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作者:王晓鸣,王会伟 著 页数:176
内容概要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专家编写。内容分别讲述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特点以及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该书研究深入、讲解透彻,实用性强,适合专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同时也适合广大玉米种植户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玉米大斑病第一章 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一、大斑病的发病过程与症状(一)病害的发生和侵染过程(二)病害症状类型二、大斑病的分布(一)大斑病分布的特点(二)大斑病在我国的分布(三)大斑病的世界分布三、病害的生产损失(一)病害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二)病害对籽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二章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一、病菌的一般特征(一)病菌的形态学特征(二)病菌的培养特征(三)病菌的交配型二、病菌的致病性(一)病菌的生理小种(二)生理小种与特异性毒素(三)病菌生理小种的历史演变三、病菌的遗传变异与致病基因(一)病菌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变异(二)病菌变异的因素(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四)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第三章 大斑病的流行特点一、病害的传播与侵染循环(一)初侵染(二)病害传播(三)侵入与发病(四)再侵染二、病害的流行(一)病原因素(二)寄主因素(三)环境因素(四)栽培因素第四章 大斑病防治策略和应用一、大斑病的防治原则(一)根据玉米生产特点确定防治方法(二)根据病害发生特点确定防治方法(三)根据品种特点确定防治方法二、品种抗病性的利用(一)玉米抗大斑病基因(二)大斑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三)大斑病抗性相关的其他基因研究(四)大斑病抗性相关机制(五)环境对抗大斑病基因表达的影响三、我国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一)玉米选育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二)玉米种质资源对大斑病的抗性(三)玉米主要自交系对大斑病的抗性(四)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五)抗大斑病基因型研究(六)必须应用抗大斑病品种的地区四、农业措施的防病作用(一)利用调节种植方式减轻病害(二)利用栽培技术提高抗性(三)利用田间作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轻病害五、大斑病的药剂防治(一)控制大斑病药剂种类(二)制种田的大斑病控制技术六、大斑病的综合防治(一)品种抗性合理利用:综合防治的基础(二)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性的手段(三)杀菌剂:大斑病突发时的控制措施(四)大斑病的田间防治七、大斑病的其他防治技术研究(一)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二)诱导抗性利用的可能(三)外源基因利用的可能主要参考文献第二篇 玉米小斑病第一章 小斑病的发生与危害一、小斑病的发病过程与症状(一)病害的发生与侵染过程(二)病害症状类型二、小斑病的分布(一)小斑病分布的特点(二)大斑病在我国的分布(三)小斑病的世界分布三、病害的生产损失(一)病害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二)病害对籽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二章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一、病菌的一般特征(一)病菌的形态学特征(二)病菌的培养特征(三)病菌的其他特征二、病菌的致病性(一)病菌的生理小种(二)生理小种与特异性毒素(三)病菌生理小种的历史演变(四)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三、病菌的变异和致病基因(一)病菌的遗传变异(二)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第三章 小斑病的流行特点一、病害的传播与侵染循环二、病害的流行(一)寄主因素(二)病原因素(三)环境因素(四)栽培因素第四章 小斑病防治策略和应用一、小斑病的防治原则二、品种的抗病性利用(一)玉米抗小斑病基因(二)小斑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三、我国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一)玉米选育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二)玉米种质资源对小斑病的抗性(三)玉米主要自交系对小斑病的抗性(四)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五)必须应用抗小斑病品种的地区四、农业措施的防病作用(一)利用调节种植方式减轻病害(二)利用栽培技术提高抗性(三)利用田间作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轻病害五、药剂防治(一)控制小斑病药剂种类(二)制种田小斑病控制技术六、小斑病的综合防治(一)品种抗性合理利用:综合防治的基础(二)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性的手段(三)杀菌剂:小斑病突发时的控制措施(四)小斑病的田间防治七、小斑病的其他防治技术研究(一)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二)诱导抗性利用的可能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玉米大斑病 第一章 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玉米大斑病(Nothern corn leaf blight)Y.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世界玉米生产中发生普遍和严重的一种叶枯性病害,主要分布于较冷凉的玉米种植区,多雨和多露年份常引起病害流行,造成严重减产。 玉米大斑病于l876年首次在意大利报道发生(Passeri—ni,1876),美国在1939 1943年和l951~1952年期间以及1961年,曾多次发生大斑病流行,除气象条件适宜病害流行外,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推广的杂交种都属于高感大斑病类型。另据Ullstrup和Miles(1957)报告,在美国,当种植感病的杂交种并遇上大斑病大发生年,玉米产量损失可以达到30%基至更高,少数严重发病的地块损失接近50%;若侵染发生在 玉米生育中期,病田减产可达68%。在印度,一些地IX因为大斑病的流行,能引起高达98%的减产(Harlapur et al.,2007)。受病后的植株不仅因籽粒灌浆不足而减产,还会使籽粒干瘪变坏,失去商品价值。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玉米大斑病仅在少数地区有过较重发生,但总体上未对生产形成重大影响。但随着杂交种取代农家种进程的加快,病害与品种问的平衡关系逐渐被打破,大斑病的危害开始逐年加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