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张其成 页数:519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我拿起笔准备写这篇序的时候,眼前立即浮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挥之不去。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超凡脱俗而又不失生趣的意境!对此很多人着眼于菊花,以此赞美陶渊明的品格就像菊花一样贞秀、高洁。我则赞赏陶令的那一种心境,那种令人不胜向往的、至美至真的心境。 读《易》正需要这种心境,“心远地自偏”,心沉下来了,不急不躁,进入心灵的深处,就没有外在的干扰,没有车马的喧闹。如果把翻阅《周易》或者揲蓍玩占看成是“采菊东篱下”,是一种行动,是一种持守,那么前提就是“心远地自偏”,只有心远、神安,才能“悠然见南山”,观见、找到与你所感应的卦象。实际上,“采菊东篱下”——翻阅《周易》已经不纯粹是一种行为了,其中蕴含一种恬淡虚静的人生态度,到“悠然见南山”——观见卦象则是进一步的超越,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悠然”是一份从容,一份自得,是不受限制的心灵自由。只有到了“悠然见南山”的境界,才能走入卦象模拟的场景,领悟卦爻符号和文字的真谛。我不敢说自己已经有了这一份心境。实际上这是人生的修炼过程,是在不断修炼中才能拥有的。仔细想一想,自己已经不像几年前,更不像三十年前,那时读《易》总不免有一份功利心、浮躁心。所以这本书一写就是十几年,写写停停,不急不躁,在这期间已经写了好几本有关《周易》的书了,这本书却始终没写成,一直拖到今天。有时候也着急过,怎么还没写完呢?可一想到“悠然见南山”,不禁汗颜,看来修为还不够、心境还不到啊。
内容概要
◎本书的解读忠实于原典,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与当下的现实人生相联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 ◎以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言,用历史故事、现实事例阐发《周易》中的微言大义,说明《周易》讲的是宇宙的大规律,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它告诉我们一种知变应变的大法则,一种趋吉避凶的方法。 ◎全面梳理《周易》的占卜之术,揭示《周易》占筮的原理,第一次公布作者独创的起卦新方法——“入静观象法”。 ◎本书的讲解深入浅出,让读者能真正读懂并学会运用《周易》,以帮助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 ◎书中配有大量的易图与作者专门为本书题写的书法图片,以增进对《周易》的理解与阅读情趣。
作者简介
张其成,著名国学专家、养生专家。北京中易国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主任委员,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清华,北大国学班特邀教授。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等有关栏目主讲人。
出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世医家庭,其父李济仁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师从易学泰斗朱伯崑。1992年主编我国第一部《易学大辞典》;1994年主编我国第一部《易经应用大百科》;1997年首创“易道主干”说,以“易”融贯儒道佛医;1999年主编《易学文化丛书》;2003年最早在北大为企业家讲授国学,研发“修心开智管理系统”;2004年建立第一个个人国学网站,主编第一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开设第一期企业家国学修炼营;2005年建立第一个导师制书院,首次创建“国学心智管理模式”、“五行识人用人系统”;2006年倡导“国学养生”,创立“三宝五心养生法”;2008年主编第一部国家级研究生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创建全国唯一的师带徒式国学院,被誉为“国学修心第一人”。
主要著作:《张其成讲读周易》系列、《张其成讲读黄帝内经》、《张其成讲读老子》、《修心养生》,《五行识人》等。
书籍目录
《周易》导读 《周易》的文化地位 《周易》的构成 《周易》的时代与作者 “周易”的含义 《周易》的性质 卦爻象:《易经》的符号系统 卦爻辞:《易经》的文字系统 卦爻象与卦爻辞 《易传》的内容 《易传》解《经》的方法 太极与太极图 阴阳与五行 周易的占卜 学《易》的方法—一入静观象法乾卦第一——龙马精神坤卦第二——阴柔之美屯卦第三——开创基业蒙卦第四——启蒙教育需卦第五——伺机而动讼卦第六——停止争讼师卦第七——用人之道比卦第八——以和为贵小畜卦第九——小有成就履卦第十——小心行事泰卦第十一——天地通泰否卦第十二——不交不通同人卦第十三——会同和谐大有卦第十四——保持富有谦卦第十五——谦虚之德豫卦第十六——快乐之道随卦第十七——择善而从蛊卦第十八——解除困惑临卦第十九——领导艺术观卦第二十——观察之道噬嗑卦第二十一——刑法严明贲卦第二十二——文饰之美剥卦第二十三——防微杜渐复卦第二十四——万物复兴无妄卦第二十五——不可妄为大畜卦第二十六——蓄德养贤颐卦第二十七——颐养之道大过卦第二十八——改过纠错坎卦第二十九——化险为夷离卦第三十——美丽人生咸卦第三十一——感应和合恒卦第三十二——持之以恒遁卦第三十三——急流勇退大壮卦第三十四——强盛法则晋卦第三十五——提拔晋升明夷卦第三十六——韬光养晦家人卦第三十七——治家有方睽卦第三十八——化分为合蹇卦第三十九——渡过艰险解卦第四十——排忧解难损卦第四十一——有舍有得益卦第四十二——损己益人央卦第四十三——果断决策骺卦第四十四——相遇相知萃卦第四十五———会聚之道升卦第四十六——顺势上升困卦第四十七——困境求通井卦第四十八——修己养人革卦第四十九——革除旧弊鼎卦第五十——破旧立新震卦第五十一——警惕戒惧艮卦第五十二——止欲臻善渐卦第五十三——循序渐进归妹卦第五十四——少女出嫁丰卦第五十五——丰盛硕大旅卦第五十六——行旅客居巽卦第五十七——柔顺谦逊兑卦第五十八——快乐之道涣卦第五十九——挽救涣散节卦第六十——节制之礼中孚卦第六十一——诚信立身小过卦第六十二——小处可为既济卦第六十三——谨慎守成未济卦第六十四——事业未竞系辞传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系辞传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说卦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序卦传杂卦传
章节摘录
插图:在《易传》七篇中,《系辞传》以阴阳解卦爻是最全面、最系统的,可将《系辞传》看成是对《彖传》、《象传》、《文言传》阴阳说的总结、提升。《彖传》只在泰、否两卦中以阴阳解卦,《小象传》、《文言传》只在乾、坤两卦中以阴阳解卦(《小象传》解乾初九、坤初六爻辞,《文言传》解乾初九、坤上六爻辞),《大象传》则未以阴阳解卦。《系辞传》首次系统地以“阴阳”解读卦爻,将八卦区分为阳卦、阴卦,“阳卦多阴,阴卦多阳”,“阳卦奇,阴卦耦”,按阳爻、阴爻数量的多少确定本卦的阴阳性质,又以此比拟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阴阳”就是《系辞传》所说的“两仪”,“两仪”既指阴爻、阳爻两类符号,又指阴阳两类相对的事物和阴阳两类相对的属性,也就是说,“两仪”与“阴阳”一样成为一个哲学范畴。“阴阳”的另一同义范畴是“乾坤”,“乾坤”被《易传》视为二“元”,即“乾元”与“坤元”。《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将“乾元”、“坤元”看成是万物的开始和生成的本原。虽然对“元”字有不同的解释,但从后世的发展来看,“元”主要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成为一个本体论范畴。在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坤二卦是纯阳卦、纯阴卦,所以被《易传》当成阳、阴的象征,被看成是“《易》之门”,《易传》认为“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乾坤还是“《易》之蕴”,“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可以说没有乾坤阴阳就没有《易》。就乾坤阴阳性质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性质为男,坤性质为女;乾主管万事万物的开始,坤标志万事万物的完成;乾以平易为智,坤以简单为能。“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乾的德行是“恒易以知险”,坤的德行是“恒简以知阻”。《系辞传》还将乾坤的性能与天地、四时、万物的生化相类比,从而将乾坤阴阳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易传》以阴阳解读卦爻,使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由筮法巫术转变为理性哲学,是一次革命性的大转变、大飞跃,从此使《易》学成为阐释宇宙生命规律的科学哲学。
编辑推荐
《张其成全解周易》:三十余年易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二十余年讲易精华荟萃,中易国学院第一精品教材。唯一一部全方位解读《周易》的书,一本人人都爱看、都看得懂,并能学以致用的《周易》通俗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