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作者:胡汉生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胡汉生,1949年生,北京昌平人。文博专业研究馆员、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多年来,从事明代帝陵制度史和明史研究。著有《明十三陵大观》、《明十三陵》、《明朝帝王陵》、《明代帝陵风水说》、《明十三陵研究》等。
书籍目录
上篇明初三陵1 第一章朱元璋父母之陵——皇陵1 第一节朱世珍夫妇的身世与殁葬1 第二节皇陵的营建与陵寝制度3 第三节朱元璋的御制皇陵碑文9 第四节皇陵的祭祀礼仪12 第五节明末清初陵园的被毁经过13 第二章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15 第一节墓主生平15 一、明太祖朱元璋15 二、孝慈高皇后马氏19 第二节孝陵的营建与陵制特点22 一、孝陵的营建与蒋山寺的迁移22 二、孝陵陵寝制度的特点24 第三节陵寝轶事30 一、阳山碑材30 二、龙潭神龟31 三、蓄养长生鹿31 四、疑冢之说32 五、中元祭陵,牛羊腐臭32 第四节陵园的毁坏及现状33 附:懿文太子朱标陵36 第三章朱元璋三代祖考之陵——祖陵38 第一节朱元璋追尊先世祖考38 第二节寻觅陵址的曲折过程及神化陵地的传说39 第三节祖陵的营建及其规制41 第四节水毁陵园44 中篇明十三陵47 第一章开放为景点的三座陵园52 第一节明十三陵中的祖陵——长陵52 一、墓主生平52 (一)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52 (二)仁孝文皇后徐氏55 二、天寿山吉壤的卜定与陵园营建57 三、气势宏伟的陵园建筑61 (一)曲折幽深的陵园神道61 (二)肃穆庄严的陵宫建筑90 (三)陵园建筑特点107 四、残酷的宫人殉葬制度114 第二节第一座按国家计划发掘的明陵——定陵116 一、幕主生平116 (一)明神宗朱翊钧——明代享国最久的帝王116 (二)孝端显皇后王氏119 (三)孝靖皇后王氏120 二、陵址卜选引起的风水之争122 三、费银八百万,奢华赛祖陵127 四、帝后丧葬,典礼多故137 五、改朝换代,陵园历尽沧桑138 六、地下宫殿的考古发掘14l 七、充满神秘色彩的地下宫殿148 (一)地宫建筑规制与殿内陈设148 (二)地宫布局取象与文化渊源考析156 (三)地宫各室功用及外部形制推测163 八、绚丽多彩的出土文物168 (一)宫廷实用物品169 (二)特制丧葬仪物188 (三)帝后尸骨与棺椁190 第三节经修复典制最完备的陵园——昭陵191 一、墓主生平191 (一)明穆宗朱载垕191 (二)孝懿庄皇后李氏194 (三)孝安皇后陈氏194 (四)孝定皇后李氏197 二、陵寝营建史事199 (一)祖陵孙用,大峪葬穆宗199 (二)两度兴工,耗银百万201 三、陵园建筑的特点与修复开放203 (一)十三陵中首创“哑巴院”之制203 (二)陵园的残坏与修复开放205 第二章未开放的十座陵园209 第一节明仁宗的献陵209 第二节明宣宗的景陵217 第三节明英宗的裕陵224 第四节明宪宗的茂陵231 第五节明孝宗的泰陵239 第六节明武宗的康陵247 第七节明世宗的永陵254 第八节明光宗的庆陵263 第九节明熹宗的德陵273 第十节明崇祯帝的思陵281 第三章天寿山陵事编余296 第一节天寿山陵区的附属建筑296 一、陵区的明代皇妃、太子、太监墓296 (一)明成祖皇妃坟——东西二井296 (二)明宪宗皇贵妃万氏坟300 (三)明世宗沈、文、卢三妃坟一悼陵303 (四)明世宗四妃、二太子坟305 (五)明世宗贤妃坟306 (六)明神宗郑贵妃与二李、刘、周四妃坟308 (七)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思墓311 二、陵区军事防御建筑315 (一)十口军事防御建筑315 (二)昌平、巩华二城319 三、行宫、苑囿及其它建筑321 (一)行宫、苑囿321 (二)其它相关建筑322 第二节陵区其它古迹324 第三节陵寝相关礼制325 一、帝后丧葬礼仪325 二、陵寝祭祀礼仪329 第四节明代陵区及禁山管理制度347 第五节清廷对明十三陵的管理350 一、司香内使、陵户及明裔——等侯的设置350 二、陵园树木及建筑的保护354 下篇景泰帝陵与明显陵357 第一章景泰帝陵357 第一节墓主357 一、景泰皇帝朱祁钰357 二、贞惠景皇后汪氏361 三、殉葬妃嫔362 第二节陵寝制度362 第二章嘉靖皇帝的父陵——显陵368 第一节墓主368 一、睿宗献皇帝朱祐杬368 二、慈孝献皇后蒋氏370 第二节王坟改帝陵的过程及陵寝制度371 主要参考书刊目录382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太祖朱元璋去世,因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是个优柔寡断、缺少从政经验的年轻皇帝。朱元璋在世时,为了监视各地的将官,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曾先后三次封建诸子,把23个亲儿子分封为亲王,驻全国各战略要地,并赋予了极大的军事指挥权。这些亲王在太祖死后,自恃尊属,多拥重兵而不法,尤其不把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为此,建文帝采纳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意见,采取了“削藩”措施。 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到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建文帝先后削除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的爵位。朱棣见削藩就要轮到自己头上,就一面称病,一面在北平招募武士,训练军马,准备起事。后来,燕山百户倪谅告发了朱棣的阴谋。建文帝下令削夺燕王爵位,拘捕燕王府所有官员。北平布政使张和都指挥使谢贵出动了驻扎在北平的所有军队,将燕王府团团围住。朱棣利用官兵不敢轻易伤害自己的弱点,用诈降的计谋,把张、谢二人骗进王府杀死,遂率800守卫亲军杀出王府大门,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攻克九门,占领了北平城。并上书建文帝,说齐泰、黄子澄都是奸臣,他要遵照朱元璋所定的《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道,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话,为朝廷铲除奸臣。又自称其师为“靖难”,意思是为皇帝解除危难。经过四年的激战,朱棣打败了建文帝,攻克了当时的都城南京。当朱棣率兵进城时,皇宫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在宫中与后妃自焚身死,也有人说他从地道跑出,出家当了和尚,远游滇、黔、巴、蜀。至今仍是明史的一桩疑案。 燕王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宝座。第二年,改元“永乐”。朱棣即位后,为了避免藩王为争夺皇位而发动战乱,继续采取了削藩措施。先后把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徙南方,并解除诸王军权,使军政大权完全归于皇帝。永乐十九年(1421年)他毅然将京师由南京迁至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使明王朝北部边塞的军事防御力量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他还先后五次率兵出塞,亲征漠北,打击蒙古贵族的侵扰活动,使长城以内环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在他统治时期,国家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治绩。 在经济方面,他继续贯彻了洪武以来奖励农桑的政策,多次从南方移民到北方,开垦荒地,对战争中破坏较为严重的地方,还发给部分耕牛和农具,使生产迅速发展,出现了繁荣局面。
编辑推荐
《明朝帝王陵(增订版)》由堂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