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研究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西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 著  页数:124  字数:111000  

前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水共生、利用、抗争的发展史。进入21世纪,和谐发展成为我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促进小流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实践民生水利的重要任务。  多年来,我国各个流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遵循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综合分析流域(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要求,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在不同生态类型区探索和实践多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管理模式,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CWMP)”子项目“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为基础,介绍了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典型实践模式,建立了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的系统框架,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前期规划、实施管理、后期完善动态过程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要点,并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实施的法律政策环境,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绩效考核制度和技术支撑等给出了对策建议。  本书研究成果能够为从事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书籍目录

前言1  小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1 水土流失形势严峻  1.2 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地区贫困2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研究框架  3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若干典型模式总结  3.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总结  3.2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典型模式4 构建小流域治理管理最佳模式的系统工程方法  4.1 提炼治理管理最佳模式的开放系统框架  4.2 治理管理最佳模式的核心要素  4.3 基于系统工程架构的治理管理最佳模式提炼过程  4.4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最佳模式必备条件5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系统框架——管理模式静态结构  5.1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作用关系    5.2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系统属性  5.3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目标  5.4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要素  5.5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系统框架  6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实践过程——管理模式动态结构  6.1 前期规划  6.2 实施管理  6.3 后期完善7  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7.1 修改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7.2 构建可适用政策环境  7.3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7.4 采取多种经济措施  7.5 完善运行机制  7.6 建立小流域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7.7 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 小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年均流失土壤约50亿t。水土流失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但发生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而且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也存在;不仅发生在农村,在城市、开发区和交通、工矿区也大量产生。从水土流失的流域分布来看,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太湖、松辽七大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尤以长江、黄河上中游分布面积最广。水土流失对我国的国土、防洪、粮食、饮水和生态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1.1 水土流失形势严峻  1.1.1 七大流域水土流失总体形势  我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流失类型,如表1.1所示。由表1.1可知,从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例来看,我国黄河流域、松辽流域和长江流域所占比例排在全国七大流域的前三位,水土流失面积很广,形势尤为严峻。  1.1.2 水土流失主要特点  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不仅恶化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对下游地区造成极大危害。

编辑推荐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研究》研究成果能够为从事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小巧的流域治理模式介绍, 是本小的案头书,值得一看。
  •   商品不错,还是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