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华夏 作者:琼·施特劳斯 页数:562 译者:王同宽
Tag标签:无
前言
1913年,75岁的皮尔庞特·摩根去世。他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实力的银行家,他组建了庞大的铁路系统和“托拉斯”,掌管着由欧洲输往美国的大批资本,而且,在美国还没有中央银行的时候,他担当着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员的角色,总是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从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社会逐渐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他参加到有关美国治国理念的斗争中,而这种斗争从杰斐逊和汉密尔顿就已经开始了。
内容概要
一个世纪前,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1913年他去世的几个月后,联邦储备银行取代了他所创建的私人金融系统。他是爱迪生和卡内基的早期支持者,是西奥多·罗斯福的密友兼对手,也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和德国皇帝威廉的心腹朋友,同时也是数位杰出女性的好友。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那个世界,也塑造着我们这个世界。 然而,在他去世以后,他还一直笼罩在神秘的面纱里,有人称赞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 这是一部很久以来就应属于摩根的传记:它权威翔实地描述了摩根其人,如果没有他那充满支配力量的意志,美国的金融和文化将与今天的情况截然不同。这部著作文笔优美,并根据最新获得的材料历经十年才写成。作者作为一位获奖传记作家,她生动地再现了摩根的生活和他的时代,透过摩根令人敬畏的外表,揭示出了摩根完整的人性。
作者简介
琼·施特劳斯女士以她的传记作品《艾丽丝·詹姆斯》获得班克罗夫特美国历史与外交奖。她的随笔和评论曾刊登在《纽约人》等杂志上,同时她还获得了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和人类与艺术美国捐赠基金会的奖金。她现在生活在纽约城。
书籍目录
引言金融界的“摩西”第一编 华尔街之门 第1章 作证国会山 第2章 奋斗的家族 第3章 欲望与榜样 第4章 游学欧罗巴 第5章 危机中成长 第6章 与道德无关第二编 崛起华尔街 第7章 奇袭黄金市场 第8章 铁路业崭露头角 第9章 政府债券的新主宰 第10章 金银本位之争 第11章 家族事务与职业操守 第12章 镀金时代的宗教情怀 第13章 铁路界的“俾斯麦” 第14章 摩根家庭的掌门人第三编 资本市场的守护神 第15章 妻子与情人 第16章 合并狂潮 第17章 崇拜与忠诚 第18章 美元保卫战 第19章 财富的旋涡 第20章 世纪大合并 第21章 从$45涨到$1000 第22章 来自总统的攻击 第23章 飘摇大西洋第四编 巨头风范 第24章 投资与收藏 第25章 非凡的女性 第26章 潮起潮落 第27章 大恐慌前夜 第28章 拯救大恐慌 第29章 三巨头 第30章 英雄暮年 第31章 魂断异国后记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编 华尔街之门 皮尔庞特·摩根的到来,宛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打破了会议厅的宁静。那是1912年12月一个星期三的下午2点钟,天气是温和的,而且在那天之前,国会委员会根本没有预料到他会出席,因为他是明星级的人物。出席在国会山举行的听证会的人:政治家、律师、职员、记者,以及其他到会者,都停下手里正在进行的丁作。这位75岁的银行家及其一行,慢慢地走向大厅中央的坐位,所有的人都注视着他们。 摩根的女儿路易莎紧跟在他身边,她像摩根的女总管一样。摩根的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相隔一步跟在后面。其次是摩根在华尔街银行的两位年轻的合伙人——托马斯·拉蒙特和亨利·戴维森以及他们的夫人,还有几位律师。从远处看,摩根父子长得非常相似。他们父子俩身高都是六英尺,体重都超过200磅,身穿天鹅绒领暗扣长大衣,拄着锥形红木拐杖。站在他们两个人的跟前,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父子俩都有宽阔的面庞,只是儿子的头发是黑色的,面容也整洁匀称,而父亲蓄着胡须,灰白的胡须向下垂着,稀疏的头发也全白了,他的眉毛已经长得过长,而且弯弯的,就像是两个阔角的哥特式拱顶。人们很难不盯着老摩根看,因为酒糟鼻使他鼻子的形状走了样,这是脂肪组织增生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没有人盯‘着他看太长的时间,爱德华·斯泰肯曾在几年前给这位老人拍摄照片,他说,跟摩根的目光相接,就像朝着行驶来的快速列车的灯光看去一样。
媒体关注与评论
琼·施特劳斯是美国最杰出的人物传记作家之一,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学者和天才作家。她那富有想象力的敏感使她能够洞穿事物的本质,而她的过人才华使她能够把自己的发现生动连贯地叙述出来。摩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金融界的核心人物,也是镀金时代最具争议的公众人物。本书的完成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注入了自身的活力和对主人公的痴迷——摩根终于遇到了知音。 ——迈克尔·霍尔罗伊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