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中国读本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  作者:王炳照  页数:1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问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作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一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作者简介

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考入北京外语学院俄语系读书,两年后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1961年本科毕业后保送教育系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学习,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史学科组组长,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担任《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史分卷的主编,还担任《教育学报》主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和《教育史研究》副主编等。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河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大学的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先秦教育思想、孔子、书院、蒙学等方面的研究。 
先后协助陈元晖先生完成《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毛礼锐、沈灌群先生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六卷本)以及《中国教育家评传》(三卷本)等。主编了《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八卷本)、《中国书院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八卷本)、《历代教育论著选评》等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书院概说第二章  书院的起源  一  书院之名始于唐  二  书院教育起于唐末五代第三章  宋代书院的发展与勃兴  一  宋初的著名书院  二  北宋的三次兴学及其对书院发展的影响  三  南宋书院的勃兴及其原因  四  朱熹与南宋书院  五  陆九渊、吕祖谦、张杖等与南宋书院第四章  元代书院的官学化  一  元代的文教方针及书院政策  二  元代书院的发展和官学化  三  元代的书院和理学的传播第五章  明代书院的新发展  一  明代的文教政策与书院  二  王阳明及其后学与明代书院  三  明代书院的讲会和学风  四  东林书院和明末书院遭禁第六章  清代书院的衰落和改学堂  一  清代的文教政策和书院发展  二  清代独具特色的书院  三  清末书院改学堂附录  各省(区)历代书院统计表

章节摘录

  从总体上看,官学的课程和教学比较冗繁、呆板,过于程式化;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毛泽东早年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时,曾借鉴古代书院的办学传统,肯定书院课程简约、教学灵活,师生共同研讨,悠然自得,师生感情融洽,远优于官学。  书院基本属于私学性质,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私塾、社学、义学。可以说,书院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私学。书院的教学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多数书院往往都是某一学派的活动中心或研究基地。书院既是学校,又是研究机构,同时还是一个学术团体;而一般私塾、社学、义学等多数是启蒙教育的性质,主要是识字、日用常识、基本伦理、行为规范的灌输和训练、应试备考的初步准备。在古代私学系统中,可以认为,一般私塾、社学、义学属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范畴,而书院基本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当然,有的时期,书院设置十分普及,有些书院也承担部分初等教育的职能,特别是一些家族式书院,即使如此,书院也与私塾、社学、义学有明显区别。  讲学和学术研究是书院主要的活动内容。讲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成为书院教育的突出特点,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通常由书院主持者主讲,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生徒边听讲,边质疑问难,形成讨论式教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书院/中国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全面介绍了中国书院从起源到后期的发展,再到最后的消亡,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书院这一重要的历史产物和历史遗存,全书内容详尽,通俗易懂,适合专业研究人员和一般的读者阅读。值得购买
  •   了解中国书院的入门书。浅显易懂。
  •   不错的一本书,就是册子薄了一点。
  •   好书,慢慢看。大师的著作。好书,慢慢看。大师的著作。好书,慢慢看。大师的著作。
  •   替爸爸买的,不错。之前缺货,这次有了赶紧买上
  •   good!!!!!!!!!!!!!!!!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