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余桂元 页数:1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读本》系列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介绍了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具体包括了:著名的佛教寺庙、著名的道教宫观、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著名的基督教教堂等内容。
作者简介
余桂元,1961年生,湖北仙桃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编辑,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与编写,参与编著《中国历史》(初中)、《中国古代史》(高中)、《历史》等教科书。另著有《曹操评传》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著名的佛教寺庙
一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
二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寺庙群
三洪洞上下广胜寺
四佛教南禅发祥地光孝寺
五江南名刹灵隐寺、金山寺
六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七净土宗发祥地东林寺
八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寺庙群
九名闻世界的少林寺
十公输天巧悬空寺
十一正定大伽蓝隆兴寺
十二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法源寺
十三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寺庙群
十四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建筑独乐寺
十五由文成公主选址设计的大昭寺
十六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寺庙群
十七古代建筑艺术史上承上启下的奉国寺
十八大同的辽金佛寺华严寺与善化寺
十九黄教六大寺
二十北京最大的喇嘛庙雍和官
二十一承德外八庙
第二章著名的道教宫观
一天下第一福地楼台观
二老子故里太清宫
三以宋代木结构三清殿著名的玄妙观
四正一道本山江西贵溪上清官
五青城山道教建筑组群
六成都最大最古的道教宫观青羊宫
七南宋道教中心之一洞霄宫
八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白云观
九福建道教中心武夷宫
十保存茅山“镇山四宝”的元符万宁宫
十一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蓬莱阁
十二神仙聚集之地八仙庵
十三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重阳宫
十四被完整搬迁过的艺术宝库永乐宫
十五正一派华北第一大道观东岳庙
十六武当山金殿
第三章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一北京东四清真寺和牛街礼拜寺
二天津清真大寺
三上海松江清真寺
四扬州回回堂及普哈丁墓
五泉州清净寺
六广州怀圣寺
七西安化觉寺
八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寺
九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和纳家户清真寺
十成都鼓楼南街清真寺
第四章著名的基督教教堂
一北京的南堂、北堂和北馆
二海河岸边的望海楼
三天津老西开教堂
四哈尔滨南岗尼古拉教堂
五南京石鼓路天主教堂
六上海徐家汇天主堂
七广州圣心大教堂
章节摘录
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乔答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后来,佛教虽然在印度本土逐渐消失,却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影响巨大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一般认为,佛教于西汉末年开始传人我国。传人的线路大体与丝绸之路相符,经中亚传人我国新疆地区,再深人内地。晚些时候,佛教经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传到我国广东,这是海路。 佛教最初只在我国上层人士中传播,下层民众是被禁止信仰的。中国所建的少数寺庙,也只供来华的胡僧与外域商人进行宗教活动。经过逐渐地适应,缓慢地流传,佛教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的宗派,至隋唐时期进入鼎盛,形成八大宗派。两宋以后,佛教的一些教义被儒家吸收,加上统治者的某些限制,佛教渐趋衰微。2000多年来,佛教在中国长期存在,流传甚广,与道教、儒学有对立,更有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姑且不论,仅从佛教寺庙这个方面的影响来看,即为其他宗教所不及。 佛教寺庙是进行佛教活动的公开性建筑宅院,是佛教传播信仰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它们不仅和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相联系,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农业生产、商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寺庙是宗教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物质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凝结了宗教文化的精髓。它庄严雄伟,精美华丽,与周围山水协调一致,创造了以它为中心的整体艺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魏以来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信仰。比如,从文化和景观的视角来说,寺庙殿堂作为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琳琅满目的综合艺术馆,既是古代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也是人们休憩、游览的重要场所,不但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给诗人、画家以艺术的熏陶,使之产生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俗谚“天下名山僧占多”,不仅许多风景名胜之地打上了佛教的烙印,而且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和信徒的崇奉,形成了一股历2000多年久盛不衰的建寺之风。于是,中国历史上既有北魏杨衙之在《洛阳伽蓝记》里描绘的洛阳城内外佛寺的兴隆景象,也有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所描写的南朝佛寺既多且美的盛况。 东汉末年,以洛阳白马寺为代表,我国开始出现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三国以来,长安、洛阳和长江中下游建寺渐多,始呈兴盛之象。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不但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形成南方注重义理修心、北方注重静坐修持的不同学风,而且修建起大量寺庙,造寺建塔成为佛徒的喜好。当时,南方有寺庙8000余座,僧尼18万多人;北方有寺庙3万余座,僧尼200多万人。其中,北魏的洛阳城内外,就有寺庙1367座。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至唐武宗时,全国大中型寺院54座,小型庙宇4万多座,僧尼近30万人,还拥有15万寺院奴隶和大片土地,寺院经济迅速膨胀。在寺院建筑史上,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唐寺宋塔”这一说法。唐宋以后,创建寺院要向政府申请,得到许可,方准兴建。寺院的名称也由政府颁定。《旧唐书·职官志》说:“凡天下寺有定数,每寺立三纲,以行业高者充之。”到了近代,寺院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作“丛林”或“十方”;一类叫作“小庙”或“子孙”。每个寺庙都必定属于一定的宗派,世代相承,很少任意更改。尽管许许多多的寺庙在经历雷火地震、风霜雨雪等大自然因素的侵蚀损坏和人为的破坏毁弃,或毁损惨重,仅剩残垣断壁,或灰飞烟灭,无影无踪,但仍然留下了大量的佛教寺院。今天,我们已无法考证出中国佛教寺院数字曾经达到的最高记录,但我们有充足的统计材料可以说明,到1949年前后,我国的佛教寺院达5万处之多。 尽管佛教寺庙的诸方面,包括建筑、神像等,往往都与虚构的传说和宗教的解说密切相关,笼罩着神秘的气息,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历史因袭的重负。但是,这些寺庙建筑,撇开其荒诞、迷信的一面,毕竟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宝贵财富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丰富智慧和惊人创造力的结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指导思想,从恰当的角度,去了解这些佛教寺庙,我们就一定会获得一些美的享受,从中吸取一定的宗教、历史、地理和文物知识。 大体说来,我国寺院建筑分为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类。东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布局即已基本定型,往往采用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格局。中轴线上排列主要建筑,东西两侧附属设施对称布局。这样,院落重重,多者至数十院,层层深入。回廊周匝,廊内壁画鲜明,引人入胜。起源于西藏的喇嘛教的喇嘛寺受到藏式建筑的影响,自成体系,主要采用碉楼式建筑式样。 寺内建筑,往往以它供奉的主神的名称以及它的主要用途来命名。如大雄宝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金刚殿等,或供佛,或供菩萨;舍利殿、藏经楼、转轮殿等,用来安置遗骨或法宝;开山堂、影堂、罗汉堂等,用来安置祖师像;禅堂、学戒堂、念佛堂、忏堂、法堂等,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等用;斋堂、寝堂、茶堂、客堂、延寿堂等,供日常生活及接待来客时使用。 我国的佛教寺庙建筑,数量众多,林林总总,就我们每个人而言,不可能对每一处寺庙都作详细的了解。有些寺庙,或因为其宗教意义,或因为其建筑特色,或因为其特殊的历史价值,或因为其旅游地位,或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而非常著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我们将按时问顺序,对一部分著名寺庙加以介绍。历史上的每座寺庙,大多屡建屡毁。为方便起见,在排列先后次序时,一律以该寺院的始建年代为准。 相传东汉明帝曾经梦见一个从西方来的高大金神,第二天便召集大臣议论。有人认为,金神即是西方的佛。明帝认为有道理,于是派使者去西域求佛。这些使者在大月氏遇见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天竺高僧,于是迎还洛阳,同时还用白马驮回了佛经、佛像。 第二年(68),由官方营建一座寺院,取名为白马寺。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它在汉语系佛教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P2-6 ……
编辑推荐
寺庙宫观和教堂是展现宗教文化的重要窗口。宗教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在寺庙宫观和教堂中,凝聚着先人的高度智慧和高超的建筑雕塑艺术,保存着许多名人大家的撰书题字和楹联诗文,流传着神奇动人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一些神秘可观的祀神礼佛活动,体现了宗教文化的多样形式和丰富内涵。 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