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十六行禅观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华夏  作者:洪启嵩  页数:339  
Tag标签:无  

前言

  由于宿缘,我对佛法禅观有着自然而深刻的欣悦。而自幼以来为了寻求超越生死、离苦得乐的法门,也相应地依止佛法禅观为解脱的宝筏。  佛陀依禅出教,以其内证的大觉,开示了法界的究竟实相。而他所宣说的文字般若,都是让我们能够现观成就的指示。但佛陀的大觉,是经由自证而得,我们如果不能依佛陀的成就次第而得圆满,只是数着佛陀的珍宝,毕竟无益。而佛陀的观照般若,是由至深的禅观修证而来。因此,个人依随因缘,不揣浅陋,乃在佛前发愿,希望将禅观法门次第开出;上令诸佛欢喜,下令众生得利,所以陆续地开出了一系列的禅观修证法门。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一直随因随缘地教授禅法,至今也将近二十年了,但是一直感觉未能将佛法禅观做较完整的整理,虽然也陆续开讲了禅定学,但数年来一直未进入实修次第,总觉遗憾。一九九四年,我忽然清晰地体悟,开讲完整禅观的因缘已至,因此决定自一九九五年起,宣说圆顿禅人五年高阶禅观修证课程。

内容概要

佛陀最先宣讲的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圣谛,是佛法的基础共学与根本禅观。在《涅槃经》卷十四中佛陀说:“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生死既已尽,更不受诸有。”    《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首先以修持总颂来总摄四谛禅观,再依生灭次第修习,加以无生见地修习。更特殊之处,《四谛十六行禅观:佛陀初转法轮的殊胜法门》强调以大悲心真如法性、法界全体、圆顿胜见来修习四谛观。读者依四谛十六行禅观修证,必能成证如来亲赞的妙义,成就圆满的菩提之道。

作者简介

洪启嵩,洪启嵩先生十岁开始修学中华禅,二十岁开始教授中华禅,并多年闭关修持中华禅各派禅法,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北美各国的高等学院与寺院禅堂举办数百次禅学讲座与禅修训练,对于人类身心气脉的改造、人类身心境界的提升,有深入研究与修证。洪启嵩先生几十年来在佛教的大小乘禅法、显密教禅法、南传北传禅法、汉传藏传禅法、教下与宗门禅法等均有深入与系统的研究与讲授,在海内外已出版各种佛教禅学著作上百种。洪启嵩先生作为中华禅的卓越导师,发愿构建适宜当代人的中华禅学修体系,以中华禅为根本,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禅为宗旨,来引导当代世界文明。洪启嵩先生认为,真实的佛教应“依禅出教”,“藉教悟宗”。并且坚信,“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中国文化的特质也在禅”;“中华禅是中国佛学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书籍目录

总序自序第一章 四谛十六行禅观修持总颂第二章 皈命于四谛十六行禅观  导论  皈命四谛十六行禅观  听闻四谛十六行禅观的大众  如何发心修习四谛十六行禅观  四谛十六行禅观的正确见地第三章 总说四谛十六行禅观第四章 以生灭次第修习四谛禅观  现观生灭四谛  总修四谛十六行观  二转四谛法轮  三转证道四谛法轮  现证四谛行相  总摄四谛禅观  禅定中的三种观察  苦集圣谛的观察  苦灭圣谛的观察  苦灭道圣谛的实践  《解脱道论》的指示  《达摩多罗禅经》的总摄第五章 以无生的见地修习四谛禅观  无生四谛禅观的心要  从无生四谛到无量四谛  声闻、缘觉及菩萨四圣谛的差别  以《中论》的正思惟修持四谛  无苦、集、灭、道第六章 以大悲心修习四圣谛  大悲四谛概说  四谛的别名  从大悲菩提发心第七章 以真如法性修习四圣谛第八章 以法界全体修习四圣谛第九章 以圆顿胜见修习四圣谛附录一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杂因诵第三(节录)附录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二(节录)附录三 中论卷第四附录四 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节录)附录五 解脱道论(节录)解脱道论卷第十解脱道论卷第十二附录六 大乘义章卷第三(节录)附录七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卷一之三(节录)

章节摘录

  《莲花生大士全传》第二部《狮子吼声》。这是关于灌鼻疗法。  “熏”是指芳香疗法。一般我们点香都是供佛的,其实平常也可以点,尤其是上等、质纯的沉香,在身体很累的时候,可以把手放在香的烟上面熏一熏,指头一下子就恢复血色了。甚至拿沉木放在手上,手会变长,表示它是对身体有助益的。如果吸进身体,或直接喝沉茶,对身心都很好。这是应熏、应取汗等等疗病之法。  “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这是根治病源。“良医善知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为什么佛会被称为大医王?其缘起就在这里,是从《良医经》来的。而药师佛或是医王佛,则成独自各别的佛。一般而言“大医王”是指释迦牟尼,也是指一切佛陀。若是特别的指设,医药的佛就是指药师佛。  ……

编辑推荐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所宣说的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的基础共学。四谛禅观各分别具有四种观照行相,所以共有十六行相,因此本禅观称为四谛十六观。 四谛十六行禅观是一切佛教行者断除轮回生死、离苦得乐、成证解脱涅槃的根本妙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四谛十六行禅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了两本洪先生的书,感觉不值得,有种凭写书生财的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