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小学生新课标必读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张家林  页数:150  

前言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广大小学生的需求,本书编写组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了这套《小学生新课标必读》。在编写过程中,结合小读者的认知特点,文章力求简明活泼、生动有趣,但又不失原有风貌。同时为了配合读者的语文学习需要,本套丛书中的大部分还专门设置了“阅读导航”“阅读反馈”和“结构特点”三个栏目,以激发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分析问题的兴趣,从而能有更多收益。全书还配有精美插画,能为阅读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另外有些书设有附录,附有专家对本丛书代表性作品的解读。  《成语故事》一书选择了常用的,故事性较强的成语近百条。每个成语故事都分为出处、释义和典故三部分。成语的解释和出处,主要以《中华成语大辞典》为依据;典故则在不违背历史的前提下,作适当的文学加工,使之变得通俗易懂。在篇目的次序编排上,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内容概要

  成语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我国古代人民在自然领域、社会以及在征战过程和政治角逐中所产生的历史典故,并在各种文化交往中逐步凝炼而成的。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编者们编撰《成语故事(小学部分)》旨在增强广大小学生对成语的认知能力,便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精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中配以制作精良的插图,不仅能让同学们对每一则成语形成直观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他们学习和运用成语的兴趣。

作者简介

  推荐专家简介:  张定远,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等职,曾任国家级刊物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主任,人教社终审委员等职,同时兼任数十家语文报刊编委顾问。

书籍目录

暗渡陈仓暗箭伤人不寒而栗百步穿杨百闻不如一见兵贵神速兵不厌诈杯弓蛇影背水一战逼上梁山鞭长莫及才高八斗出尔反尔初出茅庐草木皆兵大公无私大义灭亲东窗事发东山再起飞扬跋扈风吹草动负荆请罪放虎归山赴汤蹈火覆水难收孤注一掷刮目相看高枕无忧囫囵吞枣画蛇添足画龙点睛狐假虎威害群之马黄粱一梦江郎才尽金石为开骄兵必败举棋不定惊弓之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口若悬河脍炙人口力不从心乐极生悲老马识途柳暗花明临危不惧流言蜚语鹿死谁手滥竽充数孟母三迁莫逆之交弄巧成拙南辕北辙呕心沥血抛砖引玉披荆斩棘破釜沉舟杞人忧天如鱼得水水滴石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忧心如焚附录读后感

章节摘录

  流言蜚语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释义:  指社会上流传的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典故:  公元前154年,西汉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窦太后的侄子窦婴被景帝任命为大将军,率军驻守荥阳,监视齐、赵两国的军队。后来叛乱平定,他因功被封为魏其侯。  另外一位皇亲国戚田蚧,是皇后王氏的同母兄弟,因为出身低贱,当时只当一个小小的郎官。后来由于王皇后常在景帝面前说他好话,他当上了太中大夫。景帝死后,他的儿子武帝即位,田岎更加得宠,被封为武安侯。  过了几年,景帝的母亲窦太后也死了,窦婴很快失势,而田岎作为国舅却当上了丞相。窦婴失势后,将军灌夫还是与窦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与窦婴同病相怜,特别友好。  公元前131年,田蚧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王太后特地下诏,要诸侯王和宗室大臣都去祝贺。宴会进行过程中,田岎起立向客人敬酒,客人都纷纷离席表示不敢坐。过了一会儿,窦婴也起立敬酒,这时只有他的旧交熟人离开座位,半数的人仍然跪坐在席上不动。  灌夫看着这一切,心里十分恼火,就拿起酒杯,到田岎席前去敬酒。田岎并不起立,只是动了一下腿,说自己已不能再喝。灌夫怒火中烧,但表面上嬉笑着再次要他喝酒。田岎还是不喝。于是,灌夫继续往下敬酒。当敬到一个权贵跟前,那人正凑着边上一个权贵的耳朵说话,也没有起立敬礼。灌夫再也忍不住了,指着他边上的权贵骂道:“我平时说你一钱不值,今天我向你敬酒,你却学女人的样与他咬耳朵说话!”  田蚧见灌夫当众辱骂他请来的客人,勃然大怒,马上招来卫士,把灌夫扣留起来。接着,又将灌夫的宗族都抓起来。  窦婴知道灌夫为了自己而冒犯了田岎便决定舍命救他。他设法让武帝召见,说灌夫是喝醉了酒才失礼的,田岎不能因私怨而定他罪。武帝让他和田岎当面辩论,两人各执一词,无法调和。于是,武帝又让大臣们发表意见。大臣中多数人不敢明确表示意见,武帝很生气。  王太后知道这件事后,以不进食逼武帝支持田盼,武帝只得将窦婴逮捕下狱。这一来形势急转直下,灌夫很快被定为灭族之罪。窦婴见情势危急,就让侄儿上书武帝,说自己以前曾接受过景帝的遗诏,授权他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请求皇帝召见。上书到朝廷后,有关官员查下来没有发现景帝有此遗诏,于是窦婴又被加上伪造先帝遗诏的罪名。按照律法,犯这个罪的要被斩首。公元前132年农历十月,灌夫及其全族被斩。窦婴听说这件事,极度悲愤,曾一度想绝食自杀,后来他听到别人言传武帝并没有真心杀他,便开始吃饭。不久,又遭到别人的诬蔑。武帝听后大怒,终于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将他斩首。  鹿死谁手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释义:  鹿:这里指猎取对象,比喻为天下、政权。鹿死谁手指天下政权为谁所得,也可指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典故:  东晋时,中国的北方有匈奴、鲜卑、氏、羌、羯五个少数民族,他们曾先后起兵对抗汉族政权,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五胡乱华”。  石勒是羯族人,幼时家贫,经常随大人一起去洛阳贩卖货物,也给别人做过长工、搬运工。晋惠帝末年,因为并州闹饥荒,二十多岁的石勒被并州刺史司马腾卖到山东一个名叫师欢的人家里做奴隶。师欢看到他相貌堂堂,与众不同,十分喜欢他,不久便免去他的奴籍,让他当了佃客。  后来,石勒聚集王阳、郭敖等18人为骨干,与汲桑一起聚众起义。起义失败后,他便投奔匈奴族的酋长刘渊,成为刘渊部下的一员大将。  公元304年,刘渊称帝,建立汉国政权。过了几年,刘渊死了,他的儿子刘聪、侄儿刘曜相继登位,刘曜改国号为赵(历史上称为前赵)。这时,石勒重用汉族人张宾为谋士,联合汉族中的地方豪强,发展成为割据一方的割据势力。  公元318年,石勒消灭了西晋在北方的残余势力。第二年,他断绝和前赵的君臣关系,自称为帝,但仍沿用赵国的名号,历史上称为后赵。一般来说,后赵的国势在五胡十六国中是最强盛的。  有一次,石勒在宴请自己臣僚的一次酒会上,自我夸耀地说:“假如我和汉高祖生在同一个时代,我自认为不如他,一定和韩信、彭越一样做他的部下,为他奋战疆场;但如果和东汉光武帝刘秀生在一起,我一定要和他在中原一带一比高下,到那时不知究竟鹿会死在谁手上呢!”  滥竽充数  出处: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渭王立,好——听之,处士逃。”  释义:  形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  典故: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王继承了王位。齐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洛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让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成语故事/小学生新课标必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