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法] 乔治·桑 页数:184 字数:235000 译者:郑克鲁
Tag标签:无
前言
乔治·桑是法国最杰出的女小说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小说家之一。她生于1804年,原名阿尔芒蒂娜·奥罗尔·吕西·杜班。从小由祖母抚养。1817年她进入巴黎的一个修道院,至1820年才回到老家诺昂。重新接触到田野,使她无限欣喜:“植物的芬芳、青春、生命、茫然无知的未来的独立生活,在我面前打开了,使我感到忐忑不安和深深的忧郁。”她如饥似渴地读书,尤其喜欢卢梭的作品:“让一雅克的语言和他的推理形式就像庄严的、闪射着光芒的音乐那样抓住了我……在政治上,我成了这个大师的狂热信徒,我长期毫无保留地保持这种状态。”她不仅在政治信念上受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影响,而且她的创作风格也直接师承于卢梭的感伤主义。1822年,乔治·桑和杜德望男爵结婚。但在1830年,她发现了丈夫给情妇的一份遗嘱,于是在1831年初愤然离家来到巴黎,独立生活,开始了写作生涯。乔治·桑的出走,与她寻求妇女解放的要求是联系在一起的。她穿起男装,抽上烟斗,以示男女平等。她写作的小说也以妇女问题为题材:《安第亚娜》(1832)的同名女主人公代表“弱者”和受社会法律“压抑的情感”,与“文明的一切障碍”作斗争。同年秋天,她又发表了《瓦朗蒂娜》。《瓦朗蒂娜》是一部爱情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个多角恋爱故事:男主人公贝内蒂克特是爱情纠葛的关键人物。他爱上贵族小姐瓦朗蒂娜,而她是朗萨克伯爵的未婚妻。在此之前,贝内蒂克特爱过瓦朗蒂娜的姐姐路易丝,她起初拒绝他,后来却爱上了他。当下,贝内蒂克特被他的表妹阿泰娜伊丝热恋着,而后者有不止一个追求者。这几对爱情纠葛引起了激烈的冲突,几对婚姻都导致悲剧:瓦朗蒂娜与朗萨克结婚,却没有爱情;她姐姐追求自由恋爱的悲惨遭遇,使她不敢越雷池一步,她只能听任命运的宰割。更可悲的是,伯爵发现瓦朗蒂娜和贝内蒂克特的关系以后,剥夺了她的财产蓝博宫堡和附属地产,无情地抛弃了她。贝内蒂克特在幸福到来之际被情敌杀死。阿泰娜伊丝一气之下与自己不爱的人结了婚。通过这三个悲剧,乔治·桑抨击了不合理的婚姻。她让女主人公说:“纯洁的爱就是这个宇宙的纽带和原则……我们创造出来是为了彼此相属的,我们之间缔结的非物质联系,胜过一切人间联系。”这句话歌颂了爱情的神圣。另一方面,乔治·桑又通过男主人公,指出财富和地位是他们结合的障碍,他愤怒指责这个社会。瓦朗蒂娜控诉道:“他们怂恿我失足,鼓励我只知宣扬表面的德行。如果您不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而是公爵和贵族院议员,我可怜的贝内蒂克特,他们就会吹捧我取得胜利。”阶级界限和社会偏见是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乔治·桑从这个高度上去描写妇女的悲剧命运是有揭露意义的。小说还描绘了农民与贵族的尖锐对立。蓝博伯爵夫人蔑视农民,觉得女儿在舞会上当众被一个农民拥吻,是受到侮辱,她看到女儿同贝内蒂克特接触便火冒三丈,认为有失体统。侯爵夫人经历过法国大革命,平时对农民笑脸相迎,对他们怀有恐惧和戒备心理,深谙“礼贤下士一些,为了是在未来的革命中拯救你的头颅”的道理。农民随时准备与贵族摊牌,他们认为贵族“只有过出生时的艰难,我们则不同,我们是历经艰险才挣到家产的”。莱里家趁女儿结婚,大摆宴席,要跟伯爵小姐的婚礼相颉颃,压倒贵族的气焰。贵族蓝博家最后败落,而村妇阿泰娜伊丝成了蓝博宫堡的业主,后来她又与路易丝的儿子结婚,变成了新贵。这是外省一个角落的社会变迁史,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农村中阶级力量的消长。这部小说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形象。瓦朗蒂娜具有民主主义思想,是乔治·桑女性画廊中有独特光彩的人物。她关切农民的痛苦和欢乐,摒弃阶级偏见,与农民接近。最后,命运和社会把她降到同农民一样的地位。她性格温柔却不懦弱,是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贝内蒂克特性情暴烈,富有反抗精神,蔑视金钱,憎恨贵族的自命不凡,看不惯暴发户的倨傲,无情地讽刺他们的吝啬或挥霍。他宁愿放弃一门女方嫁妆十分可观的婚姻,不顾一切地追求瓦朗蒂娜。他愤世嫉俗,指责上帝不去扶持弱者。这是另一个理想的男子形象。蓝博夫人也被刻画得相当真实和生动。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她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切幻灭之后,“热衷于阴谋诡计就成了她唯一的精神食粮”。她庸俗、狭隘、爱慕虚荣,嫉妒继女的漂亮,不料继女的情人竟是她的情人。她一手包办了女儿的婚姻,葬送了女儿的一生。这个专横跋扈、委琐促狭的贵妇,是当时社会产生的畸形儿。侯爵夫人是另一种贵妇,她性格软弱、轻率,喜爱奢华而又自私。由于经济的败落,她不得不依附他人,委曲求全。阿泰娜伊丝的心理和性格,则体现了暴发户农民想跻身于上层阶级的社会现象。小说对法国中部地区贝里农村的绮丽风光,以及对风俗人情的细腻描绘,十分引人注目。男女主人公在乡村舞会上的初遇,夏夜在山谷的相逢和坦率交谈,在宫堡小楼的消闲聚会,是一首首现代田园牧歌,预示了乔治·桑后来的创作基调。
内容概要
贝内蒂克特爱上贵族小姐瓦朗蒂娜,后者是朗萨克伯爵的未婚妻;贝内蒂克特在此之前爱过瓦朗蒂娜的姐姐路易斯,路易斯起初拒绝他,后来却爱上了他;同时,贝内蒂克特又被他的表妹阿泰娜伊丝热恋着……最终,三个人皆以悲剧收场。
作者简介
乔治·桑,法国浪漫派女小说家,原名奥罗尔·杜邦,1804年生于巴黎,从小由祖母抚养,十八岁时嫁给一位男爵,由于对婚姻的不满,1831年到巴黎开始独立生活和写作生涯。1832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一举成名。乔治·桑喜欢描绘家乡绮丽的田园风光,具有浓郁的浪漫
书籍目录
一个多角恋爱故事的三个悲剧收场前言主要人物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 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名家评论乔治·桑生平和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一 贝里的东南部有一个方圆几法里的风光旖旎的地方。就在巴黎通往克莱尔蒙那个方向,大路横穿而过。大路两边人口稠密,旅游者很难猜度出邻近一带风景秀丽。但要是有人为了寻觅阴凉和幽静,走进那些随时出现在大路旁的弯曲狭窄的小路,不一会儿便会看到一派青翠欲滴、静谧诱人的景色。绿茵如坪的牧场,幽咽声声的溪水,一丛丛桤木和梣木林,好一片恬淡闲适、富有田园风味的自然风光。在方圆几法里之内,要寻找一幢碎石垒墙、瓦片屋顶的房子,那是办不到的。唯有一缕蓝色的炊烟,刚巧从树叶丛后面袅袅升起,表明不远的地方有间茅舍。倘使在小丘的核桃树后面瞥见一座小教堂的尖顶,再走几步路,便会发现钟楼的瓦片被苔藓侵蚀,还有十二间分散的小屋,周围是果园和大麻田,一曲清流,三根木梁组成的桥架于其上,一平方阿尔邦①的墓园由一道色彩鲜艳的栅栏封住,最后是四棵梅花形的小榆树和一座坍塌的塔楼。当地人把这称之为村落。 这些不为人知的村野的恬静,是无与伦比的。无论奢华、艺术、博闻强记的研究癖好,还是所谓工业这个百手妖魔,都未曾渗透到这个地方。在这里,历次革命只不过勉强使人们有所感觉,上次战争,就是胡格诺教徒反对天主教徒的那场战争②,在这块土地上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另外,传统缺乏根基,黯然无色,倘若你询问那里的居民,他们会回答你,这些事至少已经过去了两千年。因为这儿的农民主要的品德是毫不关心古代的事。你跑遍这一带,在圣徒前祈祷,喝着这儿的井水,却绝不会听到官方责成编写的封建时代编年史,或者正规的显灵传说。农民沉着和寡言的性格,不是这一带微不足道的魅力之一。任何事情都不能使这儿的农民感到惊奇,也不会牵动他们的心。甚至连你突然出现在小路上也不能使他调过头来,假如你问他通往一座城市或一个农庄的路,他的全部回答只是出于礼貌的一笑,仿佛向你证明,他不受你狡黠的欺骗。贝里的农民不能想象,赶路的人会不知到哪儿去。唯有他的狗在你身后吠几声,他的孩子们藏在篱笆后,躲避你的目光和询问,那个最小的孩子,如果跟不上四散而逃的哥哥们,会害怕得跌在壕沟里,使劲嚷嚷。最冷漠无情的面孔要算大白牛的了,它是一切牧场不可回避的长者,在灌木丛中定睛看你,似乎要使那些惊惶的公牛失之沉着友好的整个家族对它保持敬畏。 除了对走近的外乡人乍见之下表示冷淡之外,当地的农民是善良和好客的,就像宁静的树阴和芬芳扑鼻的草场那样乐于迎客。 夹在两条小河之间的一块地方,尤其以树木草丛道劲幽暗的色彩闻名,这种色彩使它得名“黑谷”。这里只有星罗棋布的茅屋和几个收入不错的农庄。被人们称为“新仓”的农庄非常大,它外表的朴素同风景的朴素相得益彰。一条栽上枫树的林阴路直通那里,在村合脚边,安德尔这条当地美丽的小溪,在牧场的灯心草和黄菖蒲中间缓缓流淌。 对黑谷的居民来说,五月一日是出门之日和节日。在峡谷的尽头,就是说,离新仓所在的中心部分约两法里远的地方,举行这种乡村节庆。在乡下,这种节庆吸引和聚集附近的所有居民,从副省长到漂亮轻佻的女工,她们头一天就给神气的襟饰做好褶子了;从高贵的官堡女主人到靠领主的栅栏来饲养山羊和绵羊的小牧童。大伙儿在草地上进餐,在草地上跳舞,胃口不坏,兴致不低。有的人坐上敞篷四轮马车或骑在驴上,有的人戴着圆锥形女帽或意大利草帽,有的人穿上白杨木鞋或土耳其缎子鞋,有的人身穿绸袍或花缎裙,争奇斗妍地到来。对漂亮的姑娘来说,这是风和日丽的一天,对美作出高下之分的裁决的一天,在艳阳的无情照耀下,沙龙里有点成问题的妩媚,面对乡村朝气蓬勃的健康和光彩焕发的青春,受到了挑战。而男性的法庭则由各阶层的法官组成,当事人面对提琴声,罩在烟尘斗乱之中,受到炽热目光的注视。多少平分秋色的胜利,多少理所应当的弥补,多少长期悬而未决的评判,在风流艳事的年鉴上,表明这就是乡村节日。这儿的五月一日,如同各地,是黑谷穿上节日盛装的村妇和邻近城市的太太们暗中媲美的重要日子。 这种天真无邪的诱惑最可怕的武器库,从早晨起就在新仓农庄筹集起来。那是在一个大而低矮的房间里,有小格玻璃窗采光,墙壁贴上色彩相当鲜艳的壁纸,同天花板熏黑的梁木、平滑完整的橡木门和做工粗糙的碗橱恰成对照。在这个随随便便装饰起来的地方,相当漂亮的现代家具反衬出第一流家庭的典范的乡村气息。有个十六岁的俊俏少女,伫立在一面似乎俯向她,以便欣赏她的老式穿衣镜金黄的、锯齿状的框架前,最后整理一下华丽典雅的衣装。善良的农庄主人唯一的女继承人阿泰娜伊丝,这样年轻、红艳、秀色可餐,在艳装打扮之下,显得分外娇媚大方。正当她理顺珠罗纱的连衣裙时,她的母亲蹲在门前,衣袖挽到肘弯,在一口大锅里准备着什么,发出水的哗哗声,周围有一大群鸭子秩序井然,引颈等候。一注强烈欢快的阳光从敞开的门射进来,落在打扮一新、红喷喷的、娇小玲珑的少女身上,她跟肥胖的、黧黑的、身穿棕色粗呢衣服的母亲迥然不同。 在房间的另一头,一个穿黑衣服,随便坐在靠背沙发椅上的年轻男子,正在默默地注视阿泰娜伊丝。他的脸并没有流露形之于外的、幼稚的快乐,而少女的一举一动却把它反映了出来。有时甚至有一丝讥诮和怜悯的细微表情,似乎使他那灵活的、大而薄的嘴唇嚅动起来。 莱里先生,或者不如像他长期交往,并同等对待的农民出于习惯那样,依然称呼他莱里老爹,按照农村习俗,一年四季都在壁炉里升起的炭火旁,安然地烤着穿上白袜的胫骨。这个厚道的老汉老当益壮,身穿条纹裤,印花的宽背心和长上衣,留有发束。发束是往昔留下的宝贵余蓄,逐渐从法兰西的土地上消失。贝里较之其他省份,少受一些文明的侵害,这种发式至今对半资产阶级半村夫的农民阶层中固守习惯的人,还有至高无上的影响。这是因为在青年时代,他们第一步是迈向贵族习惯,假若他们的脑袋消除了这种社会特殊身份的标志,他们就以为有失身份。莱里老爹一直捍卫自己的身份,顶住女儿的冷嘲热讽,在阿泰娜伊丝的一生中,也许这是唯一的一次,她慈爱的父亲没有应允她的意愿。 “快点,妈妈!”阿泰娜伊丝扣好波纹织物腰带的金扣,说道,“你喂完鸭子了吗?你还没有换衣服吧?咱们永远动不了身啦!” “耐心点,耐心点,小丫头!”莱里大妈说,一面不偏不倚地给家禽分食,“给‘娇儿’套辕的时候,我就有时间穿戴好。啊!我可不像你那样非得去赴会不可,我的孩子!我已经不年轻了;而我年轻时,可不像你那样,既有闲工夫,又有办法打扮得花枝招展。咳,我可不能花两个钟头来打扮!” “您这是责备我?”阿泰娜伊丝赌气说。 “不,我的孩子,不,”老农妇回答,“玩吧,打扮吧,我的孩子,你有大笔财产,可以享用你父母的劳动所得。我们眼下一大把年纪,可享受不了啦……再说,省吃俭用惯了,也就不需要享受啦。我本来可以花钱雇人侍候我,但我不会这样做。我身不由己,家里的一切非得我亲自安排。而你呢,打扮成贵妇人那样吧,孩子,把你养大就为了这个,这是你父亲的心愿。你不会守着一个扶犁的雇工,你未来的丈夫会十分乐意地看到你的手雪白粉嫩,嗯?”莱里大妈洗刷完大锅,念叨完这一篇慈爱而有见地的讲话,一面微笑一下,朝年轻男子扮了个鬼脸。后者佯装没有注意到。莱里老爹处在憩息的农民感到亲切的悠然发呆的状态中,端详着他的鞋扣,向未来的女婿抬起半闭半合的眼睛,仿佛要享受一下心满意足的心境。但未来的女婿为了避开这种无言的关切,却站起身,换个座位,最后对莱里大妈说: “姨妈,您要我去备车吗?” “去吧,我的孩子,你愿意就去吧。我不会让你久等的。”好女人回答。 外甥正要出去,这当儿走进第五个人,她的神态和衣着跟农庄居民形成奇异的对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