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致富的傻瓜

出版时间:2007/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纳西姆.塔勒布  页数:218  
Tag标签:无  

前言

  任何人都会买卖 10年来,谈论人类面对随机性时所持的偏见(不管是后天习得或与生俱来)的论著已相当多。写这本书时,我根据的原则是避免讨论我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或不是我独自发展出来的东西;以及我还没有吸收消化完全,没办法不费吹灰之力写出来的东西。只要有一点上述问题的材料我都弃而不用。  我也删除了一些内容,包括频频提及的研究者名字,以免看起来像是到图书馆抄来的。不是从我记忆中自然涌出的文句,我不会引用;不是这些年来我熟读的作者写的话,也不援用。我讨厌随机滥用别人的智慧,书内还会谈得更多。只有在所说的话比保

内容概要

  《财富》评选的75本商务人士必读书之一。股市的大起大落只发生在须臾之间,借鉴塔勒布的操作手法(这也是不少操盘手正在做的),您将能避免风险,并在黑天鹅出现时大赚一笔。说股票交易者应该人手一册本书绝对不过分。  人的本性经常低估随机现象,我们很需要这样的书。妙趣横生、清新隽永且独具一格,令人玩味无穷。——罗伯特·希勒(畅销书《非理性繁荣》作者)  本书常识性知识俯拾即是。如果你是交易员、科学家,或者哈佛律师,本书必读。——保罗·威尔莫特(《衍生性金融商品》作者)  简单一句话:这本书让人看得入迷。埋

作者简介

  纳西姆·塔勒布,经营避险基金的安皮里卡资本公司(Empirica Capital)的创办人,也是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曾在纽约和伦敦交易多种衍生型金融商品,也曾在芝加哥当过营业厅的独立交易员。2001 年 2 月正式成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战略名人(Derivatives Strategy Hall of Fame)的一员。获得沃顿商学院MBA学位和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y Paris-Dauphine)的博士学位。

书籍目录

本书阅读路线图自序 任何人都会买卖前言 云中的清真寺第一篇 梭伦的警语——偏态、不对称、归纳法第一章 如果你这么有钱,为什么没那么聪明?塔利波的怀疑论高收益交易员约翰酷热的夏季你的牙医很有钱,非常有钱第二章 奇特的结算方法俄罗斯转盘惺惺相惜的同伴有违直觉的真理第三章 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历史欧洲花花公子的数学阁楼中的乐趣个人数字助理的蒸馏后想法蒙特卡罗中的菲洛斯特拉托斯第四章 随机性、胡言乱语、科学知识分子随机性与动词蒙特卡罗诗之美第五章 最不适者生存——进化可能被随

章节摘录

  前面提过,有些经济学家称稀有事件为「披索问题」,名之为披索问题并非刻板印象的关系。一九八○年代初起,这个美国南邻国家的货币一直没有起色。长期的稳定吸引大批银行货币交易员和避险基金经营者前往平静的海面,买进墨西哥披索,由于利率很高,他们乐于持有这种货币。接着他们「出乎意料」地炸毁,赔掉投资人的钱,也赔掉自己的工作和前途。之后又出现一段稳定期,新的货币交易员不知道这里曾是杀戮战场,又纷纷买进。他们被墨西哥披索吸引,于是故事重演。  大多数固定收益的金融商品都曾发生稀有事件,这倒是挺奇怪的一件事。一九九八

媒体关注与评论

  《财富》评选的75本商务人士必读书之一。股市的大起大落只发生在须臾之间,借鉴塔勒布的操作手法(这也是不少操盘手正在做的),您将能避免风险,并在黑天鹅出现时大赚一笔。说股票交易者应该人手一册本书绝对不过分。  人的本性经常低估随机现象,我们很需要这样的书。妙趣横生、清新隽永且独具一格,令人玩味无穷。  罗伯特·希勒 畅销书《非理性繁荣》作者  本书除了合乎数学原理,读来也趣味盎然、信息丰富,适合一般读者。作者以生花妙笔向不是专家的读者解说,为什么数学重要,以及数学是什么。  多纳德·杰曼 约翰·

编辑推荐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Fooled by Randomness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随机致富的傻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读完那么多作者想以文学的方法写论文却写成了不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文后,抽离出一句话:买期权,目前的期权定价,低估了黑天鹅的概率,从而低估了期权,特别是价外期权的定价,买它,是有能套利的(但前提是不能大规模投资)
  •     这本书用简单的统计学概念有趣地解释了许多常见的投资现象,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收益的不对称与决策的非理性对长期投资的种种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讨论不仅对投资客有价值,也具有极强的哲学含义,可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印证。
      
      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收益不对称现象,换言之,非正态分布的偏度(skewness)问题。在统计学和经济学,以及各种实验科学中,正态分布往往都是研究的基本假设,在日常生活中就更是如此。在接近正态分布的假设下,“期望”、“概率”、“中位数”、“平均数”这些统计量往往一致,在分析时甚至会互相替代。
      
      但在真实世界上,大量存在着不遵循正态分布的现象。在分析这些现象时,不能用中位数来臆测整体的数学期望,概率很小但影响很大的“黑天鹅” 事件其实对最终结论可能有着决定作用。
      
      这个启示有着许多应用。首先是风险控制,在一个小概率事件会造成无可挽回损失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止损。然后是价值投资,如果长期持有成本较低而存在某种结构性机遇使得资产大幅升值,可以考虑买入。最后是长线做空,如果长期借贷成本较低而存在某种结构性风险使得资产大幅贬值,可以进行做空。
      
      有人可能会注意到,如果在一个彻底的“有效市场”下,所有可能损失和收益早该被折现反映在价格上了,为什么还会有快速止损的必要和廉价买入的机会?这就引入了书中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决策的非理性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有效市场与非理性繁荣的提出者2013年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决策非理性的根源是人类心理中对更多可能性的无视。人类这种动物,其个体寿命与连续文明的长度其实也就是工业革命之后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基因之中,我们仍然被当作过着单一、短暂的部落人生。过多思虑极端情况和长远可能,直到现在往往仍被视为一种缺陷(杞人忧天)。
      
      理性的关键特点是怀疑主义,一个理性之人必然生活在开放社会之中:既不耻于进行自我修正,更不吝于理解多元人等。而与之相对的,偏执、迷信、情绪化的非理性头脑,会轻易地被存活者偏差掩饰了无数的失败者,盲目地去冒险或不去冒险。但这些非理性的考虑正是人所以为人的一部分,无法抹除,只能适应与克服。
      
      更深层次的怀疑不仅是对观点的怀疑,更是对产生观点的方法本身的怀疑。从休谟到波普尔,归纳法这个知识的根本来源就受到了怀疑,按照书中作者对证伪主义的解释(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波普尔的原意):所有科学都只是可以被证伪但尚未被证伪的绝妙推测,因此都应该为其可能的失败做出准备。而演绎法以及各种数学理论,也只是提供一种思考方式,同样需要留出预案。
      
      更进一步的,存在本身也值得怀疑。如果我们把当前的历史看作多重可能历史中的一个,则冒险和赌博俨然丧失了意义,因为一个硬币在所有历史中必然是1/2在上,1/2在下。这个解释有着极强的宗教意味,但所幸历史本身不断自我重复,我们不需要多重宇宙的假设也可以见识概率的力量。
      
      我基本同意作者的所有看法,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从长期看,我们都会死” (凯恩斯语),非理性因素也许会造成盈利100亏损100的局面,最后也没有得以幸存。但这个过程本身是有意义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并没有更好的,诸如盈利20亏损15的可能存在。对个体看似无效的折腾,有时候在群体角度看是换取了最低限度的幸存。这大概也是进化的一个馈赠。
      
  •     一口气读了三遍,感受是从一开始的惊艳绝伦到有些质疑。
      
      这绝不是一本教人怎么炒股赚钱的小书。作者无疑受过相当好的科学训练,用一本不含任何数学符号的书非常严谨地诠释了很多深刻的概率定律(比如,置信度和样本复杂性的关系);从科学的角度展示给我们很多看上去确凿无疑的证据其实不过只是一些随机现象。顺便插一句,读过很多书以后我慢慢明白:喜欢故弄玄虚用专业词汇装逼唬人的往往是些狗屁不懂的草包,而把复杂问题说得老太太都能明白的才真正是牛人。
      
      再加上书中很多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语言,整个阅读体验非常棒。尤其值得一赞的是,这书翻译的很不错。
      
      核心观点:
      作者认为很多人的成功经历无非是靠了运气,而并没有太多因果联系。比如,很多交易员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操作方式恰巧适合当时市场走势,而非他们真的知晓了市场起伏的真谛,就像做数学题时,用了错误的方法。用作者的话说,他们是随机致富的傻瓜;而当市场风格转变,他们便纷纷“炸毁”。
      
      这个现象的确常见,比如那些早年间在北京买房的人,很难说他们都预见到了十年后房价。他们可能是因为要结婚,方便上班,或者只是跟风。
      
      非常赞同的观点:
      
      1. 信息时代带来的更多的是噪声
      我们每天迫不及待的看电视、报纸,浏览网站,刷微博,好像一旦停止摄取信息就要变成原始人一样。但如果我们认真审视这些信息,它们除了让我们疲惫,是否真的还有什么意义?多数人不会记得上周都看了些什么,因为那些碎片化的、鸡毛蒜皮的、充满怨气的信息的确不值得记忆。
      
      作者的方法是切断这些信息源、远离它们;不让它们占用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不让它们有机会干扰我们的情绪。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他建议去阅读经典,去汲取那些经过几百上千年岁月沉淀的思想。
      
      2. 人们很健忘,很难从历史中学到东西
      
      
      3. 不能唯结果论
      应当参考可能发生的结果。牙医赚到的100万,和中彩票赚到100万意义是不同的。
      
      
      不十分赞同的观点
      
      作者似乎是个怀疑论者和不可知论者,
      他认为过往的成果不能证明任何事情,因为可能只是运气好。他书中举的例子是,一些交易员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赚了很多钱,但是在一次失败中赔光了之前赚的所有钱。作者以此证明这些交易员之前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正确的交易策略而只是因为运气好。但是从概率的角度上说,他们策略的成功率非常高,问题出在他们使用的资金越来越多。
  •     不研究风险的,指责风险大师不懂科学技术,就更好笑了。
      
      拿无知当性格的二货太多。
      
      凡有志操练以钱生钱这行当者,入门功课就是理解风险。
      
      若果然能入门,世界巅峰那根细细的钢丝,也便由你轻轻松松一路漫步。
      
  •      看过人世间形形色色的不幸之后,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拥有而狂妄自大,或者赞美稍纵即逝的幸福快乐。世事难料,未来变幻莫测。只有承蒙上苍垂怜能幸福而终的人,我们才能称之为幸福快乐。可什么才算是幸福而终呢?
       从表情上不太能看出来,因为人会刻意控制面部的表情。但他们走路的方式、讲电话的方式、决策时的举止,却掩饰不了真正的心情。
       “那些成功人士其实只是转盘赌博中的幸运儿罢了”,只是他们的幸运究竟能持续多久?
  •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概率、科学性的书,倒不如说是一本故事书。塔勒布用生活中处处常见的小故事把概率、波普尔等等一系列数学的、哲学的思想串联在了一起,让人昏昏欲睡的思想性内容马上生动了起来。
      
       这本书很有趣,讲述的也都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故事和例子。但其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我们不能把随机的运气归纳为规律,或者是可重复实现的经验。不能因为已经看到了4000只天鹅都是白色的,从而得到没有一直天鹅是黑色的这样的论断。
      
       这个命题涉及到两个重要的理论,一个是概率论,而另一个则是波普尔的证伪原则。或者用金融市场中出现过的案例来描述,06年以前,在期货市场上存在着铜铝套利。由于铜铝同为有色金属,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其价差维持相对稳定,存在回归的效应。但07年以后,铜铝价差不断扩大,导致很多做铜铝套利的人爆仓。这正是对塔勒布理论最好的验证。首先从统计套利的角度而言,06年以前,铜铝套利一直存在,价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正如大家看到的天鹅都是白天鹅一样,从概率上来说,价差扩大,铜铝不再挂钩是存在的,但只是在那之前没有发生而已。同时从波普尔的证伪原则来描述,就是说在06年以前,铜铝套利可能是错误的,但只是尚无法证伪,所以只能暂时接受。
      
       金融市场中充满了随机性,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会极大地破坏市场的稳定性,导致崩盘。那些忽略了这些因素的公司将面临极大的损失。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塔勒布给出了索罗斯应对随机性的答案,方法是保持批判性的开放心胸,而且不以改变看法为耻。
      
       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投资中,塔勒布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偏态,偏态其实是概率的不对称现象,包括不对称概率和不对称结果。表现在金融市场中,就是大概率的赚小钱与小概率的赚大钱。首先是概率曲线的尖峰厚尾,其次是结果的严重不匹配。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对称存在,导致市场对于稀有事件的估值常常偏低。事件越稀有,其价格被人低估得越严重。这就是为什么大量在市场上存活下来的成功的投资者都不选择卖出期权,相反都尽量持有期权,选择做GAMMA多头的原因。他们对这样稀有事件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成功的对冲基金在管理风险时,绝不会是用统计学和归纳方法来计算风险。而是确定犯错的成本十分有限,而且犯错的概率不是从过去的资料中推演而得。并且执行策略前就知道哪些事件会证明推测错误,证实犯错后,选择认赔止损。
  •     这本书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讲偏态,偶然事件。还谈了很多与概率相关的问题。
      第二部分是讲存活着偏差,由于我们只看到了成功者,而因此形成了对机遇的歪曲看法。
      第三部分是讲路径依赖的,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
      三部分内容的划分是明确的,但是作者的很多想法则在其中不断重复和穿插着出现。
      
      ——————————
      1.作者的投资策略:
      谨慎投资,防止“炸毁”。真正优秀的交易员不在于在短期赚钱,而是要让自己活下去,警惕偶然事件稀有事件。不让那些稀有事件毁了自己,在稀有事件发生的时候,要及时调头。不要执迷于一些错误的信念。这些信念可能来自于经济学或者统计学,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经济学、统计学总结的规律是基于历史事件,有些则是巧合。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关于归纳问题,塔勒布也引用休谟在人性论中那个著名的例子:我们看到白天鹅的数目再多也无法推论所有天鹅都是白的,但是只要看到一只黑天鹅就可以推翻这个推论。不对称性存在于知识的基础中。
      既然我们身处一个充满随机性的世界,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可以利用统计学和归纳的方法积极下注,但是不会用它们管理承受的风险。积极止损,以免受到黑天鹅的冲击。
      则作者更绝的是他的反向投资策略:
      在稀有事件上赚钱,他认为稀有事件因为出现的可能性小,所以价值往往被低估!“固定收益的债券往往有这种机会,以反向稀有事件为生的交易员,平时可能赔钱,但是一遇到稀有事件则能大大的赚一笔。”
      我认为的确很多时候,很多机会会被低估,因此存在套利空间。
      这里说点题外话,我认为套利的空间始终都是存在的。通过经验,我们的确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套利空间,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套利空间,套利空间会消失,交易者会修正预期。但是套利空间还是不断会涌现。隐藏的机会总是多过我们掌握的信息。不过是商业还是资本市场。塔勒布能不能长期靠这个漏洞赚钱,其实也不一定。因为有些套利空间是明确的,比如同一个商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不同。(同一个时间);而大部分的套利空间只存在于人的预期之中,预计这么做会赚钱,举个商业上的例子,比如现在是冬天,我以低价收购空调;等到夏天,我再高价出售(现在与未来)。塔勒布的策略也属于这种情况。
      除此之外,塔勒布的投资策略还有:看好后市的情况下,还是放空一些,因为如果跌会跌得很惨。因为他认为投资人要赚的不是概率,而是钱。利润的大小比出现的概率更重要。不过我倒觉得这和大部分的策略一样,很难评价,就让市场来评价它吧。
      
      
      2.吐槽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有用吗?我去年年初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风险管理是必要的,但是专门弄个人来控制风险,我也觉得挺可笑的。
      要赚钱就要冒风险,但是风险控制往往失去很多赚钱机会,尤其是事后看来。而且很多风险,你无法计量,大多还是凭借经验。我靠,问题来了。每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你怎么知道你的经验就比别人的经验正确?当然这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权责不对等。出现风险问题,责任是交易员承担还是风险管理者?这是所有设立风险管理官的企业在机制设计的时候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出现政治手腕,既不错报也不漏报,看起来合理,其实只是官僚病罢了。最终企业会毁在这种官僚病上。最好的办法还是交易员来承担风险。
      当然对于风险控制的管理手段无法面面俱到,就像是资本市场上所有的策略都无法屡试不爽,终究还是要取决于市场的检验。
      
      
      3.我们总是盲目的:
      我们总是盲目的,被现实的假象所迷惑。存活者偏差里说了挺多的。例如,我们总是看到周围的人混得好,就以为自己混得很差。其实比自己混得还差的人要多得多。要看清真相很难,在怀疑论者的眼中,我们无法看清真相,我们以为我们不那么无知了,或者以为自己比过去不那么无知。但是开启上帝视角后,会发现人类始终还是无知的。作者举了个俄罗斯转盘的例子。我们往往只看到成功的人,但是对失败的人则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而如果用“俄罗斯转盘”来做类比的话,这些所谓成功的人,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同一事件随着时间重复发生,通过运气得来的东西迟早会被运气拿走。而现实生活比“俄罗斯转盘”,更为复杂,你无法了解它运作的原理,也无法精确计算概率,粗略计算也很困难。而很多时候人受着赌徒心态的驱使,会本能拒斥随机性。也就是说,不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运气带来的,或者忽视了未来发生的事件中的随机性。
      不过我们的成功真的完全靠运气吗?至少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作者估计也不认为都是靠运气,经验还是有用的,至少从作者以历史为师的看法中,他至少不反对这个说法的。虽然,作者不认为凯撒的胜利,与他们谋略有关。只承认他们聪明、高贵,但认为他们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外部力量。
      把预测和预言混为一谈,是人类对随机性的无知。人类可以预测,但无法预知和预言未来。大部分的概率结果往往违背直觉,所以大多数的时候,人们都会忽视概率。而作者也谈到认识到概率,其实不是谈机运的问题,而是我们相信有另类的结果、原因和动机的存在。
      
      4.作者如何屏蔽噪音?
      处于不确定的决策者应该少接触媒体。注重老思想,注重与那些存活下来的老交易员交流。人存在情绪上的缺陷,所以少看盘比多看盘要好。太密切注意随机性的人,会在情绪上精疲力尽。
      
      5.进化论:
      作者认为新事物未必就比旧事物好,人们吹捧新事物,往往看到成功者,却把失败者给忽略。所以说新的未必就是好的。认为进化论是事物朝着完美方向发展,(也就是承认存在即合理)会导致对进化论的误用。达尔文学说的适应性是用于长期发展的物种,而不是短期观察到的现象。时间积累消除了随机性的大部分效应,噪音互相抵消而取得均衡。进化只能是存在于某一时间序列,而不是所有可能环境的平均值。
      
      6.概率和期望
      做一件事成功的概率是99.9999%,但是失败的损失会很大很大。算出来的期望是负值。不过如果是我,我还是会去做这件事
      
      
      
      ——————————————————————————
      
      
      
      今年对怀疑论、认识论想得挺多的。
      http://www.douban.com/note/212096938/
      http://www.douban.com/note/203384035/
      但是到头来也无法形成一个很明确的想法。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时常脑子会冒出这样的一句话。塔勒布很牛逼,用通俗的手法,引出了很多哲学上的问题。并且和商业还有投资结合起来,书难免不大卖。
      年初看了黑天鹅,直接走向怀疑论了。一年来看书看得磕磕绊绊,观点也时常在变。现在我觉得,的确怀疑论是正确的,但是正确得近乎于废话。相信可能会是很蠢的事,但是怀疑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没必要为一些从怀疑得出小聪明沾沾自喜。
      在上帝看来,人人都是傻瓜。
      
      
      
      
      
  •   证伪主义是另一个被许多科学家都接受的谬误。实际上,证伪主义自己都被证伪了。原因很简单:相互矛盾的学说经常被同时证伪,并不是违反排中律,而是理论是有层次的,也会演化的。传统实证论最可靠(工程师们比科学家们用得多),逻辑实证论有瑕疵但也有实用价值,证伪主义基本在实践中没用。
  •   理性是一种过程而非状态,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往往是其外在表现。比如一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知道都会平静而快活。而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则会审辨推理,努力让自己往知道知道那边靠近一点,这个过程就是理性。
  •   什么时候开始你对心性方面的修行有了兴趣?
  •   但是到头来也无法形成一个很明确的想法。
    这本书其实问题也在这里吧,说了很长时间,但并不明白他想说什么,或者想表达什么。
  •   塔勒布对风险管理的吐槽主要是风险管理和投资是两个人来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种公司政治,而不是制衡。他的结论是风险管理和投资只能让一个人来负责——这个结论还是挺靠谱的。
  •   做一件事成功的概率是99.9999%,但是失败的损失会很大很大。
    实际上,塔勒布的计算,我理解,大部分也是基于对过去的概率的统计,不然他从哪里获得数据?或者推测数据的可能性?
    他做的最精彩的工作,应该是把其中被偏误的部分利用起来。
  •   嗯,是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分开,其实是很低效的。
    不清楚具体怎么计算的。不过肯定无法获得完全信息。相信很多决策也是基于策略拍脑袋之举
  •   怎样才能知道失败的损失有多大,这也是一个问题。解决方法就只有及时止损
  •   翻译版的书籍,读起来确实很绕脑子。不过,我还是坚持读完了,加上读以太的点评, 锦上添花,对比十几年的证券操作。还是有很大的共鸣的。随机漫步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