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谭徐明 页数:273 字数:323000
内容概要
都江堰这一以水利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与岷江相依相存,在永远不息的急流中历经2200多年依然生机勃勃。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都江堰无言地传递着水利与文明的渊源,展现着水利与自然和谐的无限魅力,都江堰与成都平原息息相关。本书将都江堰的历史还原于它所依存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梳理了都江堰极富区域特点的工程技术、水管理、水神崇拜的渊源、发展脉络和形态。它引导读者回望历史,发现传统水利建筑之美,探寻水利文明丰富的内涵,当然也将从中感悟古代工程技术的局限以及可以借鉴的优点。全书图文并茂,一些珍贵图片是首次发表。 本书适用于从事水利的专业人员,以及对土木工程史、历史、地理等有兴趣的人群。
书籍目录
导言 江河孕育的人类古文明 文明传播与消失中水利的影响 黄河与长江——华夏文明的摇篮 都江堰——水文明的经典第一篇 成都平原与都江堰 1 都江堰的地理环境 1.1 成都平原地理环境、气象水文及灌溉特点 1.2 成都平原的河流 1.3 成都平原历代政区的沿革 2 蜀文明及其治水活动——公元前约3000年~前362年 2.1 蜀国的远古文明 2.2 鳖灵治水传说与开明王朝 2.3 蜀国与中原的交流 3 都江堰的创建及早期发展——公元前361年~前207年 3.1 蜀郡在统一战争中的地位 3.2 都江堰的创建 3.3 成都二江与秦代成都 3.4 秦蜀守李冰治蜀及先秦岷江水利 4 都江堰对天府之国的造就——公元前206年~961年 4.1 区域政治及经济中心形成 4.2 都江堰渠首的逐步完善 4.3 灌区在成都平原的扩展 4.4 岷江中游的通济堰 4.5 成都二江及其对成都城市发展的影响 4.6 縻枣堰及成都新城河水道形成 4.7 摩诃池与锦宫城的园林水系 5 灌区在两宋经济中的地位——960年~1279年 5.1 成都平原水利区的耕桑之利 5.2 成都——水运枢纽与商业重镇 5.3 宋代的都江堰渠首工程及灌区管理 5.4 成都淹城之灾及北宋城市水道的改造 6 都江堰的两次废弃和重建——1271年~1820年 6.1 宋末元初成都的毁灭与重建 6.2 明末清初成都平原的浩劫和恢复 6.3 明末清初都江堰的废弃和重建 6.4 元明清时期的都江堰渠首工程 6.5 明清成都内城水系 第7章 都江堰发展的承前启后期——1821年~1949年 7.1 清后期经济衰败对都江堰的影响 7.2 清末两次大修都江堰 7.3 灌区水政的变革 7.4 1933年叠溪地震前后的都江堰 7.5 都江堰第一个现代水利规划《都江堰治本计划》 参考文献第二篇 都江堰的科学成就及传统技术 8 都江堰渠首枢纽 9 灌区干支渠分水枢纽工程 10 传统工程技术第三篇 都江堰的管理 11 水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 12 岁修经费、工料来源及劳动力组织 13 岁修工程管理 14 灌区用水管埋第四篇 区域水文化和水的宗教 15 水神李冰及其社会意义 16 水神祭祀及其利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篇 成都平原与都江堰1 都江堰的地理环境岷江是黄河之外中华文明又一发祥地,它辉煌的文明可以与黄河流域的古文明相媲美。岷江一直被简称为“江”,即使在明清时期,多数人还是将岷江视作长江的正源。这或许是古代人以文明的进化先认定江河的地理观。古老的蜀文明中水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岷江流域早期的行政区形成和演变中有重要影响。秦汉置蜀郡,政区范围北直抵岷江上游今松潘平武,中以岷江河流为轴线向四周辐射至成都平原的广大区域(见表1-1)。蜀郡置湔氐道,管辖上游的羌氐部落民族(后来分化为羌族和藏族)。隋唐时全国设十三道,下领州(府)、县。从此成都府的政区管辖范围,大抵北以今都江堰市为界,南以岷江中游起点新津为界,都江堰灌区各县涵盖其中。都江堰的兴建,改变了成都平原天然河流的自然形态,由此也直接影响到县乡以及村落城镇的形成。成都平原行政区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各级行政区边界变化不大。都江堰作为一个灌溉区,无论管理还是水源调度,都需要在相对独立稳定的区域内实现,这是成都平原政区稳定、少有重大改变的丰要原因。
后记
1983年我的硕士生论文进入选题阶段。当时,都江堰创建史是关注的热点。历史学家和工程师们或从古蜀国的传说,推论都江堰的起源;或以鳖灵治水的神话,衍生出李冰以外的都江堰创始人。传说、神话与史实交织在一起,都江堰的早期沿革被演绎得神秘甚至有些无稽。面对都江堰,以现代水利知识解读历史的都江堰,竟也诠释得那么完美,无懈可击。须知没有水泥和钢筋之前,每年汛期湍急的岷江都会将竹笼修筑的都江堰大部分冲毁,岁修赋予了都江堰延续的生命,而岁修是都江堰用水户们千百年来必须承受的劳役和税赋。20世纪60年代以后,渠首所有工程设施才以混凝土结构取代了竹笼工。尽管都江堰常规性的岁修依然进行,但不再与都江堰生存和供水攸关。都江堰变革的时空界限何在?它的科学价值何以阐述?我对选题困惑了。当年指导我论文的老师是姚汉源先生和周魁一先生。他们要求我且将都江堰创建的种种纷繁议论搁置一边,就以近代为研究都江堰的切入点。19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正是都江堰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它的确是认知都江堰最佳的切人点。在做论文期间,我得以读到尘封多年的工程档案、水行政管理档案,它们中有很多是当时没有解禁的“敌伪”档案。我在档案之外,查阅了古代灌区成都平原14县所有的县志。在地方水利局技术员的帮助下,沿着岷江和都江堰渠道,有幸地见识了存留不多的无坝分水的支渠口。这些资料和考察,使我对都江堰无坝分水工程的原生形态有了深刻的理解,更从纷乱的官方的民间的灌区管理中理出了都江堰管理的诸多头绪。当时我还不能做到多视角、多层次地解读都江堰的科学内涵,但是,已经强烈地感受了古代水利工程建筑之美,它与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少有可比性。随着阅历的增加,更感悟到都江堰的精髓,现代人需要学习,需要传承的是它超越时空的科学性。
编辑推荐
《都江堰史》适用于从事水利的专业人员,以及对土木工程史、历史、地理等有兴趣的人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