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沈细中 等编著 页数:150
内容概要
本书在详细介绍AGI(美国Applied Geomechanics
Inc.)边坡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消化、吸收AGl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监测试验,总结了AGl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基于人工智能原理,尝试建立了边坡安全评价模型,采用MATLAB平台开发了实用性更强,具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功能的监测数据后处理系统;并针对工程安全监测的发展需求,开展了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为边坡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可供从事边坡安全监测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相关领域高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边坡监测技术动态
1.2边坡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动态
1.3边坡安全预警预报系统动态
2 边坡监测基本理论与技术
2.1概述
2.2边坡监测基本原理与技术
2.3边坡监测常用仪器设备
2.4边坡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
2.5边坡安全预警系统
3 AGl边坡监测系统原理与使用方法
3.1系统特点与应用情况
3.2系统组成与功能
3.3系统使用
3.4监测数据换算
4 AGl边坡监测系统模型试验
4.1概述
4.2室内边坡模型设计与制作
4.3室内边坡模型土工试验
4.4 AGl边坡监测系统应用操作技巧
4.5边坡监测试验成果及分析
5 AGl边坡监测系统现场试验
5.1概述
5.2工程概况
5.3现场试验边坡选取及监测网布设
5.4现场边坡土工试验成果
5.5 AGl边坡监测系统现场应用操作技巧-
5.6现场边坡监测试验成果及分析
6 边坡数值仿真分析与验证
6.1概述
6.2数值分析原理与方法
6.3室内模型试验数值仿真分析与验证
6.4现场边坡监测数值仿真分析与验证
7 基于人工智能的边坡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7.1人工神经网络
7.2模糊神经推理
7.3灰色理论
7.4 突变理论
8 AGl边坡监测数据后处理系统开发
8.1概述
8.2边坡监测数据后处理系统设计
8.3边坡监测数据后处理系统主界面开发
8.4边坡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8.5边坡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开发
8.6边坡?定性数值分析系统开发
9 结语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边坡监测主要是通过对边坡坡体表面和内部一些力学参数、几何参数的量测,评判被监测坡体的稳定程度,确定变形发展速率,据此划分边坡坡体的安全状态,为工程建设、设计规划及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伴随着边坡体的活动,在边坡体上主要发生位移(变形)变化;在坡体蠕动发展过程中,随着滑动面的逐渐形成和剪错,坡体内部的一些性质也会变化,如滑面上含水量增加、滑带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等。因此,可以被用来监测的参数主要有变形(速率)、地声变化、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等。另外,外界因素(如降雨量、地震动、人工爆破等)也能够促使边坡失稳。在某些条件下,也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监测,这些因素对边坡体失稳的反映,可能会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为了更好地选择边坡变形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下面对边坡监测的基本原理作一介绍。 2.2.1 裂缝监测 2.2.1.1 地表裂缝监测 地表裂缝是坡体变形的主要外在反映,通过观测裂缝宽度的变化(扩大、闭合)判断裂缝的发展,常用的地表裂缝监测方法有: (1)在监测部位用水泥砂浆敷平,选择若干个点,做好测量基点标志。埋入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0m,用红油漆编号,定时用钢尺测量两个基点标志间的距离变化,就能够求出裂缝的变化规律。如果在不动体上设两个基点,在滑动体上设一个桩,由三角形三边长度的变化也能求出滑动体的移动方向和数量。一般在滑坡主轴断面上的后壁和前壁出口处设两个桩,以便测出滑坡的绝对位移值和平均位移速度。为了能够同时测量滑动体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在不动体上水平设置一个桩,桩上设一吊锤,吊锤下的动体上设一混凝土墩,墩顶画上方格坐标,即可求出移动的数值和方向;吊锤长度固定时,还可大致测出滑体的下沉量。 (2)在垂直裂缝方向,位于裂缝的两边埋设“骑马桩”,“骑马桩”用水泥砂浆和钢筋固定,钢筋上刻十字线,用钢尺测量两个刻画线间的距离,反映裂缝的张合变化。用水准测量法测量两个“骑马桩”高差的变化来测量裂缝上下错动的情况。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