我。我回答了他。然后他又问:“你来自哪个国家?”我又一次回答了他。“我曾给女王写过一封信,”他说,“她还没有给我回信。”他告诉我,他建议女王陛下应该多来拜访印度,这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他还给布什总统写过信,建议他从伊拉克撤军。同样,这一次也没有回音。通过询问,我知道他有10岁,在阿拉哈巴德上学。他的父亲是一名少校,没有和他们一起旅行。他母亲在下铺(印度的头等车厢常有四个铺位),这时起来告诉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赶快睡觉。然后,她把主灯关了。这个小男孩等了一会,直到确信他母亲已经睡着了,然后把台灯打开并照向我。就在我即将进入梦乡时,他又开始和我说话。“告诉我一些有趣的事,”他兴高采烈地说,“我今晚不打算睡觉。”我想尽办法劝说这个小家伙关灯睡觉,但是不论我请求、诱骗还是威胁,他都巧妙地驳回,而且不让我感到讨厌。因为他的坚持太过朴实。“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交谈一下,”他说。于是,我就同意考考他的知识面。我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从印度总理、财政部长、印度最大的河流到斯里兰卡的首都等,他答得不费吹灰之力。“我不是个大傻瓜,”他说。于是我又把问题转向问欧洲的首都,他同样觉得轻而易举。然后又问他印度的动植物,在这方面,他的知识要远比我丰富,接着又转到美国总统,如此等等。就这样一问一答大约过了一小时后,他突然决定要来审查一下我的职业和教育水平。他的问题都根据我的回答再做出调整,并逐渐开始构建出我的形象,然而这似乎更像一个罪犯。他还不时地把台灯照到我的脸上,察看我是否昏昏欲睡。最后,我和这位不知疲倦的拷问者达成了一项协议。如果我告诉他我的手机号,以使他可以在任何想继续谈话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这样他就允许我睡觉。但是,他太过于从字面上理解这项协议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枕头下的手机开始振动并把我惊醒。“我只是想确认一下你是否给了我假的手机号,”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对面传来,他用手机告诉我。我责备了他,但是立刻就后悔了。“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他说,有些垂头丧气,“再过5小时火车就到终点了,我们谈点儿什么呢?”于是,我们的谈话又重新开始。火车在印度北方不计其数的小镇穿行,每隔一小时左右就会到达一个小站。好几次我们都到月台上买杯香料奶茶,奶茶盛放在印度特有的土陶杯中。我逐渐对他无止境的好奇和有些早熟的智慧产生了兴趣。没有几个十岁的孩子了解如此多的东西。而且尽管他彻底地漠视我的睡眠计划,但仍然显得很有礼貌。他还颇有心计,每当我的眼皮快要合上时,他就问我:“再要一片饼干吗?”最终,在挖掘了他想得到的所有情报后,他宣布是睡觉的时间了。然而,晨曦已经初现,再过一小时左右火车就要到达终点。“我们真的该睡觉了,”他用一种温和的警告的语调说,同时以印度人特有的方式轻轻摇晃着脑袋,“明天我们可以继续谈话,晚安。”不一会他就进入梦乡。而我早已错过睡觉的点,再也无法入睡了。不知何故我发现自己笑了。这种笑源自心底,然后慢慢地、静静地向上升腾,带着些许乐观的情绪,蔓延至全身,充满整个身体。有人曾告诉我:“记住,印度总是会赢。”印度可以让你在困惑不解的同时发笑。直到火车到达德里,我的笑意还没有完全沉淀下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顾诸神   来源 价值中国网 何党生   印度正在快速崛起,然而,这个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经济增长的南亚次大陆国家依然是充满了矛盾的奇怪国度:它是民主社会,但依然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它是羽翼渐丰的核大国,但依然有40%的儿童营养不良;它有着历史悠久的反物质主义文化传统,却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书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一个正在全面转型的印度及其对世界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使我们可以避免用一两个原因作为印度崛起或者不崛起的答案。.具体来说我有四点体会:..1, 印度的民主有

编辑推荐

《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不仅充满趣味,还是一份对当代印度有深刻洞察力的报告。该书进退有距,能同时满足各方面人士的需求。对不熟悉印度的外部读者来说,本书对印度做了很好的介绍;对印度读者来说,其深刻的见地一定能激起他们的共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本书描写了印度这个奇妙、恼人而又无与伦比的国家。正如我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的一位印度朋友所说:《不顾诸神》非同凡响。卢斯行文幽默,富有感情,对印度有卓越的领悟。——彭定康(Chris Patte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不顾诸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5条)

 
 

  •   《不顾诸神》对那些想了解真实印度的人不缔是一部电影!国内其他的有关印度的书要么是关于经济的,要么是关于人文的,这书从甘地主义、尼赫鲁精神的源头出发,说明了为什么印度独立后的几十年时间深受其哲学影响,而有那么多的制约经济发展的管制。它的独到的眼光捕捉了印度的民族主义、等级制度、普遍贫困的现象,也站在国际战略的视角描述了当今世界对印度和中国的政治。可惜的是英语的俏皮并没有精准地传递。
  •   如果你对经济感兴趣, 这本书值得一看!
  •   对于我这种对印度基本无知的人来说,这书很好地讲解了印度这个国家的一些特性,但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休闲读物的话,那么会略有些深
  •   因为工作关系,去过印度7次,对这个国家有一定了解。当然,对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你了解的越多,产生的困惑也会更多。这本书,是我带在身上,在印度出差途中读的。感觉很真实,作者对印度的方方面面非常了解,同时有自己的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更酷的是,书写的很有趣,作假带考察团从不同的路去同一座桥那段,让我笑了很久。
  •   尽管这么说可能不厚道,但是读的时候,确实产生了优越感,尽管我认识的印度朋友都是些很好的人。
  •   印度一个奇快的混合体,去过印度后,再来读这本书,有了切身感受。
  •   蛮不错的,讲述了印度的文化等方面。
  •   如果你对印度没什么印象的话,建议一定买这本书看看了解一下他们的腐败和他们的文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啊!
  •   本书作者以在印度居住多年的外国媒体工作人员的角度,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印度的情况。内容包括印度的政治体制、农村与种姓制度的现状、贫富分化、种族仇恨等敏感问题,特别是谈到了中国与印度的比较,对于发展及效率的探讨。 作者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比较客观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我们了解印度,并对比思考我国发展之路,具有积极意义。
  •   翻译的晦涩难懂!
  •   和我的期待还有一点距离!不过也还可以!
  •   不顾诸神,只是论述当今印度的反传统一面。但,反传统不也是印度传统的一部分吗?
  •   这部书很利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   作者在印度生活了十几年,对印度有着很深刻的了解。这本书让读者很好的了解印度发展。但是西方社会在对待印度和中国的时候,喜欢戴有色眼镜,明显偏爱印度。在最后的中印发展比较中,带着明显的西方社会爱好,过分鼓吹印度。
  •   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总喜欢拿我们自己和印度比较。实际上,在发展的道路上,印度有印度的特殊问题,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特殊问题,很多问题是有很深的历史根源。而且同一问题可能有很多总不同的解决法式。在发表意见时应该先了解问题本身。
  •   印度的崛起或者不崛起不是一两个原因可以道明。英国人的视角看印度总是更加客观。这本书集合了大量的访谈和历史资料,若对印度没有任何了解会很吃力。
  •   看着标题不错,就买了。送人的,觉得还行
  •   虽然不是印度人写的,但是也挺吸引人。
  •     
      曾经有个流传很久的段子:
      
      天堂门坏了,上帝要招标重修。
      印度人说:3千元就弄好,理由是材料费1千,人工费1千,我自己赚1千;
      来个德国人说:要6千元,材料费2千,人工2千,自己赚2千;
      最后中国人淡定地说:这个要9千元,3千给你,3千我的,剩下3千给那个印度人干。
      上帝拍案:中国人中标!
      大概编写这个段子的人依然抱有“亚非拉阶级弟兄质朴而实诚”的观点,认为印度人比国人吃苦耐劳,又诚实廉价。而读过这本《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 之后才知道,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崛起的某些奇怪的,甚至不同寻常的方面。最早是在罗辑思维第一季最后一期节目中看到的这本书的推荐,很幸运的从市图书馆借到,非常开心,30万字的书籍,用了6天才读完这本看似浮光掠影、实则一针见血介绍印度方方面面的经典作品。
      
      这本书全面的介绍了印度的强势政府、种姓制度、民族冲突、精英统治、地缘政治以及发展机遇和挑战等形形色色方方面面。具体的内容真的非得读过才知道,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也是非常巨大的:
      
      一、传统是动力而不是负担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佛陀的故乡,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传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貌似中国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把传统当成唯一重要的事情,那么传统就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而是沉重的负担。不管是置办女儿的嫁妆还是考古自己文明的起源,都是如此。我们国家也是如此啊,如果某个事情如法争辩过别人,就说这是我们的传统,否认他就是不爱国这样的论调也比比皆是。
      
      二、开启民智比民主更重要
      一直以来,都认为民主是根治腐败的唯一良方,但反驳者拿菲律宾和印度的例子总是让人哑口无言。在作者的笔下:印度政府的腐败几乎成为一群疯狂逐臭的苍蝇,其中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社会组织发起一项核实政府开销的运动,在核实政府官员支出帐目上的4座水坝建设情况时,发现官员们从4条不同的路带领他们去了同一个地方,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一个公务员因此被解雇,更不用说被判刑罚了。”任尔官清似水,无奈吏滑如油“不是反腐要重拳的问题,而是开启民智,让人人成为反腐警察,去监督他们,举报他们,形成强大气场的问题。这一点上,我们当前做的比他们强的多。
      
      三、精英应成为领袖而非神
      不管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圣雄甘地,还是自幼在国外受到高等教育的精英尼赫鲁家族,以及当今各个民主党派领军人物或者教派领导者,在印度他们往往不由自主的走上了神坛,在书中有一张很好玩的相片:人们在朝拜端坐在莲花台上佛像的同时,竟然也一同朝拜着穿西服系领带戴眼镜的低种姓精神领袖安培多迦尔,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在国内轰动一时的畅销书《走下神坛的某某某》,当民众信任他们的精英领导人到无以复加,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那么精英和草根之间就必然会分裂了,不是情感上的,而是心智和关注层面上全部都不一样了,而精英们又没有圣经、金刚经上面记载诸神的无尽法力,结果必然是民众的崇拜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
      
      一点遗憾
      一提起印度,在历史和神话上就想起西游记和诸多佛经,在军事上就想起62年那场对我们感觉痛快淋漓的胜利,在政治上想起大象和巨龙的争吵。。。。。。这些书中都没有涉及到,作者作为西方人,关注点和我们不同都可以理解,但是不花费篇幅描绘一下宝莱坞就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而作者笔下的宝莱坞女星,各个漂亮非凡,身穿诱惑之极的湿身纱丽,思想上却极度保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      《不顾诸神》(In spite of the Gods),爱德华·卢斯著,张淑芳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8月第2版。
       四年驻印记者生活让作者有此一书的感触。与中国一样,印度也是大国,也很复杂。但两国间相互了解远远不够。两个月前去出差时,知道两国一年来往不过数十万人次。印度于制度上看低中国,中国于发展上看轻印度。两国似都没有真正去了解与认识对方。其实,两国是如此不同,也是如此相似。很多表面上不同之处其实内里一致。作为一个英国人,在书中都能时不时进行中印比较,我们的学者与记者应该更能吧。
       印度的经济、政府、种姓、印度教、国大党、穆斯林、大国关系、传统与现代化,几个主题已大略涵盖印各方面。作为不了解印度者,大可一读。但作为西方人写的书,不太合我等阅读习惯,读来有散漫之感,似信笔到何处便是何处。另外,翻译仍太粗糙。。。
  •     ——《不顾诸神》书评
      by荔枝
      
      印度,这片恒河流域神奇的土地,有人如此形容它:“只要一下飞机就臭气熏天,直扑而来。”印度果真如丘吉尔所评价的那样是一个有着野蛮宗教的野蛮国家吗?
      
       甘地与尼赫鲁的执政区别
      
       同为国大党领袖,获得伦敦律师执照,主政印度,但尼赫鲁并非赞同甘地的每一句话。甘地认为农村应该成为印度社会的主体,死守文化自豪感及对现代主义根深蒂固的蔑视。甘地的信条在执政中表现为印度保护棉织品而对合成纤维长期关税歧视,各种阻碍纺织企业超越家庭手工业规模的立法规章制度,惩罚成功者。无论是18世纪的英国,还是20世纪末的中国,现代化工业过程对国力的增强是举足轻重的。而印度始终在甘地以及甘地之后的时代里未经历过大规模的工业革命,由于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制造业,大量的劳动力依旧生活在农村。
      
       尼赫鲁由于受到英国费边社影响,笃信国家计划和社会主义,支持国有化。他的政府主导闭关自守的经济计划,得到了战后英国工党政府的支持。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拨款1/3,195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农业拨款1/5,当时有4/5人口依靠农业生存。1950年韩国与中国、印度人均生活水平相当,50年后韩国人均收入1万美元,是印度的10倍。1951年印度独立后的首次人口普查识字率仅为16%,3.2亿人中有1/7的人会写自己的名字,人均寿命32岁。
      
       甘地与尼赫鲁的遗产
      
       尼赫鲁的遗产是保留了官方语言为英语,由于中产阶级使用流利的英语,比低种姓阶层更容易获得公立高等教育的特权,今天服务业和印度理工学院,以及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制药企业等已经成为印度最令人值得骄傲的领域。
      
       然而尽管这些领域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印度的农业现代化和制造业进程却不容乐观。其中变得更为困难的实质是思维模式。印度精英长期以来对农村情有独钟,甘地主义在特权阶级以及高种姓印度人中普遍存在。都市化进程的印度被视为对他们在文化与社会中传统支配地位的严峻挑战。泰戈尔曾说:“在印度农民开始重建农村,其使命是延缓民族自我消亡的进程,农村是印度人生命的摇篮,如果不能给予农村应该拥有的一切,就等于自杀。”
      
       最受人尊敬和最卓有成效的社会活动家阿茹娜罗伊来自上层种姓家庭,她是一位彻底的甘地主义者,将农村视为印度未来的中心,组织起工人和农民权力组织,为农民争取基本权利。她本人也穿着土布纱丽,从城市住到村庄里,和村民们一起。她只吃素食,过着苦行僧一般的日子,有时候为了抗议而静坐,绝食。他们有抵制英国运动,他们希望印度在发展的同时避免城市化。
      
       印度真的养不起农民吗?
      
       1967年英迪拉甘地继任总理,当时刺激出口而卢比贬值,为了防止支付危机,申请国际援助。美国人靠船只来哺育印度。1991年海湾战争影响了印度,卢比再次贬值,为石油埋单成了这个国家长期的噩梦。2003年软件业收入终于超过了印度全国进口石油的费用。但是直到今天你依然能看到印度还有广大的贫困的农民呆在土地上,超过1亿的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许多还要搬到城市,他们认为几百年生活在糟糕的贫民窟也比生活在农村强。就以比哈尔为例,比哈尔的人均寿命是全印度最低,1/10家庭才享有用电,1/40人拥有电视机,比哈尔地区占全国营业收入0.7%。
      
       印度缺粮吗?不。印度自己就是粮食出口国,印度的耕地条件优于中国。只要合理进行农业投资,处理好工业化,完全能解放大量农业劳动力。2003年公共粮仓储存6000万吨谷物,足够贫困线下的家庭使用。面对如此众多的贫困家庭,印度政府也不是没有作为。阿玛蒂亚森将印度政府政策的结果比作士兵们误杀自己人时用的词——友方射击。印度旨在降低贫困的面向农民的补助体系时,政府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从农民那里购买了面粉和大米,以此来提高农民的收入。但实际运行中它成为最高价格的维持体系,粮食价格过高冲击到了每一个人,最贫穷的人们几乎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了粮食上。
      
       印度缺钱吗?不。大量的财政被用来补贴投资高等教育,支付国防经费。1991年许可证制度取消后,中产阶级、高种姓和精英们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是服务业、制药业和其他新兴的私人部门中的中产阶级。但同时有更多的变相许可证制度朝着社会底层发展,比如人力车执照限制,车夫们只好贿赂警察。
      
       集体行动的难题——腐败,没有真正的改革
      
       公众不能将对官僚体制的失望通过投票箱转化为对这个体系的真正改革。
      
       尼赫鲁扶持的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开发科技实力,而印度缺乏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这点从印度航天与造船工业可以看出。在制药业、生物科技、服务业等领域能够劳动的工人人均教育水平超过中国。由于廉价制造业并不需要劳动者太高的教育水平,印度的基础教育的覆盖率不及中国,中国的基础教育投资让更多人摆脱了文盲的厄运,能够从事廉价制造业。因此印度的廉价制造业无法与中国竞争。印度的劳动大军4.7亿人中,不到7%的人被正式雇佣,仅3500万人拥有稳定工作,缴税。2005年印度的制造业就业工人700万,而中国已经达到1亿。同时由于最严厉劳动法,矿工都无法被解除雇佣关系,企业用工更趋于保守。
      
       在印度社会,高种姓是不屑于从政的。就拿泰米尔纳德邦和北方邦做个比较,前者政府更为高效,已建高速,吸引外资投资,有着大量就业机会,1/2为城市人口,该邦是印度城市化程度最高的邦,90%的人口受过教育,69%的政府岗位是低种姓的。而北方邦有70%的公共资源被挪用,比哈尔邦只有10%的人口居住城市,50%的人受过教育。
      
       泰米尔纳德邦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十八九世纪的基督教传教士在泰米尔纳德传教,让低种姓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在民主之前这里的低种姓运动就已发展,通过权力大力扶持基础教育,妇女读报写字,为鼓励孩子有午餐计划,医疗干净。这里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城市中产阶级,他们认同规划对社会的必要,向不同身份背景的人提供公共服务,在城市中种姓冲突是被淡化的。
      
       由此可见,越是坚守甘地主义的地区,种姓冲突越厉害,而城市化进程反而能够消融种姓之间的冲突,吸引投资,带来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地方政府官僚的普遍腐败似乎在泰米尔纳德邦很少存在。而在其他地区,由于高种姓一直占据着特权位置,而低种姓长期以来生存在贫困的环境里,为了出人头地获得稳定的工作,低种姓更愿意从政。在印度宪法奇怪的311条款的保护下,根本不可能使一名腐败的公务员降职,更不用说解雇了。
      
       印度的民主真的那么好吗?
      
       今天我们看到在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冲突中,警察袖手旁观因为他们是印度民族主义的一份子。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奋力争取排外的印度教。他们的前身是国民志愿团,成员几乎都有科学背景(高种姓),深受法西斯主义启发,墨索里尼黑衫党是他们的偶像。一旦两个都是原教旨的宗教相互排斥,就会引发不可避免的暴乱。
      
       尼赫鲁的世俗主义不是将宗教与公共生活各个方面分离,他允许每个宗教团体保留自己的民法(涉及结婚、离婚、出生、死亡和遗产继承等),它违背了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这是印巴分治引起暴乱后对留在印度数百万穆斯林的一种必要妥协。1950年宪法规定个人权利和群体(宗教的)权利其中一条规定,政府要更改任何一个宗教群体的法律必须征得这个群体3/4成员的同意,政府很难干涉传统习俗。根据宗教区分印度人的权利,使得政党无法抵挡不同身份选票的诱惑,见风使舵。国大党吸引选票强调的是世俗、包容的印度民族主义和中立的经济体系。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的印度人民党吸收穆斯林和基督教以外的选民,印度教占人口总数已达85%。不过,如果所有的低种姓群体联合起来团结在同一个低种姓政党的领导下,将会永远统治印度,可是,低种姓之间也有种姓歧视。
      
       这些看似多元的宗教文化在印度人自己看来是值得骄傲的文化,他们相信他们的文化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精神运动使得印度成为独一无二的超自然文明体。可惜在我看来,这种反现代主义的、反物质主义哲学的、将农民永远束缚在土地上的种姓制度(它是一个宗教吗?)将是印度很难跨过去的坎,也许还可能成为灾难。因为它们已然阻碍了印度朝着物质文明、工业文明前进,并且让自己的教义超越宪法,通过民主的手段实现各自的宗教特权,固步自封,越发变得排外。
      
      正是因为没有自由,民主在印度充当了集团分利和寻租的工具。多神世界观和价值观,种族仇恨与歧视,以及自以为是的文化相对主义和保守主义,都是印度发展的绊脚石。印度社会的理性化进程被印度教-伊斯兰教-种姓制度打乱了。什么时候他们下决心搬开这一切,什么时候他们才可能急起直追。
  •      刚上大学的时候在一本文摘杂志上读到一篇<<令中国知识分子惭秽的印度知识分子>>,摘自2003年的<<上海文学>>。文中描述的印度知识分子在城市里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却放弃自己的舒适生活像苦行僧般地到农村去做义工,几十年如一日地扶持弱势群体。比如文中的N律师,“帮助组织的妇女自助小组如何自制肥皂、纺纱或做手工艺品”,他的老婆则极力阻止中国客人购买工厂化生产的精致印度民族服装,要求他们买农民手工制作的土布民族服饰。另一位S教授“他从来只用国产货”,“他正和他的学生们发起一个“不喝可口可乐”的运动、、、把这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他说我们要警惕新的殖民化”。这样的精神当然令人感动,但当发现他们的行为中包含着浓浓的反市场、反工业化的情绪时,让人感到不是滋味。这些印度知识分子的行为很难说只是做样子、博名声,长时间的坚持必定有内心坚定的信念支撑。我丝毫不怀疑这些印度知识分子的真诚,我说他们矫情不是指责他们虚伪不真诚,而是在于—无论他们意识到与否—他们的做法实际上强化了印度的不平等(也就是强化了他们自身在社会上的地位),这是对他们甘地式奉献精神的深深嘲讽。
      
      
        印度知识分子的左倾不是一天两天了。用杜赞奇的话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印度是殖民地,其现代化是英国强加给印度的,因此印度知识分子对西化持抵制态度。但实际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并没有破坏印度的社会结构,相反英印政府的建立使原有的社会结构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得到了强化。原居社会上层的婆罗门因接受新式教育而成为英印政府的公务员和包税人(所谓的柴明达尔制)。其他种性的人则处在受压迫的地位。婆罗门接受的新式教育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大都选择人文社会学科,鲜少有人选择就读理工科。这导致英国在印度建设近代工业时要从英国招募工程师。独立后印度的高等教育也不平衡,选择理工科的学生远少于人文艺术学科。原因在于婆罗门出身的大学生一心想着进入政府公共部门任职,而不屑于去做“劳其筋骨”的工程师,做这样的工作似乎有损婆罗门的尊严。
      
        独立后印度制定了以美国宪法为蓝本的宪法,走上了议会民主制的道路,经济上却选择了苏式计划经济。从此印度经济的发展经历了45年所谓的“印度式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不到3%),直到90年代初市场化改革后才渐有起色。为什么印度这段时间的经济增长如此之低?将这一时期印度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拉美对比,可知印度经济简直比拉美还拉美。拉美各国民粹主义与重商主义相混合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度的经济管制、贸易保护主义,政府将经济资源投注在高技术重工业行业,教育上轻基础教育重高等教育)或多或少的被各国军政府所终止,期间各国还搞过一些自由化改革。印度则在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当然,如果印度的计划经济搞得好,那么它的经济也不会至于如此糟糕。然而印度受民主制度的掣肘决策拖延不决,政府行政效率又极低(只要看看印度低效的基础设施建设就知道印度政府的无能了),印度的计划经济非常失败。最近印度国防部购买一批枪支弹药,因国产质量太差而实行国际招标采购,其国有企业之差可以想见。而就是这样差劲的国有企业,国大党内部高层还有人认为公共部门是印度经济的发动机。(印度国大党议员马尼.尚卡尔.艾亚尔“印度的发动机不是私人企业http://www.infzm.com/content/84429)
      
        今天印度的经济结构极度畸形,制造业极其落后而软件业高度发达。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打着平等的旗号,实际上却强化了印度的社会结构,扩大了贫富差距。尤其重要的是在此种经济发展模式中,社会各阶层的发展机会截然不同。受过高等教育的婆罗门精英垄断了政府公务员和国有企业雇员以及律师、教授这样的稳定而高薪职位。独立前就存在的私营企业主则受益于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管制,因垄断利润而发展壮大。身处社会底层的低种性阶层虽然获得了政党为收买选票而推出的微薄补贴(就是这些补贴,最大的受益者还往往还不是农民这样的社会最底层,而是经济状况还不错的城市居民),但他们却没有获得向上发展的机会。制造业的发展,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发挥比较优势迅速做大经济总量,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大批农村贫民学会工业社会中的生存技能和知识将农民转变为市民,积累资金与社会资本继续向上发展成为企业家,为下一代提供更重要的生活条件与教育条件。在此基础上,因技术累积进步,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产业升级能成就规模庞大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而印度当前的发展模式则将底层社会隔绝在现代社会之外,却依靠精英教育为上层社会培养了大批西化精英。
      
        而这样的经济政策是由谁制定的?是印度的知识分子制定的。印度虽然实行多党选举制,但选出来的议员和官员大都是社会上层的婆罗门,因为这些地方精英控制着其所在地的选民。国大党的成员就基本上是印度上层的知识分子,都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党的高层都有着高学历。
      
        长期掌控印度政权的国大党,其权力一直掌握在尼赫鲁.甘地家族手里。尼赫鲁死后,其女英迪拉.甘地继任总理,英迪拉遇刺后其原本不打算从政的长子拉吉夫.甘地出任总理。7年后,拉吉夫.甘地也遇刺身亡,国大党立即推举其意大利裔遗孀索菲亚.甘地为国大党主席。次年,国大党在大选中获胜,本应出任总理索菲亚.甘地因考虑到自己的意大利人身份而选择了放弃,但她一直占据国大党主席一职,掌握着国大党的核心权力,并且还在培养自己的女儿普里扬卡?甘地作为接班人。其权力世袭的程度在自称共和国的国家中,大概只有北朝鲜可以比拟。然而就这样一个在党内搞封建世袭制的政党却打着追求社会公平、平等的旗号,长期在国际左翼话语体系的包装下实行反市场化的民粹主义经济政策,这不很讽刺吗?更讽刺的是,他们被自己为下层民众服务的苦心孤诣所感动不已,他们的政策却恰恰加剧了底层民众的贫困。
      
        政治上的家族世袭与经济上的民粹主义往往相伴而生,经济上的民粹主义支撑了家族政治的延续,而世家出身的政治人物则继承传统的经济政策。此种情况并不是印度所独有的,而是在不少第三世界民主国家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除印度外,印度的邻国巴基斯坦、东南亚的菲律宾、拉美的阿根廷等国莫不如此,只是在这两方面各个国家的程度不一。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rra_Alfassa
      
      http://en.wikipedia.org/wiki/B._R._Ambedkar
      
      http://en.wikipedia.org/wiki/A._P._J._Abdul_Kalam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and_Trunk_Road
      
      http://en.wikipedia.org/wiki/Rudyard_Kipl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mes2win
      (Alok Kejriwal)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ums_Up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una_Roy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mon_Magsaysay_Award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ndan_Nilekani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kesh_Moh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Shiv_Sena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l_Thackeray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lu_Prasad_Yadav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layam_Singh_Yadav
      
      http://en.wikipedia.org/wiki/Yadav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yawati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rli_Manohar_Joshi
      
      http://en.wikipedia.org/wiki/L._K._Advani
      
      http://en.wikipedia.org/wiki/Sheila_Dikshit
      
      http://en.wikipedia.org/wiki/Syed_Ahmad_Kh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rul_Uloom_Deoband
      
      http://en.wikipedia.org/wiki/Asma_Jahangir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nia_Mirza
      
      
  •     此书从宗教, 历史, 文化, 政治, 经济各方面 介绍印度.
      
      要看懂此书, 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学知识, 不然你会觉得印度很乱.
      
      要看懂此书, 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 不然你会觉得印度的现在很怪.
      
      要看懂此书, 需要有一定的宗教知识, 不然你会困惑佛教的问题.
      
      
      一句老话, 中国今天比她好, 不代表明天比她好.
  •     感觉没有什么逻辑,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什么。但是最后的综述很有论文的感觉。
      
      ⊙20国集团 ¶20国集团或者廿国集团,由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20国集团、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 墨西哥、 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组成。¶source: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261.htm
      
      ⊙中国GDP(2011)为日本(印度)的3倍左右,和美国拥有同样位数。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PPP)
      http://www.therichest.org/world/worlds-largest-economies/
      
      ⊙很让人疑惑的是印度一直鼓励落后的手工业,即便是慈善人士,应该来说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国际视野,仍然主张做一些淘汰掉的,类似于中国大炼钢铁时代一样的劳动。可以理解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中国的帮扶也会从一些低层次的做起。但是似乎印度是完全的希望那样,即便有更高效率的选择。
      
      ⊙对比:印度VS 中国
      资金密集 ⊹ 劳动密集
      就业机会创造的不多 ⊹ 就业机会很多
      小型手工业收到鼓励 ⊹ 大型制造工厂
      高等教育 ⊹ 基础教育
      稳定性高 ⊹ 同一性高
      难以出现统一决策 ⊹ 威权
      言重于行
  •     一般来说,这样一本书大约一个中午的时光就可以读完。但这本书却用了三天,主要因为所述的内容很新鲜,在阅读时总会引起丰富联想。而且作者资料很丰富,能细细咀嚼。
      
      这本书是一部很好地了解当前印度社会的入门读物。作为一名有政治经验的资深记者,爱德华.卢斯将印度社会细致梳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意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时空,都汇集在他的笔端,给读者展示印度的全景。
      
      从他的书中可以引起许多思考:
      
      (1)印度是一个极其多样的社会。多样不等于自由,自由不等同于民主,而多样、自由、民主等都在印度交织,成为一种奇特的社会;
      (2)印度具有许多发展的潜质与机遇,也存在许多问题。但印度的崛起一定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其有自身的特殊过程。而且其崛起也是一种不可否定的事实。印度走得慢,但一直在走;
      (3)文化是无法被抹杀的。印度的悠久传统给予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但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否定或者毁灭文化;
      (4)信息化、国际化将为印度社会的进化注入新的活力;
      
      读完这本书,有了强烈去印度转转的欲望。了解这个国家,体味千年文化交织混杂的味道,是咖喱味吗?
  •     印度跟中国真的是一个德行,整个社会崇尚当公务员,而且公务员不能开除,这点比中国狠。公务员只能调职,薪水低,无官不贪。
      
      GDP在提升,但是社会大部分成员并未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传统仍在,但是年轻一代已经无视。
      
      高科技企业、功课毕业生世界一流,但是农业、制造业极度落后。
      
      不同种姓、阶级之间的歧视严重。
      
      英迪拉·甘地19个月的独裁统治,要求“效忠于”政府,摧毁了传统的道德,滋养了腐败。
      
      “在一个完全民主的体制下,封建的社会关系依然经久不衰。”
      
      本书最大的缺憾,就是缺一副印度全图。
  •     2011-09-13 这本书大篇幅从经济宗教入手解释印度政治包括选举、军事、外交等现状,结尾小篇幅描述文化生活,偏向综合性、整体性的论述。因此,本书较适合的读者为对印度民俗生活有一定了解的人群,并不太适合对印度没有任何直观体验的读者,前者正可以通过这本书把零碎的见闻串联起来,而后者无法在阅读过程中取得丰富全面的信息而容易编入自己的主观想象。总之,这是本杂糅得还不错的书。
  •     very different
      多元宗教和印度教原教旨主义
      种姓制度
      英语和相应的畸高的服务业
      中央集权和科举/分裂和官员世袭
      英国留下的法制精神
      一个右半脑的国度,相比之下国人的创造力实在太缺乏了
      
      a little different
      严格的劳工法
      更加nb的工程科技精英阶层
      更加年轻
      民族分争
      政府怕富人
      好面子的外交风格
      外国资本的抵制
      
      similiar
      农村是大部分
      同样缺石油
      农民工和贫民窟
      政治早熟,政府的腐败和贪污
      司法,警察系统的贪腐更严重
      政府怕洋人
      新富阶层的暴发户心理
      
      insight
      市场化改革时,政府部门也进行剥离,内部薪酬市场化改革
      走向一个现代社会,没有极端宗教组织是一种万幸
  •     清真寺的塔尖上有时会突然响起呼唤穆斯林做晚祷的声音,加入到湿婆神庙的钟声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融汇成一种奇怪的刺耳的音调,萦绕在深红色的天空中,这是一种你只能在印度找到的混合物。
      
      近代印度的 宗教 政治 教育 的发展以及最普通人民的生活
  •      国内影视作品中,印度人往往是以上海英租界包着头帕皮肤焦黄的巡捕形象出现的。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里,印度人是整天无所事事闲散在街头的赤贫群体。所以,在读《不顾诸神》前,对这个南亚次大陆上的国家着实没有什么好印象。作者卢斯曾是《金融时报》驻印度的记者。他是英国人,也是印度人的女婿,所以他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少了一般西方人善于的夸张和浪漫主义情节。驻印的五年间,他接触了印度的个阶层,走遍了印度的各个邦,最终成就了内容翔实文笔生动的《不顾诸神》。
        引言部分,有一段泰戈尔的话:“在西方人眼里,我们的文明是高深的玄学,恰如钢琴在双耳失聪的人眼里,只有指尖的跳动而没有乐声。”古印度曾创造了世界上最发达的抽象思维体系,它有哲学的宗教,也有宗教的哲学。在物质主义压抑人类心灵,虚无主义迷茫人类判断的今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把印度的哲学当作一剂解脱精神痛苦的良药。书的开头,是对奥罗新村的描述。这个村落是由一个法国人在1968年建立的,她当年追随印度宗教精神领袖奥罗宾多高士,并以后者的名字为村落命名。这个村子里都是印度哲学的虔诚追随者,是一个大的精神修炼场所。村民大多是白人,当然也不乏东亚人和南美人。“精神圣殿”是西方人一直强加于印度头上的光环。这个名号至少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表明他们对印度思想超凡脱俗的崇敬,二是带着轻蔑态度看待它的反物质主义和神秘主义。无论是在往昔的殖民者还是当代的西方人,两种看法的分野一直存在。很多西方人认为拯救地球危机的最后希望就在于印度。这里的印度俨然已是超物质的精神化的实体。而且印度人往往乐于接受这样的看法,尽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印度也在为经济增长而卯足动力。
        书中提到了影响现代印度的三巨头:甘地、尼赫鲁和安培多伽尔。他们的知名度也可以按这个顺序排。卢斯说,书名的灵感来自于尼赫鲁曾说过印度最大的优势与自己的宗教并没有专门的、甚至必然的联系。而印度最大的优势正是其尚未巩固的民主。可这句话真的很值得商榷。
        书中有两个章节专门是讲印度“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和持续升温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简单的说,种姓制度是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群体。其核心价值观念是“洁”与“不洁”,以此划分出高贵的人和不可接触者。后者即通常所说的贱民。尽管在贱民领袖安培多伽尔任制宪委员会主席时,印度宪法已经明文规定废除种姓制度,并在政府编制内为低种姓特意保留份额。但种姓仍然作为重要的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存在于当今的印度。所以我们在关注印度时,时不时会听到高种姓虐杀低种姓的消息,这或许已不算新闻了。之所以我要加上引号,是因为西方人受天赋人权观念的影响,看待这项制度多偏于其残忍、僵硬和保守的方面。但真正意义上的种姓制度主要带有社群分工的意义,而略带有“物种”的意义。有趣的是,种姓这个词并不是印度的词汇,而是起源于拉丁语,原意为“纯洁”。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个误解,以为高种姓作为特权阶层,往往是富裕的。其实不然,在印度农村里生活了大量贫困的婆罗门,而城市里也不乏富裕的低种姓群体。尽管身份和某些待遇悬殊,印度的独特在于这种不公正却深深影响了印度的民主制度。除了四个大的种姓以外,每个种姓还有许多的副种姓。同一种姓通常是聚居在一个地区的,而且低种姓之间并不是团结的,有些甚至是互相敌视的。当有人打着种姓的旗号并为每个种姓量身定做承诺时,往往很能赢得一个地区(基本上一个种姓)的多数选票。当今印度政坛活跃着低种姓支持的政党。咋看起来,低种姓群体在政治上,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事实上,这些政客只是在煽动种姓偏见和开空头支票,除了为自己谋取特权外,很少做些改善选民生活的事。最严重的是,这种民主运作方式,是在进一步分化各种姓,这违背了当年安氏的想法。当年他在制宪会议上与甘地产生了巨大分歧,主张通过城市化来解决种姓问题。如今的分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强化种姓之间的不平衡。 然而,因为经济增长的缘故,许多富裕起来的或正在富裕的低种姓群体正在模仿高种姓的生活方式。婆罗门的节日也开始成为其他种姓的节日。这种在事实上消弭差异的趋势被称为“梵语化”。
        胡适说过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姑娘。为了特定的意识形态,篡改历史是灌输一个集团政治理念的最好方式。1998年,印度教民主主义分支之一的印度人民党历史性地在大选中打败国大党取得统治地位。接着就是教科书大面积的修改,主要是为了证明印度原住民哈拉帕人会骑马。他们和一般认为的后来入侵的雅利安人是同一种人。2002年,古吉拉特邦的印度教极端主义分子发动了针对穆斯林的暴乱。而当时人民党把持的政府却保持恐怖的沉默。 而也正是在人民党执政期间,印度成功试爆了核弹,极大破坏了《核不扩散条约》建立的秩序。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印度的民主建设始终走不出宗教思想的阴影。在印度这样一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并一直延续的国家,对宗教的虔诚和对神的信仰深深根植于大多数人的心中。就像伊斯兰教徒会说安拉保佑一样,印度人也总是在祈求湿婆的庇护。尽管有保守落后的一面,但印度在服务业和高新产业上的成就引人瞩目。我曾困惑为什么像印度这样一个识字率远远低于中国的国家,在通信技术领域还有钢铁制造业上却走在前列。卢斯先生在谈尼赫鲁的政策时,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解释。在他执政的期间,印度花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竟和初等教育一样多。尽管当年遭到了很大的质疑,但随之建立的一批优良的理工类大学,为这个国家的崛起培养了无数的精英。他们的离岸通信技术和软件外包服务,每年都会挣来大笔的美元。而像塔塔这样的大集团,生产的优质钢铁远销欧美,还有它的邻国。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世界办公室和世界工厂的区别。外资在我国建厂造汽车,而我们用的是印度提供的钢板。
        印度的神奇还在于其服务业占的比重竟然达到经济总量的一半。而这一比例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才应该具有的。一想到印度那巨大落后的农村地区,困惑到甚至觉得诡异。《V字仇杀队》的主人公V说,在面具之下的思想是不惧怕子弹的。圣雄甘地倒在那颗罪恶的子弹下已过了半个世纪,但他的思想特别是对农村的深深情结依旧是印度知识精英难以释怀的。甘地凭借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凝聚了印度农民。他重视乡村的传统并希望延续下去,维护乡村原有的风貌,以对抗西方现代文明和物质主义的强势。这显然有点理想主义了。他并不喜欢学校教授那些科学规范的课程,倒满心希望孩子们在成年之前学些简单实用的工艺。而安培多伽尔则希望通过城市化,打破传统乡村自治机构“潘克雅特”的压迫。他们作为三巨头中的两位,意见上的分歧对后世的影响不言而喻。这使印度政府在解决农村问题上时常犹豫不定,而腐败更是在这一问题上雪上加霜。
        在印度有这么一句谚语:“事情没有表明上看得那么好,也没有表面上看得那么糟”。能凝聚如此多的宗教和民族,印度已经是政治史上的奇迹。印度建国时,许多人都认为它不可能长久的维持,分裂是最后的下场。然而印度没有,正如尼赫鲁所说印度最大的优势在于尚未巩固的民主。因为民主,各种力量能够彼此冲抵;因为太过多元化,民主有时又显得动荡不安。
        《罗摩衍那》里有猴王哈奴曼,《西游记》里有孙悟空。如果宝莱坞或者三爷投资把他们放到一部电影里去,我想我是很有兴趣观赏的。
      
      PS:终于写了篇读书笔记,这学期过得,唉。。。。。。
      
  •     (长文,慎入)
      (一)
      最近忙里偷闲地又读了三本有关印度的著作。
      导师赠阅的《陌生的近邻》似乎更适合对印度知之甚少的人士用来扫盲(可惜我已过了这个阶段);更早的两本,《印度慢吞吞》和《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则是颇为深入、细致的社会观察。尽管两者都讨论了印度自独立以来,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困境及其应对,且作者皆为“印度通”式的英国记者(《慢》书的作者之一涂立先生在印度供职二十余年,而《不》书的卢斯先生在五年的印度采访生涯之外,索性娶了个印度夫人),但两本书的视角与风格却迥然不同。《慢》书具有典型的BBC纪录片的气质(涂立先生与莱特女士供职于BBC。或者,用另一个较为贴切的说法,我曾将它比作印度版的《南方周末》),故事性与镜头感强,以“小”事件折射“大”问题。或许是浸淫印度文化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作者早已将印式“慢”文化内化于自己的叙述,或许是作者将读者设定为那些和他一样深谙印度国情的“资深印度通”,又或者仅为契合“印度慢吞吞”这个标题……总之,整本书都是“让故事说话”,作者自己则退居旁白之席,在有限的“戏份”里也多陈列事实或仅作技术性“串场”,对事实背后那些来龙去脉的道理却并不急于点破,而让读者自己去掩卷沉思。
      《不》则显然不同。无论是问题的提出、分析框架的搭建、比较视野的运用还是政治经济学解读有意识的贯穿始终,《不》处处体现了这位《金融时报》记者高屋建瓴、宏大叙事的野心(因此又被我称作印度版的《第一财经》)。书中固然也有很多具体的采访见闻,但作者安排给它们的“戏份”显然不及《慢》书:它们更多地服务于作者的宏观框架,而非独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相比之下,作者的见解与评论则是该书的“重头戏”。很多在《慢》书中“欲遮还羞”的道理,在《不》书中都能明确地找到答案:作者分别从经济、政府、种姓政治、(极端)宗教、政党政治、外交以及民生角度对印度社会做了全面的考察,而让读者对21世纪这个特殊节点上“不顾诸神”而“奇怪崛起”的印度有了堪称“全景式”的了解。(难怪偏重政治经济的《不》的中译本乃由青木昌彦与吴敬琏先生主编的清华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文库”推出,而《慢》的中译本则被选入更重文学与哲学的南大“新经典文库”)
      撇开上述风格或视角上的差异,就内容而言,也是《不》更对我胃口。在《慢》书中,作者想要论证“管制不善(bad governance)并非所有困扰印度之问题的根源,但它毫无疑问放慢了印度充分施展其拳脚的步伐*”。然而十篇报道中有六篇是按以下逻辑展开:某一地区具体的某负面(乃至悲剧性)事件——事件背后反映出困扰这一地区(乃至整个印度)的某一(绵延数十年之)大问题——问题得不到根治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政府政策不当或实施不力。由此,给人感觉便是论点的后半句得到了充分论证,而前半句获得的支持却少得可怜。考虑到印度发达的公民社会,作者也的确提到了NGO或民间运动对推动善治(good governance)的贡献及努力。但其杯水车薪的效果反倒更印证了政府的巨大失职。(换言之,政府的缺位得严重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如此规模的公民社会之力量沦为“杯水车薪”!)
      相比之下,《不》的论述则讨巧许多。宏观的视角使政府治理得以成为论述的一个环节(而非全部)。在无数大大小小的“铁证”下作者并未多加辩驳地承认印度政治的腐败与落后,并且从古代历史与殖民遗留、低种姓与高种姓、民族主义与世俗主义、王朝政治与“神圣家族”等多个侧面论证了政治不力的成因。(而在《慢》中,这些内容则以一种“暧昧”的事实散见于“从头烂到尾”、“打造数位海德拉巴”等篇中,直到结语处作者才略微点出了这种所谓“奈塔—巴布政权”对贪污、低效与压迫的影响机制。)但作者同样也比《慢》书更详细地记叙了印度业已取得的瞩目成就。更值得称道的是,在对比了印度内部的各种党派、执政思路,各种“主义”之后,作者将比较的视野拉大,加入了中国与美国这两大元素,剖析了印度与两国的互动及其对21世纪世界格局的潜在影响。在“中印崛起”不绝于耳并日益成为现实的今天,这种视野无疑兼具前瞻性与现实意义。
      
      (二)
      本书的标题,不顾诸神,也颇值得反复咀嚼。作者对此的题解是:本书题目的灵感……来自尼赫鲁。“他曾说印度最大的优势与自己的宗教传统并没有专门的,甚至必然的联系。”(包括尚未稳固的民主、多元化的传统以及充足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实力)概言之,作者想要说的似乎是:印度之崛起在于不顾宗教传统之神。但这样理解是否准确,在我看来颇值怀疑,尤其在亲眼见证其首都街头几公里不见垃圾桶(箱),但却必定能在一公里内找到神庙,或者哪怕只是简单地划一块地、摆上神像、围上干菊花便供路人祭拜的“临时庙”之后——印度人对宗教、对神祗的虔诚似乎不容否认。那么,印度崛起中所不顾的“诸神”又当作何解?
      重读之后特别注意到作者在引言部分提到“20世纪印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甘地、尼赫鲁以及安姆贝德卡(“对印度的国家性质和发展方向而言,即使将印度所有的神灵、软件经理人以及核科学家加在一起,也不及这三个人的影响大。”P.S. Dr. Ambedkar书中翻译成“安倍多伽尔”,我按自己旧习,仍翻作“安姆贝德卡”)。不禁觉得,“不顾诸神”中的神与其从字面上理解为宗教神祗,或许解读为这“印度历史三巨头”更为贴切?这当然是个大胆(甚或有失偏颇)的猜测,但通读全书,又发现我的“大胆”亦不无道理:不管是不是印度之本意,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的崛起或多或少归功于对“三巨头”之某些思想的背离。在展开具体的分析前,想要提醒的是:用这种新颖的思路解读印度的崛起,并非想要否认其在崛起中的种种问题。贫困、环境恶化、艾滋病、官僚腐败等不仅在本书中,而是在几乎所有论述当代印度的书中都能了悟一二,便不再赘述。(当然,“在印度,事情永远不会像它表现的那么好,也不会像你看到的那么糟。”)
      
      (三)
      首先来看甘地。如果说甘地的非暴力是帮助印度走向独立的关键,那么,反物质主义大概就是他留给独立后的印度的最大遗产。的确,至今仍有为数众多的印度人以其独特的道德和精神力量而自豪。但这种自豪早已无法理所当然地推论出“尊崇”;相反,两者正以一种“相安无事”的“奇怪”方式越来越背离。经济与军事力量的攀升与全球化的深入使如今的印度人可以毫不遮掩对消费文化和品牌文化的追逐。这新一代的消费群体“几乎无暇顾及印度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也对父母长期以来当做真理的信条感到不耐烦”。物质主义之风通过宝莱坞这一“消费品部门的共谋”而播散,最突出的影响便落在印式婚礼之上。婚礼甚至成为“印度新兴中产阶级相互攀比的对象”,而“一个比较大型的婚礼,在向亲戚和朋友递送请柬时,会附送路易威登的包、露华浓化妆包、宝格丽丝巾或普拉塔饰品等”。此情此景,作者不无戏谑地说道:“如果甘地泉下有知,一定会深感不安。”
      尽管反物质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国民思潮正日益消失,但被印度人尊为“国父”的圣雄留下的烙印远不限于此。另一个十分重要也颇具争议的“遗产”便是甘地关于农村的哲学,即“农村应该成为印度社会的中心”。尽管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这种哲学在今天的印度“已经成为孤儿”,但“作为一种社会态度,甘地对农村的见解……仍然可以从许多高级外交官以及法官口中听到,而在印度的非政府组织中它也仍然是主流。”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恰恰导致了整个印度社会持续的贫困:一方面,农村的教育、就业机会常年由非政府组织提供,僧多粥少,政府却往往袖手旁观;另一方面,许多印度精英对农村的执拗固守(“尽管事实上他们中没有一个事生活在农村的”),却也在无意间阻碍了更好的城市规划。
      
      (四)
      比起甘地潜移默化的处世哲学,尼赫鲁总理在位16年则使其有足够的空间将思想具体化为国家政策(并通过其女儿、外孙的“王朝式执政”延续影响)。作者认为,尼氏留给印度的烙印有三,分别是民主主义、世俗主义和社会主义。其中,民主主义除英迪拉宣布紧急状态而中断19个月外大体无恙;世俗主义和社会主义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首先从经济政策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破灭。尽管尼赫鲁的理想是打造“费边社会主义”,但其思路却多少与中国有几分相似:拒绝私有企业和金钱膜拜,主张政府领导的国家工业化,重点建设钢铁工业和大型发电站……因此,其经济政策的失败对中国人来说也就不难理解了。
      印度至今为人称道的1991年经济改革则标志着对尼赫鲁主义的彻底抛弃。改革的直接动因来自印度外汇储备的告急;改革的第一波号角则是取消许可证制度(license raj),同时以货币贬值与加大开放为条件换取IMF的资助。四年后,印度加入了WTO。尼氏“建立一个不受前殖民统治影响的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梦想”终于破产。但印度活跃的中小企业以及日益加深的(尤其是IT服务业的)全球化参与度,如今却已是公认的“印度奇迹”的基石。
      相比其经济政策的惨淡结局,尼赫鲁的世俗主义梦想受到的冲击则小得多。表面上,印度宪法仍将印度定义为世俗主义国家;秉承这一宗教立场的国大党也一直是印度政治生活的中坚力量。但自20实际8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梦想却“多次遭受印度教复兴者的攻击”。国大党的迅速衰落既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活跃上升的契机又是其结果,最终甚至导致了印度教复兴运动的政治组织——印度人民党——的执政,直到2004年国大党重新赢得组阁权。印度人民党的执政遗产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在宗教方面,其激进的策略的确带来了诸多社会动乱:印度独立后最严重的三次流血冲突中,印度教激进分子两次扮演了主角(1992年的阿约迪亚清真寺骚乱及2002年古吉拉特高得拉的暴乱),大大小小教派冲突更是不胜枚举。尤其是古吉拉特的骚乱更带有旁人难以想象的法西斯色彩。
      但从国家实力的提升来看,正是印度人民党对国防与科技的狂热第一次将印度带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国之列。1998年瓦杰帕伊上台仅几周,就成功在拉贾斯坦邦的塔尔沙漠进行了5此核试验。虽然对大国崛起的判断还包括重要的经济指标,但印度跻身核俱乐部无疑为其掌握了基础性的话语权。印度的核试验固然有地缘政治上的迫切考虑,但即便如此也很难想象在其“道德超级大国”的立场坚持下,(尽管其也在逐渐转向实用主义,)国大党会提出造核武的设想,罔论将之付诸实践。似乎只有瓦杰帕伊的印度教政府才有“用核试验向美国叫板”的勇气与魄力。而这也正是为什么“一度信封尼赫鲁在独立以后倡导的道德外教政策而反对核武器的许多人,转瞬之间发现自己也在挥舞着三色国旗庆祝”(顺便提一句,瓦杰帕伊的核试验同样也是对尼赫鲁外交政策背离。)然而,不同于其激进的宗教政策与强悍的国防政策,印度教政府的经济政策较其前任要保守得多,甚至有向尼赫鲁“经济自给”回潮的倾向,直至被国大党的重新上台而中断。在辛格总理这位91年改革功臣的带领下,印度连续7年维持了6%以上的经济高增长(只有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下,增长率减缓至5.678%)。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以如此微妙的顺序先后增强,也算是世纪之交的印度至幸。
      
      (五)
      最后要提到的是当年印度制宪委员会主席安姆贝德卡博士。最初知道安氏是因其在制宪会议上与甘地就农村问题的分歧。如前所述,甘地始终坚持“农村本位”,但安氏则坚定地以城市化作为国家的出路。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他寄希望于城市化来实现低种姓与高种姓的平等,最终使得种姓制度彻底瓦解。尽管种姓制度确已被宪法明文废除,但“作为一种政治身份,它依然长盛不衰”。乍一看,对安氏理想的背离似乎与印度的崛起无关;然而,若对印度日趋盛行的种姓政治作一分析,首先可以看到:纯粹的人数优势与储存选票库方面的高效迅速地巩固了低种姓政党在印度政治版图中的节节攀升。尽管这些政党在指定社会政策的能力与经验上皆有欠缺,并且更致命的是“低种姓领导人并没有通过强调下层社会的共同点,而将他们团结起来,反而更将注意力集中在将它们区别开的方面”,但低种姓群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更多地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显然是这诸多漏洞无法抹去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低种姓人群参政频繁对其生活带来的“梵语化”影响:低种姓的人们“正通过追随同样的神灵、进入同样的寺庙和庆祝同样的节日来复制高种姓人们的文化”。因此,现阶段安姆贝德卡的理想虽看似遥不可及,但毋宁说它正以一种背离其愿望的方式在逐步靠近其愿望所指向的结果。或许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才认为“历史终将站在安氏这边。”
      由此可见,印度在20世纪末的崛起多少与其对三位重要领袖的“遗产”之不同程度的背离有所关联。但若进一步追问为何“不顾诸‘神’”,我倒觉得这是印度从超越俗世的精神自满中“屈尊还俗”,更理性务实地认清周遭情况之后的一种必然调整。用我们更熟悉的语言,或可称为“与时俱进”。但对这个词却应当报以一种审慎态度。“与时俱进”带来的成功并不必然能够容忍与传统更迅速更彻底的、肆无忌惮的背离,尽管很多时候,“传统”的确看似快步前进的束缚。我想,印度一定深谙此道,唯此,“进步”与“落后”的角力才能形成这样一幅(世俗)政经舞台上的日益强大与其(精神)宗教生活的稳固之间、缺乏大规模工业革命(的过程)与经济腾飞(的结果)之间、政治的腐败低效与民主之间,以及对他国(美国)支持其崛起的战略目的(制衡中国)的愤怒与利用之间微妙平衡的图景。亦即作者所言之“奇怪崛起”。
      
      (六)
      2009年,我在对印度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对卢斯先生在序言中说的“印度总是向……充满好奇的外来人敞开大门……表现得毫无保留的亲切、坦率、友善和宽容”,我有着无比感激的、深深的共鸣。当年,印度也是以这样的“亲切、坦率、友善和宽容”对我施了魔法,让对其一无所知的我深深为之着迷。此后,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许多与印度有关的学术或非学术书籍,我的法学毕业论文做的是印度宪法及其农村基层自治,这个夏天在耶鲁又比较了中银改革前后的城乡不平等……随着对印度了解的深入,其中的瓶颈也逐渐显现:fact的东西看了很多(或自认为看了很多?),但其中的rationale还是知道得太少。在这样的尴尬时刻遇见这本《不顾诸神》,无疑我是幸运的:作者对个中facts的挖掘、对其背后rationale的总结都可谓全面而独到。而这也正是我(相比《慢》或其他我已接触过的论述当代印度的书籍)更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它不见得是最棒的(这着实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正如也有很多豆友觉得本书“浮光掠影”、“线索凌乱”、“不知所云”),但却是当下最契合我对印度已有的了解程度、进一步的了解需求,并能给我带来最多启发的作品。能以这本书作为上一阶段的终结奔向更深入的研究,对我来说,真是个很好的结果。
      下一站在哪?也许是Sunil Khilnani的The Idea of India (recommended by Dr. DU).
      
      
      *原文:We do not suggest that bad governance is the root of all India's problems, but ... there can be no doubt that it's a brake slowing down a country with enormous but unrealized potential.
  •     究竟宗教和科学谁更具有终极的真理意义,真还是让人困惑的问题。憎恶宗教狂热,但每次又会被那虔诚的眼神打动。器械的文明真如卢梭所说是人类的枷锁么?宗教真的能保留人类灵魂最后的安静么?
      印度在学西方的道路上多少保存了自己的文明精髓,如果都是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先进与否是在抹杀多元化。每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路要走。如果非要有全世界可以通行的价值,我希望是真善美,而不是这种或那种主义。
  •      好几次想停下来不看了,后来纯粹是为了不想落一个半途而废的名堂驽着头皮看完了。
       看这本书的动力是因为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印度和中国一样,古老的国家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很想通过一本书籍窥探这个过程。可惜看完这本书,只记得满满的文字,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章节和整体概念。
       作者是个印度通,但是可能野心过于宏大,想写出一本史书一样的宏著来,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种姓等等多个方面,但就像印度的咖喱饭一样,看完之后只浓稠的咖喱汁,酱乎乎的。但没清晰感觉到其中的主菜和材料,让我仍然是一头雾水。
       我还是希望能有一本抽丝剥茧的书,能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用比较宽阔的视野去描述现代印度的转型和变化。以此来对比和思路与中国的变化和发展。
       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收获,印象比较深的是印度的经济结构,与中国通过制造、纺织等行业带动大量劳动力发展不同,印度经济形成了很奇特的二元结果,一部分是大量生活水平一般的农村人口,另外一部分是通过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起来的中产和富裕阶级。这点与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里面的开篇描写是一致的。
      
       如果谁有好的解读印度入门书籍,还请推荐。
  •     In Spite of the Gods: The Strange Rise of Modern India
      
      5月20日
      
      前天晚上把这本书看完。写得很好,文笔风趣、观点深刻、证据充实、结构清晰。读此书是我想在去印度之前做点功课,对印度先多少有点了解。此书不仅提供了很多我本来一无所知的背景知识,也引发了很多思考。现在无暇一个个展开来讨论,希望到了印度或从印度回来之后,有了些切身的感受,再把这些想法拿出来仔细探讨。这里只简单地记录一下最主要的两点想法。
      
      全书分八章。第一章讲印度经济发展的两极性,第二章讲其庞大、低效的国家机构及官僚阶层,第三章讲种姓关系及贱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改善,第四章讲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的上升,第五章讲国大党的兴衰演变,第六章讲穆斯林问题,第七章讲中印美三国关系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第八章杂乱无主题,讨论了些文化、社会方面的新变化。最后的结论里给印度的发展开了一大堆药方。
      
      印度与中国的最大区别在于,他所经历的是一个社会精英领导的驱逐殖民者的独立运动,而中国所经历的是一个由社会下层推动且广泛参与的改造本国社会结构、推翻本国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任何就中印在独立及解放之后的比较都需从这里出发。这一差别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印度的“旧社会”里原有的社会结构、阶级压迫、种姓制度,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冲击就延续到了建国后的“新社会”里。新社会与旧社会的差别,夸张一点地说,只不过是英国人治理还是一帮子被英化了的印度人治理(比如,甘地与尼赫鲁都是伦敦培养出来的律师)。中共建国过程中所推翻的三座大山里,印度的独立只推翻了殖民主义这一座大山,而农村里的地主老财、城市里的官僚资本、以及遍及全社会的种姓差别,均依然如故。
      对于经济发展,这样不同的起点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此书并未涉及到这一点(很可能也没有意识到)。但在我看来,这带来的就是中印发展模式的不同。中共在建国后,虽然也走着苏联的路子,压迫农村来进行工业化的积累,大搞重工业,但不管怎么样,还因为有先帝这样草根出生的领导人,用了些极端的手段,把工业化的进程也推广到了农村(土法上马、大炼钢铁、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等等)。另一方面,在农村里,推翻了原有统治阶级、进行真正的土地改革,集体化后又使得农村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活条件、医疗教育的改善成为可能。在城市里,经济发展的方式也让大多数的城市居民参与其中,而不是象印度那样,将大多数人排斥在正式经济部门之外。正是因为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改变和中共的草根(或者说就是“民主”)的性质,才使得新政权会在在建国前三十年里对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建设进行巨大的投入,而为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并且使得后三十年的发展也是以能让大多数的国民参与其中的方式展开的(农村改革、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兴起等等)。
      相比之下,印度90年代以来的发展反映的却是其未经革命改造过的社会结构对其经济政策的制约。印度建国后所致力于投入的全是些仅仅造福于城市精英及农村里婆罗门种姓的项目,比如说庞大的国家机关的建立、对城市重工业和高等教育的倾斜性投资(而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与卫生的忽视)。之所以如此,说到底,就是因为其政权是掌握在受英国教育的婆罗门精英手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有的只是选票这个理论上的武器,却从来没能将其转化成实际的政治力量。因此政策的制定几乎是完全没把劳苦大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的。而其结果也就是各种发展的条件只为精英阶层所准备,而一旦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了,经济发展的机会出现了,能参与其中并由此获利的,也只是极少数的精英群体─比如说,到IIT接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教育的毕业生们能在软件公司或电话服务中心找到高薪工作。而绝大多数的农村及城市平民人口却仍然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印度全国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蔬菜与水果因为没有交通设施运出来而腐坏变质、有一亿的农民身无寸土,而所谓代表着印度的成就的信息产业却只雇佣了全国劳动力的0.25%──这样搞下去,穷人什么时候能翻身!
      所以说,印度现阶段奇特的发展模式──借助少量受高等教育的科技精英而直接参与到高端产业的国际竞争中,但能允许大量劳动力参与的制造业却无法起步、农村发展停滞不前──是其未经改造的社会结构、政治权力的不公平分配和由此而决定的政策取向所决定的。而同样,中国的发展模式也有其社会与政治的根源。
      从传统社会转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是个艰难的过程,需要的是对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彻底改造。这一转型过程在不少西方国家也是通过战争与革命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经历革命的印度还遗留着巨大的社会转型的工作要完成。而这些工作能否在不经过剧烈的社会动荡的情况下,而由一个传统、保守的社会与深陷于此社会之中、为权贵阶层所把持的国家来自发、渐进地完成,还是个未知数。起码也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今天的印度竟还要面对着在东部山区一点点呈燎原之势的毛主义农民武装起义(Naxalites),就说明印度未竞的社会革命还随时等待着爆发出来。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比较就是中印建国的第一代领导人的区别。甘地在个人道德上是个圣人,尼赫鲁看来也不错,起码对于民主理想是坚持的,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也自我约束;而先帝在这方面是个大坏蛋,这一点如白昼黑夜一样分明。但要说对各自国家未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不那么简单了。但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个人道德是次要的,如何以政策引领国民才是重要的。在这后一点上,甘地与尼赫鲁都有问题。甘地是对传统农村的过度浪漫化的迷信,忽视了农村社会里巨大的不公平、美化了农村的贫困,且因此而造成了至今仍在的一股抵制农村改革的、不说是政治上但起码是思想上的势力。而尼赫鲁的问题则是其精英主义。尼氏其父就已经是个被彻底英化的有钱的律师,而尼氏本人从小就在一大堆下人伺候着、在一个完全英式的庄园环境里长大,之后再到伦敦受教育、从业。他固然是从英国人那儿学到了民主,但这样背景的人对印度社会有多少了解、对民间疾苦有多少同情,实在是成问题。
      甘地与尼赫鲁留给今日印度的遗产基本都是负面的东西。甘地留下的有文化层面上对西方物质主义的反抗和对传统印度生活方式的美化和政治上的反西方与独立。他的文化思想虽然有哲学上的正确性,但对于今日印度的发展来说,都是保守和开倒车的力量。尼赫鲁在政治、经济两方面的遗产更糟糕。政治上是一个被权贵阶层所把持的庞大、低效、无视民间疾苦、阻碍社会进步的官僚机构,而经济上则是以国有企业来推动重工业发展及进口替代的失败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这两点都成了印度今日发展的大敌。尼赫鲁在文化上反宗教、追求世俗化与理性化的遗产倒是积极有用的,但其影响却在被日渐兴起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所压制。
      第一代领导人中留下了最正面的遗产的是贱民出身的Ambedkar。而其遗产──改造种姓制度、提升贱民地位和推进社会公平与流动──却同时也是印度建国六十多年来做得最不足的方面。
      
      中国有经济民主,印度有政治民主。但印度的政治民主又有其荒唐性:印度的民主政体对最大多数群体利益的关注却远不如中国。这表现的就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问题:获得多数人的选票远比获得多数人的认同与支持要容易。印度的民众有政治参与,却没有政治权力。中国的民众没有多少政治参与,却能有更多的政治影响。
      印度民选产生的官员与庞大的Indian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IAS)里的官员的关系很象中国古代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任命的“官”与负责地方政府实际操作的“吏”的关系。虽然民选的官还多少要对民意负点责,而IAS中的吏们却是完全不受任何势力的牵制的。民选的省长连把一个小吏撤职的权力都没有,他能做的只不过是调动单位。
      
      看完此书之后,又到wiki上进一步了解了一下印度种族、宗教、语言方面的多样性。现代印度从几千年的历史中继承下来的与现代中国所继承的,实在太不一样了。中国在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统一国家,之后虽屡经分裂,但大多数国民对于一个正统的统一国家的认同基本上一直是在的,所以即使是孱弱且偏居一隅的南方小朝廷们也一个个念念不忘地要北伐、要一统中原。而印度则从与秦朝同时的阿育王时代实现过统一之后,直到与晚明同时的莫卧儿王朝这一千八百多年间都是被为数众多的政权分治着。而这后来实现统一的莫卧儿王朝还是象元、清式的外族统治(印度经历了几百年的伊斯兰统治,统治者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印度历史留下来的、真正能凝聚大多数人的遗产似乎只有一个:种姓制度。地不分南北、教不分印度穆斯林、语言差异也没关系,种姓制度倒是在印度各个社群里都被采用。印度的一亿多穆斯林人口很多是原来印度教的贱民为了逃避种姓制度的压迫而改信伊斯兰教,可成了穆斯林之后,发现种姓制度又被复制到了这边来。
      印度这么大,地域差别也很显著。总的来说,跟中国一样,南方比北方发达、进步、现代。印度南部讲Dravidian (德拉威)语言的几个邦(Kerala, Tamil Nadu, Karnataka, Andhra Pradesh)是印度治理最好和最发达的地区。印度信息产业的几个重镇(Bangalore, Hyderabad, Chennai)都在这几个邦。我原来误以为讲泰米尔语的是印度社会中落后、贫穷的人群,现在看来正好相反。这个状况跟历史与文化一定有什么关系。
      另外,从人均收入上来讲,印度最富的倒是西部我这次要去的古吉拉和旁遮普这两个邦。古吉拉是个很特殊的地方,有点像中国的福建。此地的人向外移民最多(尤以英美两地)、历来有经商的传统、移民后自然也就还都混得不错,因此往回寄钱也多。甘地就是古邦的人。但此地的文化却是随着经济的富裕与现代社会开倒车:妇女地位是在印度最低的(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也是最失衡的)、印度教原教旨主义也在此最盛、吏治也腐败。而最恶劣的就是2002年所发生的导致数千穆斯林被屠杀的宗教冲突。
      印度的北部是民生最恶劣的地方:人口重多、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气候恶劣,政府还不思进取,大搞种姓政治或宗教政治,使得民间矛盾愈发加剧。
  •     我所服务的是家美国公司,也有不少同事是印度人,在和他们的接触中觉得他们对中国的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除了一个中国通,因为他有一个很好的台湾朋友。考虑到这些印度同事还是受过相当教育视野相对广阔的,我们可以想象到印度国内的普罗大众对中国能了解多少。
      
      反过来说,我们何尝不是仅仅基于一些道听途说或者网上的见闻就对印度充满偏见,我这边有很多人提起印度不外乎就是脏乱差,好一点的也就是保留对印度文化的一些好奇(比如瑜伽),没有多少人真正试图去明白这样一个离我们近在咫尺文化绵延数千年的古国,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想些什么,他们依靠一种怎样的文化或者逻辑来做事和思考。
      
      回到这本书本身,正如一位书友提到的,多细节而少深度。所以它并不能完全胜任开启思维的角色,但是至少在开拓我们的视野有所裨益。
      
      让我们用尽可能平静开放的心态去尝试理解印度。龙象之争过于笼统,知己知彼才是上策。
      
      
  •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印度的中文书中最好的一本,真正想了解印度,不是猎奇或对印度莫名崇拜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建议去过印度再读或回来后重读,和奈保尔的书结合着读。
  •     记者写的书,一般都会有细节丰富但缺乏深度的特点,本书也是如此。诚如勒口上的介绍所言,卢斯向读者展示了今日印度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面貌,有他的观察,有访谈,有一些佐证材料,但没有“纲举目张”的感觉,读起来很累(跟字太小也有关系)。书里举的许多例子,稍微改头换面,就像是在描写中国了,比如说:许多事都是在夜里办成的,因为那个时候政府的人都在睡觉。
      
      卢斯显然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审视印度这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他谈到他们的宗教,谈到社会精英对乡村生活的推崇,以及民主名义下的种姓政权实质时,我几乎可以清楚地听到他不屑的牢骚:“怎么能这么顽固呢?怎么能这么愚昧呢?”所以他错过了某位宗教大神的“左脑文化vs右脑文化”理论蕴含的启示: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西方提供了硬件,印度提供了软件,二者需要相辅相成,最终殊途同归。
      
      撇开他的职业所决定的叙事特点和他的文化所塑造的偏颇立场,他的这本书算得上是对当代印度的全方位立体式素描,也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印度的一个入口吧。
      
      我一直对印度很感兴趣。最古老的传统和最迫切的现代化意愿相互制衡,推动着它游游缓缓地前进。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他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但是有一种安然自得的表情,只在印度穷人的脸上看到过,不过即便是在印度穷人的脸上,这种表情也越来越少见了。“印度”这个名字,会唤起许多刻板印象,比如说终日打坐的苦行僧、衣衫褴褛的人们赤脚在肮脏的城市穿行、冒着黑烟的拖拉机给牛让路、鼻子上贴着金箔头发盘起纱巾遮面露着肚脐跳舞的东方美女,等等等等。在印度已经为世界贡献了好几个诺奖得主,在印度IT精英已经攻占硅谷之后,上述印象理当被纠正、被更新。
      
      另外,印度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自近代以来遭受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它的独立史同样是血与泪写就的,而且由于种姓制的存在,印度社会也在遭遇巨大的不平等。这些事实,也让我乐于知道印度人自己会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经济的发展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态,可能在一些视印度为精神圣地的人看来,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伤心事。《阿凡达》就传达了对原生态的偏执向往。可能我自己也有偏见,我觉得一切群体都应该往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想一想与大自然亲切交流的那美人没有抽水马桶,我对他们的美好憧憬就立即烟消云散了。所以,作为印度人民的邻居,作为浪漫的世界主义者,我对他们的崛起感到由衷的高兴。
      
      扯远了。总之,这本书可以读读,但是一定还有比它更值得一读的印度题材读本。
  •     印度有非常严酷的劳工法。一旦雇佣,就一辈子很难被解聘。
      
      某些印度人认为印度可以绕开西方现代化历程中所必然经历的城市化过程。
      
      印度的外交官们一旦觉得外国同行的公开言论没有给予自己格外尊重,他们就从不会善罢甘休。有时,印度的外交官更在意礼节而非实质。印度需要总是被提起它如何重要,总是被恭维它的文明何其深远。
  •     3点理由:
      1.作者对印度了解的深入程度令人赞叹;
      2.行文流畅,渐入佳境;以及
      3.翻译者的文字功底不错。
  •     看了这本书,突然就觉得共产党的好起来。
      狂热的宗教信仰,封建传统,集体主义,自我意识的缺乏,这些中国和印度几乎是一致的,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革命,中国的今天,不会比印度好多少。
      所有狂热宗教信仰的人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失去探求真理的真心,并且也不愿别人探求真理。
      宗教,是一个复杂问题。难有答案。
  •     最近读完《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英]爱德华·卢斯著,张淑芳译,中信出版社,2007.11,CIDEG文库),对这个南亚大国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鉴于印度拥有古老的文明,拥有傲视全球的软件业和迅速崛起的整个服务行业,以及它对于中国地缘政治而言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了解和关注的国家。分享一下看书的小得:
      
      首先,印度的种姓制度。我们从世界简史上可能都会有一些了解,印度按等级高低可以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每个种姓规定了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其实,这四个大的种姓下面都有名目繁多的副种姓,副种姓之间仍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且对人和家族世代从事的行业进行了非常细致和严格的划分,一般所说的印度男女必须在种姓内通婚也是很严格地限制在副种姓的小范围内。而且,在阶层和社会等级之外,甚至还有一部分贱民,或者称为不可接触者,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种姓名称。比如,亚达夫是一个牧牛的种姓,贝迪亚是一个妓女种姓,马哈尔种姓的传统职业是行李搬运工、报信者和看门人,他们被禁止踏入寺庙,也不可与其他村民从同一口井中取水。这个种姓诞生了印度伟大的精神领袖安培多迦尔,他在去世前带领50多万名马哈尔皈依了佛教。虽然在大城市中,比如新德里和孟买,种姓的界限慢慢开始模糊,人们也可以从事种姓之外的行业,但这在整个印度所占的比例仍然非常小,而且不同种姓之间的通婚仍是大逆不道,要极力禁止的。
      
      种姓制度在印度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同化能力,这也是它直到现在为止仍然深刻影响和主宰印度社会的原因。在印度,即使是以平等博爱为口号的基督教,以及在礼仪上追求平等的伊斯兰教,也不自觉或自觉地引入了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根据种姓将信众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仿佛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在印度就存活不下去。我想,这可能是倡导众生平等并严格执行这一教义的佛教在印度式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另外,种姓制度通过横七竖八的繁复划分,为各个种姓阶层树立了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低种姓的人在经济许可和社会松动的条件下,争相以高种姓人的生活方式为模仿,那些以前他们顶多只能远远地看着的礼仪和规范,现在他们都学得像模像样。其中最令人头痛的一点就是嫁妆,在印度要嫁个女儿送房子送车都是正常现象,送蜜月旅行甚至美国绿卡也属于情理之中。即使这样,每年还发生几千例儿媳被婆婆虐待致死的事件。
      
      其次,在印度精英和贫民的分化非常严重,导致整个社会两极差距极大,几乎每个去印度旅游的人都没发忽略掉城市高耸的大楼和城市边缘大量的贫民窟以及整个印度贫瘠的农村。这个问题从印度独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和尼赫鲁确定的发展路线和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关系。独立之初,尼赫鲁政府就将发展重工业和大学教育以及城市中的医疗为主导,而忽视它90%的饿得皮包骨头的农村人民,农业、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结果懂英语的精英人才,加上政策优势,使印度的软件业创造了奇迹。新德里和孟买的白领们,和全世界其他大都市的白领一样,过着最现代的生活。然而,与此相对,是农村持续的贫困、低识字率、高死亡率。印度的经济在服务业带动下而获得快速增长之后,农村的景象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这是因为,印度政府所颁布的农村改革触及皮毛甚至适得其反;各邦政府享有很高的自治权,他们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邦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在该邦占主导地位的种姓的利益;加上印度混乱、功利和以腐败著称的政治状况,几乎没有大范围的真正致力于改善农村与农民状况的举措;另外,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观点,印度的精英人士普遍将农村视作印度独特精神的留守地,将印度农村看作是传统文化与信仰的最后净土,而不愿意改变农村的现状,对于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虐待女童和基础教育问题,他们认为这些都是随着经济发展能够自动解决的问题。种种原因导致了掌握权力的人面对印度广大农村触目惊心的贫瘠无所作为。而且,在印度教信仰中,是鼓励老百姓安于贫困现状的。今世的贫困被认为归因于人们在前世犯下的罪孽,灵魂转世的许诺让人们安于和忽视此生的贫穷悲苦,甚至甘之如饴。
      
      第三,印度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上文所说最后一点与此相关,印度整个的精英阶层,和数量惊人的来到印度追求性灵解脱的西方人士,对印度文明,及其对于整个人类精神而言的意义都有着超乎想象的信心。那些到印度朝圣的西方人说“印度是最富有的国家,只有印度才能理解物质主义的虚幻。”印度也需要总是被提起它如何重要,总是被恭维它的文明何其深远(这一点值得我们警醒),它总是陶醉于西方人视其为“精神圣殿”的崇拜目光。他们深信,印度的信仰、文化和宗教将为在资本主义中迷失的世界指引未来的方向、提供希望的曙光。印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曾经说过:“在印度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于欧洲人对印度的浪漫诠释或赞扬,这是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极大地摧毁了人们的自信心,故而对这样的评价尤为喜欢。”
      
      最后一点,与种种的落后、腐败、贫穷似乎联系不上的是,总体来说,印度是一个多元、民主的现代社会。印度有18种官方语言、多种文字和众多的宗教流派。虽然印度教徒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在印度的历史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政府强迫民众的宗教信仰,但每次都被迫终止。它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绝对威权,代表不同利益团体的党派林立,国大党的支配地位也一去不返,现在印度的政府都是多党联合执政。印度拥有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选举委员会,直接受命于总理,其中的工作人员不会因为弹劾打压而被解职,这保证他们可以公正而高效地进行选举工作,从选票的收集到结果的产生。
      
      虽然现在的印度仍然充满了种种令人头痛和棘手的问题,但是就像中国一样,它以古老的文明、广阔的疆土、众多的人民和巨大的经济潜力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有一个这样相似的对手近在身边,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警醒,了解印度
  •     (2008年)11月27日才读完此书,其间时断时续,殊非读书之道。以后读书宜专,从头至尾,不可间断,乃能获得完整印象。
      
      人最难改的是品性。民族最难改变的亦是其民族性。印度历史上不是,今后长时期内恐亦不会是在世界上能够建立某种“文化圈”的国家。
      
      中国必须也必然会改变目前的这种束缚人性发展和民族自新的体制和制度。
      
      我们有超绝的政治智慧和世界上第一等聪明的头脑。
      
      世界的未来还是中国的。
      
      希望不是在说梦话。哈哈。
      
      27日夜于枕上草书。
  •   当初在图书馆没有找到《罗摩衍那》,就去网上找到了《不顾》这本书。以往对于这个近邻有着太多的误解。心目中的印度人似乎一直就是上海滩租界里的巡捕,所以在中学时实在没法想象班加罗尔的青年工程师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书中提到了印度没有国教,同时印度历史上只有很短的一段威权统治时期。能聚合如此多的宗教、种族,除了民主制度,种姓制度应该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当后者作为一种社会分工体系,同时渗透到印度教以外的其他宗教时。不过,还是很欣赏印度走的民主的道路。只是它的国家最高层就是一群天然贵族,想的和做的与民众直接关心的差距太大了(这个观点可能站不住脚,知识水平有限)。
  •   呵呵,你的评论让我想到《陌生的近邻》当中提到的“红头阿三”。说这个称呼是这么来的:当时在租借当中,洋人自是老大,华人老二,被(华)人看不起的、裹着(红)头巾的(锡克教)印度人自然只能做“阿三”了……
    其实印度的宗教矛盾一直到2002年还表现得非常“惨烈”(古吉拉特暴乱),种姓冲突的话在农村也还会经常死人。只是作为一种大的趋势的动乱随着国大党的重新上台和异常好的经济表现,似乎已经渐渐退去了。(不过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我倒是没好好研究过)。你提到的印度“能聚合如此多的宗教、种族”的乱象下的终极平和,我的确是深有体会。至于这和(遗留的、作为(政治)身份”的种姓制度的关系,大概也就在于(普通人)一种完全臣服与神的安排、如水般宁静无争的心态。不过就政治而言,种姓化却是越来越强化的(亦即偏离Ambedkar的理想的)。一方面传统(高种姓)精英对底层的需求往往只做敷衍;另一方面,依靠选民人数优势得胜的“低种姓领导人并没有通过强调下层社会的共同点,而将他们团结起来,反而更将注意力集中在将它们区别开的方面”。所以,Ambedkar的理想大概只能通过“梵语化”这种背离其愿望的方式在逐步靠近其愿望所指向的结果,但这个过程到底有多长,或许又是一个“印度速度”的例证了……
  •   我感觉在一个宗教氛围如此浓厚的国家,其新青年,应当分两大类。搞IT的年轻人推崇物质主义,看起来西化程度更深一些。可那些优秀的想从政的年轻人,在政坛里又不得不像保守主义低头。书中有一段写了同盟家族的一个关于牛的科研机构,如此高尖的生物领域,本质上还是在为宗教思想服务。
    如你所说它的种姓一方面受到城市化和世俗生活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出现了有些畸形的民主选举(依靠种姓)。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如果在印度,世俗主义胜利了,那么西方人又学它什么了?它凭什么解决人类危机呢?
  •   就我接触过的那些印度大学生、青年人来看,我觉得他们的确已经相当西化了。衣食(食可能不算,因为麦当劳虾米之外还是传统食物占多数)住行上和西方人,和我们的年轻一代基本无二。呵呵,曾有人问我印度妇女是不是总穿纱丽上街。就我的观察,平时穿纱丽的也就总老年人以及贫困(低种姓)妇女见多。年轻女性一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T恤风衣,倒是只有过节或者在隆重场合才穿纱丽。住的话也是和我们差不多的公寓房,行的话中产阶级基本都有车(造成了极大的交通拥塞),当然还有印度特色的rickshaw...
    跨种姓、跨宗教通婚什么的,如你在书中所见,虽然谈不上普及但正逐渐为人认可。但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们在“西化”的过程中对某一传统的最顽固的继承——对佣人(他们称为仆人)的天然的嫌恶以及对主仆关系天经地义的接受与认可。这点,作者在书中用Mehta的remark对比托克维尔就美国雇佣关系的论述,讲得十分精辟(第五章)
    因此,回到和你的讨论:世俗主义的示范效应,大概就是书中所讲的“如何在不强迫它的人民同一化、不限制他们的基本自由的前提下,维护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国家的统一”。但我倒想谈谈另一个维度,即“精神圣殿”层面上印度的示范效应:
    1)所谓“精神圣殿”,是否可能首先就是一种浪漫主义心态下的美丽的误解(或者至少是有失偏颇)?
    比如,(和中国一样),印度人就算在自己内部有多森严的caste system,对外国人却总是奉为贵客(除黑人虾米的……某些印度人对某些非洲人有一定程度的歧视T.T),这其中又以西方人为贵。因此,即使西方人能够看到印度那种追求心灵和谐、善待万物、与世无争的终极宁静,想必也很少有人能从“体制内人士”的角度深刻地理解种姓残留(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主仆关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又比如,西方人尊崇印度,最常用的词是spirituality。但实际上,如同你在书中读到的,甘地的“反物质主义”早已被认为是过时的。这样说来,(年轻)人早已习惯了半夜去舞厅跳舞、追逐新款手机,等等。对神的祭拜反而也渐渐沦为形式主义了。
    2)印度对这种(也许有所偏颇的)尊崇的态度,按照Amartya Sen的观点,因为过长的殖民历程等原因,反倒是“欣然接受并引以为傲”的。所以,不管是Hrishkesh(披头士“朝圣”之地)也好,奥罗新村也好,这些西方人趋之若鹜想要“学习印度精神”的地方,即使谈不上“商品化”,在我看来至少也是“标签化”,或者是“符号化”了。这并不是说外国人在这里不能顿悟超脱(相反,以我个人经历这些的确是很spiritual,让人忘记一切世俗尘嚣的地方),只是西方人所学习到的这些东西与当下现实中的印度的真实情况是否一致,我就要打个问号了。
    3)至于人们对印度的尊崇能否解决人类危机,借用我的(印度)老板的一番话:世界总归要毁灭的。所不同的是前工业时代人们“走”向毁灭,工业时代以后人类是“跑”向毁灭;印度的任务就是净化人们的心灵(我:可是你刚提到世界是要毁灭的!)……that doesn't matter。印度人讲求轮回。所以没有必要struggle to fight the destruction of THIS world.相反,倒是只有have peace of mind, purify your soul,才是企及eternity之道……
    总结:1)作为“精神圣殿”的印度的确可以抚慰西方人浮躁的、物质化的心灵,但这种疗效和现代印度本身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2)以印度方式“解决人类危机”与世界毁灭与否并无关联,只是通过抚慰此生的浮躁而帮助人们企及“永恒”。
  •   谢谢弦的讨论!这下轮到我的知识水平有限了(我本身是学经济和法律的)。看来有必要再读几本书补充下印度政治、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知识了……
  •   谢谢你的回复。谈印度的书,我只读过《不顾诸神》和一本介绍神话的。所以才在第一次评论时说自己水平有限。从你的文字中学到很多。特别是你在印度实地的感受。
    我也是学法律的,而且是个新人。得多向前辈学习。
  •   说的挺好。
    不过对人民党搞核武把印度提升到世界强国不敢苟同。核武应该还是国大党搞的吧?人民党不过是做了个政治决定。
    国家地位的上升还是从拉甘地开始的改革的结果。
    巴基斯坦随后进行了六次核试验,怎么没人说他是世界强国?
  •   174. 貧窮創新
    副标题: 印度改变世界
    作者 : 萧富元
    175. 印度星球
    作者 : (印度)坎达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76. 印度慢吞吞
    作者 : (印) 涂利/莱特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177. 白老虎
    作者 : 亞拉文·雅迪嘉/Aravind Adiga
    出版社 : 商周出版
    178. 恒河
    作者 : 杜欣欣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79. 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
    作者 : 爱德华·卢斯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180.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作者 : (印度)阿马蒂亚·森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432425/?start=150&filter=
    这是《开卷八分钟》里面推荐书籍的豆列,上面列的就是关于印度的。推荐你先去看看原节目,因为有简单的主题介绍。
  •   http://www.goodreads.com/list/show/4098.Best_Indian_Books?format=html&page=1
    goodreads 的india 书单。
    有人强力推荐其中的 India After Gandhi: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 by Ramachandra Guha
    也许还可以试试 剑桥印度史 之类,没看过,估计比较学术。
  •   这本不错: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408881/
  •   我还没有读过这本书,但看完你的书评后觉得可以一看,特别是从历史沿革来分析和社会结构来分析印度的问题,这也是我目前正在关注的角度。您的书评详细,呵呵,我本人没有这个耐心写下这样的书评,赞一个。
  •   惊人地同上
  •   smilence
  •   不知道你去过印度没有?有关印度的书你读过什么?
    我的观点和你几乎相反。我认为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印度写的最好的一本。作者对印度并没有很多偏见,相反对印度充满感情。
    既说没有深度又说读起来很累,似乎矛盾吧?有些例子像中国又有何奇怪?
    既然对印度感兴趣还是亲自去看看再回来看书吧!也许回来后就没那么多意识形态了。
  •   说读起来累,是因为它没有一个让我熟悉的框架,文本本身缺乏组织,而不是说作者写出来的事实让我不愉快。说有些例子像中国,正是在肯定这本书的现实价值。如果非要去过一个地方,才能更好地理解描写这个地方的某本书,是不是也能说明这本书是有欠缺的呢?
  •   不好意思,没想到你会那么快回复,毕竟距你发表时间很长了。今天才偶尔想起看。
    既然你这么认真,我也要详细谈谈我的看法。
    “记者写的书,一般都会有细节丰富但缺乏深度的特点”这句话就不客观。国外不少记者写的东西相当有深度,国内现在也开始有了。有没有深度和是记者还是学者没关系。和学者比,记者敏感、快,但缺乏论证,毕竟这不是他们的工作。
    我不认为卢斯没有偏见,实际上所谓客观是不存在的,就像测不准定理一样。但他已经属于偏见很少的那部分了。在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的措辞比卢斯尖刻的多,却没人说他“居高临下”“不屑”,难道只有印度人才能批评印度吗?
    那位自称去过世界很多地方的穆提大概去的都是大城市吧?实际上世界上很多偏僻、不为现代文明打扰的地方都有这种安然自得,即使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村寨中也有。
    泰戈尔就是诺奖,那都是哪年的事了?再说诺奖、IT精英和那些落后场面就不能共存吗?恰恰相反,印度就是这么一个矛盾复杂的地方,什么东西都搅在一起,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果你去了印度,你会经常听到一句话“no surprise!this india!"
    你“乐于知道印度人自己会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请注意在第一篇评论中就谈到本书在印度非常流行。
    我也不同意你对《阿凡达》的看法,《阿凡达》并不是“传达了对原生态的偏执向往”,而是美国激进的自由派对所谓文明的反思。《阿凡达》恰似当年在美国的土地上“文明”的白种移民对“野蛮”的印第安人的所作所为的翻版。中国历史上,至少在近代史上,汉族对少数民族也是如此。
    不敢说我对印度了解很多,起码北图所藏有关印度的中文书读了至少几十本,包括森的,我坚持认为这本是最好的。
    关于本书的框架组织确实不同于国内或者学者的书,但你不觉得那些书太死板吗?只有交响乐是音乐,摇滚就一定是垃圾吗?
    去过当然比没去过更有助于了解一个地方,更不用说像印度这么复杂矛盾的地方了。不了解怎么知道人家写的对不对呢?
    最后说一句,印度确实不适合“浪漫的世界主义者”,不少人在到达印度24小时内就崩溃了。
  •   的确读起来累,对这本书的感觉和LZ很像,对于我们这类非专业的读者,不像LS这么牛,就感觉这一本的确不应该是关于印度题材最好的,因为作者他首先就不是一个当地人。
  •   LS所言毫无逻辑性,二者有因果关系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写美国最经典的著作之一《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作者是法国人。本国人写本国能跻身传世经典的,一时想不起例子,但个人感觉,肯定要大大少于外国人写某国的例子。
  •   哥们别误会,我的评论只针对这本书,你要将这些东西上升到所有,我只能无力回复。
  •   呵呵,了解了。
  •   欢迎探讨 :) 其实我之前评论的不好,我的意思是,作者他因为是外国人的缘故,在这一本书之中,描写的不够深入,就像你举的例子一样,论美国的民主,作者是真正研究过异国生活的,而这一本其实太过走马观花,我想从书中得到的关于印度的理解,他完全满足不了,我也是很希望它属于论美国的民主的那种级别,这样我花在这本书的时间才不算浪费啊~
  •   个人的喜好不同,评价不同,也很正常。
    我各人觉得此书不错,印度本来就很复杂,很难精确地简略地描述和总结,即便你做到了,又会有人觉得太简单化、细节不够。
    此书虽显庞杂,有时甚至细节过度,但也留给你空间去思考。结论是怎样,由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