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法] 约翰·加尔文 页数:416 译者:赵中辉 宋华忠,任以撒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加尔文著《罗马书注释》,及附录加尔文著《以弗所书注释》。
任何人若真实了解本书信(编者注:《罗马书》),他便找到圣经隐秘宝藏的入口。
好的解经乃在于“平易简洁”。既然解经者唯一的目的,是解说圣经原著者的心意……我决定用简明的方式论述,读者不必耗费时间,即可在拙著中精度全面性的教导。总之,我已殚精竭虑,不让任何人有理由说我是多此一举。
——加尔文
作者简介
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加尔文支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主张人类不能通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恢复逐渐被天主教所遗弃的奥古斯丁学说“救恩独作说”、反对逐渐成为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因此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命名为“改革宗”。
加尔文毕生的许多主张的统称,在不同的讨论中有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的神学论述习惯当中,加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指“救赎预定论”跟“救恩独作说”。加尔文支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主张人类不能通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恢复逐渐被天主教所遗弃的奥古斯丁学说“救恩独作说”、反对逐渐成为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因此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命名为“归正宗”或“改革宗”,发展出来的神学称为归正神学。
生平:
1509年7月10日生于法国北部努瓦。1523年到巴黎就学;后赴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深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1531年回到巴黎,专攻神学。1534年成为新教徒。因受政府迫害,化名逃往瑞士巴塞尔。1536年在巴塞尔出版《基督教要义》。该书对新教教义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此后,加尔文除短期被迫离开外,一直在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加尔文提出“预定论”,认为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永恒的预旨,与本人的功德无关;上帝的选民注定能得救,上帝的弃民一定要遭殃。他主张允许经营致富、借贷取利。他反对教阶制,主张民主选举教职人员,建立民主的廉俭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根据他的建议,日内瓦成立由加尔文宗长老、议员和官员组成的宗教法庭,密切监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加尔文并非是宗教法庭的实际负责人,而是国家议会。凡听讲道迟到、念玫瑰经、拜偶像、望弥撒、极度宴乐、酗酒吵架和亵渎上帝者,法庭可警告、罚款、监禁,甚至烧死。但许多人却批评他是“日内瓦的暴君”。1553年议会以异端罪名下令烧死反对三位一体说教、意图破坏刚刚稳定不久的日内瓦的西班牙医生m.塞尔维特等50多人,加尔文极力反对火刑,只提议执行砍头,但他的建议被议会否决了。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加尔文宗传播到欧洲各国。因此,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1564年
5月27日死于日内瓦。有《加尔文全集》52卷传世。
加尔文向其他国家传播新教教义,他的教义在荷兰、苏格兰和英格兰影响很大,他还从事政治活动,邀请一些法国王室成员和贵族加入法国的喀尔文教派胡格诺派,结果导致法国发生宗教战争。他延揽大批欧洲新教难民到日内瓦,以致日内瓦成为归正宗的国际中心,号称“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对新教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在理论上奠定了归正宗的基础。他的神学名著是《基督教要义》。
书籍目录
罗马书注释
献词
纲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以弗所书注释
纲 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章节摘录
有些人以为“用心灵所侍奉的上帝”这短句,是保罗用以赞美他对上帝的崇拜,因为这与福音书中所命定的符合。事实上,福音书中所吩咐我们的,就是属灵的崇拜(约4:24),所以前面的解释是最为合适的,那就是说保罗传福音也就等于他服侍上帝。可是他与那些假冒为善的人却有分别,他们是另有存心,而不只是为服侍上帝。因为野心或其他别的动机,在影响大多数的人从事传福音的工作:但那些真心诚意,忠心做传道工作的,却不在此列。简而言之,保罗是诚实地尽他身为教师的职务。凡有关他自己敬虔所说的话,他都应用在实际的问题上。 由此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教训,那就是当福音使者听到在传福音上,他们乃是给上帝献上可蒙悦纳而有价值的侍奉时,这对于他们确是一个最大的鼓励。 当他们知道他们的劳苦蒙上帝悦纳,为上帝称赞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挫伤他们,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服侍不是最优越的服侍呢?况且他称此为上帝儿子的福音,因为基督在此福音中为人所知,他是为了此目的——得荣耀也使父得荣耀——而被父上帝委派的。 不住地 保罗再进一步借着不住地为他们祈祷,向罗马的信徒表示他爱的热烈。若不提到他们,他就不向主祈祷,这诚然是最有力的证据。我若把“不住地”翻成“时常地”,意义比较清楚,即如“在我一切的祈祷中”或“无论何时我祈祷上帝,就提到你们”。他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指一般求告上帝的事,乃是指着圣徒将所有的挂虑排除,而专心致志于上帝的工作的祈求。当罗马人不在他心意中的时候,保罗或许突然间提及此事或彼事,但如果他事先有准备,在他为别事祈祷时就记念他们。他特别说到圣徒要准备自己的祈祷,正如主耶稣为准备自己而退到山上。保罗在此时常如此祈祷,所以他说“不住地提到你们”。 10 恳求,或者照上帝的旨意…… 我们所不愿意帮助的人,或许我们还未从心中考虑他的益处。保罗在提到为罗马人的益处而挂心之后,他就在上帝面前表示他爱心的另一个证据,那就是他愿意增进他们的益处。他恳求上帝照他的旨意赐给他通达的道路,借以表示不但为道路的亨通求主的恩惠,如果为主所悦纳,他也认为这道路是亨通的,我们一切的祈求都当以此为榜样。 11 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当保罗不与罗马人同在之际,他的教导或许能坚固他们,但是从某人亲自得到的劝勉是更好的,所以他极愿意见他们。但他对他们解释他想见他们的目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长途跋涉到罗马去,乃是为了他们的好处。保罗所提的属灵恩赐乃是他从上帝的恩惠所得的教义、劝勉或预言。他在此特别显著地用“分给”二字来指出恩赐的用途,因为个人所得的恩赐不同,所以大家要本着爱心彼此帮助,互相共享所有的恩赐。(参看罗12:3;林前12:11) 使你们可以坚固 保罗用这几个字来描述他以前所说的“分给你们”,免得罗马的圣徒以为他仍须以道理的开端教训他们,就好像他们到如今还未在基督里受相当的教诲。他说他愿意帮助他们,乃是使他们已经得着恩惠的人再得到更多的帮助,因为坚固是人人所需要的,直等到我们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3)。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