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精义医易通说医学见能本草问答/唐容川中西汇通医学文集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作者:唐容川  页数:347  字数:243000  译者:张立光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医经精义·医易通说·医学见能·本草问答》是“唐容川中西汇通医学文集”之一。
《医经精义·医易通说·医学见能·本草问答》讲述了:
《医经精义》二卷。原名《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是唐宗海医学思想的代表作。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医学见能》又名《医学一见能》,是唐宗海为了便于初学医子弟和不知医者而编著的,因此该书具有普及,实用、行之有效的特点。
《医易通说》是作者通过对《易经》的理解来论述中医。由于该书流传面较窄,翻刻的版本也相对较少。此次校勘选择的底本是1909年成都文伦书局铅印本,校本为1917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同时参考《周易》、《内经》,改正底本中的多处错误。
《本草问答》两卷。清代唐宗海撰。乃唐氏和他的学生张士让就本草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所作的问答整理而成。对中西医药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中药药性对人体医疗的相互关系等,均作了探讨。

作者简介

唐宗海,字容川(1862—1918),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倡导以西医观点论证中医理论,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唐宗海并非世医出身,但自幼学习刻苦,善于钻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学著作。他在学术上尊古、学古,而不拘于古。一方面,他极为尊重中医经典,多次指出“内难之说极为精确”;另一方面,他尊重实践,强调临床。在他的著作中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说明中医经典的精确内涵,可谓“善解经意,活学活用”。
唐宗海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当时西医刚刚被介绍到中国,社会上对其认识不足,其中不乏各种偏颇之词。但唐宗海却认为“西医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他主张中西医尽管产生的地域不同,学术体系不同,但可以去彼之短,用彼之长,以我之长,益彼之短,互相汇通,达到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因此,他提出了“中西汇通”的想法,试图寻找中西医学术之间汇通的途径。
于是,在精研《灵》、《素》诸经的基础上,他“录其要义,兼中西之说解之”,著成《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二卷及《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因此,唐宗海成为历史上名噪一时的“中西汇通派”。

书籍目录

医经精义
 叙
 例言
 上卷
人身阴阳
五脏所生
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一
脏腑所合
脏腑之官
五脏九窍
男女天癸
血气所生
营卫生会
六经六气
经气主治
十二经脉
冲任督带
 下卷
全体总论
五脏所伤
五脏所恶
脏腑为病
诸病所属
四时所病
脏腑通治
望形察色
闻声别证
问察原委
诊脉精要
审治处方
气味阴阳
性味宜忌
七方十剂
医易通说
 上卷
缘起
考辨
总纲
太极
两仪
四象
先天八卦
天干
地支
花甲
 下卷
后天八卦
八卦方位
八卦取象
人身八卦
重卦
六子
辟卦
月候
交易
变易
不易
互卦
爻位
序卦
杂卦
引伸
医学见能
原序
卷首诊法
五脏
六腑
经气
望色
闻声
问证
切脉
 卷一 证治
头骨
两耳
眼目
唇口
鼻孔
齿牙
舌本
咽喉
胸前
大腹
小腹
胁肋
背上
腰中
手臂
脚腿
前阴
后阴
大便
小便
 卷二 证治
寒热
呕吐
咳嗽
喘齁
失血
遗精
言语
心神
斑黄
出汗
肿胀
饮食
起居
倒仆
掣动
虫蛊
鬼祟
卷 三 证治
妇人调经
妇人安胎
妇人保产
小儿外证
小儿内证
外科疮证
刀伤跌打
 卷四 附录
救急
本草问答

卷上
卷下

编辑推荐

  《唐容川中西汇通医学文集:医经精义医易通说医学见能本草问答》是“唐容川中西汇通医学文集”之一,让大家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唐宗海的学术思想,对《医经精义》、《医易通说》、《医学见能》、《本草问答》四部医学著作予以校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医经精义医易通说医学见能本草问答/唐容川中西汇通医学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