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疯子”李书福

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蓝狮子工作室  作者:郑作时  页数:2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所有中国人还在讨论德国车好还是美国车好时,他却说中国车最便宜,并以令人咋舌的低价杀进汽车市场;  当所有汽车厂商都在家用车领域深耕猛进时,他又抛出了中国第一辆国产跑车“美人豹”,并扬言要引领中国跑车产业;  而当中国汽车产业趋于饱和,众多国产车商生存空间受限,不得不开拓第三世界市场时,他却将吉利车开进了欧洲车的心脏一一在有百年历史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他掀起一股中国风。  在李书福身上有着太多传奇般的故事……  作为“民企造车第一人”,李书福的第一桶金源自何处?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及市场资源的后进者,奋力在汽车行业里争出一片天?一位草根出身的商人,有没有可能转变成具有现代商业气质的企业家?……本书将逐一为您解答。    在李书福身上拥有太多的神奇故事,如果你不了解他,根本无从知晓他的思想何以如此,也因此故,在不同人眼里,他永远游离在“英雄”或“疯子”的两个极端。     另一方面,吉利的出现,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契机亦无法分开。在大浪淘沙的汽车时代里,即使不是李书福,也会有其他人出现——与他同时代的还有很多草莽英雄——但最后却是他站的最高,这里又拥有怎样的沙场厮杀历程?如果再往上追溯,将中国汽车放到中国经济的大环境里,又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李书福的第一桶金来源于何处呢……这些都是待解的谜底!     本书将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解读李书福的财经读本。

作者简介

郑作时:财经作家,《南风窗》高级财经记者,著有《希望永行:中国首富刘永行自述》、《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等。

书籍目录

序言 企业家需要一点“疯劲”前言 一个求败者的孤独生存第一章 李书福的汽车前史 不被承认的“野照相”生涯 大时代下的小创业者 冰箱配件传奇 被迫中断的冰箱路第二章 埋下自己造汽车的种子 照亮造车之路的流星 抓住利润,为造车做准备 摩托车之旅 典型的中国民营企业家 兄弟之间 造汽车的资本第三章 中国汽车风云录 中国第一辆汽车 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汽车生产 转折点:上海大众的诞生 合资后的异化 “市场换技术” 沉闷的棋局第四章 中国车双子星 李书福的“炮仗” “疯子”的眼泪 李书福的对手 另外两个狂人 “中国最便宜的轿车”第五章 吉利艰难出世 李国顺案带出的资金秘密 豪情的入市空间 以价格战入市第六章 改造吉利 “疯子”李书福的本质 从学校开始培养吉利人 兄弟分家 信任“子弟兵” 改造老板第七章 出台州记第八章 从汽车“疯子”到话语“疯子”第九章 吉利“秀”第十章 资本第十一章 职业化第十二章 吉利车:向上再向上第十三章 疯狂者和他的未来后记 一场疯狂的幽冥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汽车疯子:李书福》编辑推荐:造汽车,玩足球,办大学……李书福做的每一样事都很疯狂。中国企业家就是要有这样的"疯"劲!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让吉利的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汽车"疯子"李书福李书福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企业家,他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犟,非常犟,他觉得我想为老百姓造便宜的汽车,为什么不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刘东华"疯子"的说法,很类似格鲁夫所谓的"偏执狂"。"疯子"是一种精神、一种战略,更是一种专注。这个性格倔强、草根本色的浙江台州人不是企业史上的第一个"疯子",不过,我们祝福他会是一个修成正果的"疯子"。——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李书福的故事,或者说他领导下的汽车企业的故事,说明中国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做好研发并且走向世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温铁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汽车“疯子”李书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李书福完全可以享清福了,为何还在国际市场屡屡收购?正是这样的疯子精神的企业家给中国带来蓬勃生机。这种疯子精神是在温室里培养起来的。希望中国能给更多民营企业公平的竞争机会和创新的土壤。未来是属于民营企业的!民营衰则国衰,民营强则国强!
  •   世界上没有管理和成功的秘籍。作者没有零距离讲述李书福和吉利企业的成功之道,具体的方法策略。但让人感到了企业家在这个中国变革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和敏锐的商业嗅觉。抛开MBA的理论,成功是基于实践的,李书福就是这样的人。有眼光、有胆识、执着.....。
  •   对一家民营车企的全方位解读作者的角度客观中立,虽说资料全部来自于公开发表的报道减弱了本书的解密性但是却意外增强了作者的中立。同时作者对公开发表的资料中进行的整合重组和探秘反而能让人从繁复的表象中发现吉利的一些秘密。当然最重要的是作者对民族汽车支持单不偏袒的态度
  •   可以详实地了解吉利和李书福!非常好!
  •   对李书福有了深一步的了解
  •   本人就是汽车专业的,所以买了这类书籍,看后再评价吧
  •   人物形象生动清晰,可读性和可信性都很强,充分展示了民营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   期待在下一个十年出续集,续写吉利辉煌
  •   书早就收到了,但致谢却迟来,书很好,当当网不错,支持中。。。。!
  •   早就想看了,现在终于拿到手了。
  •   质量很好 很喜欢 快递很给力
  •   一直在找的一本书,终于买到了,感谢
  •   当你在困境中,当你对前途犹豫不决的时候,看一看这本书,会让你学会坚持。。。比你预想的坚持久一点,你的人生可能会改变。。。当然,也有可能不改变。。。需要去看另外一本书了。。。
  •   给朋友的,没读
  •   帮别人购买的
  •   李书福从一个高中毕业的农村知识青年到享誉世界的汽车业界的老总,近30年来是创业的激情在支撑着他,他干过摄影、造过冰箱、摩托车、装饰材料,最后他全身心投入到造车当中,可以说造车是那个时代最后的机会,然而他却从一个草根企业做起,依靠兄弟们的打拼、地方产业的集聚开始了他的汽车神话,从吉利豪情、美日开始了他的征程,然后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身,用CEO管理企业,从吉利学校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汽车初步有了一个较完整的系统,是他对造车的执着追求、是他对造车近乎痴迷,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
  •   书不错;不失为对“疯子”李书福及其吉利汽车的发展的一种记实、一种剖析。
  •   李书福,中国汽车界的骄傲,书写的很好很真实,令人感动。接下来准备将奇瑞的创业史,比亚迪的创业史全部读一遍。中国汽车界有这些人撑着,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   一般来说有成就的人都是在某一方面很执着的人,李书福肯定就是这样的一位!
  •   成功,各有其道.细细品位李书福的经历.看看有没有借鉴的地方.
  •   李书福那股子劲儿,值得学习
  •   写的还是蛮生动,就是深度不够。比如写中国和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部分,可以再深入一点。
  •   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做到这样也很不错了,李董什么时候再疯一把,BYD F6卖三万就差不多了。
  •   因为对吉利的兴趣买的印刷什么的比较满意
  •   总体来说还不错,作者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进行分析,这一点很好不足就是书稍有点旧,可能是用的一种特殊的纸张。
  •   比其他同类的书,写的更真切点,材料也真实点,评论的逻辑性也比较强
  •   内容相当精彩,只是讲述到的时间最远只到2006年,5年过去了,不知道有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   李书福就像台赚钱的机器——《汽车疯子李书福》读后感文\周丽君《汽车疯子李书福》的文字,就像条静静流淌着的山涧小溪;诸如深圳中华汽车及其领导人唐锦生等点缀期间的车坛闲文趣事,恰似谷底一派生机的草木;大量穿插着的中国汽车发展历程等宏观图景,更像射入山谷的缕缕阳光……读到最后,似乎看到了造车疯子李书福依旧在汽车田间劳作的身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从高中毕业的李书福抡起架“相机锄头”就下地开垦了块处女地。勤劳加动脑,如从洗相片的液体中提取贵金属等,虽然赚了不少,但必定不是高产的“经济作物”,低技术门槛形不成规模,而且当时的银等都是不允许私下交易的,所以,李书福就像背着政府在自己的地里种了点“樱花”。可能是因顶风作案而心虚,所以,见好就收。后“转种”经济作物电冰箱,有了规模后又联合兄弟一起干。先配件后整机,1986到1989年也算风光。虽然地方政府没拿他们当“年广九”,割其资本主义尾巴,但大环境越来越紧张,几年里学潮此起彼伏,姓资姓社的争论来势汹汹。必定台州商人走南闯北,对国家大事也是见多识广。1989年的大环境更是急转直下,李书福兄弟几个一合计,与其胆战心惊,不如举手投降,干脆乘着未入“目录”之机,把先前创办的一切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财富都无条件“归还”给社会主义政府,连存折都没给自己留个,就像主动铲除了田间作物,必定保命要紧。正所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青山在哪里?其实,除交公外,也藏了掖了点,但在当地“造势”显然不方便,于是李书福拎着先前赚来的几麻袋钞票(有多少不知道,至少本书记载其在海南亏了几千万)南下深圳,必定这个城市在当时很开放,其深圳大学不仅试行“党校分离制”,而且光明正大招收李书福这样的“资本家”。名义上是学习,但李书福在深州大学就读期间也没闲着,不是装修寝室,就是开着中华轿车到处兜风,至于是否泡过妞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那时的妓院并非满大街开,但跑去海南“赌地皮”却是不争事实……相信其过得的小日子肯定比目前“吉利系大学”的学生要潇洒多了。总之,半年多时间里,除了过足暴发户的瘾外,也没认真翻过几天书。用李书福自己的话说,在当时的学校没什么好学的。也幸亏没什么好学的,否则李书福老家的那三分地就得荒废了,更别说今日还能冒出个造车疯子。不过在深圳也没潇洒几天,因为后来在海南很快就输了个精光,也只能回老家台州另谋生路。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始,国家政治形势很快明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百年不动摇,预示着一个由商人主宰的世纪即将到来。与当时南下深圳的诸多人士相比,李书福并非唯一个灰溜溜离开的,但也没白混,至少脑袋里装了三件宝物回家:一是大家所熟知的装横商机;二是本书所描述的,开回台州的那辆中华轿车启迪着李书福日后的造车梦,因为李书福在1989年买中华轿车这款自主品牌时只花了6万,而当时的桑塔纳要价将近20万;三是我个人瞎猜的,虽然李书福在深圳大学混得不怎样,但必定交了不少学费,没准也能悟出“办教育赚大钱”的商机。总之,三件宝物都是李书福在当年深圳的潇洒日子中历练和总结出来的,而且件件都是法力无边,比种田耕地的敌敌畏管用多了,装潢材料、大学、汽车等都结出了硕果。或许这就是李书福与众不同之处,不仅光顾着享受,还琢磨着赚钱。顺便也给深圳添加了句推销自己的广告语:来深圳腐败半年,保你赚钱一生。就像本书多次强调的:李书福不讳言其对财富的获得有着与生俱来的偏好。其实如我们将“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反过来解释,难道不正是“给我一次赚钱的机会”吗
  •   写得再深刻一些就好了!比如李书福的失败及教训。。。。
  •   疯子不疯,疯子只是比别人聪明一点,比别人更能坚持。看到满街的吉利与华普,有些自豪,在商人看来,这种自豪有点可笑,但,中国货就是中国货,自豪就是自豪。
  •   没看,单位要求买的书 。
  •   感觉作者是在电脑上,通过网络搜索完成的这部书,内部就是网上公开资源的抄录,没有对企业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没有对企业资本、技术、管理、生产、销售做深入的了解,更没有对企业的历史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说明作者本身对企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较初级的阶段,希望作者能认真研究企业、认真研究写作。这样的作品对作者和读者都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   郑作时写的阿里巴巴和这个都是垃圾。只是为了赚钱!!!!!!!!!!!!!!!!!
  •   写这书的是浪费纸张
  •   李书福这种人,不管给他个什么东西,拆巴拆巴,自己就能做出来。他先是给人家照相,开照相馆时,买不起相机和设备,就仿着人家的造了出来。以后又如法泡制,造过摩托车、空调什么的,直到最后他拆了宝马,照着做,弄得宝马的老总老是给他写信。他说汽车有什么难,不就是摩托车加上两个轮子吗?他说他的汽车是钣金工设计出来的。这一点他有点象本田,他的公司成功很得益于此。  可难的是这种企业的批准,国家一直不批,事实上,之前做空调时,他就吃过这个亏了,投了很多钱进去,国家一句话,他就得关门。(不过,那个时候,科隆却没关,大概这让李书福很后悔,所以,)第二次,做汽车,不管国家怎么样,他都挺下去,好几年之后国家终于批了。  其实这也是赌,李书福小时候赌钱,用的是加倍的押法,就是这次押一元,下次两元、四元、八元、十六元。现在他做事情仍然是这样,他有过几次失败,比如空调厂,还是投资海南房地产,都是不小的失败,但失败之后,他会立即投入到新的事情当中去…不过,跟政府赌,风险其实挺大的,赢了只能说是侥幸,铁本的戴国芳就是把自己赌进监狱里去了。  生产汽车,是要几十个亿的,他实际上的资金大概不超过一个亿。他开始的办法一是因陋就简,做很简单的车,这倒也歪打正着,他要真开始造宝马,大概会失败的。另一方面,他要别人投资他的分车,调动了当地的很多民间资金。  以后,他又慢慢地融资,在...香港借壳上市。书上说,他做产业很厉害,但对金融实在不懂,借壳上市这一次,让贺之初赚了五六亿,贺只投了几千万,买壳洗壳卖壳,就赚了几个亿。而李书福也才从香港股市拿回来几个亿,之后业绩不能支持股价上升,也没法继续从股市融资。  不过,李书福对商业秀倒是学得得心应手,几乎没花什么钱,他就让自己成为民族汽车业的旗手,而且很多人都知道了他。而旗手,是会产生马太效应的。  而企业管理方面,他也从借助走出故乡和引进职业经理人两步棋,顺利地摆脱了家族文化色彩。虽然职业经理人兔死狗烹,但企业却算是管理上了轨道。(不过,企业现在好象只有老的外来人员可以留下来,年轻的高学历的人仍然进不来、留不住,大概仍会是企业将来一段时间的问题。)  《汽车疯子李书福》。书最大的缺点是没有采访李本人,因此不够精彩。书的作者还说:做小企业,精明者赢;做大企业,厚道者赢。 阅读更多 ›
  •   起码比那本写国美的好多了
  •   买这本书 写这本书的 都有shenjingbing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