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源(上下)

出版时间:1998-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清] 沈德潜 编,苗洪 注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总序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占代诗文一定程度上    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    味。     为了便于诗文的普及和收藏,自古以来就有 一些学    者仁人在做着遴选编纂的工作,每个时代都有 一些优秀    的选本涌现出来,泽被当世,并且穿越历史的时空,流    传下来。     古人编辑的诗文选本为我们保存了不少名篇佳作,    也为我们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

书籍目录

目录

例言
古诗源卷一
古逸
击壤歌
康衢谣
伊耆氏蜡辞
尧戒
卿云歌
八伯歌
帝载歌
南风歌
禹玉牒辞
夏后铸鼎繇
商铭
麦秀歌
采薇歌
盥盘铭
带铭
杖铭
衣铭
笔铭
矛铭
书车
书户
书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诗源(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6条)

 
 

  •     医院永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永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永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永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永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永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永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永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永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永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永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永康医院开诊断证明
  •     医院富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富阳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富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富阳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富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富阳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富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富阳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富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富阳医院开诊断证明
  •     《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这部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馀首,分十四卷。这是一部带资料性的选本,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比较丰富,可作为阅读研究古代诗歌的参考。
      
      
  •      古诗读来总是让人唇齿留香,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淳朴自然,可谓天然去雕饰,应是得到了《古诗源》作者沈德潜的偏爱。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中之风骨亦是世世代代学者咀嚼品尝的对象。今日读到王粲的《七哀诗》不免感慨乱世令人悲的景象。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七哀诗》,是一种中国传统诗歌体裁,起自汉末,以反映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等为主要内容。然而何为七哀?在我看来,“七”乃虚数,并无特指之意,故七哀应是无限哀愁,百感交集,酝酿成诗的。然而在《古诗源》中,沈德潜则引用了吕向的题解,即“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也。”此段文字不禁让我想起了佛教所谓的“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和五阴炽苦”。苦而悲,悲而哀,诗即成也。
      
       从古至今战事不断,“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在权利的争夺赛中,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喟然伤心肝”。今日读王粲的《七哀诗》,料定谁都会想到杜少陵的三吏三别。此时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彼时是“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此时见“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彼时乃“入门闻嚎啕,幼子饥已卒”;此时还“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彼时却“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此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也”。世事无奈,与其说王粲之《七哀诗》乃杜甫三吏三别之祖,不如说是战争年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现象的再次还原。《七哀诗》悲天悯人的情怀、细致入微的描写、真实客观的记录使得读此诗如同读史。因此世人读《七哀诗》对古代历史的研究必定是有益的。
      
       天下皆言乱世出英雄,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同时想到乱世时分百姓们的不幸遭遇,我宁愿世上不再有英雄出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沈德潜所写的《古诗源》,除了收录先秦至隋朝的许多诗歌选集以外,还选录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初读此书,发现书中所记录的诗歌语言大都质朴无华,看不到过多的修饰与技巧,然而却字字含情,句句在理,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与历史背景。
       诗歌发展至唐代已经极为繁盛,各体皆备,并且日臻成熟,但是在唐之前,诗歌也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并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为后人所引用和借鉴,同时也成为了许多诗人源源不断的思路与灵感的源泉。正如沈德潜序篇所说“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重其源也,唐以前之诗。”由此可知,唐之前的古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可谓真正的诗之源泉。
       精炼简洁是唐之前的许多民歌民谣的特点。虽然没有唐诗的那种修饰与娴熟,但是古朴自然的文风也对后世产生许多深远的影响。《古诗源》开篇的击壤之歌,耳熟能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神来之笔,点缀古今,道出了一个人类亘古不变的真理----劳动,正是因为劳动才让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的文明。在那个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当时的人们依然能够保持着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反映出先人辛勤的劳作和乐观的心态。《蜡辞》中写的“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土,水,昆虫,草木皆与农事有关,作者没有用过多的言语,只是用带有命令的咒语念念有词,表达出他们希望利用巫术咒语能够消除自然灾害的乐观心理。《弹歌》所写“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仅仅用了八个字,生动地写出了原始社会狩猎生活,惟妙惟肖,民间歌谣语言之凝练,由此可见一斑。
       情感历来是诗歌的灵魂,而政治抱负和男女情感是诗歌中的情感流露最多的两类。政治抱负类的诗歌大都与个人命运紧紧联系着。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在其誓师北上征伐乌桓,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表达出曹操豪迈的气魄和宏伟的抱负。“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豪放雄壮、震烁古今的《大风歌》不仅仅抒发了刘邦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荣归故乡后对国事忧虑的心情。曹植诗歌中的许多名篇,如《箜篌引》《白马篇》《七哀诗》道出作者建功立业的心情和被兄长疏远排斥迫害的苦闷和抑郁。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题材。《垓下歌》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时不利兮骓不逝”是他对个人的渺小和命运的感叹,“虞兮虞兮奈若何”饱含了他对虞姬刻骨铭心的爱。《陌上桑》中的罗敷是美貌和忠贞的代表,而《上邪》则用作者的自誓之词表达对恋人至死不渝的爱。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后面都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常常感概为什么古人能够演绎出那么多动人的爱情故事?而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再也听不到“心诚怜,白发玄。 情不怡,艳色媸”的真心,也看不到“愿得一心人,白首不不相离”的柔情。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对于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或许是我们无法理解那个世界,更无法理解那个世界的人吧。
       《古诗源》所收录的诗歌内容广泛而庞杂,虽匆匆将其读完,却不过是浅尝辄止,没读得其真髓,甚至有许多不理解之处。但是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这本书将一直陪伴着我,偶尔翻读,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诗源》的第一首诗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在这个日早已入,日还未出的深夜,违背规律如我,纵然也不可能给出多么深邃的见解了。
       这本清人沈德潜编纂的书,基本涵盖了从先秦至隋代的大部分诗歌和童谣。《古诗源》内容之丰富,题材之广泛,自不必说。它是一本资料详实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包含着人生哲理,情感喜怒哀乐的有益读本。
       开卷读诗,在会心处稍作停顿,在某个电光火石的瞬间,突然觉得,书中的文字怎的生了魔力,这说的不是我吗?这不是我想说的吗?这不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吗?仿佛思绪的变迁和作者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的悲和喜化作文字的表达恰恰和你完全一致,这种奇妙的感觉专业名词称之为共鸣。在共鸣之外,你发现作者笔下的文字,改一字不得,加一字不得,多一字不得,这种文字的随机组合恰恰构成了最传神精炼的语言,最真实自然的情感,最恰当合适的表达,最精彩的描述和体现,我称之为妙笔。带着共同的情感体验,由着这曼妙的文字带着你在作者和你交织的世界里或喜或悲,或朦胧虚幻,或大彻大悟,好不痛快。带着这共鸣和妙笔,翻开《古诗源》,读到开心处,读到动情处,读到惊醒处,大概也是一种缘分吧。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新交了知己,最悲伤的瞬间莫过于生生别离。“相去日以远,衣带日已缓。”离别的日子越来越久,衣带渐缓的我独自忧愁,都道是相思最苦,却不能把情抛到脑后。
       当然,感性的情感总能带给人们最最直接的共鸣,至于理性的警句大概只能在思索的瞬间给你冷不丁的点拨,让你清醒,让你解脱。
       “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人不会被山绊倒,只会栽倒在小土丘上。打败我们的可能不是大的困难,反而可能是小小的疏漏和不在乎。“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过去无法改变,过去不会重现,明日的种种我们无从把握,未来是完全的未知。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只有这一瞬间的现在。
       《古诗源》中有些诗句用语之精炼,让人拍案叫绝。“梧宫秋,吴王愁”,六个字就将国家灭亡的愁惨之状,形象的描绘出来了。最喜欢也最为力赞的是这首《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竞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黄河边住着一对老夫妇,有一天丈夫打算过河,他的妻子劝他不要过河,他不听,毅然过河,结果中道落水而亡,老人的妻子目睹了丈夫的死,遂鼓盆而歌,声调悄怆悲壮。十六个字,还有多处重复用字,却刻画了两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偏执而洒脱的老夫,悲怆而无奈的老妇。字字平实,却不失风骨。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曲折的故事,更没有奇特的构思,可是,你能从这十六个字里得到的却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段哀伤的感情和一幅凄惨的画面。沈德潜的评价也极其简洁而概括。“缠绵凄恻”,道尽了一切一切。
       诗缘情而绮靡,能被人记住和传诵的都是带着真情实感流露的上乘佳作。没有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就不会有读者的共鸣和作者的妙笔。没有横扫天下的霸气,就不会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放,没有绝望至极的苍凉,就不会有“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挣扎,没有心灰意冷的坚定,就不会有“从今以后,勿复相思”的决绝,没有心心相印的眷恋,就没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山盟海誓。情感到了,妙笔自然就有了。
       当然,读诗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缘分。有时看到些经典的诗句,或是臣服于它的技巧,或是崇拜于它的语言,却总无法真正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可如果有一次,你读着读着,感情不一样了,你理解了,你懂了,甚至是你体会过,那么一定就是缘分到了吧。
  •     大二的时候,在当当网上买的这本《古诗源》。我很喜欢的风格,竖版、繁体、只有句号(句读)。
      毕业之后,在工作,虽然工作跟着不怎么沾边(我是做公关的)。但是,我依然时不时拿出来翻阅,这里面的诗歌,特别好。沈先生,汇集了唐朝之前的主要诗歌(按照作者的标准)。
      在北京的公交车上或者地铁里,更或者是火车上。只要你发现一个打扮时尚,戴着耳钉、穿着现代的男生,看着这本《古诗源》,那一定是我!
  •     日本《古事记》的开头,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这兄妹二神奉命下到人间来造那漂浮的国土。为着繁衍造物,他们便要以男女相见,于是,相约围绕一根天之御柱,一个从右转,一个从左转,背向而行。史书里没有记载这根柱子的直径有多长,也没有说他们行了多少的时间,也许很久,也许只是一刻。再相遇时,伊耶那美命先开口:“啊呀,真是一个好男子。”随后,伊耶那岐命说:“啊呀,真是一个好女子。”
      
       我读到这里,真觉得天地澄澈,千万年前的事情如在己身,再没有多余的话。然而接下来却还有一转。他们随后有了几个小孩,但因为是伊耶那美命身为女子先开的口,天神觉得不良,怎么办呢,也只好重新来过。这次是伊耶那岐命先说道:“啊呀,真是一个好女子。”随后,伊耶那美命再说道:“啊呀,真是一个好男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流行的纳兰诗句,明明很好,我却一直不喜欢,也说不出原因。如今用《古事记》对照,才明白之所以不喜,是因为觉察到其中熟悉的放弃和挑剔。因为已经放弃了,所以就愈发挑剔,唯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在柔弱中安慰自己。而所谓“万物皆相见”,却并非追忆或梦幻中的事,偏偏正是时时刻刻乃至此时此刻的光明刚健,新鲜流溢,比如伊耶那岐命绕柱再见到伊耶那美命。
      
       倘若允许,他们可以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反反复复地绕柱而行,于独自处混沌生长,于相见时欢喜无厌。那最初感受到的好,没有一点渣滓,所以可以就这么一直好下去,每次见到都有同样的好,如同《庄子·达生》里讲的“始乎适而未尝不适”,不用努力维持,也不会消失败坏。而我在古歌谣里又找到《卿云歌》,“卿云烂兮,纠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说的也是这个。
      
       我因为在复旦读过几年书的缘故,于《卿云歌》反倒一直不亲。倒是好几年前,也是这样一个连绵雨季,光华BBS上认识的友人,在为外面的雨声欢喜和烦忧,并写道,“每心情不好,就会读《诗经》,这次也是。读来读去,却不得解脱。埋怨、激赏或私情缠绵,都碰不到心里那块黑铁。今却在古歌谣里遇到《卿云歌》”。我当时读到,依旧还不甚明了,如今和一切都隔得远了,反倒一点点想明白些。人心里的那块黑铁,之所以遇到《卿云歌》能得以解脱,是因为这歌完全没有要去碰触、消化抑或摧毁那黑铁的心思,它只是说,“旦复旦兮”,永远的从光明到光明,始终纯粹的积极进取。我想,我们过去喜欢的都是秉烛夜游,都是“惟将终夜长开眼”,但这些其实都是停下脚步,转身和黑夜、绝望乃至死亡作战,而大凡这样的战斗,并没有所谓的胜利可言。
      
       《卿云歌》可当作颂来读,这也是我最近才发现的事。颂是最高程度的诗,不必言志,也没有兴观群怨,只是人天相见,歌以永言。周颂里,时常能见到“缉熙”这个词,缉是积续,熙是自然光,人真正要学的,就是怎么积续那一点点自然的光。所谓“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说的便是天上的日月光华,如何旦复旦兮地成就在人身的过程。这种成就的最后,落实在《卿云歌》里,便是八伯对大舜的赞颂:“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我以前看到“日月光华,弘于一人”这样的话,尤其又出自臣子之口,就总觉得不过仿佛星宿派弟子的谀辞罢了,而这样的消极反应,其实只说明自己的力量不够。汉代的《引声歌》里,有“天地之道,近在胸臆”的句子,张老师就讲,这句诗气派非常大,“天地之道,完完全全在于人,就在人的身体上,就在人的心中。”如是理解了《引声歌》里的这句诗,自然也能进一步向上理解八伯的赞颂。对于舜和他的臣子而言,日月光华,弘于一人,这是全然真实的象,就是在那个人身上看到了,而那个人也有力量承受这样的真实。
      
       那样的人,那样的光华,见到了就不会消失,不会败坏,更不会毁灭。倘若当真觉得他们都不存在了,那只是我们的无明罢了。“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他们去哪里了呢?在历史的墓冢丛里翻掘和祭奠,并不能找到和唤回他们,因他们早早地先我们一步去往了未来,我们若精进,也许能在小孩子的眼睛里重新发现他们,在前方地平线的尽头依稀看见他们。如此,天地悠悠,才化作人世的迢迢无穷尽。
      
       外面的雨依旧在下着,好像也是没有穷尽似的。我又想起前阵子去复旦那边吃饭,见到南区“腐败街”上的庆云书店正挂着“清仓转业”的招牌。这是家专卖出版社库存的三折书店,在南区也约有十年了,起先在六教旁边,后来又开到“腐败街”上。我记得刚开业那会有很多好书,那时候,还不大有电子书,基本上三折书店里的好书要远远超过新书店,这是复旦公开的秘密。那时候,它收银台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字,具体写什么我忘了,但印象很深,因为读过以后才知道原来庆云就是卿云的意思。我这两天上网才知道,庆云书店最后几天的生意特别好,仿佛时光倒流到最初,复旦的师生基本把书店给买空了。我去的那天是倒数第二天,书店里确实很多人,但我却什么书也没买。我在那还遇到晚上约好吃饭的朋友,他也没买,两人转了一圈,一边往外走,一边没心没肺地批评庆云书店这一两年真是没什么好书。
      
       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很多东西都在分分秒秒地消逝,然而,然而,这露水的世上,有卿云烂兮,纠漫漫兮。
      
  •     不论如何也算看了把古诗源。算往文人堆儿里,迈了一步。但才发现看的只是个精选本。唉,这一步看来又打折了。更亏的是,不得不再破费买全套儿。
      
      大段大段的诗真好,就是记不住。不过看他人词章,却是可以浇自家块垒。每份人生苦乐都写进诗里,每种情感都千载相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骨肉缘枝叶,相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一唱三叹,意浅情深,虽唐宋所不及也。
      
      
  •     
       诗至唐而极臻,先唐诗作虽然不及唐诗一般登峰造极,却是“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实写照。故沈德潜的《古诗源》是个极好的读本,对于了解上古汉魏六朝的文学与文化状况,能够有管中窥豹的意义。
      
       先唐诗往往古朴率真,对于情感的炽热和争取的主动,是令后世封建卫道士瞠目结舌的。且不说《上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且不说卓文君《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单说在《古诗源》卷七·晋诗选傅玄的《短歌行》,则可见他们对待感情的干脆态度——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昔君与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
       昔君与我,两心相结。何意今日,忽然两绝?
      
       感情总是纠结,向来不是买卖的勾当。曾经指天发誓,许下永不分开的誓言,可是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转眼之间,厮守变成了笑话,化成了他人的话柄谈资。这段被无数人祝福的感情,怎么能说翻脸就翻脸呢?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完全就是搪塞的绝佳借口,真正相爱的人,是恨不得泥水相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哪里是会找那么多理由——傻子才独守空房呢——连嫁为荡子妇的倡家女都知道自我解脱——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那么,是因为你不爱我了。所以,从此之后我的选择,与你无关。要么我承认你是我命中的劫数,注定该被你吃定,要么我就抽身离去,开始下一程的幸福。我不再是你的掌中珠,不再与你如影随形,不再与你罗带同心,我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两绝就两绝吧,“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杂诗》),我爱你这个事实,在你对我离弃之后,就不再跟你有任何的关联。即使,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那也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吧。
      
       我当然期待,也热切的盼望,“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如果思念能熬过时间,天涯海角也会再见。这是我遵从我内心意愿的选择,等你回心转意,或是重新开始,我终究不会碎碎地怨念。哪怕,从此,便是良辰好景虚设,正如《古诗源》卷七·晋诗选张华的《情诗》:
      
       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床。
      
       羡慕这些能够干干脆脆表达自己感情的人,要么爱我,要么决不!哪有那么多缠缠绵绵哭哭啼啼的戏份啊?爱你,不意味着就容许你在我的世界肆无忌惮。《古怨歌》云——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只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拂袖而去的,终究要留下自己的一道底线。于是,牢记《大戴礼记》的《盥盘铭》的古训: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醒醒吧,亲!
  •     沈德潜纂此词集,原意择历代选本之不选。所以其间条目诸繁,眼生者众。
      通篇繁体竖版,装排精致,印刷质量甚优。唯一可惜的是,当作参考书来看的话,注释偏少。
  •      每拿到一本书,都要先闻一闻书香,而后翻书阅读。
       (正在阅读的书) 中午闲暇时分 捧书静读 很有一番惬意
       入睡前,昏黄灯下,阅读几篇 ,放于枕边,而后一个甜美的梦。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一个皇帝,对于早逝夫人的思念,只能望着那朝思暮想美人的背影,却不可接近,其情何其深,悲夫痛哉,每读此,便心生酸楚,天若有情天亦老···观今日追名逐利之境,何曾寻古人之情?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二顾倾人国,宁不知倾人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这一首赞美人之诗,怎能不让君王起了“花开堪折只需折”之念,佳人难再得,珍之惜之。
      
       班婕妤的那首团扇诗,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情感伤······
      
       每遇佳句,不忍舍弃,细细把玩···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理由就不多说了,推荐大家看一看读一读,然后自然就明白为什么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了。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这一日,我蹲在门外的树墩上吃晚饭,一只兔子跑过来说道,
      “我风尘仆仆,怀揣符节,跑过了千木万树,我看到每棵树下都有一个焦枯的人形,或躺卧,或徘徊,或吸烟,或举目,或远望,或恍惚。鸟飞绝,兔踪灭。若有待,若有思。卷不去,拂还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人兔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忽啸于桐荫下,复鸣于桑树巅。念天地之悠悠,哀其兔之未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我一路看过来,但他们都不是你,害我空欢喜。今日何日兮,得于盘桓于树根上的君子相遇!”
      
  •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我问他,我今天写个什么好?他说,月亮。因为我早晨上班的时候看见月亮挂在天上,是弯弯的一轮新月。我说那我写击壤歌好不好?他说,可是我看见的是月亮。我说,那击壤歌写的就是八小时以外。他说,但我是上班路上看见的呀。又说,月亮代表深情和缠绵。我说,不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吗?
      这话真奇怪,月亮怎么代表我的心,难道是变来变去,一个月才圆满一回吗?只一回。真可怜,应该太阳代表我的心,天天红彤彤暖洋洋,即使阴天,你看不见它,它还是圆满着。可是不行,我还是要写击壤歌。我现在每天就像写日记一样写一首古诗,因为好象诗歌中有生命,又因为我的生活里有诗歌。都说中国人最爱的是诗歌,唐诗三百首是永恒的畅销书。可不是,我小时候,还不会怎么说话,就已经会背好多唐诗宋词,虽然父亲带着我在陌生人面时要背诵就心里打鼓,可是终究还是会背很多。小时候不晓得长大会遭遇什么,只想大约和自己已经会背的诗一样,于是远远的世界也只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世界必定是如此,难道还有别的可能性?除了幼儿园我的世界就是诗歌。
      现在知道不那么简单,可是只要你辞职在家,做一门手艺活,一样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是比上班更辛苦,上班的时候我是九点钟上MSN,现在是一起床就上,早晨六点一直挂到夜里十点,不管是工作伙伴还是熟人朋友,统统是七乘二十四小时的在线响应。不简单啊。可是把生活理解成上班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我不是一个一般有事业心的人罢了。
      于是知道安心上班的人也是不易。日出而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试想没有一个打卡机在等你,或没有一笔生意非今天签署协议不可,何必早晨懒懒地起床,振作精神扮演勤奋人。又或者没有一个温暖的家或幼儿园里的小宝贝,又何必在做得兴奋时收工。我们的生活里责任太多,不论是对人还是对己,并不是真能够按照生物钟来存活,生物钟是最基本的人权标记。可是人人都还是为此感到不自由。自由这玩意像是玻璃杯里的开水,仿佛清澈,其实够烫,不见得真正舒服,可是却是一个象征,表明你没有被物质文明所污染,其实也是物质文明时代才有的新向往。
      再说凿井而饮,似乎也无此必要,何况也不能实现,我们生活所需与实际上所得并不超过自己双脚大小的一块地面,水井是想也不要想的奢侈。农民现在也是种经济作物更多,真正能够以自己双手养活自己,而不需与社会达成契约的人,整个地球上都没有。现代文明无孔不入,你有什么办法。
      但是片刻的自由是可以的,你可以辞职在家,休息那么三五个月,你可以在小花盆里种上一棵燕麦,仿佛超市购得的麦片中也有你的一份辛劳在。都是自欺欺人啊,帝力如何可能不占有你的全部尊严与自由?
      唯有爱情可以使人安宁,可是爱情天生不是安宁的东西,它叫你心里的小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有它的逻辑,不会听你的劝阻,就连月亮或潮汐也无法控制它的存灭,只是强烈与否可以看看天气。
      但是他说,你不会算数啊,早上六点到夜里十点,那是十六个小时好不好?怎么变成七乘以二十四小时了。我说,你就是那个笑话里讲的,大女婿写诗说明月一片照姑苏,小女婿是个写公文的,说是应写作明月一片照姑苏及各处。
      这样我就终于从击壤歌写到了月亮。
  •     在我最困苦日子里,有这本书伴我,特别喜欢先民们的句子,沈的点评很少,但相当精准,沈是当时的大儒,属于国家养的人,所以眼光比较平和中正,以现在眼光,是比较保守了,虽然如此,沈还是有相当审美趣味的,审美力相当之强,可惜是繁体字,并且没有注,所以,读认会发生相当困难,如果有一个注释本,对文句加以注释,有一个当代诗人,比较懂诗的,对文意加以点评,就更好了。
  •     中华书局的东西还是很负责任的 繁体字竖排版的现代印刷版本 有少量诗篇有古文简介 没有今译注释 适合有一定古诗词诵读基础的读者 平装 比较朴素的版本
  •      经常是想起哪出是哪出,结果被我搅在一起的诗可以另外编辑成册了。看诗常常是只记得几个有趣的句子或者故事,要么简化成关键词- -b有一天终于在图书馆无人问津的架子前面找到它,就像是找到一位白髯慈目的老师,有意无意地翻一翻总能收益匪浅——可惜,寻访了几年都没找到下版本,难道有同好者竟学了孔乙己的行当么?不要啊...
  •     前几天收拾书柜的时候,翻出一本清代沈德潜编的《古诗源》。我已经不记得这本书在什么时候买的,又是怎样束之高阁,蒙灰被尘,这一段记忆,竟然象从生活中抽离了。反正我的记性,熟悉的朋友都了解,书之于我,也如朋友,想必不会怨怼。
      
      这是一本古诗集,其中不乏大家陶潜曹植辈,更多是无名氏的谣辞俚曲。编者云“予前与树滋陈子辑唐诗成帙,窥其盛矣。兹复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里谚,无不备采……古诗之雅者略尽于此,凡为学诗者导之源也。”
      
      中学时历史课本上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是那个时代的民歌,略略几句,河山如画。从那时才知道,除了讲究平仄的名人诗词之外,在古代,还有更散漫与自由的民歌存在。而我从小就是个散漫的人,喜欢自由甚于一切。但是喜欢归喜欢,也没有想过去认真搜寻仔细研究,只是从一些杂书杂记中偶尔得见一两首。现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我是十多年前从一篇论文上看到的。这首诗是在 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的唐代瓷器上发现的,可能就是那个年代的民歌。
      
      《古诗源》全书共十四卷,录诗七百余,其中无名作品甚多,且有简明笺释,不仅有诗,亦有源。闲来无事时翻上几页,每每有惊喜。
      
      《夜宴》后,一个朋友的博客名字改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句子出于《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古诗源》注释,其事迹载于刘向《说苑》: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中,乘青翰之舟,张翠盖。会钟鼓之音,越人拥楫而歌。于是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同一页上有《琴歌》,事出《列女传》:齐人祀梁殖袭莒,战死,其妻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云:殖死,其妻缘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这两句也是早就喜欢的句子,但是不知道背后有这样悲伤的故事。
      
      那些超越了平仄的古代歌谣有着炽烈的感情,和怀有这样感情的女子。对喜欢的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对变心的人,“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有所思》)” 卓文君闻司马相如欲纳茂陵女为妾,作《白头吟》以自决,诗云: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杆何袅袅,鱼尾何徒徒!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也只有这样烈性的女人才可能舍弃富贵,午夜私奔,当垆卖酒。
      
      《上邪》《有所思》皆出自乐府辞。胡兰成《今生今世》写张爱玲章节中,有“来日大难,口燥舌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是乐府中的句子。乐府辞中我喜欢的还有《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沈德潜评曰:起最矫健,李太白时或有之。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炉。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不知道为什么,读这些诗句谣曲,心中隐然有醉意。我常常想自己是不是生错了年代,怎么就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就象《古歌》所唱——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我的家乡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的时代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有什么办法。我找不到时空隧道,也回不去来的地方,就在歌里重温过去吧。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   赶出来的吗?
  •   楼主感受颇深 真的是融入进去了哦 最近我也在读古文的 哈哈
  •   功夫在诗外了,呵呵
  •   卿云烂兮,纠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   刚好今天也去了复旦,才发现庆云关了,很久没在那里买书了;
    去万象逛了逛,想起了以前的左岸和企鹅书店,现在上海就剩季风书店了。
  •   人生若只如初见, 其实并没有放弃,只是悲叹。。。。
  •   这悲叹,听到的不认为你现在会放弃、将来恐怕也会。
  •   我喜欢那个绕柱子的故事。如果每一种关系都可以这样重新洗牌……
  •   "始乎适而未尝不适",特喜欢这句,我目前就喜欢这样的状态,一种良好的关系,不想努力去维持,也不想它去消败。 可是心如明镜,这样的状态总会被打破的。
  •   光明刚健,新鲜流溢
    ====================
    楼主审美敏锐,用词精准。
  •   明亮耀眼的光,日月光华集于一身的----我们也可以做到。所以我叫自己做太阳。代表一种美好的理想和目标。
  •   不知道是什么报纸。。等着看全楼主的文章哦~谢谢!
  •   已经刊出了?恭喜
  •   如今用《古事记》对照,才明白之所以不喜,是因为觉察到其中熟悉的放弃和挑剔。因为已经放弃了,所以就愈发挑剔,唯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在柔弱中安慰自己。
    我也不喜欢这句,而且出于同一种原因不喜欢
  •   好像胡兰成啊
  •   那估计就是黄金时代了
  •   吐槽一句:楼主搞错了吧?这本《古诗源》,与文中所说的无关。
  •   楼上的楼上的楼上说出了我没感说的话……
  •   看到一部书,他正在写这首卿云歌,她恰好近来,他却不动声色的卷起了画卷。她一无所知,可那首歌正和了某人的姓名。
  •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流行的纳兰诗句,明明很好,我却一直不喜欢,也说不出原因。如今用《古事记》对照,才明白之所以不喜,是因为觉察到其中熟悉的放弃和挑剔 ”---引用
    我也不喜欢,却无法说清道明,原来有人说了出来。是啊,这一句话里面包含的确不就是,对以前的放弃,对现在的挑剔么?人若真的想对得起自己,喜欢就不要放弃,放弃了就别再挑剔!!
  •   这个题目,这个引用,这个结尾,果断沙发
  •   古代汉语的人伤不起呀!!!!
  •   好吧,偶被囧到了,偶只想说,傅玄没准只是个“香草美人”
  •   不要羡慕那些能够直白表述自己感情的人~
    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愿意!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这边文章有好多可以发状态的句子 推荐了
  •   我买的古诗源是影印版。。。。。看得我吐血啊
  •   就是影印版……
  •   兔叔要是出书的话,为了这篇文章我肯定买正版的,特喜欢中间那段,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   当当缺货
  •   标题吸引了我~
  •   真应时应景
    大叔是做什么的?
  •   2011-05-10 13:15:54 摩呼洛迦  不要羡慕那些能够直白表述自己感情的人~
        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愿意!
      
      
      我赞同,而且这些诗句明显读得出来,写的虽然很洒脱很无所谓的样子,但明显是强颜欢笑,强装出来的,由内心弥漫而出的悲伤难过与痛苦充满了每一首诗的每一个字。其实就是说场面话死要面子硬撑而已···内心也很脆弱,其实很纠缠不干脆,所以才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倒不是因为什么直白对待感情干脆而感人··
  •   溺于人?呵呵。也得有人可溺才是。这年头,好男人都喜欢男人了,让我们能怎么办呢……腐女无处不在的发言……
  •   哈哈!“这年头,好男人都喜欢男人了,让我们能怎么办呢……腐女无处不在的发言……”这话也能说?有没有道理啊?
  •   腐女真可怕啊……
  •   兔叔威武!!
    就是应该如此,即便我爱你至死不渝也不能丧失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还有噢,这个年头噢,好男人娶不到好女人,好女人嫁不了好男人!这素为神马哇?
  •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   当你不遗忘也不想曾经………亲…
  •   LS还没睡!!!!
  •   “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沉溺之前,何尝不知应该躲避,只是当爱降临时已别无选择,唯有义无反顾地纵身一跃……
  •   溺于人不可救也,呜呜
  •   每天读一遍,提醒自己...管用
  •   也用我的个人说明提醒各位: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   谁要刻骨铭心,谁会记忆深刻。
  •   唐以前的诗是喊出来的,启功先生说的。
  •   于我,这是励志篇张!
  •   搜到该美文的 肯定是个女人 哇哈哈
  •   迟来的恭贺 欣赏你哦 大叔同学
  •   这个可以运用到情感问题上吧。标题拿来发个状态,嘿嘿。
  •   我觉得这评论比书好。
  •   这话说的有点绝对
  •   兔子学问深刻。说的不错。单我念的声音就像唱歌
  •   我喜欢这个评论
  •   好友情意的兔子呀
  •   
  •   这是诗词串烧吗???
  •   每天就像写日记一样写一首古诗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那是我的家乡呢
  •   很好,也應該很多人看吧
  •   白天就下地耕作,傍晚就准备休息回家。打一口井来饮水,种几亩地作为粮食来源,就算是上天的力量和我(的力量)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没有海盗歌?
  •   路过,风景不错
  •   不错,写出了我的心里话。
  •   好,我爱死你了,我太爱你了!你说7*24小时,我就敢找你说话了!
  •   很乐观的心态呢!
    哈哈
  •   强顶“每天就像写日记一样写一首古诗”,期待.
    诗可兴观群怨,此篇略有怨气
  •   我也想过像楼主这样的生活啊。
  •   自己创业几年了,搞了个网站叫成都网站建设,http://www.qq8080.com,但搞了好久还没搞成功,请大家帮帮我吧,谢谢了
  •   难道诗情画意就是这么来得??
  •   自由这玩意就像玻璃杯里的开水,仿佛清澈其实够烫……有意思……
  •   有的书怎么看不到啊……还不错了……
  •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句指老天爷还是指统治者?
  •   这个是开篇第一,帝力指的是统治者。
    左手意蕴深远的小诗在当代同样有意义。
  •   撇撇嘴,古代农民土地规模比现在大很多,有了多余的产出,农民又不是一定不能交易。。。
    不能把反市场情绪和无政府主义划等号。。。
  •   很好月亮代表我的心
  •   要看振奋精神的,不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天行健!
  •   “在我最困苦日子里,有这本书伴我”,因你一句话,我在已很沉重的行囊里,添上了这本书。这些日子,也许只能靠读书来释放自己的烦忧。
  •   是啊,我家的还是很早的一本已经泛黄了的繁体竖版,由于功力不深,看起来需要费劲,不过,是很好的书哦
  •   喜欢乐府,喜欢人人能唱乐府的那个年代。
    可惜那个年代永远不会回来了。
  •   我们都不知道那个时代究竟是怎么样的,如果真的回到那时候,也许有一些事情,是现在的我们无法理解的.
    牧歌,远行,在现在都成了奢望的事情.感情,究竟要经历多少的风雨才能走到最后.所以,在婚礼上,听到的是,大家都在祝福着新人.而后来呢,后来的后来呢?即使是司马相如,又怎样呢?
  •   我亦时常有这样的想法。总觉得自己不属于现代的中国。可惜时不再来。唯有在诗词歌赋中,靠近那个古代的中国,那个心中的中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