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页数:268
前言
总序 一 我的一个学生,向我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有一天,他从家里的一个旧箱子里翻出来几张老照片。照片拍的是同一个人,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服饰打扮在今天看来也显得大胆而前卫。他连忙拉过父亲询问,父亲说:“这是你的祖母。” 这让我的学生大吃一惊。看父亲和母亲,平时是那么谨慎、朴素、节俭,只要走出家门几步就立即融入灰暗的人流中再也无法找到,居然,他们的前辈是那样一副模样! 我的学生愣了片刻便相信了,因为照片上美女的眉眼神色,与父亲非常相似。 于是,一场艰难的问答开始了。凡是父亲最含糊其辞的地方,恰恰是我学生最大的兴趣点。 这使我的学生产生一种有关自己生命来历的好奇,不久,他就带着那几张照片来到了老家的小镇。 认识祖母的老人还有一些。奇怪的是,本来以为最知情的老太太们都说不出太多的东西,而那些老大爷却目光炯炯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扑朔迷离地说出一些零碎的细节。 几天下来,我的学生锁定了三位老大爷,重点探问。结果,他越来越迷惑:自己的祖父有可能在这三人中间,也有可能不是。他离开小镇时有点慌张,甚至不敢看任何一个路边的老年男人。他还犹豫,要不要把这几天的经历告诉父亲。 我看着这个学生,只说了一句话:“你只需知道,自己有美丽的基因。” 二 我们生活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家里,甚至已经成了家长,却未必知道这个家的来历。 小家庭这样,大家庭也是这样。 我自己年轻时也曾经突然发现了小家庭的来历,然后产生巨大的疑问,进而去探询大家庭的秘密。 那时我二十岁,家庭突然被一场政治灾难席卷,我天天帮父亲抄写他的“坦白材料”。掌权的极左派根据一个人含糊其辞的“揭发”,断言我父亲有政治历史问题,却又不知道要他坦白什么,每天问的问题完全不着边际,因此这个材料永远也写不完。 我在抄写中充分了解了自家的历史,包括各种细节,经常边抄边为长辈们紧张、悲哀、高兴、羞愧。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世间子女是不可能知道长辈那么多事情的。 我怕父亲的回忆不准,又不断地向祖母、母亲、舅舅核实,他们的叙述使相关的资讯又增加了很多倍。我终于明白,这是一个辛劳、怯懦、善良的佛教徒家庭,从屋檐到墙脚,找不到一丝一毫有可能损及他人的印痕。 这一明白,反而造成了我更大的不明白:这样一个家庭为什么遭此祸孽?原来以为是那几个掌权者居心不良,但他们很快下台了,单位的负责人换了几任,为什么祸孽还在延续?更奇怪的是,周围的同事、朋友都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荒唐的冤案,已经造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的无法生存,为什么都不肯稍稍帮助一下?这种帮助,当时对他们来说毫无风险。 我在冷漠表情的包围中,懂得了鲁迅当年解剖“国民性”的理由。而且我已经知道,“国民性”也就是一个国家民众的集体潜意识,是一种深层文化。 我被这种深层文化刺痛了。但是,当时社会上又恰再后来,恰是在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我又一次陷入了困惑:一种劣质文化在批判一种过时的优质文化,还是两者都是劣质文化? 不管哪一种答案,都让我非常悲观:既然中华文化是如此不明不白,那么,做一个中国人也就要一直不明不白下去了? 因此,我觉得还是少沾文化的边,一心只想终身从事体力劳动。我在农场时的劳动劲头,很多老同事直到今天说起来还印象深刻。 三 后来,掌权的极左派上层因内讧而受挫,一场由政府中“开明派”领导人发起的文化抢救行动,把我也“抢救”了。我泥迹斑斑地被裹卷到了恢复教学、编写教材、编撰词典的繁忙中,并开始知道文化是什么。再后来,当极左派又把这场文化抢救运动称之为“右倾翻案风”要进行反击的时候,我就潜藏到浙江的一座山上,开始了对中华经典的系统研读。由此一发不可收,直到后来四独自去寻觅祖先留在书本之外的文化身影,再去探访与祖先同龄的异国老者们的远方故宅,走得很远很远。 终于,我触摸到了中华大家庭的很多秘密,远比想象的精彩。 这当然不能由自己独享,我决定把自己阅读和旅行的感受写成文章,告诉同胞,因为他们都为中华文化承担过悲欢荣辱。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很难,因为世界上华人读者的数量太大、支脉太多。为此我不得不暂时远离早就形成的学术癖好,用最感性的“宏伟叙事”来与广大读者对话,建构一种双向交流的大文学。 我的这个试验,受到了海内外华人读者的欢迎。 受欢迎的热烈程度让我惊讶,我询问白先勇先生是怎么回事。他说,你碰到了中华文化的基因,那是一种文化DNA,融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大家读你的书,也就是读自己。 四 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 我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我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但是,我与妻子不得不苦笑着交换了一下眼色,因为所推出来的大多也是盗版书,其中还有不少是盗版者为我编的各种“文集” 因此,我觉得不应该再麻烦这些盗版者了,决心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更何况,重访文化遗迹时所产生的新感觉需要补充,很多当时漏编、漏写的篇目需要加入,不少自己现在已经不满意的文章需要删削。 为此,我花费不少时间等待以前出版的那些书的合约到期,然后不再续签,让全国各地正版书市场上我的专柜“空架”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以前的文章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又增补了不少关及中华文化基本经络的文章。 这样就构成了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自己的路程。 眼下这本《摩挲大地》,精选了原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里那些著名的篇章,这次对每一篇都进行了改写。书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呈现。 从此,我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 二○○八年初春
内容概要
在这里,你将看到中华文明史和文化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娓娓道来,将一条清晰完整的中华文化发展之路展现给我们,帮助我们厘清中华文化的精髓,并深刻理解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硕果的原因所在。叙事宏大、条理清晰、语言精辟,睿智深远。各章后配有精彩点评,或辣或庄或谐,灼见多多,新意比比,富有启迪。
作者简介
余秋雨,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现在还担任99读书俱乐部的荣誉董事长。
书籍目录
总序重山间的田园从何处走向大唐西天梵音长安的闪电唐诗几男子乱麻背后的蕴藏哪里来的陌生人总是那么郁闷到寒舍坐一会儿
章节摘录
重山间的田园 任何一个时代,文化都会分出很多层次,比社会生 活的其他方面复杂得多。你看,我们要衡量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在文化上 的高低,就远不如对比他们在军事上的输赢方便,因为 他们的文化人格判然有别,很难找到统一的数字化标准。但是,如果与后来那批沉溺于清谈、喝酒、吃药、打铁 的魏晋名士比,他们两个人的共性反倒显现出来了。不 妨设想一下,他们如果多活一些年月,听到了那些名士 们的清谈,一定完全听不懂,宁肯回过头来对着昔日疆 场的对手眨眨眼、耸耸肩。这种情景就像当代两位年迈 的军人,不管曾经举着不同的旗帜对抗了多少年,今天 一脚陷入孙儿们的摇滚乐天地,才发现真正的知音还是 老哥儿俩。然而,如果再放宽视野,引出另一个异类,那么就 会发现,连曹操、诸葛亮与魏晋名士之间也有共同之处 了,例如,他们都名重一时,他们都意气高扬,他们都 喜欢扎堆……而我们要引出的异类正相反,鄙弃功名,追求无为,固守孤独。他,就是陶渊明。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的重峦叠嶂—— 第一重,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 第二重,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 第三重,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这三重文化人格,层层推进,逐一替代,构成了那 个时期文化演进的深层原因。其实,这种划分也进入了寓言化的模式,因为几乎 每一个文化转型期都会出现这几种人格类型。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因此,深刻意 义上的文化史,也就是集体人格史。不同的文化人格,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很不一样。正是这种不一样,决定了一个民族、—个社会的素质。一般说来,在我们中国,最容易接受的,是慷慨英 雄型的文化人格。这种文化人格,以金戈铁马为背景,以政治名义为 号召,以万民观瞻为前提,以惊险故事为外形,总是特 别具有可讲述性和可鼓动性。正因为这样,这种文化人 格又最容易被民众的口味所改造,而民众的口味又总是 偏向于夸张化和漫画化的。例如我们最熟悉的三国人物,刘、关、张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问的道义色彩而接近 于圣,曹操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间的邪恶成分而接近 于魔,诸葛亮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问的智谋成分而接 近于仙(鲁迅说“近于妖”),‘然后变成一种易读易识的 人格图谱,传之后世。有趣的是,民众的口味一旦形成就相当顽固。这种 乱世群雄的漫画化人格图谱会长久延续,即便在群雄退 场之后,仍然对其他人格类型保持着强大的排他性。中 国每次社会转型,总是很难带动集体文化人格的相应推 进,便与此有关。中国民众最感到陌生的,是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魏晋名士对于三国群雄,是一种反叛性的脱离。这 种脱离,并不是敌对。敌对看似势不两立,其实大多发 生在同一个语法系统之内,就像同一盘棋中的黑白两方。魏晋名士则完全离开了棋盘,他们虽然离三国故事的时 间很近,但对那里的血火情仇已经毫无兴趣。开始,他 们是迫于当时司马氏残酷的专制极权采取“佯谬”的方 式来自保,但是这种“佯谬”一旦开始就进入了自己的 逻辑,不再去问社会功利,不再去问世俗目光,不再去 问礼教规范,不再去问文坛褒贬。如此几度不问,等于 几度隔离,他们在宁静和孤独中发现了独立精神活动的 快感。从此开始,他们在玄谈和奇行中,连向民众作解释 的过程也舍弃了;只求幽虚飘逸,不怕惊世骇俗,沉浮 于一种自享自足的游戏状态。这种思维方式,很像二十 世纪德国布莱希特提倡的“间离效果”,或曰“陌生化效 果”。在布莱希特看来,人们对社会事态和世俗心态的过 度关注,是深思的障碍、哲学的坟墓。因此,必须追求 故意的间离、阻断和陌生化。我发觉即使是今天的文化学术界,对于魏晋名士的 评价也往往包含着很大的误解。例如,肯定他们的,大 多着眼于他们“对严酷社会环境的侧面反抗”。其实,他 们注重的是精神主体,对社会环境真的不太在意,更不 会用权谋思维来选择正面反抗还是侧面反抗。否定他们 的,总是说他们“清谈误国”。其实,精神文化领域的最 高标准永远不应该是实用主义,这些文人的谈论虽然无 助于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却把中国文化的形而上部位 打通了,就像打通了仙窟云路。一种大文化,不能永远 匍匐在“立竿见影”的泥土上。P1-5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