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太医传承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学苑  作者:赵文魁//赵绍琴|主编:王心远|整理:赵利华  页数:415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类自从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就不得不面对与自然界的关系。生存和繁衍是人类所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但是战争和疾病对人类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生命之外别无财富”,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断,这和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密不可分,更和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健康息息相关,所以研究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就不得不研究中国的传统中医、中药,可以说“中医和中药”与“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伟大的贡献。为了推动研究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我们需要回归到以文化角度来研究中医和中药的战略和发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经过酝酿,于2008年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华传统医学战略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的定位是:①严格遵循传统医学的自身规律来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②用中华传统医学来完善全民健康保障体制;③向全人类传播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软实力。

内容概要

清代太医院乃全国名医云集之所,名医辈出。对后世影响深远者,首推赵文魁(1873-1933)。    先生讳文魁,字友琴,祖籍浙江绍兴,家居北京十余代,代代业医,至先生已三代御医。先生自幼从其父赵永宽学医。清光绪十五年(1890)入太医院,先后任肄业生、恩粮、医士、吏目、御医等职,光绪末年升任太医院院使,兼管御药房、御药库,受赐头品顶戴花翎。先生得众家之长,尤擅内科、温病,于脉学一道,致力最深。每临大证,多能应手取效,年届三十即驰名宫廷而任御医,终获头品顶戴,古来少有之殊荣。宣统出宫后,先生悬壶京城,患者盈门,活人无算。举国盛名,始终不衰。    本书是廿年前赵绍琴先生整理付梓的《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两部医著合刊。    《文魁脉学》及《赵文魁医案选》今日已属难觅,而海内外求者甚众。脉学、医案密不可分,为了体现知行合一的精神,此次合订为《文魁脉学与临床医案》。

作者简介

赵绍琴,(1918~2001),三代御医之后。自幼随父赵文魁学医,后从学于御医瞿文楼,汪逢春(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御医韩一斋。尽得真传,遂集家学与诸名师妙术于一身,扬名索师。后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赵绍琴教授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心怀仁慈,志在普救生灵。从医60余年,以辨证准确、用药精炼、疗效显著闻名于世。被赞为[平正清显一名医]。《赵绍琴内科心法》与《温病浅谈》合订出版。有助于读者总体掌握外感、内伤证治大法。

书籍目录

文魁脉学  序  自序  导论  文魁脉学概述    一、脉学的沿革    二、独取寸口的意义    三、脉象分类及诊脉方法    四、脉象、舌形(包括苔)与病机关系    五、疑难重症的脉诊  上篇  文魁脉学——脉诊八纲    一、表脉      浮脉    二、里脉      (一)沉脉      (二)牢脉    三、寒脉      (一)迟脉      (二)缓脉      (三)结脉      (四)紧脉    四、热脉      (一)数脉      (二)动脉      (三)疾脉      (四)促脉    五、虚脉      (一)虚脉      (二)弱脉      (三)微脉      (四)散脉      (五)革脉      (六)代脉      (七)短脉    六、实脉      (一)实脉      (二)长脉      (三)滑脉    七、气脉      (一)洪脉      (二)濡脉    八、血脉      (一)细脉      (二)弦脉      (三)涩脉      (四)芤脉  下篇  文魁脉案选要    一、宣统帝脉案一则    二、端康皇贵妃脉案一则    三、烂喉疠痧重证脉案一则    四、小儿麻疹衄血脉案一则    五、眩晕脉案三则    六、肝风脉案二则    七、肝火头痛脉案一则    八、木郁胁痛脉案一则    九、木郁晨泻脉案一则    十、劳怯脉案二则    十一、火衰胃反脉案三则    十二、风寒感冒脉案一则    十三、暑湿吐泻脉案一则    十四、痢疾脉案三则    十五、虚喘脉案二则    十六、湿阻脾阳脉案一则    十七、湿热成痿脉案一则    十八、湿热阳痿脉案一则    十九、肺热鼻衄脉案一则    二十、病温尿血脉案一则    二十一、肝郁吐血脉案一则    二十二、气虚吐血脉案一则    二十三、中消脉案一则    二十四、臌胀脉案一则    二十五、肾虚脾湿腰痛脉案一则    二十六、肾虚足痛脉案一则    二十七、目疾金星障脉案一则    二十八、端康皇贵妃脉案一则临证医案  序  先父赵文魁学术思想简介    一、临床强调四诊合参,尤重辨脉求本    二、善治温热、疫疹,主张宣透达邪    三、杂证重攻邪,治饮尤擅长    四、重视立法组方  清代太医院考    一、职掌    二、太医院官职与学位    三、太医院官品级    四、太医院办公情况    五、京外大臣保医    六、考试制度    七、请脉仪式    八、太医院衙署    九、先医庙和药王庙    十、铜神  宫廷外部脉案  宫廷内部脉案    一、慈禧皇太后脉案    二、宣统皇上脉案    三、皇后脉案    四、端康皇贵妃脉案    五、淑妃脉案    六、老太太、格格脉案

章节摘录

“脉浮而紧,名日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仲景的诊脉法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伤寒杂病论》一书,由后人收集整理分作讨论伤寒的《伤寒论》和讨论杂病的《金匮要略》二书,此二书各篇均以“某某病脉证并治”为题,说明仲景论病皆以脉、证为据。《伤寒论》正文首条以“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太阳病提纲,把脉浮作为辨别太阳病的主要依据之一。《金匮要略》中很多篇里就是以脉象作为判断疾病性质和决定治法的主要根据。如《疟病脉证并治》说:“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指出:“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这些都说明脉诊在张仲景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汉代医家张仲景,虽以诊寸口脉为主,但并不是以单独取寸口为依据,在《伤寒论》序言中就记载着:“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这是张仲景批评那些诊脉不精细的医生,也说明当时诊脉除寸口外还要兼诊人迎、趺阳之脉。他又说:“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这说明张仲景不满意当时的医生诊病不精,理论不深,只停留在“口给”上,便处方开药。他非常强调临证诊脉是必不可少的。

编辑推荐

《清宫太医传承文魁脉学与临床医案》:传统医学战略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清宫太医传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0条)

 
 

  •   清宫太医传承:文魁脉学与临证医案,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书,它的出版发行对于我们了解和学习清宫御医赵文魁先生高超的医术和独特的诊治经验有很重要的意义,很喜欢,质量也不错!
  •   文魁脉学真乃太医心传
  •   不愧是御医后人亲著 可惜的是 没有看过赵御医的著作 本书对于学习中医脉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顶
  •   很好的书,脉法很棒,医案很好。
  •   太医的脉学自有独到之处,看看必有收益,条理清楚,易于学习
  •   书中对脉学的知识讲得很详细 也比较基础 足见作者的功底扎实 临床经验丰富 值得一读
  •   向赵绍琴和赵文魁老前辈致敬!真是好书呀!
  •   不愧一代名医。精深脉理娓娓道来,使人顿生仰慕之心,叹医学之博大。
  •   这本书很好,能够学到正真的脉学
  •   不解释 作为中医必读 不想让脉学断层
  •   再研读中,非常值得学习,对脉学讲得非常清晰透彻,值得好好体会。
  •   很好的脉学著作
  •   脉学名家,收藏参考。
  •   脉学博大精深,好好学习
  •   朋友介绍的,除了王叔和的《脉经》,李时珍的《频湖脉学》,这个很有必要看看。
  •   内容不错 但得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才行 特别是脉学部分
    我这本书装订有问题 怀疑能不能坚持到看完 都快散了
  •   绍琴先生不仅仅是当代温病大家,也是当代中医肾病大家,
  •   古人的望,闻,问,切,以切为下,然而现代人,会脉法的越来越少,我们只好以古人的书好好研习了
  •   有脉法,还有脉案,真是难得,
  •   书质量没问题,可能是运输问题,有点压坏了,内容脉学部分写的很细,不错
  •   同学很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彭子益脉法。
  •   御医典范,魁星点斗。
  •   御医的形象在我的心里高大了起来!!!
  •   赵绍琴大师先人的经验,值得中医后学传承!
  •   大家手笔,实用性强,学能致用。
  •   细细看,慢慢品,受益匪浅
  •   已经久仰,今日得手必专心研究
  •   期待已久,终于找到。认真拜读中
  •   难得的一本书。
  •   一直想买的书,内容很给力!
  •   真的很不错,作者用心写书!
  •   某位老师老师提到这个人,买来,一直没看,哈哈
  •   感谢编著者汇集老中医的经典
  •   全面、经典的好书,很不错
  •   书到得很快。。。。
  •   谢谢,收货及时,谢了。
  •   很多精华
  •   看着纸张还可以,没有细看内容,不过很期待大家的风范
  •   各类脉象分得很细致,好书。
  •   想买好久勒,终于买到了
  •   这是留给儿子的财富。
  •   应该不错吧。封面挺美的!
  •   不要想,该买还是不买,而是应该想,什么时候买,买什么版本。赵老的书,出版的很复杂,我一直犹豫该买合集呢,还是分本,这是我帮同学买的。我还犹豫不决呢,
  •   我挺喜欢,挺有用的
  •   不可多得的好书,受益良多,物超所值
  •   内容很有价值 值得一看
  •   盼望着 盼望着 终于来了
  •   好书,相见恨晚。
  •   很好很好,很赞很赞,值得购买
  •   收到了很及时
  •   这陪挨骂心陪你自己
  •   里面讲的都是将中医的四诊如何正确地运用啊!真是万里挑一的好书啊!
  •   很不错的。值得拥有。
  •   书中内容详细,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
  •   还没有读呢,书还是很好
  •   脉学不错,医案一般。
  •   这是赵老师的家传之书,是其先人对脉学的介绍,如果是想学脉学者,是可以一读的,先贤的文笔还是很不错的,其中的医案也有可鉴之处。
  •   书买了,但是还没看,在看其他书的时候介绍到赵文魁,应该会有启发的
  •   不多见的脉法好书
  •   值得推广的一本书
  •   老师介绍的书籍,不知道好还是不好,尽量看看,之后再评价
  •   内容有点深奥,不太适合初学者
  •   书本纸张质量很一般,说实话,令人怀疑是盗版的
  •   慢慢品味。对理解浮中沉得脉象有帮助。
  •   书内容很好,装订的实在不怎么样,只担心散架了啊,希望出版社能够加强改进,好书用心装订好.
  •   是本实实在在的书,比一般的什么名中医出的好。
  •   首先感谢学苑出版社重版了此书,但是书脊上的书名居然少了一个“学”字,让人汗颜。
  •   才拿到书两天就降价了吐血
  •   帮同事下的单,反馈还行。
  •   内容还好,就是脱胶!
  •   书是好书,就是印装质量太差,后人戒之
  •   赵紹琴的温病著作已经买了好几本了,非常喜欢他的{温病纵横}和(温病浅谈),这两本书把温病的结构和治疗原则讲解的非常清晰明了。而且治疗原则和方法层层深入,注意和禁忌发人深省。。文魁脉学和脉证医案本来已经自己打印了,原以为要绝版了,没想到又有了新的出版。。买一本珍藏。自学中医的朋友们,读伤寒、金匮之外,最好也看看赵紹琴的温病著作,非常有帮助。
  •   脉学需要认真体会,逐步领悟四诊合参的重要意义
  •   纸张太松脆了,边上有粘连,我费了好久功夫才一张张弄开,写的还行,也是一家之言。
  •   最伤心的一次购物,邮了快一个月才到,还有一本书没有,发来的书是坏的,都快散架了,页都坏了,剪裁的像锯齿。
  •   是一本很好的脉学经验专著,没有水分,都是干货。一章看熟需要琢磨好几天。但是不建议没有临床机会的朋友看。脉学是很灵动的,忌讳生搬硬套,需要实践和理论反复磨合才能有自己的感觉。
  •   继四大经典、脉经之后的必读经典
  •   书很喜欢,挺受用的~就是书皮有点破损,但整体质量很好
  •   对脉学挺喜欢,老师推荐就买了,可能因为是初学者,所以看起来感觉脉象纷繁复杂,但是这本书以后还是要好好研读的
  •   书很好,值得专业人士去读。
  •   书本内容毋庸置疑,印刷质量也还好,就是装订差了点,真担心多翻几次就会脱胶脱页,我还是自己拿线装一下好了。
  •   书很好,很喜欢赵老师的书
  •   脉为四诊之一,然脉症不符时,必以脉为根本。清宫太医以脉学见长,论脉极细。中医必读之书!已看了一小部分,非常好,强力推荐!
  •   此书看了感觉非常一般,不太符合临床
  •   学中医脉学重要的参考书!
  •   一代大师医学经典
  •   学习中医脉学的较好的参考书
  •   不错,挺好的,很好看。质量好
  •   质量可靠,价格公道,值得推荐。
  •   好书,好学,好用。值得一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