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6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张筠曼 编 页数:1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手语是聋人的语言,手语对聋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手语和聋人社会产生的时候起,手语就对聋人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随着聋人社会的发展,手语对聋人社会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在聋校,手语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聋生通过使用规范的手语来达到学习书面语言的目的,是摆在广大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聋教育的发展历史。18世纪中期,聋人在聋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大多采用纯手语进行教学。而到了1880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国际聋人会议上却认为手语的使用抑制了口语和语言的发展。结果是口语主义(运用口语、唇读法和残余听力,不用手势交流)占了上风,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受对聋童强调口语教学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全面交流”(或称“同步交流”)的教学方法被提出。该教学法集谈话、唇读、猜测手势、身体语言、形态语言等各种交流形式于一体,旨在发展聋人的语言能力。然而研究表明,“全面交流”法仍存在几个固有的问题: 第一,尽管聋人的权力得到重视,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交流能力应有的变化。如很少有人强调教师要提高他们运用手语表达和接受信息的技能。 第二,全面交流法中的语言能力往往被理解成运用语法规范的语言能力。这种理解忽视了聋童在交流中存在有舒适性的需要,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重在意义而非形式。该教学法仍然没有走出口语教学法的困境。 纵观聋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口语教学法强调的是精通单语(书面语)和辨别单文化(健听人文化),只强调健听人文化和书面语的重要性,从一个侧面否定了一些聋童应有的选择可行语言和聋文化的权力。同样的道理,纯手语教学只是将学习转换到聋文化和手语的氛围中,学生学习健听人文化的重要性和书面语言也受到阻碍。为了取得平衡和让聋童得到两种语言的、文化的熏陶,20世纪80年代,双语双文化的教学形式被提出,而且研究也表明,双语双文化并不妨碍而是提高了聋童的口语能力、读写能力、学习水平、社会学习成绩、认知功能和自我意识。双语双文化强调: 第一,要摆脱让聋童完全适应听力社会文化类型的思想。 第二,推崇双文化的自然关联性。 第三,把手语看作聋人的基本语。 第四,承认聋文化的存在。 双语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和进步的标志,国外已经广泛地开展起这种教育研究,并被聋人、聋教育工作者以及聋人亲属所赞同。在中国双语双文化的教学形式已经在聋校初见端倪。为实施这一教学形式,首先要考虑根据国外对双语双文化的现有理论和中国的现实,改进我国聋校现行的教学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机制。如在聋校开设规范的手语课,研究聋人手语语法,制定适合的教学材料,彻底改变目前手语的混乱状况,让聋校师生都掌握手语,不断提高驾驭手语的能力。
书籍目录
四年级第一学期 1.明明上学 2.谁说得对 3.一只小羊羔 4.让座 6.一篮稻穗 7.雨天 8.大熊猫 9.放风筝 11.要下雨 12.通阴沟 13.捉蝴蝶 14.我也该准备过冬了 16.看猩猩 17.小公鸡和小鸭子 18.我要的是葫芦 19.留言条 21.我喜爱的小鸽子 22.补丁 23.蓝树叶 24.去大伯家 5、10、15、20、25为阅读课文未编词汇手语四年级第二学期 1.天安门前看升旗 2.周总理的睡衣 3.上课了 4.王冕学画 6.诚实的孩子 7.看企鹅 8.浏览动物园 9.谁勇敢 11.小蝌蚪找妈妈 12.骆驼和羊 13.草原上的鹰 14.通知 16.想做好事 17.给妈妈的礼物 18.人造琥珀 19.考试 21.小方迷路 22.吃鱼子 23.爸爸真好 24.爬天都峰 5、10、15、20、25为阅读课文未编词汇手语五年级第一学期五年级第二学期六年级第一学期六年级第二学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