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页数:292 字数:11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总序 一 我的一个学生,向我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有一天,他从家里的一个旧箱子里翻出来几张老照片。照片拍的是同一个人,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服饰打扮在今天看来也显得大胆而前卫。他连忙拉过父亲询问,父亲说:“这是你的祖母。” 这让我的学生大吃一惊。看父亲和母亲,平时是那么谨慎、朴素、节俭,只要走出家门几步就立即融入灰暗的人流中再也无法找到,居然,他们的前辈是那样一副模样! 我的学生愣了片刻便相信了,因为照片上美女的眉眼神色,与父亲非常相似。 于是,一场艰难的问答开始了。凡是父亲最含糊其辞的地方,恰恰是我学生最大的兴趣点。 这使我的学生产生一种有关自己生命来历的好奇,不久,他就带着那几张照片来到了老家的小镇。 认识祖母的老人还有一些。奇怪的是,本来以为最知情的老太太们都说不出太多的东西,而那些老大爷却目光炯炯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扑朔迷离地说出一些零碎的细节。 几天下来,我的学生锁定了三位老大爷,重点探问。结果,他越来越迷惑:自己的祖父有可能在这三人中间,也有可能不是。他离开小镇时有点慌张,甚至不敢看任何一个路边的老年男人。他还犹豫,要不要把这几天的经历告诉父亲。 我看着这个学生,只说了一句话:“你只需知道,自己有美丽的基因。” 二 我们生活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家里,甚至已经成了家长,却未必知道这个家的来历。 小家庭这样,大家庭也是这样。 我自己年轻时也曾经突然发现了小家庭的来历,然后产生巨大的疑问,进而去探询大家庭的秘密。 那时我二十岁,家庭突然被一场政治灾难席卷,我天天帮父亲抄写他的“坦白材料”。掌权的极左派根据一个人含糊其辞的“揭发”,断言我父亲有政治历史问题,却又不知道要他坦白什么,每天问的问题完全不着边际,因此这个材料永远也写不完。 我在抄写中充分了解了自家的历史,包括各种细节,经常边抄边为长辈们紧张、悲哀、高兴、羞愧。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世间子女是不可能知道长辈那么多事情的。 我怕父亲的回忆不准,又不断地向祖母、母亲、舅舅核实,他们的叙述使相关的资讯又增加了很多倍。我终于明白,这是一个辛劳、怯懦、善良的佛教徒家庭,从屋檐到墙脚,找不到一丝一毫有可能损及他人的印痕。 这一明白,反而造成了我更大的不明白:这样一个家庭为什么遭此祸孽?原来以为是那几个掌权者居心不良,但他们很快下台了,单位的负责人换了几任,为什么祸孽还在延续?更奇怪的是,周围的同事、朋友都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荒唐的冤案,已经造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的无法生存,为什么都不肯稍稍帮助一下?这种帮助,当时对他们来说毫无风险。 我在冷漠表情的包围中,懂得了鲁迅当年解剖“国民性”的理由。而且我已经知道,“国民性”也就是一个国家民众的集体潜意识,是一种深层文化。 我被这种深层文化刺痛了。但是,当时社会上又恰再后来,恰是在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我又一次陷入了困惑:一种劣质文化在批判一种过时的优质文化,还是两者都是劣质文化? 不管哪一种答案,都让我非常悲观:既然中华文化是如此不明不白,那么,做一个中国人也就要一直不明不白下去了? 因此,我觉得还是少沾文化的边,一心只想终身从事体力劳动。我在农场时的劳动劲头,很多老同事直到今天说起来还印象深刻。 三 后来,掌权的极左派上层因内讧而受挫,一场由政府中“开明派”领导人发起的文化抢救行动,把我也“抢救”了。我泥迹斑斑地被裹卷到了恢复教学、编写教材、编撰词典的繁忙中,并开始知道文化是什么。再后来,当极左派又把这场文化抢救运动称之为“右倾翻案风”要进行反击的时候,我就潜藏到浙江的一座山上,开始了对中华经典的系统研读。由此一发不可收,直到后来四独自去寻觅祖先留在书本之外的文化身影,再去探访与祖先同龄的异国老者们的远方故宅,走得很远很远。 终于,我触摸到了中华大家庭的很多秘密,远比想象的精彩。 这当然不能由自己独享,我决定把自己阅读和旅行的感受写成文章,告诉同胞,因为他们都为中华文化承担过悲欢荣辱。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很难,因为世界上华人读者的数量太大、支脉太多。为此我不得不暂时远离早就形成的学术癖好,用最感性的“宏伟叙事”来与广大读者对话,建构一种双向交流的大文学。 我的这个试验,受到了海内外华人读者的欢迎。 受欢迎的热烈程度让我惊讶,我询问白先勇先生是怎么回事。他说,你碰到了中华文化的基因,那是一种文化DNA,融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大家读你的书,也就是读自己。 四 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 我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我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但是,我与妻子不得不苦笑着交换了一下眼色,因为所推出来的大多也是盗版书,其中还有不少是盗版者为我编的各种“文集” 因此,我觉得不应该再麻烦这些盗版者了,决心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更何况,重访文化遗迹时所产生的新感觉需要补充,很多当时漏编、漏写的篇目需要加入,不少自己现在已经不满意的文章需要删削。 为此,我花费不少时间等待以前出版的那些书的合约到期,然后不再续签,让全国各地正版书市场上我的专柜“空架”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以前的文章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又增补了不少关及中华文化基本经络的文章。 这样就构成了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自己的路程。 眼下这本《摩挲大地》,精选了原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里那些著名的篇章,这次对每一篇都进行了改写。书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呈现。 从此,我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 二○○八年初春
内容概要
《摩挲大地》(壹)是一部文化散文作品集,选取了余秋雨先生原作《摩挲大地》的上半部分,其中包括名篇《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这些作品都经过了改写与修订。在作品中,余秋雨用诗意的方式和个人的情怀,述说着对中华文化以及国民劣根性的深思与慨叹。
《摩挲大地》(贰)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选取了他原作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改写与修订,又新增了一些涉及当下生活的新内容。在书中,余秋雨仍然以他诗意的方式和个人的情怀感染着人们,述说着他对中华文化的深情,以及对国民性的追问与慨叹。
作者简介
余秋雨,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现在还担任99读书俱乐部的荣誉董事长。
书籍目录
摩挲大地(壹)
总序
道士塔
莫高窟
沙原隐泉
阳关雪
都江堰
白发苏州
三峡
贵池傩
青云谱
黄州突围
天涯的眼神
山庄里的背影
宁古塔
摩挲大地(贰)
总序
一个庭院
十万进士
处处有他们
抱愧山西
风雨天一阁
杭州的宣言
上海人
伞下的侗寨
蚩尤的后代
我本是树
追回天籁
章节摘录
一个庭院 我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直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外研究者笔下的“文革”灾难,仍然是北京上层政 治圈的一串人事更迭?其实,站远了看,当时有一些 真正的大事会让今后的历史瞠目结舌,却被今天的研 究者们忽略了。其中最大的一件,就是全国规模的停 课废学。停课废学,不仅使中华文化立即面临着中断的危险,而且向社会释放出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大批完全失控 的人群——他们快速转化成了破坏性暴力,很多悲剧便 由此而生。其实,那批青年学生本身承受的悲剧更大。他们 虽然号称“造反”,却完全是响应当时报纸的号召赶时 髦,恰恰没有任何“造反”意识。但后来,他们为此 要长时间地上山下乡,而且在灾难过去之后还要背一 辈子的恶名。那是我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我领着一批同学反对 “造反”,其实也不是出于任何政治意识,只是反对他们 打、砸、抢,阻止他们批斗老师。但是,“造反派”同学 越来越得势,他们根据上级指示夺了学院的权,成了当 权者。本来围在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也就投向他们,我显 得非常孤立,因此也非常危险。正在这时,我的父亲又 遭到他所在单位.“造反派”的批斗,我叔叔也被迫自杀。这种家庭背景一旦被我们学院“造反派”知道,必然招 致祸殃,因此我就离开学院,出走了。当时全国交通除飞机之外全都免费向青年学生开 放,说是“革命大串联”。其实“造反派”还处于刚刚 掌权的兴奋和忙碌之中,怎么也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单位,因此挤在火车、汽车、轮船上的,大多是走投无路的人。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因此车船上很挤很挤。我,就成了 他们中间的—个。不知道会在哪里停下,更不知道会停多久,火车常 常停在荒山野岭之间一停十几个小时。不断有人要爬窗 出去解手,因为车厢里的厕所也早已挤满了人,无法使 用。也有学生爬到了窗外,火车突然开了,车上的同学 就把他们的行李包扔下去。所有的行李包都一样,小小 的,轻轻的:两件换洗衣服,一条毛巾包着三四个干馒 头,几块咸酱菜。没有书,也没有笔。因为这些行李包 的主人虽然还被称为“学生”,却已经没有课堂,没有黑 板,没有老师。扔行李包的事情往往发生在深夜。车下的学生们边 追边呼叫,但隆隆的车轮终于把他们抛弃了。多少年来 我一直在想:他们最后找到了下一站了吗?那可是山险 林密、虎狼出没的地方啊。我们那趟车开到长沙就不走了。我背着小小的行李 包,随着人流来到了岳麓山。到了山上,大家都拥向著 名的爱晚亭。我怕挤,就在压顶的暮色下找一条僻静的 山路走去,却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走了多久,眼前出现了一堵长长的旧墙,围 住了很多灰褐色的老式房舍。这是什么地方?沿墙走了 几步,就看到一个边门,轻轻一推,竟能推开。我迟疑 了一下就一步跨了进去。我有点害怕,假装着咳嗽几声,直着嗓子叫“有人 吗”,没有任何回应。但走着走着,我似乎被一种神奇的 力量控制了,脚步慢了下来,不再害怕。这儿没有任何装点,为什么会给我一种莫名的庄 严感?这儿我没有来过,为什么处处透露出似曾相识 的亲切?这些房子可以有各种用途,但它的原本用途 是什么呢?再大的家族的用房也用不着如此密密层层,每一个 层次又排列得那么雅致和安详。这儿应该聚集过很多人,但绝对不可能是官衙或是兵营。我在这个庭院里独个儿磨磨蹭蹭,舍不得离开。最 后终于摸到一块石碑,凭着最后一点微弱的天光我一眼 就认出了那四个大字:岳麓书院。那天晚上我在月色下的岳麓书院逗留了很长时间,离开时一脸安详,就像那青砖石地、粉墙玄瓦。我很快回了上海,学院里的情况和我家庭的处境都 越来越坏。后来我又不得不到农村劳动去了,彻底远离 了学校和教育。但是,奇怪的是,那个青砖石地、粉墙 玄瓦的梦,却常常在脑际隐约闪动。待到图书馆重新开 放,我努力寻觅有关它的点滴记载。再后来,中国走上 了一条新路,我就有机会一再访问它了。P1-5
编辑推荐
再读“文化苦旅”,重拾当年感动;读到某一个地方,忽然想奔去那里;读到某一个人,忽然爱恨上心间;读到某一件事,忽然胸中起波浪。风雨中,天涯边,处处有召唤;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事,都在召唤。 让我们随着那些文字,潜至某时某地,某些人身边,某些事现场,一边思索,一边观看,一边感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