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于伶 页数:31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推动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变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不过,由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自身的一些优势以及本书编选过程的一些特色,我以为,这次我们编选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还是有以下优长:其一,编选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这样就保证了本丛书的学术质量。其二,规模最宏大。本丛书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这次所选的108位作者,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一再筛选分析然后才确定下来的,除了我们过去一直注重的主流作家之外,还兼顾了很多过去曾经被忽视却成就较高、自成特色的非主流作家的作品。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广大读者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其三,版本最原始。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风浪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其四,编校较严谨。本丛书此次出版,不论是在装帧形式上,还是在文字编校上,都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从严把关,以保证送到读者手中的图书是合格的、值得珍藏的图书。相信这套“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不会使读者失望。是为序。
内容概要
《夜上海》富有暗示力,抒情味和亲切之感。因为这是孤愤迸进的夜的上海之讴歌,有咒、有颂。不过,在星移斗转之中,茫茫长夜毕竟度过了。接着星移之后到来的天明,还会远么?
作者简介
于伶(1907—1997),原名任锡圭,字禹成,笔名尤竞。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电影评论家。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中国戏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等职。
主要戏剧创作有:《夜光杯》、《一袋米》、《保卫芦沟桥》、《夜上海》、《大胆英烈传》、《七月流失》等,与孟波、郑君里合著电影文学剧本《聂耳》。
书籍目录
于伶小传夜光杯女子公寓夜上海汉奸的子孙浮尸于伶小传于伶著作书目
章节摘录
前幕的一周之后,郁丽丽到北通的第四天,一个炎热的下午。是新加髹漆可是显得建筑式样已经古旧的孔庙的三间屋子——办公厅。舞台全面是正中的一间——休息室。后壁中为进出的正门,开着的时候,可以见到通出去的一条深长幽森的走廊。偶然也可以看见戴钢盔荷枪的岗兵的影子,门关着的时候,也时时有沉重寂寞的铁跟皮鞋的走动声和立正声。左右各有一门,挂着办公室、寝室的牌子。室内用具不甚调和,有新式的大沙发、电扇等,也有着旧样的桌椅和几等。壁上有大镜框镶着应尔康长官的放大照像,有阅兵或类乎登极之类的盛大典礼时拍摄的大场面留影,有大幅的、某一部分显着特别颜色的地图。桌上一个大瓶中插着大束的晚香玉花。幕开时郁丽丽坐在沙发椅里,她的穿着和打扮比前一幕中更漂亮更动人了,而且一点不放松可以卖弄她的风姿的时机,但是这种卖弄风姿的表现,我们留心地去观察和分析的时候,就可以辨别出是她的一种有意的“表演”,是为了达到她某种目的的诱惑,所以也可以看出她在做着如何压制着不让这“表演”过火,免得露出痕迹的功夫来,因此她的卖弄风姿的底层是严肃的,苦心的。在她偶一不做那种“表演”,而回复到本来的面目,或者失去诱惑的对象的时候,很快地就坠入回忆和思索的氛围中去了。[应尔康和她谈着话,他四十二三岁,烟容满面,态度轻浮,没有政治家的风度,只随时流露着装腔作势自以为了不得的习惯,没有事业家的信力,而是财色自娱,无可无不可的糊涂蛋、贪生汉、享乐者。[郭平严肃地,职业的习惯地立在一边。他魁梧的躯体中有着纯洁的灵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