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李原园、 汪洪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04出版) 作者:李原园,汪洪 编 页数:517
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转变,水利建设与管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改革与发展30年的历程,水利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治水思路实现重大转变,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逐步完善,水利工作得到全面发展;二是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显著增强,防洪减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三是民生水利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从水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四是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五是水利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水利改革创新进程加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六是依法治水迈出新的步伐,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日益强化。水利改革与发展30年,是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同步推进,治水思路和治水实践发生深刻变化,水利建设与管理加快发展的30年。在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下,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成立了水利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致力于水利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创办了《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发表了论文和研究报告153篇。
内容概要
《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文集(2002~2008年专集)》收录了2002~2008年发表在《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上的论文70余篇,并按论文内容分为综合篇、防洪抗旱减灾篇、水资源篇、跨流域调水与水管理篇、生态与环境篇、流域与区域篇等。《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文集(2002~2008年专集)》紧密围绕当前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热点和重大战略问题,使读者能更多地了解水利发展情况,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文集(2002~2008年专集)》可供水利工作者、各级领导及研究水问题的人员参阅。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一、综合篇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浅谈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水利事业新局面再论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21世纪我国将进入资源型水利发展的新阶段水资源安全对国际安全格局影响重大从经济规律看中国水利50年重塑中国的水经济新千年目标驱动下的流域安全水利创新的方向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综述21世纪黄河节水节地节能型河流治理模式二、防洪抗旱减灾篇中国防洪减灾的新策略浅议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洪减灾体系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的研究我国暴雨与江河洪水的特征及在防洪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定义与分类我国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设想基于风险分析的防洪研究洪水管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策略 美国洪水管理50年水库防洪安全标准的新趋势持续干旱与华北水危机根治渭河下游及潼关以上三门峡库区洪灾的建议生产堤对塑造中水河槽的作用小浪底水库防洪设计错误及下游窄深河槽治理三、水资源篇农业水资源替代战略研究水资源匮乏威胁人类生存有关虚拟水的声音国家之间的虚拟水贸易——影响区域水资源系统的全球机制中国水资源的相对稀缺日益加剧——每吨工业用水对工业增加值的边际效应迅速增长我国农业节水领域的重大突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推行节水农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北京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形势、调整方向与应注意的问题中国缺水将动摇世界粮食安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调蓄系统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是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关于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介绍几种国际河流水量分配方法四、跨流域调水与水管理篇加强水法制建设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体制势在必行体制机制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保障基础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基本特点论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权管理新疆宏观经济布局与水战略“水权塔河”体制绩效与未来愿景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用水量全面达到负增长形势下及时修正调水规划方案的思考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治水的“术、学、理、道”思想南水北调中、西线与黄河水沙调控问题及对策东线南水北调优化与东平湖功能定位五、生态与环境篇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用循环经济理念创新水污染防治对策试论生态环境需水量调整治沙方略抑制沙尘暴危害人类与生态系统共享水资源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关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的一些想法破解大坝建设中的生态困惑六、流域与区域篇21世纪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与对策研究论黄河泥沙水资源治理开发的方略和措施黄河展示着生命迹象——极度缺水的中国北方的未来试论河北省水资源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关于洞庭湖治理与开发的调查报告发展新疆农业节水的总体思路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输沙用水量可以大量节省论“稳定主槽、调水调沙”的治河方略黄河高含沙水流的高效输沙特性形成机理利用洪水排沙不必刻意拦粗排细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方案应重新规划评《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方案研究》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泄洪机理、能力及治理前景关于黄河下游整治最终目标的设想黄河泥沙“多来多排”的输沙机理与不淤河槽设计黄河下游稳定主槽之节点整治应该把河床不抬高作为黄河下游治理的战略目标上拦治黄需要下游“三河四堤”治理小浪底水库治黄关键作用发挥亟待“三河四堤”关于废止1974年破除黄河滩区生产堤决定的建议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滩区安全建设亟待进行
章节摘录
插图:一直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直到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增长的极限》,人们震惊之余,才真正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重新审视增长的目标,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增长的极限》这篇著名的研究报告中,作者剖析了300年来工业化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失调的苦果,以科学家的负责精神冷峻地指出:由于人口急剧膨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迅速恶化,人类即将陷入无法控制的衰退之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号召全球为了自己和子孙的幸福,人类必须关注环境,学会与自然和睦相处。这些思想和概念一经提出,立即不胫而走,获得了全球的认同和赞许。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可持续发展”获得了各国政府的普遍认可。今天,摈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追求人类与自然新的协调关系;改变人类对大自然以索取、占有为特征的单向关系,建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系统;扭转环境和生态的恶化趋势,建立新的生态和环境平衡;这些内容以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准则。合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三者关系,理性处理现实-未来的权重,正确对待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为发展的基本方针。从追求“无限的增长”到争取“可持续发展”,或者说从追求“增长”到争取“发展”,虽然仅一字之差,却标志着人类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向成熟又迈进了一大步。回溯历史,应该说这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思想变革之一,是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重大的历史进步之一。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深刻反思和清算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这一思想从萌芽到全球的普及,还不到30年的时间,但它的影响已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致它的原始定义已经无法界定其不断扩展的内涵。例如,“绿色”概念的传播和普及,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使追求“绿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和消费观念,而且进一步通过市场影响了商品的生产。“绿色产品”、“清洁生产”、“以人为本”不仅是厂家的广告词,而且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生产理念,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直接贯穿于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等每一个环节之中。这些变化不仅改造了传统的企业和传统的生产概念,并进而影响到人类生产方式进步的走向。
编辑推荐
《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文集(2002~2008年专集)》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