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业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作者:杨虎,肖阳 著  页数:174  

前言

  书业活动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不同的文明孕育了不同的书业活动;另一方面,不同的书业活动又促进了各自文明的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书业,一定程度上,中国书业形成发展的历史便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形态,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多元一体、影响深远、不断进取的鲜明特征。中国不仅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留下了浩博的经典,而且经过近百年的改革更新,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繁荣的发展前景。用一句中国的古话形容,便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央定了中国书业发展的独特性。同时,书业作为一种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活动,在传承和传播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大的作用。从更广淘的视野来看,中国作为世界上书业最先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出版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分量。数千年来,中华文明以书籍为载体,在世界广为传播,促成了亚洲儒家文明圈的形成,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广泛传播,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出贡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文字是记录知识文化的首要工具,也是书业得以产生的首要条件。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文字的国家。在众多的文字体系中,汉字是传承和传播中华文明的主体文字。在四大文明古国所发明的文字中,只有汉字字形稳定,字义明确,一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依靠汉字,今天的人们能读懂几千年来的各类图书典籍,又能得心应手地表述当今不断变化、高速发展的世界。

内容概要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书业,一定程度上,中国书业形成发展的历史便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形态,书业作为一种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活动,在传承和传播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大的作用。数千年来,中华文明以书籍为载体,在世界广为传播,促成了亚洲儒家文明圈的形成,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杨虎,1980年生,陕西大荔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专长为大众文化与传播、编辑出版学、高校学生管理、北京大学校史等。迄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代表著作有《插图本中国图书史》(合著)、《北大新语》(合著)、《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研究》(执行副主编)等。  肖阳,19177年出生于沈阳。2 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为新华网编委、发稿中心副主任.新华社终审发稿人。

书籍目录

前言:书香三千年源远流长——中国书业的起源与发展书写符号的产生图书与编辑的出现从甲骨到纸——出版物的载体书业历史的演进历程典册载籍一一古代中国图书的制作图书的内容选择与编辑印刷与抄写——出版物的复制技术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五大出版体系从简册到线装——出版物的装帧与版式艺术传承之道——中国典籍的收藏、保护和传播藏书家与藏书楼护书有道图书的流通文明结晶——富有中国特色的出版物十三经二十五史《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与《续修四库全书》唐人诗集:《全唐诗》与《唐诗三百首》宋人词选:《全宋词》元曲结集:《全元散曲》与《元曲选》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与“三言二拍《中国大百科全书》古今之变一一中国出版走向现代机械印刷技术的传入与应用新式出版企业的崛起新型出版物的出现新式出版推动社会变革继往开来一一当代中国出版的繁荣出版规模逐年增长,出版实力大幅度提高出版技术日趋先进,数字出版发展迅猛出版体制企业化转变趋势加快,出版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出版人才群体不断壮大,专业教育科研事业成果斐然两岸四地出版共同繁荣发展,形成华文出版多元一体格局书籍之路一一中国出版走向世界造纸术的外传印刷术的外传古代中外书籍交流广泛深入的近代中外出版交流当代版权贸易及出版业的国际交流附录一:中国出版历史大事记简表附录二: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章节摘录

  随着图书数量的增多和类型的丰富,图书的整理和编目工作逐渐展开。公元前26年-前6年,刘向在皇帝的支持下,组织学者对当时的国家藏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共整理出图书1:3269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进行的大型图书整理工作。在整理过程中,刘向等人还为每本书写了书目提要,编创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图书目录。他们将整理的图书分为六大类:六艺略主要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及学习六经的基础读物;诸子略包括先秦以降诸子百家的著述;诗赋略主要包括诗歌、汉赋等文学作品;兵书略收军事著作;数术、方技二略则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图书“六分法”。  刘向之后,历代均有整理国家藏书、编制图书目录之举。随着图书出版情况的变化,图书的分类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636年,魏征等人编成《隋书》,在此书著录国家藏书的目录“经籍志”中,著录存书3127部,计36708卷;佚书1064部,计12759卷。魏征等人还在前代图书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将所著录的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类),其中经主要指儒家经典著作,史是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子是诸子百家以及佛、道宗教类著作,集主要是文学类书籍。这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图书“四分法”。四部之下又分为40个小类。此外又另附道经、佛经。  《隋书·经籍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纸写本时期中国图书的概貌和结构,进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和传统学术的结构。《隋书·经籍志》对中国后世的书目类例影响很大,后世的图书目录几乎都依此法而编制。直至今天,中国很多地方在古籍的整理、编目工作中,仍采用四部分类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书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