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高阳 页数:4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小白菜与杨乃武夜夜暗渡陈仓,依然满城周知。小白菜之夫葛小大暴毙,“共谋杀夫”的传言不胫而走。威逼严刑下,二人几度昏死,又几度醒来,迫不得已招供画押。
作者简介
高阳(1922-1992),台湾署名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冰,笔名郡望、吏鱼,出生于钱塘望族。 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 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 1962年,高阳受邀于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尔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一生著作一共有90余部,约105册。 高阳的历史小说不仅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章节摘录
吴家出了命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乃武。此人是个生员,俗称秀才。提起杨秀才,余杭县城里城外,无不尽知;但提到此人的表情,并不相同,有的翘起拇指,有的噤口不语,有的面有恨色,有的掉首不顾。吴家老大是属于翘拇指的那一类。吴家是余杭有名的富户,起家才五六年,做的是米生意。洪杨乱平,最感缺乏的就是粮食;吴家与“胡财神”胡雪岩有旧,领了胡雪岩独资开设、分号遍布海内的“阜康”钱庄的本钱,到江西、湖南贩米来卖,发了大财。又有人说,吴家是掘着了长毛的“藏”,金银珠宝,不下百万之多。不管怎么样,说起来,吴家总是个暴发户,暴发户常有许多叫人看不上眼的行径,所以吴家的钱虽多,名声却很坏,尤其是对吴老大。吴老大好色,为且专喜勾引蓬门华窦的幼孀少妇。有一次着了人家的“仙人跳”,少不得磕头求饶,耗财遮羞,身上只带得十来两散碎银子,当然了不得事;说好说歹,讲定了二百两银子,但是得回家去取。一去不来怎么办?有道是“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奸夫着好衣衫出门,就奈何他不得了。扎局的主家原是预先计划好的,拿起剪刀,“喀嚓”一声,将吴老大的辫子剪了半条。吴老大大惊失色!这是件非同小可的事。且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编发为辫,是清朝特有的制度,当年清兵人关,为了剃发结辫,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如今剃头挑子上还留着具体而微的悬首示众的旗杆,一想起没有辫子就可能没有脑袋,吴老大岂能不惊?“你拿二百两银子来赎你这半条辫子!”“是,是!”吴老大一迭连声地说,“一定来赎,一定来赎!”回家一想,二百两银子倒是小事,就怕银子捧了去,人家还是不肯给辫子,留着这个把柄,慢慢勒索,后患无穷。无论如何要想个一劳永逸之计。于是,有人建议:“这一劳永逸之计,除非杨秀才,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请教。备了一桌盛筵,将杨乃武请了来;酒到一半,吴老大吐露本意。杨乃武却是面有难色。“真个整条辫子都剪掉了,反倒好办。”“怎么呢?”吴老大急急探问,“杨大哥,你倒说个道理我听。”“整条辫子剪掉了,就索性去做和尚,过些日子再还俗,有何不可?”吴老大啼笑皆非,“杨大哥!”他怨怼地说,“我心里像油煎火烧一样,你还跟我开玩笑?”“不开玩笑怎么样?事情实在很难。”说着,意态悠闲地干了一杯酒。“杨大哥,没有事难得倒你的。”“你不要急!”杨乃武复又悠然引杯,“事缓则圆。”这是胸有成竹的神情。吴老大心里有数,告个罪离席。不一会,领着两个下人,端了两个红托盘出来;盘中堆着耀眼生光的大元宝——藩库所铸,名为“官宝”;每个五十两,共是二十个。“杨大哥,这一千两银子,我先叫人送到府上去。你慢慢喝酒动脑筋。,,“也好!”杨乃武作个孺子可教的表情,“等我慢慢喝酒动脑筋。”喝不多久,杨乃武的书童小喜悄悄掩了进来:四目相接,见他点一点头,知道一千两银子妥收无误了。于是他问:“小喜,城隍庙演神戏是哪一天?”“后天起,一连三天。”“好,你下去。”说完,杨乃武向吴老大呶一呶嘴。.吴老大会意,向左右吩咐:“你们也下去!”等言不入六耳了,杨乃武方始开口:“后天你带一把好剪刀到城隍庙去看戏。等小宝顺的‘三本铁公鸡’上场,一定挤得水泄不通;你就剪人家的辫子,剪得跟你一样,只剩半条。剪个四五个人,拿剪刀跟辫子都丢掉。”他停了一下问,“你懂了吧?”吴老大想了一下说:“还不大懂,以后呢?”“以后?你当然摸一摸脑袋瓜,喊将起来,说是辫子叫人偷剪了。”“啊,啊,我懂了,我懂了!”吴老大很高兴地,但一转念间,又有疑问,“可是,我自己的半条辫子,还在人家手里,那个人来找我怎么办?”“那个人怎么还敢来找你?如果敢来找,正好!你劈脸先打他两个大嘴巴,扭他到县衙门里,要他赔你的辫子。”吴老大离席而起,长揖到地;起身翘一翘拇指说:“杨大哥,我服了你了。”
编辑推荐
《小白菜(套装上下册)》是历史小说家高阳作品集的一部力作。高阳历史小说全方位地展现清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他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都相当熟悉,配合上他积累的大量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使得他的小说非常贴近史实;而在细节上,他杂糅清代的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士风,点缀于小说之中,宛如《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从他的小说中看到中国古代社会包罗万象的风俗画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