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杨小军|主编:方晓风 页数:129
Tag标签:无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在建筑界造就了一个行业——中国建筑装饰,在教育界成就了一个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建立与发展,涉及建筑学、建筑工程学、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指导,其业务范围涵盖建筑主体的内外空间。作为高等院校相对应的学科建设来看,除了传统的建筑类学科之外,艺术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成为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从理论建构到社会实践,环境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两种概念。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边缘与综合特征,其观念的指导性远胜于实践的操作性。因此在社会运行的层面,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以建筑室内与建筑景观的定位,进行设计的操作,相对符合时代背景的限定。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征——体现设计空间范围的难度、进人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度、涉及不同专业领域的广度,相对高于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各类设计的专业方向。边缘性、多元化、综合型的专业特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在不同学校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和各自理解的教学方法,按照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两种范式向前发展。尽管目前在高等院校进行的高等设计教育,使用统编的专业教材,并不符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相应教学,但在中国设计教育超速发展的态势下,实际上大多数大学本科设计专业的教学,还是一种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因此编写打破人文艺术与工程技术专业界墙,适合不同类型高校教学的通用教材,就成为高等院校设计教育教材编写的一种方向。现在看到的这套《普通高等教育建筑与环境艺术类精品规划教材》,就是以这样的理念策划与出版的。设计的基本要素,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我们都知道,在爱因斯坦以前,物理的时间概念是绝对的,而这之后发生了颠覆,时间也变为相对的。于是,通过时间进行环境体验便成为被科学证明的问题。作为今天的高等设计教育,其设计观念的培育,从本源上就是要建立正确的设计时空观。东方文化艺术,尤其是中国的文化艺术,更注重于时间概念的体现,而非是空间概念的形态。这一点,在建筑环境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建筑环境所营造的体系与西方建筑环境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的《说园》中,有一句话非常经典:“静之物,动亦存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动与静是相对的。换作时空的概念:“静”是空间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动”则是以时间的远近来实现它的一种媒介。它表明东方传统的时空观是一个完整系统。关键在于,它的建筑环境一定要体现一种时空的融会。而时空融会的概念所反映的就是以环境定位的艺术观。可以看出环境的艺术美学特征显现需要冲破传统的理念,这就是时间因素对于空间因素的相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美学价值的体现之所以未被关注,就在于基于时空概念的环境美学观尚未被人们所理解和重视。即使是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领域的美学价值,在许多人的认识中还是以传统的美学观来判定,尚未上升到环境美学的境界。也就是说需要建立时空综合的环境艺术创作系统,来切实体现环境美学的理论价值。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别墅设计的评论与分析,对别墅设计的功能、场地、时空、文化等基本特性的讲解与训练,使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别墅设计的发展趋势,理解别墅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概念逻辑,掌握处理别墅设计中诸如“功能与造型”、“环境与文化”等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建筑空间设计观。全书图文并茂,并充分考虑了该课程授课安排的时效性,实行“周进制”进程制度,以期更利于老师教、学生学。 本书适合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单元 别墅设计课程解读 1.1 课程概述 1.2 20世纪国外十大经典别墅解读 1.3 别墅设计的发展趋势 1.4 信息时代的居住“模式”探讨 1.5 命题训练:解析建筑——向大师作品学习第2单元 别墅设计的基本问题 2.1 别墅的功能性 2.2 别墅的场地性 2.3 别墅的文化性 2.4 别墅的时空性 2.5 命题训练:空间建构练习第3单元 别墅建筑的造型设计 3.1 建筑设计立意 3.2 建筑造型语言与表达 3.3 设计的美学法则 3.4 风格与流派 3.5 命题训练:设计“图语”锤炼与拓展第4单元 课题实践——坡地别墅设计 4.1 课题概况(教学文件) 4.2 教学指导作品评析附录 课程组织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3.2.1.1 形态设计形态一般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是事物自身内因(诸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而产生的一种外在结果,具有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和特征。“形”是指在一定视觉角度、时间、环境条件中体现出的轮廓尺度和形状特征,是物体客观、具体和理性、静态的物质存在。“态”即事物的内在发展方向与伸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时间感和非稳定性,并富有个性、生命力和精神意义。“形”与“态”密不可分,形态是造型设计最为核心的要素,也是建筑设计最基本的空间特征,形态的创造结合了设计者在基本功能要求理解下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解,是基于功能与结构、尺度比例、材料选择、表面处理的整体处理(见图3-12~图3-14)。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物,每个亭物各具形态,因而形态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然而在这林林总总的不同形态中,我们总可以发现某些形态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基于这些共同的特征,可以将形态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具象形态(现实形态)和抽象形态(概念形态)。前者泛指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各种形态。是人们可以直接知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如自然山水、动植物、器物等;后者是人们不能直接知觉的,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依靠人们的思维才能被感知。由于概念形态是抽象的、非现实的,因此常常以形象化的几何图形(圆、方、三角等)、文字或符号来表示。具象形态按照其形成的原因,又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造形态两类。自然形态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分为具有生命力的有机形态和无生命力的无机形态。有机形态在建筑设计上的运用,表现为具有雕塑感和可塑性的建筑,又称为“有机建筑”或“表现主义建筑”。赖特提出有机主义建筑理论,有机建筑根植于对生活和自然形态的感情之中,从自然界和其多种多样的生物形式与过程的生命力中汲取营养。建筑形态的创造可以是抽象形态的变化,也可以是自然形态的模拟,更可以是对日常形态的再思考(见图3-15~图3-20)。
后记
本教材历时半年得以完稿出版,是作者多年教学与科研的成果与得失的总结。课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各位同仁的合作,更离不开一群年轻又可爱的同学们的激情投入,是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才有今天这本书的结集。当然,在整个成书过程中也得到相关人士的帮助与支持。非常感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李亮主任和周媛、淡智慧编辑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兄丁继军副教授在工作上的帮助与启发。感谢胡建、周子彤同学为本书的部分图片资料整理所做的工作。还要感谢配合教学实践的艺术与设计学院03环艺、04环艺、05环艺及07环艺的同学们。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和工作上的支持,以及爱子亦铖给予我写作本书的无限动力。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参考和借鉴了大量资料,在此对这些专家、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由于各种原因,个别图片未能作出详细的标注出处,在此也谨向有关作者一并表示谢意!
编辑推荐
《别墅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建筑与环境艺术类精品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