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作者:张旭曙 页数:331 字数:280000
内容概要
《西方美学中的形式:一个观念史的考索》是我国学者首次尝试运用诺夫乔伊的观念史方法和塔塔凯维奇的观念接受史方法,用四大观念基型和七种主流概念涵括、勾勒西方哲学美学的嘴古老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形式”这个“单位观念”(unit-idea)自古希腊到20世纪的二千多年的伟大的观念运动,追踪其在哲学、科学、文学、宗教、伦理、语言、艺术等学科中的生成、传递、变异的脉络,考察形式家族的多层次的意蕴结构,描述形式含义系统的语义语用特征,界说形式的逻辑本性,探究形式与数学、逻辑学、形而上学的不解之缘,揭示形式与西方思想课题、精神特性的割不断的本源联系,凸显作为思想根因的形式在西方美学智慧的学科形态、认知方式、精神功能审美范式思想方法、概念命题、艺术风格的形成、演进、转换、运作过程所起的规约、催化、熔铸作用。没有形式观念史的知识,几乎就不可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西方美学的历史和精神特质。
作者简介
张旭曙,1965年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先后求学于安徽师范大学(学士)、吉林大学(硕士)、复旦大学(博士)。曾在安徽大学古籍所工作。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文学理论、中西比较诗学。2010-201l年,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ChinaScholarslfipCouncil)资助留学美闷(ComparativeLiteratttre,ComdlUniversity,VisitingScholar)。2011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著有《(英伽登现象学美学初沦》(2004,黄山书社),住《(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发丧论文30余篇。《(世界哲学)》(原《哲学译丛》)等发表译文8篇。主讲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复旦大学粘品课程“东西方美学思潮”。
书籍目录
绪论 对形式观念史的理解与书写
一 形式是什么?
二 形式的逻辑本性
三 形式与西方思想课题的本源联系
四 形式是否元范畴?
五 从形式看西方思想的某些特质
六 形式家族意蕴的层次结构
七 形式含义系统的语义语用特征
八 形式观念系谱学:观念“基型”
九 没有终结的形式观念运动
第一编 多样性的统一:古代形式一元论
引言 三大形式观念元型的确立与展开
一 三大形式观念元型:伟大的奠基
二 形式论与形而上学:多中之一
三 各种美的概念的形式特质
四 从形式看审美范式的嬗变:模仿与象征
第一章 比例和谐:要素成分的有秩序的排列组合
一 数理形式
二 合式或得体
三 数是上帝的智慧
四 美在和谐
五 蛇形曲线
六 和谐:重个性还是重类型
七 形式科学
八 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章 超验理式:独立存在的永恒不变的非物质实体
一 绝对形式
二 内在理式
三 光的形而上学
四 人体美:光与和谐的统一
五 理想美:从重类型到倡个别
六 观审:主客形式的交融
七 原型即形式
第三章 实体形式:现象本身中发展的概念本质
一 形式质料说
二 美:形式、比例和光辉
三 形式与存在
四 基督形式
第二编 重生命意蕴:近代内容与形式二元论
引言 启蒙精神召唤下理性形式与个性表现的双重变奏
一 美之光:从形式折向表现
二 审美趣味的变迁
三 感性形象的合法性
四 形式本体论的兴起
五 形式审美人
第四章 先验形式:心灵对知觉对象的规范作用
一 内在感官
二 形式的合目的性
三 形式冲动
四 形式意志
五 直觉即形式即表现
六 符号构型
七 情感先验
第五章 感性形式: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表面要素间的关系
一 感性形式显现理性内容
二 生命表达形式
三 乐音的运动形式
四 融合表现与形式
五 感性形式的历史化与结构化
第三编 语言论背景下的现代形式本体论
引言 以形式本体论为主流的形式观念的全面繁盛
一 复调和声的谱系
二 面向作品本身
三 回到语言世界
四 从时间转向空间
五 形式理性精神
第六章 形式系统结构功能
一 文学性:作为手法的形式
二 有意义的组织结构
三 各部分关系的整体统
四 “结构”概念
第七章 结构历史意识形态
一 形式乌托邦
二 形式专制
三 形式是内容的深层逻辑“
第四编 “后”结构思潮颠覆一切传统形式观念
引言 反形式论的思想史图景
一 几股反形式的理智力量
二 理性宇宙观的破裂
三 激进的理性批判
四 艺术形式的解体
五 破碎的形式家族
六 期待形式的重新统一?
第八章 反形式
一 异延的踪迹
二 飘浮的能指
三 形式统一前的异争
四 离心的结构
五 否定的形式
结束语 形式的美学遗产
附录
内容和形式的本质的一般问题(译文)
从形式论看文艺学的教材建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