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谈锡永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见地方面,依藏密宁玛派的传统,分九乘次第来定位每一经论。这次第是印度佛家的传统,宁玛派将这传统接受过来,一直维持而至今日。整个九乘次第,涵摄小乘声闻、缘觉,大乘唯识、中观。若再细分,则中观自续派、应成派,以及“大中观”皆摄集,真可谓包罗殆尽,恰如法花宝璧。 有关观音菩萨的大悲愿力,本书从观音的名号及来源,澄清了种种误解,综述观音各类应化身相典故,同时讨论了《大悲咒》正音正解,及有关修习大悲咒水的法门,诚具实用价值。
书籍目录
见修法鬘 序 杂阿含经 异部宗轮论 大乘成业论 解深密经 阿弥陀经 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论 小品般若经论 金刚经 心经 中论 楞伽经 法华经 十地经 大般涅褩经 维摩诘经 菩提道次第略论 密续部总建立广释 四法宝鬘 因明入正理论 ……观世音与大悲咒附录
章节摘录
大约同时,经部(Sautrantika)则提出“种子”之说,谓有情的一切身心活动,其实都由种子引发,是故此种子便亦可以感生业果。 后来大乘空宗(中观学派Madhyamaka)的“业力”说,大乘有宗(瑜伽行派Yogacara)的八识种子说,其实都可看成是分别对这两部派说法的深入传播,由“无表色”衍为“业力”,由“种子”衍为“八识种子”。印度后期佛教,只承认有四宗部,即有部、经部、中观、瑜伽行,主要即是基于对业果问题的看法。 四宗部的见地虽有精粗之别(先出者粗,后出者较精),但原则上都不与“无我”这法印抵触,是故便受到承认,而其余诸部派,则仅因其依佛教仪注受戒而被承认为佛弟子,他们的说法,并不受到承认。 本论论主世亲论师(Vasubandhu),即是在众说纷纭的情形下,作扫荡的工作,从而建立瑜伽行派的业果学说,即所谓“阿赖耶缘起”。 在本论中,世亲先用经部的观点,来辩破余部派的观点。然后再用大乘瑜伽行派的观点,来辩破经部,从而建立自己的观点。全论主旨,即在于此。是故研读本论,即能了解佛家由部派时代起,以迄瑜伽行派为止,一切对业果问题的观点,我们不妨将这些观点,视为佛之后世论师对业力因果问题处理的一个发展过程。但须注意,其“发展”实亦跟佛家思想的传播有关。一个思想传播出来,便发展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到了瑜伽行派,业果问题已解决得相当圆满,而本论则为对这问题的一大归结。为不同的生命形态,而“我”的本质则永恒不变。 然而佛家跟一切外道的分别,却正在主张“无我”(anatman)。这个观念,是“三法印”之一,亦即是用来印证分别佛法与非佛法三大观念中的一个观念,因此,实在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观念,若对此观念违背(例如说有一个永恒的灵魂,或说可以永生),则所说的一切便变成为非佛法了。 这样一来便引发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用什么去做承担业力,一段一段地、一生一世地“自作自受”的个体呢?换而言之,或善或恶的身、语、意三业,到底附着在什么个体之上,作生生世世的流转? 释尊在世时,没有解答这个问题。 释尊寂灭以后,佛弟子便各自思索,各自提出问题的答案。 犊子部(Vatsiputtriya)提出一个“不即不离蕴我”,作为担负业力、接受果报的个体。 化地部(Mahisasaka)则提出一个“穷生死蕴”。 大众部(Mahasanghika)提出的叫做“根本识”。 说假部(Prajnaptivada)提出的则名为“有分识”。 种种建立,虽然都有一个概念,尽量将自己所建立者说为非永恒,,非自存-自成,企图不与“无我”这个法印抵触,然而实际上他们却办不到,因为他们的理论都有漏洞。 后来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a)提出“无表色”,说法即较精当。所谓“无表色”,即是无形的物质,但这些物质却可以感染业力,引生果报。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