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页数:366 译者:于海生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以前的两部作品——《丰裕社会》和《新工业国》的延续,也是这一系列作品的最后一部。书中还有一些内容(不过并不多)来源于另一部作品:《美国资本主义》。此前出版的这些重要作品分别探讨经济体系的某个单一的方面,本书则是将各个方面汇聚在一起,对整个经济体系加以系统的阐述。以前的作品主要关注大公司、大企业这一领域(它们是经济的核心部分),而传统经济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在这个问题上一向语焉不详。需要探讨的方面,还应当包括农民、修理工、零售商、小生产者、管道工人、电视维修人员、加油站从业者、医师、艺术家、演员、摄影师乃至色情小说作家的经营活动。他们所属行业的总体供应量约占我们使用或消耗的产品或服务的半数。本书就是要将它们予以充分展示。如同解剖学一样,在经济学中,整体远远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尤其当各个部分相辅相成抑或相互对立时,或者说,当它们的共存状态使它们彼此相互影响时,情况就更是如此。此外,还需要补充一点,此前的那些作品都局限于它们探讨的主题范围本身。本书将探讨全球经济体系的一些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大公司这一领域,《新工业国》将其描述为新古典主义派热衷于探讨的一般性垄断和寡头垄断的产物。这至少暗示出,竞争市场这一领域已然被我们所忽视,这也是我想通过本书予以纠正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尤其为新古典主义派所忽视的市场体制,是企业垄断、寡头独占和市场竞争的混合物。这样看问题,就可以更好地解释公司或企业的行为,以及我在这里所说的市场体制。它也会向我们揭示出,大公司这一领域是一种具有蓬勃生机的崭新的领域,这一结论与传统经济学的描述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内容概要
《经济学与公共目标》是加尔布雷思最重要的理论代表作。《经济学与公共目标》的出版,有助于国内学术界和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师生更好地了解加尔布雷思学说、制度学派理论的内容和演变过程。它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危机现象的起源,大公司对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剥削的本质,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国不等价交换而遭受损失的现状等问题,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经济学与公共目标》的前二十章,相当于是《丰裕社会》和《新工业国》的浓缩本;后面的十一章用来阐释加尔布雷思的“社会改革”理论和具体建议。作为一部系统反映加尔布雷思经济理论的著作,书中提出的对所谓“公共目标”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居于正统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模式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谬误。 在《经济学与公共目标》中,加尔布雷思着重评价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卡尔·马克思、托尔斯坦·凡勃伦和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思想,解释了这些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的理论为什么能够兴盛一时,而今天又应该如何给予它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
作者简介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历史上拥有读者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被誉为“美国的经济医生”。历任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哈佛大学教投、美国物价管理局副局长、美国国务院经济安全政策室主任、美国驻印度大使、美国经济学学会会长等职。
加尔布雷思被公认乃是制度主义新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大崩溃:1929年》、《丰裕社会》、《新工业国》、《经济发展论》、《货币》、《没有把握的年代》、《价格管制理论》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大森林 第1章 经济体系和经济学的用途 第2章 新古典主义模式Ⅰ 第3章 新古典主义模式Ⅱ:政府 第4章 消费和家庭概念 第5章 更高阶段的发展第二部分 市场体制 第6章 服务和市场体制 第7章 市场体制和艺术 第8章 自我剥削和剥削第三部分 计划体制 第9章 集体智慧的本质 第10章 权力是如何使用的:保护性目标 第11章 建设性目标 第12章 怎样定价格 第13章 成本、契约、协调和帝国主义倾向 第14章 说服和权力 第15章 关于技术革新的改进经济学 第16章 公共政策的根源 第17章 跨国经营体制第四部分 两种体制 第18章 经济不稳定性和两种体制 第19章 通货膨胀和两种体制 第20章 经济思想的检验标准第五部分 改革通论 第21章 经济改革的消极策略 第22章 信念的解放 第23章 平等的家庭及其他 第24章 政府的解放 第25章 有关市场体制的政策 第26章 计划体制内的平衡 第27章 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第28章 环境 第29章 公众的政府 第30章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控制措施 第31章 协作、规划和前景译后记
章节摘录
乍看上去,经济体系的目标似乎相当明显,而且通常的看法也是如此。它的目标就是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经济体系可以生产食物,对食物进行加工、包装和分配,它还要负责制造布匹和服装,建造房屋,为房屋添置相关设备,要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建立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部署公共防御,没有这样一种经济体系,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异常困难。这就是经济体系的功能。最好的经济体系,必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尽管各种教科书对此观点十分推崇而且大谈特谈,但它未免有些简单化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数不清的经济任务,都是由一些经济组织——工业企业、电力系统、航空公司、商业连锁机构、银行、电视网络、政府官僚机构——完成的。其中有些组织的规模十分庞大,几乎很少有人怀疑,它们拥有非同寻常的权力,也就是说,它们能够控制个人和政府的活动。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这样的事实:它们之所以要对个人和政府的活动进行控制,完全是为了实现它们自身的目标,也就是要实现企业成员或企业所有者本人的目标。或许是出于某种不可思议的巧合,或许是出于一种别有用心的设计,从表面上看,这些目标通常都与公共目标相一致。如果没有这种巧合或设计,这样的目标就只是经济组织本身的目标,而不是它们所服务的公众的目标,这一点不足为奇。 倘若能够这样看问题,经济体系的功能就不那么简单了——至少对于希望了解事物真相的人们而言。经济体系部分是为个人服务的,然而,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它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服务于各类企业——它的组织。满足这些组织的需求。通用汽车公司可以为公众提供服务,但是,它也同样(或者只是)为自己提供服务。很少有人会认为,这种观点与我们的基本认知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在多数人看来,它几乎是一种陈词滥调;只有当它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产生抵触时,它才会变得引人注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