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作者:赵冰 页数:264 字数:210000
前言
山药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据古籍《山海经》载:“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蓣。”文中所指景山,乃今山西省闻喜县南部之中条山高峰,这里可能就是山药的故乡。山药主治“伤中,补虚赢,除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肌延年。”它既是药中珍品,又是入馔佳蔬,还可以粮充饥。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著作寥若晨星,研究者甚少,专著至今尚未看到。赵冰为了挖掘这一宝藏,对山药做了大量的考察、栽培和研究工作,参阅了100多种古今中外的有关著作。他所撰写的这本山药专著,对原产于我国的山药,从名称、起源,到生理生态特性,以及山药在植物分类学中的位置、主要栽培品种、各种栽培技术、贮藏加工技术和山药在人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等,都做了详尽的介绍,从而填补了我国没有山药专著的空白。有关山药的资料太少,似海中捞针。幸有关专家鼎力相助,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毛达如校长和张福锁教授以及山东农学院蒋先明教授的有力指导,相信今后一定会使山药的研究工作更进一步。
内容概要
本书第一版系中国科学院院士、首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1998年推荐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关于山药栽培的专著,受到读者欢迎,已发行近7万册,在小作物书籍中发行量名列前茅。作者根据10多年来山药品种培育及栽培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对原有章节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充实,并增加了地爬山药栽培技术、热带山药栽培技术、山药有机栽培技术和山药的市场与流通等4章。第二版内容更加条理、系统和丰富,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对我国山药的生产、加工和利用有重要指导作用,适合广大农民、山药产业化经营者和农业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山药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 山药常规栽培技术
第四章 山药套管栽培技术
第五章 山药打洞栽培与窖式栽培技术
第六章 地爬山药栽培技术
第七章 扁山药栽培技术
第八章 圆山药栽培技术
第九章 热带山药栽培技术
第十章 山药有机栽培技术
第十一章 山药良种选育
第十二章 山药试管繁殖技术
第十三章 山药病虫害防治
第十四章 山药贮藏
第十五章 山药加工与开发利用
第十六章 山药的市场与流通
附录 缩略词表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环境空气应符合GB3095、《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质量标准;第二,有机地块排灌系统与常规地块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且水质的pH、总汞、总镉、总砷、总铅、六价铬、氟化物、总大肠菌群等8种污染物必须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第三,土壤耕性良好,36个月内未使用违禁物质,不含重金属汞、砷、铅、镉、铬、铜等有毒有害物质,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转换期有机山药的转换是指通过各种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使非有机地块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有机生产的标准和要求。在转换期内,土壤中的化肥、农药和有害物质的残留物不断进行分解,并培肥地力,而且使生产者在转换期内初步掌握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逐步建立生产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以后有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的时间一般为2~3年,通常山药为3年,新开荒地要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转换时间过后生产的山药才能作为有机产品。转换期开始的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算起,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即3年内不得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同时对土壤中铁、镉、铬等微量元素、盐酸饱和度及磷、铜、铅等矿物质进行分析,使符合有机山药的生产要求,使有机基地尽可能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各部分稳定平衡发展的循环运动系统。经1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山药,可以作为有机转换产品销售。4.缓冲带如果基地的有机地块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地块污染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必须设置过渡地带即缓冲带,来防止污染物质通过水的渗透及空气的流动对有机地块造成污染。不同认证机构隔离带的要求不同,我国0PDC认证机构要求8米,德国的BCS认证机构要求10米。
编辑推荐
《山药栽培新技术(第2版)》作者主持的中国农业大学山药课题组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书中介绍的山药栽培技术代表了该领域的领先水平,值得广大山药生产者和相关农业科技人员阅读和借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