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赵慧文 学苑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赵慧文 页数:437
内容概要
诗歌是人类心灵之美的呈现,是人类社会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有其绚丽的诗歌,尤其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中国诗歌伴随着中华民族,已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远古到今日,为人类的文化成长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营养。 古老的中国是诗之国,孔子日:“不学诗,无以言。”诗是什么?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就是,诗要有丰富的感情、生动的语言、美妙的声韵、深刻的内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诗,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夫(古肉字)”写的是制造弓箭进行狩猎之事,反映古代生活,其感情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音节整齐,“竹”、“夫”押韵,铿锵可诵。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容深广,感情丰富强烈,语言生动形象,以四言为主,重章反复,偶句押韵,琅琅上口。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苍”、“霜”、“方”、“长”、“央”均押韵,再加上四字两拍,形成整齐而铿锵的节奏、韵律。很好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寻访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情怀。
作者简介
赵慧文,女,北京人。中文副教授,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学研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研修班导师,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专著有《历代名家词赏析》、《郑板桥诗词选析》、《板桥词》、《骈文精萃》、《中华历代咏花卉诗词选》、《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中华历代咏山水诗词选》、《旷代才女李清照》、《隐逸宗师陶渊明》。另有文章发表于《文学评论丛刊》、《晋阳学刊》、《苏州大学学报》、《诗经鉴赏辞典》、《全唐诗鉴赏辞典》、《全宋词鉴赏辞典》、《全清词鉴赏辞典》、《中国历代才女诗词鉴赏辞典》、《元明散曲鉴赏集》、《中外名诗鉴赏大典》、《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中华诗词鉴赏辞典》、《当代诗词点评》、《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中国文化大辞典》、《中国小说鉴赏大辞典》、《古代散文鉴赏辞典》、《中国历代名诗今译》、《炎黄汇典·诗歌卷》、《当代五十家女诗人佳作选》等,共计400余万字。
书籍目录
第一编 谈诗·论词·话散曲第一讲 谈诗(一)——古体诗第一节 古体诗第二节 原始二言体第三节 四言体第四节 骚体诗第五节 乐府诗第二讲 谈诗(二)——近体诗第一节 近体诗及其分类第二节 近体诗格律第三讲 谈诗(三)——亦古亦近的歌行体第一节 歌行体第二节 歌行体的流变第三节 歌行体的特点第四讲 论词第一节 词的名称与兴起第二节 词的体制特点第五讲 话散曲第一节 散曲名称与兴起第二节 散曲的体制特点第二编 诗词散曲创作基本要领第六讲 构思的匠心第一节 简析构思第二节 怎样构思第三节 构思的方式及快慢第四节 构思必备之修养第七讲 立意的精妙第一节 简析立意第二节 立意与时代、作者的关系第三节 诗词立意于何时第四节 诗词立意的要求第五节 诗词立意的表达第八讲 意境的创造第一节 简析意境第二节 如何创造意境第三节 意境与时代、环境及作者的关系第九讲 结构的设置第一节 诗的结构章法第二节 词的结构章法第三节 散曲的结构章法第四节 线索第十讲 创作方法的选择(一)第一节 赋比兴第二节 赋第三节 比第四节 兴第五节 赋中有比兴比兴中有赋第十一讲 创作方法的选择(二)第一节 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与创作方法第三节 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与创作方法第十二讲 创作方法的选择(三)第一节 通感第二节 即小见大第三节 宾主第四节 点染第十三讲 创作方法的选择(四)第一节 顿挫第二节 含蓄第三节 虚实疏密第四节 曲直第五节 烘托第六节 反衬第十四讲 语言的诗化(一)第一节 词类第二节 语法第三节 修辞第十五讲 语言的诗化(二)第一节 炼字、炼句、炼意第二节 诗眼第三节 用典第十六讲 风格的多样第一节 简析风格第二节 风格的种类第三编 写诗·填词·作散曲第十七讲 写诗(一)——绝句第一节 绝句第二节 绝句创作要点第十八讲 写诗(二)——律诗第一节 律诗第二节 律诗创作要点第十九讲 写诗(三)——歌行体第一节 歌行体第二节 各类歌行体诗创作要点第二十讲 填词第一节 词第二节 词的创作要点第二十一讲 作散曲第一节 散曲第二节 散曲创作的要点第四编 分门别类学创作第二十二讲 叙事类第一节 简议叙事诗第二节 叙事诗创作要点第二十三讲 抒情类第一节 简议抒情诗第二节 抒情诗创作要点第二十四讲 山水类第一节 简议山水诗第二节 山水诗创作要点第二十五讲 田园类第一节 简议田园诗第二节 田园诗创作要点第二十六讲 题画类第一节 简议题画诗第二节 题画诗创作要点第二十七讲 边塞类第一节 简议边塞诗第二节 边塞诗创作要点第二十八讲 咏物类第一节 简议咏物诗第二节 咏物诗创作要点第二十九讲 咏史类第一节 简议咏史诗第二节 咏史诗创作要点第三十讲 诗论类第一节 简议诗论诗第二节 诗论诗创作要点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2.炼句。例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此联炼句极精妙。不仅平仄合律,出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平平仄仄平(“石”为人声),而且词性相同,语步一致。更重要的是以平易之语,绘出深远明净幽清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流”两个动词置于句尾,则蕴涵明月朗照松间无尽无止,清泉流于石上无休无止的态势,给人以无限明净、幽清、深邃、遥远的感受。如果改成“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不仅不合诗律要求,而且把明月照松、清泉流石的动感不息,变成了静止的画面,失去了深邃而生动的意蕴。例二,“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贾岛《登江亭晚望》)倍受人称赞,(清)李怀民日:“此句尤妙。”黄鹏评日:“最能体现贾岛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送僧》)的审美境界。”(《贾岛诗集笺注》)此二句用平易之字将眼前所见之景推想到过去与未来,即:看见眼前水鸟归巢,便追想到鸟儿曾在沙滩嬉戏时留下的爪痕;从帆船划过的细浪推想到将要消逝的涟漪。从“无”追想到“有”,从“有”推想到“无”,故而具有“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的审美境界,富有哲理意趣。例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此联是两个名句,倍受人赞许,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一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见欧阳修《六一诗话》)此联扣住诗题,承首联的“晨起”、“客行”。“鸡声”“月”均渲染“晨起”之早。
编辑推荐
《诗词散曲创作三十讲》是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